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清代欽差大臣關防考論

2022-02-03 08:18:25張藝維
社科縱橫 2022年4期

張藝維

(北京中醫藥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 北京100029)

印信是清代官員職權的象征,公務文件加蓋印信方具備效力。雍正帝曾言:“印信系一切事件之憑據,不惟藩臬印信,即州縣印信亦屬緊要。”[1]4226-4227可見印信在清王朝政治運轉中發揮的獨特作用。欽差大臣關防是清代一種既特殊又重要的官員印信,產生于雍正朝,由皇帝頒發給臨時派遣、辦理專門事務的三品以上欽差大臣使用。在清代兩百余年的風云變幻中,手握關防的欽差大臣或奔波于審理案件、整肅吏治的征途,或肩負著宣示皇恩、賑災濟民的重任,或篳路藍縷于邊疆管理,或苦心孤詣于中外交涉,深度參與到諸如簽訂《南京條約》、鎮壓太平天國等清朝重大政治、軍事、外交活動的進程之中。

欽差大臣在清代歷史上產生了重大影響,但對于欽差大臣所使用的印信——欽差大臣關防,學術界目前研究還不夠充分。任萬平、杜家驥在清代官印制度的研究中對欽差大臣關防有所涉及,但以研究其外在形質為主[2-3]。楊春君、胡忠良對欽差大臣關防的使用類型進行了橫向總結,但未關注欽差大臣關防使用的歷時性變化,且未涉及道光朝之后欽差大臣關防的使用情況[4-5]。

有鑒于此,本文試圖結合諭旨、奏折、筆記、實物等多種資料,對清代欽差大臣關防的使用情況做動態考察。并以此為基礎,透過欽差大臣關防運作實態的歷史變遷,由一個側面折射清代政治社會變遷與近代中西交沖、內亂迭起之下清王朝的應對。

一、“遇有審事官員,隨時給發”:欽差大臣關防產生緣由及數量、形質

欽差大臣關防產生于雍正年間,但早在康熙朝時,就已有鑄造欽差大臣關防的提議。清朝入關之初即形成慣例,當地方遇有重大案件,清帝常派欽差前往審理,但并不頒給關防,僅以皇帝派遣其審理案件的上諭作為職權依據。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御史鄭惟孜上疏建議頒給欽差印信以便于其鞫案定讞,此議得到掌管印務的禮部認可,但康熙帝考慮到印信作為權力象征,關系重大,給審案官員頒發印信“甚滋煩擾”,因此拒絕了這一提議[6]9。

康熙帝雖未解釋所擔心的“煩擾”為何,但前明故事或許給他留下了深刻印象。明朝統治時期屢派總督、巡撫、巡按御史等欽差前往地方,并頒發關防。手握關防的欽差可獨立發布政令,兼之在地方日久,逐漸權力擴張。到明代中后期,總督、巡撫甚至改變了地方權力格局,演變為事實上的省級軍政長官。而巡按御史亦以關防作憑借,與督撫爭權,造成地方政治秩序的混亂。順治年間巡按御史的停遣與清廷深刻意識到明朝教訓不無關聯。由是,康熙帝對給欽差頒發印信的顧慮也就不難理解。

鄭惟孜的奏請雖被駁回,不過康熙帝也由此注意到,欽差使用空白奏疏不夠慎重,遂作出相關規定:“嗣后審事官員定招審結,即于疏內寫明具題日期,鈐本用督撫印,事關督撫則鈐藩臬印,事關督撫藩臬則鈐提鎮印。”[6]9康熙帝雖然提出借用印信的解決辦法,但只限于在結案奏疏中使用。雖然欽差受皇帝委派審理案件,可調動地方司法資源,但欽差所行公文沒有加蓋印信顯然在管理上并不嚴密,存有漏洞。

隨著清王朝行政文書管理制度的日益規范化,雍正帝即位后,欽差審理案件無印信的問題再次被提出。兵部尚書何天培上奏指出,雖然題奏可用地方官印信,但欽差審理案件期間的公文如調取卷宗、行提人犯等均不加蓋印信,“殊非慎重之意”,于是再次吁請給欽差頒發關防,“遇有審事官員,隨時給發”。此奏得到了雍正帝的認可[7]38-39。康雍二帝對欽差大臣關防鑄造的態度差異明顯,這一方面體現了隨著王朝不斷發展,公文管理規范化的進程,另一方面也與雍正帝與康熙帝不同的為政風格有關。雍正帝政尚嚴猛,并注意進行制度改革,相比于康熙帝意在維護地方政治體制,擔憂鑄造關防滋擾地方,雍正帝更看重的是賦予欽差權力,貫徹其統治意志。除了為審案欽差頒發印信外,幾與此同時,雍正帝還創設觀風整俗使、宣諭化導使以及巡察御史等,其目的都離不開用常規制度之外的方式介入地方司法、行政,以對之進行監督、控御的深意。

雍正六年(1728年),欽差大臣關防正式產生。清廷鑄造六顆欽差大臣關防,供三品及以上大臣出差審案使用,此外,另鑄造四顆欽差官員關防,供三品以下欽差官員使用,均由禮部貯存[8]133。欽差審理案件有了專用印信。值得注意的是,雍正帝最終下旨鑄造兩種關防,印文分別為:“欽差大臣關防”和“欽差官員關防”。“欽差”二字為皇帝派遣出差之意,表明關防使用者直接受命于皇帝,代表朝廷意志。按照欽派官員品級高低,鑄造兩種關防,更加凸顯了使用欽差大臣關防的三品以上大員的獨特地位。此外,該關防雖為審理案件而鑄,但在關防名稱上并未限定使用范圍,這就為皇權自由施展預留了空間。

雍正朝曾兩次增鑄欽差關防,可見其使用頻繁。在首次鑄造關防的次年,雍正帝即命“增鑄欽差大臣關防四,官員關防六”;僅僅相隔兩年后,雍正九年(1731年),再次“增鑄欽差大臣關防十,官員關防十”。之后,再未增鑄。但因印面磨損,影響使用時,清廷會依照標準重鑄關防。據此統計,欽差大臣關防和欽差官員關防應各為二十顆。但是咸豐朝時,禮部曾奏稱“欽差大臣關防共十八顆”[9]。光緒朝《大清會典》中記載,欽差大臣關防十八顆,欽差官員關防二十顆。[10]316欽差大臣關防比統計數量少兩顆,在何時、因何減少,尚需進一步研探。

關于欽差大臣關防的形質,乾隆朝《大清會典》中比較籠統地描述為“如督撫式”,但這一說法并不完全準確。嘉慶朝《大清會典》對欽差大臣關防形質進行了具體說明:欽差大臣關防為銅質,長三寸二分、闊二寸,清漢文,尚方大篆[11]305。總督、巡撫關防為銀質,長三寸二分、闊二寸,清漢文“小篆”。杜家驥先生根據嘉慶、光緒《大清會典事例·禮部·鑄印》中所錄乾隆十三年(1748年)上諭,認為督撫關防應為“尚方大篆”[3]。可以看出,欽差大臣關防與督撫關防在字體、尺寸大小上均相同,但是材質并不相同,欽差大臣關防為銅質,督撫關防為銀質。清代官員印信等級森嚴,形質雖是關防的外在表現形式,但也可透露出在其創設時的諸多實質性訊息,印信材質、字體、尺寸大小等特征均反映了使用者的地位。據任萬平先生研究,官員印信,位尊者為銀,卑者為銅,銀質關防主要為一二品大員用印,也包括個別三品印,銅質則為三品至九品官員的官印[2]432-464。欽差大臣關防雖然在清朝后期地位顯赫,但由關防的形質可以看出,其在鑄造時,并未采用較高規格。

結合傳世文獻與現存于天津博物館所藏欽差大臣關防的圖片,可對欽差大臣關防形質做更細致的考察[12]152-153。欽差大臣關防為長方形印面,四周寬邊,背部中間有柱體手柄,呈下粗上細狀,手柄右方為兩行漢文楷體“欽差大臣關防”“禮部造”字樣;手柄左方為相應的兩行滿文行書。關防左立面鐫刻制造日期,如該關防鐫刻“咸豐七年十二月日”;右立面鐫刻序號,如該關防鐫刻“咸字三百九十四號”。印面印文最初在雍正朝為漢文大篆、滿文草書“欽差大臣關防”。乾隆朝時,曾統一將所有官員印信的滿文改為篆體,欽差大臣關防的滿文也改為尚方大篆。到咸豐朝時,因有一顆欽差大臣關防丟失,為防止冒用,改鑄四顆欽差大臣關防,在印面中間增添一行滿文草書。天津博物館所藏關防即為改鑄后的關防。

二、“為在京人員出差而設”:欽差大臣關防用于多類事務

欽差大臣關防因欽差審理案件而鑄,在雍正朝和乾隆朝廣泛用于審理案件。如乾隆六年(1741年)六月,戶部右侍郎周學健被派往山東審理案件后,具折上奏,請求頒給關防:

查舊例奉旨特派大臣會同督撫審理之事,文移、題奏俱用督撫關防……今臣系奉皇上專派審理之人,合宜請給欽差大臣關防,以昭信守[13]。

周學健的奏折為我們了解欽差大臣關防使用情況提供了諸多說明。可以看到,欽差大臣關防鑄造后,清帝并非不加區別地頒發給所有外出審案的欽差大臣關防,而是對關防使用嚴格管理,體現出原則性與靈活性的統一。一方面,若欽差官員為“會同”督撫審理案件,不會頒發關防,依舊沿用康熙朝以來的慣例,借用督撫印信。欽差外出的任務是審理案件,印信的功能主要是用于公文加蓋,以作為信用憑證,動用司法權力。若欽差與督撫會審,則案件審理權為雙方共同享有,與案件有關的公文發出需得到雙方一致認可。不給欽差頒發關防而用督撫關防,不僅簡化了審案程序,保證了辦事效率,也避免了雙方因意見不諧,各行其是情形的發生。不過此時印信使用又與之前有所區別。關防鑄造前,只有上奏本章時借印,其余文移“概系空白”,并不用印。隨著印信使用的整體規范化,如行提人犯等也需在文移上加蓋印信。另一方面,欽差若單獨審案,但未被授予關防,可根據情形奏請皇帝頒發。周學健認為自己是乾隆帝“專派審理之人”,不是同督撫會審,故奏請頒給關防。從其措辭“查舊例”“合宜請給欽差大臣關防”可以看出,這樣的奏請已經形成定例。欽差奏請、皇帝允準頒發的過程,體現出清帝對欽差大臣關防使用權的牢牢把控,亦有助于增強欽差大臣在運用關防所賦予權力時的慎重態度。

除審理案件外,皇帝派遣大臣出差的情形多種多樣,欽差在外辦事往往需要調動國家機器,獲得多方配合,小到文報傳遞,大到物資、人員調配,有關防才有運用這些權力的依據,但是清廷很難為這些欽差大臣一一鑄造關防。因此,盡管雍正帝在奏準鑄造欽差大臣關防時,是考慮到欽差官員審案無印信的不便。但是,欽差大臣關防因關防名稱未限定使用范圍,具有通用便捷的特點,使用范圍很快突破審理案件的局限。縱觀雍正、乾隆兩朝,凡皇帝派遣中央大員辦理專門事務,諸如處理軍務、賑濟災民、處理民族事務等等,均有使用欽差大臣關防的記載。

在處理軍務方面,早在雍正年間,欽差大臣關防就用于軍隊建設和管理。因有感于“陜西甘涼沿邊一帶營伍廢弛”,雍正十年(1732年),雍正帝命禮部左侍郎杭奕祿攜帶欽差大臣關防,負責“來往稽查”,令其悉心整頓當地營伍[14]644。乾隆九年,訥親攜帶欽差大臣關防查閱河南、安徽、江蘇、山東營伍[15]691。

值得注意的是,與晚清時期曾國藩攜欽差大臣關防節制四省軍務,欽差大臣關防象征最高軍事指揮權明顯不同,雍正時期欽差大臣關防地位并不崇隆,只是欽派大員出差所使用的印信,其職權范圍由皇帝臨時指定。雍正九年(1731年),雍正帝相繼派出正紅旗滿洲都統德成和理藩院右侍郎眾佛保到青海處理軍務,并頒發給二人欽差大臣關防。其時在青海的,還有駐西寧總理青海番子事務副都統達鼐。為明確分工,雍正帝令“以達鼐、眾佛保為首”,統率其他官員辦理青海事務,還特別指明令達鼐繼續掌“總理青海番子事務關防”[16]2617-2618。身為一品大員的都統德成盡管攜帶欽差大臣關防,但卻受常駐當地的副都統達鼐和同樣攜帶欽差大臣關防、品級低于自己的侍郎眾佛保統領。

在救災賑濟方面,欽差大臣關防也發揮了重要作用。雍正九年(1731年),河南發生水災,雍正帝頒給刑部侍郎王國棟欽差大臣關防,令其查明水災情況,并要求王國棟“飛飭該地方官,動用本地倉谷錢糧,核實賑濟”,同時,雍正帝給予欽差很大權力,“儻地方官奉行不善,怠忽從事”,令王國棟“嚴參重治”[14]372-373。同年,山東出現旱災、蝗災,雍正帝頒給工部侍郎趙殿最欽差大臣關防,任命其為督捕侍郎,赴災區查賑饑民[17]45。乾隆三年(1738年)年末,寧夏地區發生罕見的大地震,乾隆帝命侍郎班第前去查明地震災情,動撥庫銀進行賑濟,并批準班第帶欽差大臣關防[18]144。

在處理民族事務方面,欽差大臣關防彰顯了清廷權威,顯示出清帝對民族事務的重視。乾隆四十四年(1779年),西安將軍伍彌泰獲悉明年將奉命照料班禪額爾德尼來避暑山莊后,奏請頒發欽差大臣關防,用于沿途奏事行文。乾隆帝考慮到,“照料班禪額爾德尼住宿以及來京,應辦事件甚多。必有印信,一切奏咨事件方不至遲誤”,遂允準其請求[19]690。次年,乾隆帝命理藩院尚書博清額使用欽差大臣關防,用于護送班禪額爾德尼前往穆魯烏蘇地方[19]934。通過伍彌泰、博清額攜欽差大臣關防護送班禪額爾德尼的事例可以看出,手握欽差大臣關防意味著二人權力由皇帝賦予,由此可確保公文加蓋關防后運用驛遞傳送的安全與效率,也可確保在與沿途地方官府接洽接待事宜時暢通便捷。

在邊疆治理方面,欽差大臣關防也發揮了重要作用。一些特殊事務、特殊地方,因其事關國家大事和邊防安全,最初使用欽差大臣關防,逐漸更替為具體關防,由常任欽派大員使用,以明確其重任專責。乾隆元年,兵部尚書通智被派修建綏遠城,繼任者正紅旗滿洲副都統瞻岱從通智處收到欽差大臣關防,繼續辦理新城修建事宜[20-21]。此關防作為綏遠地區官員印信,一直沿用至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綏遠城將軍更換為專門的將軍印后,欽差大臣關防繳回。庫倫辦事大臣亦使用欽差大臣關防多年,至嘉慶七年(1807年)時,換為駐扎庫倫辦事大臣關防[22]370-371。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舒赫德攜帶欽差大臣關防,駐防阿克蘇,這是清廷對阿克蘇地區直接管理的初期階段。之后,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舒赫德前往葉爾羌辦事,將欽差大臣關防帶往,因“阿克蘇為回城要地”,乾隆帝派阿桂“駐扎辦事”,并命禮部“赍送欽差大臣關防一顆,以昭信守”[14]675。嘉慶朝《大清會典》記載,“辦理葉爾羌、喀什噶爾、阿克蘇、吐魯番等處大臣印,均清、漢、回三體字”[11]304。可知,此時駐扎葉爾羌、阿克蘇大臣已有專門印信,不再使用欽差大臣關防。由此可以看出,鎮守邊疆的印信由最初臨時性的欽差大臣關防變為專門關防。欽差大臣關防在清王朝對邊疆統治走向有序、常態的過渡過程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三、“作為將軍印信”:欽差大臣關防漸成為軍事統帥印信

欽差大臣關防在雍正至乾隆朝前期用于王朝統治的多個方面,至乾隆朝中后期出現新的特點,其用于軍事統帥的情況越來越多。

在雍正朝及乾隆朝前期,欽差大臣關防就已參與軍事活動,但其時多為在后方辦理軍需,支援前方打仗。乾隆十三年(1748年)正月,兵部尚書班第攜欽差大臣關防,于四川查辦驛站挽運、糧運事務[23]10。同年十一月,協辦大學士、戶部尚書尹繼善亦帶欽差大臣關防辦理陜西軍需事務[23]455。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倉場侍郎劉秉恬使用欽差大臣關防,在四川辦理西路軍營糧運事務[24]205。與這些欽差大臣同期的,是佩有將軍印信的大員在前線統帥征戰。

其時,清廷君臣對將軍印與欽差大臣關防用途區分較為明確,多數情況下,前者用于統帥作戰,后者用于辦理輔助工作。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兵部尚書雅爾哈善被派辦理屯田、進剿事務,雅爾哈善認為自己以辦理屯田等軍需事務為首位,所以奏請頒給欽差大臣關防。乾隆帝后下旨任命其為統兵大將,授予其將軍印,屯田事務改由永貴、定長辦理,頒發給二人欽差大臣關防[14]27。

欽差大臣關防與將軍印使用場合區分較為明確的情形在乾隆朝中后期有所改變。欽差大臣關防越來越多地作為統兵將領的印信使用。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軍機大臣、大學士舒赫德往南河督察河工,同時因防范王倫之變需調兵平亂,乾隆帝命其攜欽差大臣關防用于軍事行動的指揮。這是欽差大臣關防用于軍事指揮的較早案例,其呈現出的特點有二:一是,以督辦河工事務為主,兼有軍事指揮職能;二是,用于較小規模的平亂軍事行動。之后,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乾隆帝命大學士阿桂鎮壓甘肅回民起義時,亦令其使用欽差大臣關防。初始,乾隆帝判斷回民起義規模不大,派出福康安攜欽差大臣關防前往鎮壓,兼及調查地方為何應對不力。但很快,乾隆帝就意識到回民起義聲勢浩大,需要大規模調遣軍隊才能鎮壓,于是又派出老臣阿桂前往指揮,使用福康安所佩關防,福康安聽其調遣。上諭中令阿桂將欽差大臣關防“作為將軍印信”的表述值得注意[25]158。乾隆帝刻意強調將欽差大臣關防當作將軍印,其實恰從反面說明,欽差大臣關防與將軍印不同。將軍印作為軍事統帥印信,在王朝此前的征戰中已頻繁使用,其調動軍事資源、發布軍事命令的權力被人熟知,但欽差大臣關防此前較少像將軍印一樣使用,故乾隆帝在上諭中強調將欽差大臣關防視為將軍印,賦予其軍事統帥的權力。如前所述,欽差大臣關防命名本就不像將軍印一樣限定范圍,為皇權預留了施展空間,因此,乾隆帝的諭令就成為欽差大臣關防擴展使用范圍的合理依據。

隨后,欽差大臣關防屢有參與軍事指揮的情況,且有走向常態之勢。乾隆五十二年(1787年),乾隆帝命協辦大學士、吏部尚書福康安為將軍,攜帶欽差大臣關防督辦臺灣軍務[26]239。到嘉慶朝,多位統兵大員佩戴欽差大臣關防,統領軍事。如嘉慶九年(1804年)成都將軍德楞泰、嘉慶十一年(1806年)廣州將軍賽沖阿、嘉慶十八年(1813年)直隸總督溫成惠、陜甘總督那彥成,均以欽差大臣關防為印信,行使軍事統帥職權。

至嘉慶二十三年(1818年),《大清會典事例》中明確了欽差大臣的地位序列:

諭軍機大臣行者……其式,行經略、大將軍、欽差大臣、將軍、參贊大臣、都統、副都統、辦事領隊大臣、總督、巡撫、學政,曰軍機大臣字寄。

欽差大臣排位在經略、大將軍之后,先于將軍,明確了其作為軍事統帥印信的功能。

需要說明的是,在軍事活動中,經略、將軍為統帥,參贊為軍事副手,序列明確,但欽差大臣本非軍事官職,具體軍事行動中,若有欽差大臣參與軍事指揮,容易產生等級不清的問題。為防止造成軍事指揮的混亂,嘉慶及道光初年,如果在一次軍事行動中需要派出多位大員,則多使用欽差大臣關防,命為將軍和參贊大臣,以明確尊卑,事權歸一。如嘉慶五年(1710年),雖然上諭中明確要求欽差大臣那彥成受經略額勒登保節制,但為防止權力交叉混亂,嘉慶帝最終還是命那彥成將關防交額勒登保收存,改命其為參贊[27]773-774。道光六年(1826年),道光帝先派署陜甘總督楊遇春為欽差大臣,平定新疆張格爾之亂,后因為戰爭規模超過預期,命長齡為揚威將軍,統帥此次軍事行動,改頒楊遇春參贊大臣關防,令其停用欽差大臣關防[28]736。這些事例表明,這一時期若有較大規模的軍事行動,需多位將領參與,為體現職權高低,仍優先使用將軍印。

四、“朝廷有大事則頒用”:欽差大臣關防成為軍事、外交重器

至道光朝后期,欽差大臣關防用于軍事統帥的情形越來越常見。鴉片戰爭中,道光帝派出伊里布、裕謙、琦善、耆英等多位大員,持欽差大臣關防統兵作戰,僅有宗室奕山、奕經分別被命為靖逆將軍和揚威將軍,使用將軍印。到咸豐朝時,太平天國、捻軍起義、第二次鴉片戰爭等戰事連年,清廷多派出欽差大臣,并設置幫辦作為其副手。欽差大臣、幫辦類似于大將軍、參贊大臣之間的關系,由此解決了嘉道年間困擾清廷的軍事統帥尊卑問題。與欽差大臣關防頻繁使用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大將軍印僅使用過一次,即鎮壓太平天國北伐軍時,惠親王綿愉被命為奉命大將軍。實際上真正領兵打仗的是參贊大臣僧格林沁,作為咸豐帝叔伯輩的綿愉被授為奉命大將軍更多的是象征意義。此后,清代再無人擔任大將軍,亦不使用大將軍印[29]。

雖然在清會典的序列中,大將軍地位高于欽差大臣,但由于晚清少有派出大將軍的情況,人們逐漸將欽差大臣等同于大將軍。咸同時期擔任欽差大臣的勝保在與河南、陜西兩省巡撫咨商公務時,用上級對下級的朱筆札文,其幕友勸告做法不妥,勝保則說:“爾輩何知,欽差大臣者即昔之大將軍也。大將軍與督撫例用札,不以品級論也。”[30]841到咸豐朝時,由于大將軍印不常使用,軍事統帥多用欽差大臣關防,所以勝保認為,欽差大臣就等同于“昔之大將軍”。可見時人觀念變遷。

正如諳熟晚清政情的吳振棫所言,“朝廷有大事,則頒用欽差大臣關防”[31]231。欽差大臣關防不僅作為將軍印信,而且伴隨國門被英國的堅船利炮打開,自道光朝以降,欽差大臣關防被賦予新的職能,逐漸成為清廷處理外交、通商事務的憑證。從第一次鴉片戰爭開始,欽差大臣關防即用于對外交涉、簽訂條約等事項。其時,道光帝責成耆英、伊里布專辦“羈縻”事宜,頒給欽差大臣關防。伊里布照會英方,請求議和。但英軍回復,必須有皇帝“欽派大臣”全權代表清廷才能議和[32]449-450,認為耆英、伊里布未有“欽賜全權”,所以拒絕和談[33]451。不得已,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六月十九日,道光帝頒發上諭,稱耆英、伊里布“有應行便宜行事之處,即著從權辦理,朕亦不為遙制”[32]480。耆英、伊里布也借此向英方解釋,清廷向無全權大臣,“欽差”含義即與英國“全權”二字相同[33]456。經過一番交涉,英方同意和攜帶欽差大臣關防的欽差便宜行事大臣耆英、伊里布談判。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七月二十四日,迫于英方的軍事壓力,清廷被迫同意簽訂中國近代第一個不平等條約——中英《南京條約》。經奏請道光帝,欽差大臣在《南京條約》上加蓋欽差大臣關防,以為憑證,之后再由道光帝和英國女王分別批準。該事件標志著欽差大臣關防功能得到重大擴展,開始代表國家和朝廷處理外交事務,行使主權外交職能。欽差大臣關防成為中華民族蒙受恥辱與清王朝由盛轉衰的歷史見證。

在外交事務中,欽差大臣關防被外國政府和使臣視為代表清帝與清廷的印信。《南京條約》中加蓋欽差大臣關防成為定例,外交文書加蓋欽差大臣關防才意味有法律效力。第二次鴉片戰爭中,清廷派大學士桂良、吏部尚書花沙納馳驛前往天津辦理交涉。英國外交官額爾金驗看桂良等“便宜行事”的上諭,卻未見頒發欽差大臣關防,質問:“既無欽差關防,何以議事?”額爾金意欲交涉后,欽差大臣即在條約上加蓋關防,由此條約就可生效。桂良等不愿與英人簽約,故推托“欽差查辦事件,并非實缺,向例不頒敕書關防”[34]876。已經經歷過《南京條約》談判的英方并不接受這樣的解釋,拒絕談判。不得已,桂良只得奏請咸豐帝頒給欽差大臣關防[35]388。之后,中英雙方代表經談判簽署了《天津條約》《北京條約》《璦琿條約》等條約,桂良等在條約上蓋用欽差大臣關防。

除了條約簽訂,在常規對外活動中,欽差大臣關防也發揮了重要作用。鴉片戰爭后,清政府設立五口通商大臣,由兩廣總督兼任,留用簽訂中美條約的欽差大臣關防作為通商大臣關防使用。同治初年,五口通商大臣改由兩江總督兼任,俗稱南洋通商大臣,仍將道光年間頒發欽差大臣關防作為通商大臣關防使用。第二次鴉片戰爭后,三口通商大臣關防亦曾為辦理對外交涉的一枚重要印信,管轄牛莊、天津、登州三口,但其存在僅十年,便于同治九年,隨三口通商大臣的裁撤而停用。三口事務歸直隸總督,即北洋大臣經管。北洋大臣亦在辦理對外商務活動中使用欽差大臣關防。欽差大臣關防被賦予新的使命,成為處理對外商務的重要印信。由于中外交涉頻發,通商事務常態化,南北洋通商大臣成為常設官職,分別由兩江總督和直隸總督兼任。原本事畢即收回的欽差大臣關防變成了兩江總督、直隸總督的常備印信,處理總督事務時,使用總督關防,處理中外交涉事務時,使用欽差大臣關防。

五、結語

欽差大臣關防用途變遷的背后,是關防地位的提高。雍正朝時,欽差大臣關防的地位并不突出:其形制外觀并沒有使用高規格,只是按照三品及以上大臣的關防鑄造,甚至在印信材質上“就低不就高”,沒有使用一二品大臣印信常用的銀質,而是采用三品及以下官員使用的銅質;領受欽差大臣關防也不代表在處理某事時的最高領導地位。雍正九年,都統德成攜帶欽差大臣關防前往青海處理軍務,雍正帝命其聽受常駐當地的副都統達鼐統領。而道光以降,欽差大臣關防已是權力的象征:林則徐攜欽差大臣關防前往廣州禁煙,為時人矚目;曾國藩手握欽差大臣關防統領四省軍務,成就一代名臣功業。

欽差大臣關防能夠實現地位上升,一方面與其命名有關。“欽差”一詞直觀體現出官員為皇帝所派遣,與至高無上的皇權緊密相連,含有威勢。“欽差大臣關防”的名稱并未限定使用范圍,為皇權留下了施展空間,使得該關防由審案所用到后來用于軍事、外交等領域。另一方面,亦是清王朝處理軍國要務的需要。面對此起彼伏的農民起義,清帝頒發欽差大臣關防用于鎮壓起義。在應對鴉片戰爭、鎮壓太平天國、捻軍起義的過程中,欽差大臣關防用作軍事統帥的地位愈加崇隆。在中外交涉中,清廷用“欽差”詮釋列強嘵嘵不已的“全權”,傳統王朝體制下的欽差大臣關防擁有了近代外交功能。

欽差大臣關防成為清代興衰榮辱的見證。宣統三年(1911年),武昌起義爆發,清廷起用袁世凱,命其攜欽差大臣關防前往武昌,鎮壓起義,成為欽差大臣關防在近代歷史上的最后一次登場。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成人久视频免费 | 国产1区2区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不卡永久免费| 韩日无码在线不卡| 熟女成人国产精品视频| 欧美狠狠干| 欧美人在线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黄色免费看| a亚洲天堂| 中国国语毛片免费观看视频| 91久久大香线蕉| 欧美激情综合| 欧美成人h精品网站| 午夜一级做a爰片久久毛片| 日韩区欧美区|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视频免费看| 亚洲香蕉久久| 免费人成又黄又爽的视频网站| 亚洲无码37.| 午夜视频在线观看免费网站| 日韩午夜伦| 国产视频久久久久| 97久久精品人人| 亚洲AV色香蕉一区二区| 国产一区二区网站| 日韩无码视频专区| 久久www视频| 国产真实乱人视频| 日韩a级毛片| 成人欧美在线观看| 伊人天堂网| 国产超碰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香蕉在线视频| 亚洲综合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无码翘臀在线看纯欲| 真人免费一级毛片一区二区| 91色在线观看| 99在线视频免费观看|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国产主播| 亚洲精品第1页| 中文字幕在线一区二区在线| 日韩毛片在线播放| 91尤物国产尤物福利在线| 欧美日韩国产一级| 日本色综合网| av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免费欧美一级| 99热国产在线精品99| 国产在线欧美| 九九九九热精品视频| 色久综合在线| 热re99久久精品国99热| 一本色道久久88| 97免费在线观看视频| 亚洲精品不卡午夜精品| 国产高潮流白浆视频| 内射人妻无套中出无码| 欧美国产精品不卡在线观看 | 欧美精品aⅴ在线视频| 白浆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黑丝一区| 91福利国产成人精品导航| 国产综合日韩另类一区二区| 国产成人精品高清不卡在线| 国产91小视频在线观看 | 国产区网址| 国产不卡在线看| www.99在线观看| 欧美 亚洲 日韩 国产| 污网站在线观看视频| 日韩国产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婷婷亚洲视频| 日韩高清中文字幕| 人妻91无码色偷偷色噜噜噜| 久久特级毛片| 色噜噜狠狠色综合网图区| 国产丝袜无码精品| 国产精品19p| a级毛片免费在线观看| 国产精选自拍| a级毛片视频免费观看| 欧美亚洲另类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