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舒雁 羅佳影 馮佳輝 李思樊 甘妮鑫
(廣西大學行健文理學院 廣西南寧 530003)
建設富裕文明和諧新廣西,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是廣西壯族自治區第九次黨代會提出的戰略任務,要實現這一目標就必須加快經濟發展,突出解決好“三農”問題。通過多年發展及研究表明,農村是其目標的重點和難點,加快農業產業的發展是關鍵,廣西是一個農村人口比較大的農業自治區,農產品的發展對于農民來說十分重要。改革開放以來,我國農業經濟體制改革不斷深化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逐步穩定,農業發展在我國的經濟發展比重越來越大。
《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做好“三農”工作的意見》文件指出,不僅要發展鄉村產業,還要拓寬農民獲得收入的途徑,使農民的創收效益增加。與此同時,國家鼓勵并支持發展有地方特色的農產品產業,因地制宜地建設當地的農產品品牌,從而建立一批有農產品優勢的地方經濟區。
所以,加快研究農業產業的發展, 對我國具有重大意義。研究廣西農產品推廣的營銷對策,則是響應國家政策,把握每一次機遇,提升廣西經濟水平,促進社會主義經濟建設。
近年來,廣西各縣(市、區)黨委政府落實黨關于中央全面深化農業農村改革的會議精神,加快農業生產方式的轉變,依托廣西地方優勢、精準制定了相關的農產品發展實施方案和優惠政策,為推進廣西農產業發展提供保障。廣西政府還扶持農產品基地建設,引導農民放心調整產業結構。廣西農業農村發展條件明顯改善,機械化水平進一步提升,其中種植業產品產量全面增長,很多特色水果等農產品逐漸走出國內市場走向國際。農業高質量發展效益突出,糧食綜合產能顯著增強,農產業朝著更好的方向發展。
廣西農產品種類繁多,其中有名牌品種如容縣沙田柚、融安金桔、靈山香荔、容縣大烏圓龍眼、恭城月柿、灌陽梨、灌陽長棗等;特有品種如晚白露龍眼、薄殼核桃等;優質品種有平南的龍眼干、紅薯干、大紅柑等,為開發優質水果的生產提供了堅實的品種基礎。近年來,在國家有關部門及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廣西特色農產品產業在發展方式上逐步調整,努力提高特色農產品優勢,讓更多消費者愿意購買特色農產品,效果顯著,使鄉村農產業發展規模與渠道不斷擴大,經濟效益大大提高。
廣西省位于我國西南部,北回歸線橫穿中部,年均氣溫20℃~22℃,降雨量800~1100毫米,氣候暖熱、雨水豐沛、雨熱同季、日照適中,我國有許多果樹及其他農產品都可以在廣西種植,再加上冬少夏多,生態環境優異等特點,使廣西出產的水果品質優秀,一年四季都有不同的鮮果品嘗。特別是發展亞熱帶水果生產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為廣西農產品發展奠定了雄厚的基礎。
隨著時代的發展,廣西農業經濟不斷發展擴大,各方面的結構調整日漸加快,主打特色農產品供貨充足,其他各種農產品層出不窮。目前,廣西農產品加工業基本形成以制糖業和肉類、果蔬、水產品等為重點特色農產品加工體系。廣西農產品本身資源非常優越,再加上經過一系列加工,能有效解決農產品保存時間短、穩定性差等缺點,使產品質量更上一層樓,為農產品的營銷提供更好的條件。廣西農產品及其衍生行業的飛速發展,對廣西的經濟起到了極強的拉動作用。
廣西,集沿海、沿江、沿邊于一體,境內鐵路、公路縱橫,交通發達,通訊便利,是中國大西南最重要和最便捷的出海通道。廣西農產品市場主要在國內、國際份額不多。但廣西地理優勢獨特,周圍有許多國家,使得廣西農產品更方便銷售于各國,更容易走出國內,與國際接軌。廣西與東盟水果等產品交流貿易日益頻繁,與各國相處日漸友好,使得廣西農產品發展前景市場較大。
廣西農產品有著特有的競爭優勢,農業資源豐富,農產品種類居多,農產品行業繁榮發展。廣西農產品大多都是農民自己種植生產,成本較同期其他商品比較少,加上廣西在中國沿海地區,毗鄰各大經濟圈,地理環境良好,商品流通方便,也節省了運輸成本。廣西現處于經濟圈內,周圍商品流通、經濟來往較多,對推廣廣西農產品有極大的幫助。
廣西仍屬于農業大省,部分農產品的生產種植模式傳統,采用人力采摘,對科技機械使用不多,不利于廣西農產品的科技創新特色發展,對比其他省市,競爭能力確實不強。
加強廣西農產品產業規劃建設,形成特有并值得信賴的農產品品牌,提高廣西農產品的信譽度,信譽競爭力就能得到提高。
廣西農產品的發展一直都是政府大力支持的,政府加強引導廣西農產品品牌建設,打造屬于廣西自己的品牌。在品牌建設過程中,可能會出現許多不足,影響產業結構的穩定性,自然削弱了農產品的競爭力。
地處我國南部的廣西壯族自治區,在自然條件方面相對優越,擁有亞熱帶氣候降雨充足,屬于季風氣候降雨分布不均勻,夏季降雨量大冬季降雨少,適宜種植水稻等喜熱喜濕作物。第一產業發展穩中向好,產值連年增長,扶貧工作有效進行,全區貧困縣全部摘帽,大量特色農產品發展勢頭良好。農村道路基本完成硬化,貨物運輸成本進一步降低。
但是,產品運輸困難,廣西特色農產品的生產大多在鄉村,而農產品的消費者主要集中在城市,特別是一些大城市,農產品銷售需要這些客流量,但運輸條件又匹配不上。另外,廣西屬于喀斯特地貌,山地多平原較少,田地較小且分散,難以順利發展農機利用,不利于農業機械化發展。
廣西最為出名的農產品便是蔗糖產業、蔬菜產業和水果產業。
(1)蔗糖產業:作為遠近聞名的“中國糖都”,廣西甘蔗的種植面積、總產及蔗糖產量一直穩居全國第一,占據了全國食糖總產的60%以上,全區糖料蔗生產能力明顯提高,糖料蔗產業成為大部分市、縣的優勢產業和支柱產業。
(2)蔬菜產業:廣西有一些閑置的土地和豐富的光資源,用來發展蔬菜產業,這都是地理優勢帶來的經濟效益。
(3)水果產業:作為全國水果大省,近年來,廣西按照建設現代特色農業的要求推動水果業發展,三年邁出四大步。目前,廣西全區水果產值和農民水果收入占比達20%,成為脫貧攻堅和小康社會建設中的重要力量,加大力度推進水果產業的建設,效益十分明顯。
但是,這些新鮮的特色農產品有個特點就是保鮮期較短,在營銷過程中,一旦沒有做好保鮮措施,再加上運輸路途的遙遠與途中的顛簸,就會大大增加銷售困難,甚至造成極大的經濟損失。
廣西農業人口占比較多,許多鄉村僅剩下留守老人和兒童,農村年輕人大量進城務工,導致農村勞動力老齡化,機械化水平低,形成一種家庭作坊式生產模式,這樣的生產規模小,銷售時的多個環節復雜多變,導致費用增加,農民收入較低,資金鏈非常薄弱。農民文化水平低下,專業化農業技能落后,思想落后且新思想難以推廣,關于特色農產品的宣傳,難以抓住年輕人的痛點,難以打造高附加值的產品。這樣不利于農產品的擴大發展和創新發展,而且影響較小,很難做成品牌,走出鄉村走出廣西走向全國。
營銷過程中有許多流程,這些流程耗時久、費用高,營銷渠道不合理且過于單一,降低了農產品營銷的整體質量和經濟效益,不利于農產品營銷。
沒有形成一種集中且有效的組織進行管理,各個合作社、村屯各自為戰,難以實現科學有效的調控。
現如今雖然廣西農產品發展有得天獨厚的發展優勢,但仍需進一步加強規劃,更加明確其未來的發展方向和發展道路。
(1)農產品生產方面。現如今,雖然廣西農產品發展勢頭正盛,但不可避免地會出現一些問題,布局不甚合理,迫于生活壓力的需要,年輕人多數外出打工,農村青年人口大量流失,需加快推廣農產品發展優勢,吸引青年回鄉;生產技術落后,大多在偏僻山區,交通不便利,需盡快推進家鄉基礎設施建設;生產規模小,人員分布較分散,應由政府統一管理與組織;組織化程度低,需引入先進組織管理經驗,對農戶進行統一組織管理等。
(2)農產品加工方面。當農產品發展到一定程度時,只是簡單的農產品加工,很難實現農產品的全面發展,必須通過深加工進行轉化,挖掘其附加農產品,人們也越來越注重產品的多樣程度。從國外農產品的發展來看,到發展后期,都特別注重產品的深加工。廣西也應加快步伐,對自己現有的產品進行深度加工,針對如今高速發展的社會,創造出具有廣西特色的產品和衍生品。
(3)農產品營銷方面。近年來,社會不斷進步,科技也在不斷發展,產品營銷由之前的單一銷售模式逐步向多元化銷售方向發展,同時出現了許多新穎的銷售形式,直播帶貨、網上銷售。“互聯網+農產品”流通模式下,由于信息瓶頸被打破,最終消費需求信息被迅速傳遞至生產端,促使訂單式農業成為可能。針對多元化的發展,廣西也應健全營銷體系,找尋適合廣西的營銷渠道。
(1)加快結構調整。立足自然優勢,著眼區域互補和市場多樣化需求,突出發展廣西本地區所特有的、出眾的特色農產品,注重開發名特優稀產品和農副產品,以及農產品的再生品,適應各個年齡段人群對商品的需求,形成主業突出,特色多樣,優質高效的現代農產品體系。
(2)加快創新推廣。對不同人群創新出不同產品,刺激更多人的購買欲。在創新的同時,也應注重產品質量,使質量和創新相伴同行,還要實施新穎的銷售形式,增加銷量。在進行農產品銷售的同時,也應推陳出新,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升,人們對新事物的關注程度也越來越高。在這個高速發展的時期,我們應加快創新,推出符合人們便捷生活所需要的產品。
(3)加強信息交流。跟隨時代的腳步,加快發展。現如今,“互聯網+”創新模式已經應用于眾多行業,所展示出的效果也十分顯著。互聯網技術使得任意節點可以實現大數據的鏈接,農產品流通的商流、信息流變得便捷通暢,不僅降低了交易成本,還減少了信息不對稱或信息梗阻導致的產業價值鏈斷裂的風險,大大降低了管理者在經營管理時所遇到的棘手問題。
(4)加快發展進程。培育壯大龍頭主體,推動農產品種植、加工、營銷一體化進程。抓好產業化基地建設。扶持發展多形式的農產品專業合作經濟組織,充分發揮農產品行業協會在生產指導、產品營銷和行業自律方面的作用。
廣西自身擁有農產品生長和發展環境優勢,想要做好廣西農產品的營銷,就得先做好農產品生產、加工、營銷方面的規劃,有規劃才能有依據辦事。把廣西農產品的特色招牌打響,提高特色農產品的知名度,提高農產品本身的價值,還要挖掘農產品附加產業的價值。對農產品營銷結構進行合理調整,減少中間環節的資源費用,要跟上時代的腳步,利用好“互聯網+”的優勢,在電子商務平臺上進行農產品營銷,希望廣西特色農產品能夠發展得越來越好,讓廣西農產品可以真正走出廣西,走向全國,走向世界舞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