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良琴
班會背景
進入八年級后,一些學生對自己、對家庭、對集體的責任意識逐漸淡漠。對自己不負責任,得過且過,不思進取;對家庭沒有責任意識,一味索取,頂撞父母;對集體不承擔任何責任,以自我為中心,不顧大局。本節班會旨在加強對學生的理想信念教育,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引導學生關愛自己、關注他人、熱愛生活、珍愛生命、全面發展。
班會目標
認知目標:認識到生命的可貴,真正懂得生命的意義、生命的真諦。
情感目標:感受到身邊的關愛,樹立生活的信心,揚起理想的風帆。
行為目標:在潛移默化中學會珍愛生命,在挫折中學會成長。
班會準備
學生準備:一本書、氣球體驗、挫折清單。
教師準備:學生氣球體驗照片、視頻,對學生的挫折清單進行歸類。
班會過程
利用“大風吹”游戲,快速活躍氣氛并對學生進行分組。
環節一 生命如花——感悟生命價值
1.視頻導入
師:同學們,昨天我們進行了一場特殊的體驗活動,都懷揣氣球生活了一天,留下了許多美好的回憶,讓我們一起觀看視頻《相伴氣球寶貝的一天》,回顧精彩瞬間。
2.反思與感悟
師:同學們在懷揣氣球的過程中,一定會有很多體會與感受吧!誰愿意現場再演示下,和大家分享下自己的感受?
學生們暢所欲言。(用音樂、畫作等方式表現)
師:同學們剛才都談到了十月懷胎、孕育之苦,以及要懂得感恩、珍惜生命、回報父母。相信同學們在親身體驗之后,更能體會生命的來之不易。下面有請萱萱、小倩為我們帶來一段母女的對話,讓我們一起聆聽、感受,體驗生命的價值。
3.學生朗誦《母女的對話》
【設計意圖】本活動采取體驗式的方式,讓學生在一天的學習、運動中時刻保護“腹中的生命(氣球)”,體會母親十月懷胎的艱辛,體會孕育生命的不易。同時采取小組匯報、音樂、繪畫等多種方式讓更多的學生可以表達自己的感受,從而讓學生們明白生命的不易,要珍惜生命。
環節二 積極應對——直面生命挫折
師:有時候,我們的一句話、一張賀卡、一杯水、一次家務,都能讓父母欣慰不已,父母唯一的心愿就是我們健康、快樂地成長。但是隨著年齡的增長,很多同學與父母的關系疏遠了,時常還會與父母發生矛盾。
前幾天,我就接到了班上一位同學媽媽打來的電話,電話那頭我能感受到她的著急與擔心。她說孩子每天晚上做作業很拖拉,總是要到凌晨。她既著急又心疼,就經常會催他快一點,但是越催越慢,后來竟然作業也不做了,回家就先睡覺。還有一次晚上8點多,推開他的房門,他竟然不在房間,爸爸媽媽很是著急,四處尋找,晚上大概10點多這位同學才回來。
同學們,你們說這位同學的做法對嗎?哪些地方不對?那么他應該怎么做呢?
學生們交流觀點。
師:在我們的成長過程中,肯定會遇到很多挫折和困難,面對挫折,我們應該怎樣應對呢?我們一起來玩一個游戲。
1.游戲活動:按照指令做動作。
(1)請同學們把書翻到20頁。
(2)用左手把書翻到20頁。
(3)把雙手放在背后,把書翻到20頁。
師:我看到很多同學想用嘴去翻書,但是效果都不理想。那同學們能想象一個人失去了雙臂,用腳彈鋼琴嗎?我也曾一度懷疑,但是真的有人做到了,請看視頻。
2.看視頻,感動中國劉偉彈奏鋼琴曲《夢中的婚禮》。
師:同學們,看完這段視頻后你有什么感受?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劉偉。
劉偉,10歲的時候由于不慎觸電失去了雙臂,傷愈后開始學習游泳,獲得了全國殘疾人游泳冠軍,但由于眼睛不能長時間泡水,只能告別游泳池。19歲,他開始學習音樂、學習鋼琴,之后付出了艱辛的努力,用自己的雙腳彈奏出美妙的鋼琴曲。23歲時,他獲得了《中國達人秀》冠軍。2011年,“感動中國”組委會授予無臂鋼琴師——劉偉的頒獎詞:當命運的繩索無情地縛住雙臂,當別人的目光嘆息生命的悲哀,他依然固執地為夢想插上翅膀,用雙腳在琴鍵上寫下:相信自己。
【設計意圖】用雙手、一只手、不用手翻書的游戲,讓學生體會失去雙手完成一件事情的艱難;以感人的氛圍引入劉偉的故事,幫助學生認識到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人生旅程,遇到挫折時,只有堅強和執著地面對,不斷努力,才有美好的未來。美好的未來需要自己去把握,引發學生對生命、未來的思考和暢想。
師:前幾天,同學們填寫了一份挫折清單,現在我想采訪幾位同學,說說你們在生活或學習中遇到的最大的挫折是什么?
學生們生暢所欲言。
師:同學們,和沒有雙臂的劉偉比起來,我們遇到的這些挫折算什么呢?至少我們擁有健全的身體,這些挫折對我們來說都微不足道,就是生活的小插曲。我仔細閱讀了每一位同學寫的清單,把你們的困難與挫折進行了分類。
學習方面:學習成績達不到自己的目標;時常因為偏科影響自己的總分。
人際關系:不受老師喜歡;交不到能講知心話的朋友;和父母無法溝通等。
興趣愿望:上初中后,父母怕影響我的學習,停掉了我喜歡的編程課,興趣得不到家長的支持。
自尊方面:身體有部分缺陷,被同學拿來開玩笑。
性格方面:膽小、不自信,上臺發言緊張,怕同學嘲笑。
請同學們以小組為單位,來商討克服挫折的方法。小組討論3分鐘,討論結束后派代表闡述你們小組的解決策略。
師:相信通過剛才的環節,同學們一定學到了一些直面挫折的方法。面對不愉快,不要深陷其中,艱難的時刻總會過去,學會換位思考,生活依舊美好,陽光依然燦爛!
【設計意圖】發現問題并解決問題是學生們在初中階段需要經歷的成長過程,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討論克服挫折的方法,就是讓學生體會到集體的溫暖和力量。讓學生對班集體產生信任感、依存感,從而提升了班級的凝聚力和融合度。讓處于青春期的初中生在以后遇到挫折時能夠選擇正確的處理方法。
環節三 心懷未來——暢談生命愿望
師:劉偉有一個不幸的童年,可他在自己的少年時期,異常努力,艱苦付出,收獲了一個精彩的青年。同學們,人的生命成長會經歷很多階段,有童年、少年、青年、中年和老年,每一個階段都有其重大的存在意義。你的童年愿望和少年愿望是什么呢?你的童年愿望實現了嗎?請同學們拿出“放飛生命愿望”的紙,寫下一個自己最想實現的少年愿望和你準備為這個愿望做出的努力或者規劃。(學生填寫時,播放音樂《怒放的生命》)
學生分享自己的少年愿望和規劃。
師:不管我們努力之后能不能實現自己的愿望,比實現愿望更重要的是,我們在實現這個愿望過程中的拼搏、汗水、歡笑、淚水。拼搏的人生才有意義。珍惜當下,做最好的自己!讓我們一起立下青春的誓言。(全班宣誓)
青春的我要對自己負責:
學會鍛煉,自愛自強;
學會學習,樹立理想。
青春的我要對家庭負責:
孝敬父母;團結鄰里。
青春的我要對社會負責:
服務社會,熱心公益;
團結他人;保護環境。
青春的我要對祖國負責:
了解祖國,維護祖國榮譽;
振興中華,讓祖國以我為榮。
教師朗誦汪國真的詩——《熱愛生命》。
【設計意圖】把成長和集體、社會的變化聯系在一起,讓學生找到自己在集體中的地位和作用,讓他們感覺到自己是必不可少的。通過音樂、詩歌等方式讓學生暢想美好的未來,充滿期待和希望,以更加活潑、陽光的心態應對學習、生活的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