潘永

冬季是進補的最佳時節。冬季天氣寒冷,人體能量消耗相對減少,這時進補能使營養物質轉化成能量。這些能量儲存于體內,可幫助我們升發陽氣,增強身體的防御能力,避免來年春天因陽氣不足、陰寒內伏而患病。
冬季進補時,人們往往會選擇羊肉等溫陽的肉類以及人參、鹿茸等補益中藥。但是如果肉類進食過多或中藥材使用不當,則可能造成進補過度,不但達不到應有的效果,還可能加重消化、代謝系統的負擔而傷身。因此,建議大家選擇一些藥食兩用的蔬果,科學“素補”,與肉類和中藥進補相結合,效果會更加理想。下面就為大家介紹幾種適合“素補”的食物。
紅薯 紅薯具有補虛、益氣、健脾和胃、益肺、強腎陰等功效,很適合冬季食用。
板栗 板栗能養胃健脾,壯腰補腎,尤其適合因年老機能退化導致胃納不佳者食用。
山藥 山藥味甘、性平,具有補脾益腎、養肺、止瀉、斂汗的功效,特別適合冬季反復感冒的氣虛患者食用。
紅棗 紅棗不但是美味果品,還是滋補良藥,有強筋壯骨、補血行氣、滋養容顏的功效。紅棗還富含鈣和鐵,是補鐵佳品。研究發現,人體缺鐵會怕冷。因此,冬季適當多吃紅棗,還可御寒。
白果 白果又名銀杏,有祛痰、止咳、潤肺的功效,對預防心血管疾病也有一定作用。
但需要提醒的是,白果除了有養生功效,還含有一定毒性。白果含有的有毒成分是氫氰酸,吃了生白果后,氫氰酸毒素會損害神經系統。因此食用白果,要徹底煮熟。每次食用的數量不宜過多,控制在5粒左右為佳。
原料:紅棗10粒,山藥300克左右,桂圓肉若干,白砂糖少許。
做法:將洗干凈的紅棗提前泡軟,山藥去皮后切成小塊;把二者一起放入水中,煮到軟爛;再向鍋中加入桂圓肉和半勺白砂糖,待桂圓肉軟爛后即可關火食用。
功效:補血益氣,健脾養胃,安神養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