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少波
(國防大學政治學院研究生二大隊 陜西西安 710000)
長期以來,我國對于侮辱、誹謗烈士的行為沒有直接規(guī)定為犯罪行為寫入刑法,導致一些別有用心的人或者心無敬畏的人對英烈名譽、榮譽或者他們的事跡肆意質疑、歪曲,對烈士的家人和社會民眾都產(chǎn)生惡劣的影響。不過,這一情況已經(jīng)得到根本性扭轉。2020年12月26日,全國人大常委會通過《刑法修正案(十一)》,將“侮辱、誹謗或者以其他方式侵害英雄烈士的名譽、榮譽,損害社會公共利益,情節(jié)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剝奪政治權利?!弊鳛椤缎谭ā返诙倬攀艞l之一寫入刑法。2021年2月27日最高檢和最高法聯(lián)合發(fā)布《關于執(zhí)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確定罪名的補充規(guī)定(七)》,將罪名確定為侵害英雄烈士名譽、榮譽罪。
對我們絕大多數(shù)人來說,對英雄烈士們的認識主要來自中小學課本中,他們極大的影響和塑造了我們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可以說是我們的一個個精神榜樣,對一代代人的成長成才可以說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在社會中,英雄烈士們的事跡也在不斷地催促著我們不忘初心、牢記使命,警示著我們獨立自主,把命運掌握在自己的手中??梢哉f,英雄烈士及他們的事跡是我們民族的共同記憶和財富,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體現(xiàn)。但是,我們也應該清醒的認識到,隨著戰(zhàn)爭年代的漸漸遠去,和平給部分人帶來一定的精神松懈。并且,互聯(lián)網(wǎng)發(fā)展突飛猛進,網(wǎng)絡信息傳播速度快、范圍廣,隱蔽性高,一些不良信息很容易傳播開來,產(chǎn)生及其惡劣的影響,特別是對信息辨別能力較弱,價值觀正在塑造階段的未成年人。這些侵害英烈名譽、榮譽和質疑英烈事跡的信息在那些信念不堅定、謀求私利的個人或者敵對勢力反動宣傳的推波助瀾下,污染了網(wǎng)絡環(huán)境,誤導了民眾視線,傷害了民族感情。所以通過法律手段特別是嚴厲的刑法制裁以上不良行為顯得尤為必要。
2017年6月1日起正式施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網(wǎng)絡安全法》其第十二條就規(guī)定了任何個人和組織不得編造、傳播虛假信息侵害他人名譽等合法權益。烈士的名譽當然包含在內(nèi),該部法律明確規(guī)定了禁止在網(wǎng)絡空間中編造不實信息侵害烈士名譽的行為。其中第七十條規(guī)定了違法的法律后果,不過對侵害烈士名譽的行為沒有規(guī)定具體處罰方式,只是依照有關法律、行政法規(guī)的規(guī)定予以處罰。
2017 年10月 1 日起正式施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總則》第一百八十五條中規(guī)定“侵害英雄烈士等的姓名、肖像、名譽、榮譽,損害社會公共利益的,應當承擔民事責任。”例如,2018 年 6月,江蘇淮安檢察院提起公益民事訴訟,起訴淮安網(wǎng)民曾某對謝勇烈士名譽權的侵害。最終,法院判決曾某的行為侵害了謝勇烈士的名譽,同時也損害了社會公共利益,判決曾某在地市級報紙上公開賠禮道歉。[1]
2018年5月1日起正式施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英雄烈士保護法》第二十六條規(guī)定“侮辱、誹謗或者其他方式侵害英雄烈士的姓名、肖像、名譽、榮譽,損害社會公共利益的依法承擔民事責任;構成違反治安管理行為的,由公安機關依法予以治安管理處罰;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钡诙邨l規(guī)定了褻瀆、否定英雄烈士事跡,尋釁滋事,擾亂公共秩序的行為若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可以說,《中華人民共和國英雄烈士保護法》對烈士的名譽和榮譽保護更加具體,處罰也更加明確。例如,2019年3月30日,四川省涼山州木里縣雅礱鎮(zhèn)發(fā)生森林火災,四川森林消防總隊涼山州支隊趙萬昆等27名指戰(zhàn)員在撲火行動中壯烈犧牲。姜某通過其微信朋友圈發(fā)表言論侮辱犧牲烈士。最終,姜某因為辱罵他人,情節(jié)惡劣,破壞社會秩序,其行為已觸犯刑法,構成尋釁滋事罪,判處有期徒刑一年八個月。[2]
可以說,我國法律對英雄烈士的名譽、榮譽保護逐步完善,法律救濟和懲罰手段也更加高效,起到了較好的社會作用。只是,針對侮辱烈士名譽、榮譽的行為還沒有規(guī)定專門的刑法法條,對以上侮辱誹謗英烈行為的制裁手段往往是定為尋釁滋事罪并加以處罰。這次《刑法修正案(十一)》把侮辱、誹謗英雄烈士的名譽、榮譽的行為列為具體罪名加以處罰,可以說,對英雄烈士的保護更加全面,回應了社會關切。

用刑法確認英烈名譽和榮譽是社會公共利益。《刑法修正案(十一)》將侮辱英烈名譽和榮譽的犯罪行為列入刑法分則第六章“妨害社會管理秩序罪”的第一節(jié)“擾亂公共秩序罪”中,而不是列為“侵犯公民人身權利、民主權利罪”一類犯罪中,是將英烈的名譽和榮譽歸為社會公共利益一類。并且將侵害英雄烈士名譽、榮譽罪和侮辱國旗、國徽、國歌罪同列為刑法第二百九十九條,體現(xiàn)了國家對英雄、烈士的尊重,他們的名譽和榮譽也是我們國家的象征。侵害英雄烈士的名譽和榮譽就是侵害社會公共利益,這種犯罪行為必將受到國家司法機關的追究,國家檢察機關可以直接提起刑事訴訟。國家的英雄和烈士,都是在各自崗位上為國家和社會做出過巨大貢獻的人,是曾經(jīng)做出過極大犧牲的人。英雄和烈士或是為建設新中國拋頭顱、灑熱血,或是為守護人民利益顧大家、舍小家,他們是時代的楷模。用刑法來保護英雄烈士的名譽和榮譽,是對當前形勢下歪曲虛無歷史、詆毀丑化英雄形象錯誤思潮的堅決打擊,防止個別人擾亂民眾對英雄形象和歷史文化的認知,捍衛(wèi)我們?nèi)鐣闹髁鲀r值觀,確認和維護了我們的社會公共利益。
嚴厲打擊損害英烈權益的犯罪行為。法條明確規(guī)定保護英雄烈士的法益是他們的名譽和榮譽;所要打擊的犯罪行為是用侮辱、誹謗或者以其他方式侵害英雄烈士的名譽、榮譽的行為;觸犯刑法的犯罪后果包括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剝奪政治權利。相比較之前依據(jù)《刑法》第二百九十三條的尋釁滋事罪法條定罪,現(xiàn)在法條規(guī)定的犯罪行為更加明確,打擊的范圍更廣、更加精確,也更加切合打擊侵害英雄烈士名譽和榮譽行為的需要。相比較《民法總則》中的承擔民事責任,《刑法修正案(十一)》明確把侵害英雄烈士名譽、榮譽的行為上升為犯罪行為,需要承擔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剝奪政治權利的法律后果,處罰手段更加嚴厲,可以說對那些侮辱、誹謗英雄烈士的人將會給以當頭棒喝??偟膩碚f,《刑法修正案(十一)》將侮辱烈士行為單獨成罪,形成法條,規(guī)定了具體的犯罪行為和處罰方式,為下一步對侵害英雄烈士名譽、榮譽的行為起訴、定罪提供了明確的法律依據(jù),將會有效打擊犯罪行為,維護英雄、烈士的合法權益。
用法律引導公眾尊崇英烈。今年3月1日,《刑法修正案(十一)》施行第一天,江蘇省南京市檢察機關對網(wǎng)名為“辣筆小球”的微博博主仇某某批準逮捕,仇某某詆毀貶損5名衛(wèi)國戍邊英雄官兵,歪曲事實真相,對社會造成了極其惡劣的影響,其行為已經(jīng)涉嫌觸犯了侵害英雄烈士名譽、榮譽罪。批捕行為維護了社會公平正義,對社會公眾形成了極大地教育、警示意義。用刑法制裁侵害英雄烈士名譽和榮譽的行為,是用法律來引領和塑造道德風尚,讓大家明白什么是對什么是錯,我們應該做一個什么樣的人,我們社會應該樹起一個什么樣的正確導向。當前,國家在大力推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大力弘揚愛國、敬業(yè)、誠信、友善的人和事,鼓勵大家成為一名為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貢獻者。英雄烈士是我們國家的寶貴財富,用刑法捍衛(wèi)他們的名譽和榮譽,就是引導社會民眾尊重、敬愛英雄并最終爭做英雄,將我們的社會塑造成一個英雄輩出的社會,為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法律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