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平
南陽市第一人民醫院呼吸內一科,河南 南陽 473000
慢性阻塞性肺疾?。–OPD)簡稱慢阻肺,是以肺部出現異常炎癥表現為主要呼吸道疾病之一,而且還會受到個人、環境等因素等共同,增加發病率,其出現與長時間吸入有害顆粒、吸煙等有關,發病患者多數為中老年人群,全球發病率高,易導致患者殘疾和死亡[1]。COPD 的出現會對肺功能產生損傷,導致患者的肺部氣體出現交換受限,故而會引發一系列臨床表現,如胸悶、氣促、咳嗽等表現,嚴重時還會產生全身性疾病,對機體的心臟、骨骼等功能組織產生損傷。目前,為了達到COPD 患者完全治愈的目的,要及時給予有效的藥物治療,并在此過程中,結合康復訓練,以此來控制病情的發展,提高治療效果,特別是呼吸康復訓練,受到了患者與醫生的一致認可。呼吸康復訓練是COPD 穩定期非藥物治療中的主要方法之一,對改善患者病情有著重要的作用[2]。但COPD 患者在出院后難以自覺的堅持續服藥治療與堅持康復訓練,無法保證良好的治療效果,不僅會延長病程,使病情反復發作,給患者產生極大的心理壓力,故本研究使用專科護士—社區結對共同治療的方法,旨在探討其在COPD 穩定期呼吸康復中的應用效果,現將結果報告如下。
選取2020 年4 月—2021 年4 月南陽市第一人民醫院收治的69 例COPD 穩定期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觀察組35例和對照組34例。其中觀察組男24例,女11例,平均年齡(69.75±3.21)歲,平均病程(8.83±2.14)年,平均體質量指數(24.51±3.25)kg/m2。對照組男20例,女14例,平均年齡(71.12±4.64)歲,平均病程(9.46±1.62)年,平均體質量指數(25.13±2.84)kg/m2。納入標準:(1)符合診斷標準[3]。(2)運動功能正常。(3)患者及家屬均知情同意。排除標準:(1)有認知障礙或精神異常。(2)合并有臟器功能不全或出現惡性腫瘤。(3)合并其它急慢性肺部感染疾病。本研究經樣本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通過。兩組患者一般資料具有可比性(P>0.05)。
1.2.1 對照組 對照組出院前進行健康宣教、飲食護理、用藥指導等常規護理和呼吸康復訓練培訓。出院后每周進行電話隨訪,連續4周。
1.2.2 觀察組 在對照組基礎上給予觀察組專科護士—社區結對共同治療。將患者分為6 組,每組5~6 人。選取具有5年以上COPD護理經驗的呼吸科??谱o士3名和社區護理人員6 名,每名??谱o士與2 名社區護理人員結對,負責一組患者的呼吸康復訓練。??谱o士制定培訓計劃,對社區護理人員進行??评碚撝R和技能培訓,包括飲食、用藥指導,呼吸康復訓練方法,注意事項等內容。專科護士根據患者具體情況制定合適的康復方案,社區護士依據方案進行呼吸康復訓練,遇到困難及時與??谱o士溝通探討解決方案。專科護士每周對患者進行1 次電話隨訪和1次現場指導,結合情況調整康復訓練計劃,保證護理質量。呼吸康復訓練具體措施包括:(1)訓練前指導患者進行咳嗽排痰,保持呼吸道通暢。(2)縮唇呼吸訓練,患者鼻子吸氣,以吹口哨的口型呼氣,保持呼吸頻率為6~7次/min,訓練10 min;腹式呼吸訓練:患者以站立、坐姿或仰臥體位,兩手分別放在胸口和腹部,保持腹部放松,鼻腔吸氣時盡量使腹部挺起,縮唇呼氣時使腹部縮回,呼吸時控制胸部變化幅度,保持呼吸頻率為7~8 次/min,訓練10 min。以上兩種呼吸訓練均一日3次。(3)呼吸操訓練,吸氣時舉起雙手,同時抬起一條大腿至與地面平行,呼氣時放下雙手,放松腿部,雙腿交替進行,訓練30 min。(4)肢體訓練:雙手持0.5~1 kg 的啞鈴,剛開始自然下垂,后緩慢抬起啞鈴至與肩平,再緩慢下降至自然下垂,上舉時吸氣,放下時呼氣;患者在健身踏板上交替運動雙腿,以上兩種呼吸訓練均15 次/組,每日2 組。呼吸康復訓練持續4周。
(1)使用德國耶格肺功能儀檢測治療前和治療4 周后患者用力肺活量(FVC)、第1 秒用力呼氣容積(FEV1)、FEV1/FVC。(2) 按照相關指南[4]采用6 min 步行試驗(6 MWT)評估治療前后患者運動能力。(3)使用COPD評估測試量表(CAT)評估患者呼吸困難程度,量表總分0~40分,分值越高表示呼吸越困難。(4)使用圣·喬治醫院呼吸問題調查問卷(SGRQ)評估治療前后患者生活質量,滿分100 分,分值越高生活質量越低。(5)康復依從性,即通過評估者的訓練依從性、服藥依從性來體現康復依從性,應用相關問卷調查表,計算訓練依從性的得分,總分25 分,正向評分。服藥依從性應用Morisky 評估,總分為8 分,有四個問題,每項問題的分值均為2 分,分數越高,說明患者的依從性越好。
采用SPSS 22.0 軟件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以P<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治療后兩組患者FVC、FEV1、FEV1/FVC 均顯著高于治療前,觀察組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肺功能指標情況(±s)

表1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肺功能指標情況(±s)
a表示與同組治療前相比,P<0.05。
組別FVC(L)觀察組(n=35)對照組(n=34)t值P值治療前2.08±0.40 2.11±0.38 0.319 0.751治療后2.87±0.36a 2.53±0.52a 3.166 0.002 FEV1(L)治療前1.12±0.51 1.14±0.43 0.176 0.861治療后1.82±0.47a 1.47±0.39a 3.361 0.001 FEV1/FVC(%)治療前53.84±4.97 54.02±5.14 0.148 0.883治療后63.41±5.35a 58.10±5.21a 4.175<0.001
治療后兩組患者6 MWT 距離均顯著增加,觀察組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 05);CAT、SGRQ 評分明顯降低,觀察組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 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運動能力、呼吸困難程度和生活質量水平情況(±s)

表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運動能力、呼吸困難程度和生活質量水平情況(±s)
a表示與同組治療前相比,P<0.05。
組別觀察組(n=35)對照組(n=34)t值P值6MWT(m)治療前297.24±27.54 286.76±30.12 1.509 0.136治療后385.61±34.13a 341.58±35.82a 5.228<0.001 CAT(分)治療前20.43±6.18 19.84±5.67 0.413 0.681治療后15.05±4.32a 12.25±4.13a 2.751 0.008 SGRQ(分)治療前67.54±4.65 66.82±4.58 0.648 0.519治療后44.17±5.72a 49.32±6.03a 3.641 0.001
觀察組患者的訓練依從性評分為(22.14±4.15)、服藥依從性評分為(3.51±1.20)明顯高于對照組的(13.20±2.00)、(1.38±0.50),差 異 有 統 計 學 意 義(t=11.345、9.573,P<0.05)。
COPD 長期慢性發展會使患者肺功能惡化程度加重,導致呼吸困難,喪失活動和自理能力,對個人和家庭造成極大的心理和經濟負擔。目前臨床治療COPD 的藥物還需要更多研究創新,長期用藥增加經濟壓力,可能產生副作用,因此用藥的同時進行呼吸康復訓練對穩定期COPD 患者的康復具有重要作用。
專科護士熟練掌握相關領域的專業理論知識,有較高的臨床操作能力,護理水平較高[5]。研究證實??谱o士能有效提高臨床護理質量,解決專業疑難問題,提高患者滿意度和生存質量[6]。然而COPD 穩定期患者出院后缺少專業護理人員的指導和監督,呼吸康復訓練不標準或不進行呼吸康復,易使疾病復發導致患者再入院。COPD 會導致患者的肺功能受到損傷,特別是慢性炎癥的刺激,其會誘發患者出現呼吸不暢、咯痰、咳嗽等表現,通過肺功能監測儀,對肺功能相關指標進行監測,即可以發現患者在呼吸過程中氣體交換效率受到一定的影響,通常情況下,COPD 患者的肺功能指標均低于正常值,而通過??谱o士—社區結對共同治療的開展,可以在多方合作治療下有效改善患者的肺功能,特別是在社區醫院的指導下,可以讓患者堅持正確的肺功能訓練,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從而有效改善肺功能[7]。本研究使用專科護士—社區結對共同治療的方式指導患者,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呼吸困難程度降低,肺功能和運動能力有顯著改善,生活質量得到明顯提高。COPD 是慢性病,會出現肺部的不適感,且在漫長的康復期,患者可能還會產生不良心理,如焦慮、抑郁、自責等,會對患者、家屬等心態產生影響,不利于機體的恢復。而在??谱o士—社區結對共同治療下,能讓患者在家庭中接受專業的照護,讓患者感受到來自社會的支持與關懷,在社區醫院的隨訪中,可以及時發現不良心理,排除負面心理,幫助患者樹立良好的治療信心。??谱o士—社區結對共同治療將社區作為連接??谱o士和患者的橋梁,使專科護士發揮專業性,并對社區護士進行培訓,合理制定、調整呼吸康復訓練方案,社區護士的護理能力通過培訓得到提高,利用其便利性依照方案對患者進行實時督促和指導,保證了COPD 穩定期患者出院后呼吸康復訓練的及時和規范。通過呼吸訓練和肢體訓練等方式,幫助患者調整呼吸頻率,增強呼吸肌的收縮力,從而提高肺功能[8]。COPD 患者在出院后因缺少有力的行為引導與心理支持、鼓勵,無法堅持有效的康復計劃,特別是老年人,會因其記憶力退化而出現忘記按時服藥,導致訓練計劃斷斷續續的開展,給治療的順利開展帶來極大的影響。而專科護士—社區結對共同治療的開展,可以讓患者在家庭中得到及時的用藥提醒,督促患者每天堅持訓練,并在社區醫院人員的隨訪關注下,讓患者獲得更強的心理支持、精神鼓勵,讓其能更好的執行治療方案與康復計劃,提高康復依從性[9]。
綜上所述,??谱o士—社區結對共同治療能使COPD穩定期患者的肺功能和運動能力得到提升,緩解患者呼吸困難,提升其生活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