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國濤
(河南省臨空產業園發展有限公司 河南鄭州 451162)
對于體驗經濟的定義,目前尚無精準統一的定論。筆者結合自身實際工作,對體驗經濟做出如下定義:體驗經濟,即從生活與情境出發,塑造感官體驗及思維認同,抓住顧客的注意力,改變消費行為,并為商品找到新的生存價值與空間,為消費者創造出可以深入互動并能留下深刻印象的經濟活動。從上述定義內容中可以看出,與原有的傳統經濟模式相比,傳統經濟模式注重的是商品的性能及價格,并向消費者進行銷售;而體驗經濟的最終目的不同,該經濟模式的核心由服務商代替了商品,在體驗經濟下,消費者購買能力逐步提升,消費者的關注點不再是商品本身,而是服務,因此體驗經濟下服務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在體驗經濟時代下,服務被提到了最高位,消費者恰好是被服務的對象,因此體驗經濟下最重要的是讓消費者在情感上能夠認可商品,對商品產生一定的好感,由此完成購買。因此,無論是從企業層面還是消費者層面而言,體驗經濟時代下情感需求的比重都呈現了不斷上升趨勢,而且具有明顯的特點。
在市場經濟的發展中,標準的優勢作用不再明顯,而大眾化標準產品在逐漸走下坡路,市場競爭力也在逐步下降。在過去經濟水平普遍不高的時期,企業的創新水平也不高,大眾的消費能力有限,而企業物美價廉的同時能被大眾所選擇的商品并不多,在此情況下,大眾化標準產品盛行一時,占據主導地位。隨著社會和經濟不斷發展,人們的消費意識逐步提升,消費者的消費觀念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個性化、差異化的消費成為主導。加之西方文化意識對我國主流意識形態的強烈沖擊,社會大眾的消費需求更加趨向于個性化,例如,在前幾年購買蘋果手機成為主流,蘋果新型號手機發布當天,人們排長隊去購買,而如今買蘋果手機的人在逐漸減少,轉向了其他品牌,這體現了社會大眾的消費需求向著個性化發展,大眾化標準產品逐漸失勢。
在經濟受限的時代,消費者的消費行為處于被動狀態,有了需求才會去消費,沒有需求便不會消費,因此該時代下的營銷工作難度非常大,而營銷人員也經常遭到排斥。隨著經濟水平的不斷提高,互聯網的發展逐漸成熟,消費者的消費行為發生了根本性變化,消費者的主動消費意識更強。主動消費的電商平臺有淘寶、拼多多、京東等,通過App平臺,消費者足不出戶就能進行商品的選擇和購買,而這種購買行為都是主動行為。因此,在體驗經濟時代下,消費者的主動消費行為更加明顯,而營銷更應該以此為著手點,為消費者創設良好的消費體驗情境,提高消費者體驗感。
在經濟社會不斷進步發展的當下,大眾的消費需求愈發多樣化和多元化,消費需求由傳統的物質需求不斷向精神需求和心理需求過渡,體驗經濟時代已悄然來臨。體驗經濟時代下,企業營銷策略要及時做出調整,創新營銷方式方法,助力企業可持續發展,下文從七個方面提出了創新營銷策略的策略建議。
現階段,在消費傾向于個性化的基礎上,企業的營銷必須以人為本,全面了解消費者對產品的需求及心理預期,鎖定目標消費者,更加全面精準地了解消費者對產品的購買愿望。體驗經濟時代下,產品的多樣化、多元化、差異化等特征較為明顯,而對消費者而言,他們更加注重以自身的生活方式、行為方式去選擇個性化的產品,企業更應從這個角度出發去設計開發新產品,并以市場導向創新營銷方式,以最大化滿足消費者的需求為終極目標,不斷提升營銷水平,提高產品銷售額,最終贏得市場。
在體驗經濟時代下,不同的消費者有著不同的消費需求,企業要有針對性地選擇營銷模式,單一的營銷模式起不到良好的效果,營銷會產生相應的負面效果,會使消費者產生認知偏差。因此,企業應積極豐富營銷模式,采取體驗營銷組合的形式,在組合式營銷中全面考慮消費者的體驗感,在設計中要加入情感、體驗、印象、情境等要素。對體驗要素而言,要強調制定體驗策略,以消費者的感覺、情感等方面為根本切入點來進行制定。對于情境要素而言,創設體驗環境時要以消費群體的特征為參照;對于事件要素而言,將事件設定到體驗情境中,由此優化消費者的體驗,并與消費需求相結合,從整體上對體驗事件進行策劃和設計。對浸入因素而言,即在營造的體驗環境中,使消費者完全浸入其中,真實地感受產品及產品的各項功能,在體驗的環境中給消費者留下深刻印象,如成立會員聯盟、俱樂部等,以此激發消費者的購買欲望,提高企業的營銷水平。
企業開展營銷的最終目標,即銷售企業的商品,而在銷售商品的過程中,更應關注如何將消費者緊密地聯系在一起,構建營銷和運營一體化的框架體系,以與體驗經濟的發展保持步調一致,實現可持續和健康發展。企業在構建消費者體驗營銷框架的同時,要基于五個基本方向出發,即行為、思維、感覺、關系和感受。行為,即消費者的行為,通過行為活動對企業產品進行更深層次的體驗和了解;思維,即針對問題提出創新認識;感覺,即消費者通過最直接的感官對企業商品產生認知;關系,即將消費者、企業商品、企業進行銜接;感受,即消費者體驗商品時會不同程度地觸動內心,從而進一步加深對商品的認知,這種認知包含功能、價格、產品情感、產品理念等方面。
企業要從多方面、多層次地增強消費者體驗,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著手:第一,增加商品或品牌的附加體驗值,消費者在進行體驗時,都是通過感知進行的,而提升顧客體驗感,可以從企業商品外觀、質量、性能等多方面著手,最大化地滿足消費者的體驗序曲,增強體驗。第二,增強商品的情感體驗氛圍,消費者在體驗商品時,會投入一定的情感,而這種情感是商品或者營銷的刺激所引起的,如最近開播的“乘風破浪”,其歌迷們為喜歡的選手投票,在此可以考慮營銷的關鍵點在哪里,是何種感官刺激吸引了觀眾,并使其接近瘋狂地為喜歡的選手加油投票。情感體驗氛圍創設了一種環境,通過優美的環境場景刺激、感染消費者,達到營銷的目的。第三,通過傳遞體驗增強消費者體驗感,如廣告宣傳形式或服務。通過傳遞服務,對不同的消費者進行個性化的體驗設置,使體驗更接近消費者的內心,通過廣告傳遞體驗,能夠大范圍地傳播消費者所喜歡的體驗,并由此吸引更多消費者,提升營銷效果。
隨著社會經濟的飛速發展,個性化服務逐漸代替大眾化的服務標準,而且也面臨著新的挑戰。企業所提供的大眾化服務已不復存在,取而代之的是要提供人性化、個性化的服務,以下從兩個方面闡述企業在提供個性化服務過程中所遵循的原則:第一,企業應全面調查消費者的需求,不能再采取傳統的客戶走訪調查和街頭問卷形式,要積極利用大數據技術、信息技術等現代化的手段對市場展開需求調查,以提高調查的精準度。第二,通過上述的需求調查結果,企業要制定有針對性的服務,即個性化服務,并面向廣大消費者群體,使其能夠體驗到個性化服務的優勢,從而提高客戶的信任度,增加消費者的黏性,建立穩定的客戶群。
消費者從體驗商品,到肯定商品價值、鎖定商品,并最終成為企業的忠實客戶,這應該是體驗經濟時代下企業營銷所追求的目標。要不斷增加企業與消費者之間的互動,構建互動性的營銷模式。第一,企業在進行營銷過程中,要時刻圍繞消費者這個核心,對體驗過程進行策劃和設計,使消費者能夠完全沉浸在體驗中,對商品產生深刻印象,并激發其購買欲望,以此達到營銷目的;第二,構建完善的消費者溝通網絡,要積極引用先進技術,并不斷創新完善,要按照響應迅速、反應快速的標準,最大限度地滿足消費者的需求,并為其提供相應的商品。
目前消費市場的發展日趨成熟,而消費者的需求也發生了變化,品質化逐漸替代同質化,品質化是一種無形的概念,面對消費市場中琳瑯滿目的商品,同質化的商品已經不具備任何競爭優勢,如果利益需求單一化,則無法吸引消費者,如果同時有較高品質的商品,不僅能滿足消費者的自尊,消費者自我追求也能得以實現,這樣的商品更能獲得消費者青睞。所以在現階段的消費市場發展中,企業進行營銷并不是營銷商品本身,而是在促銷戰略上下功夫,同時塑造以體驗為主的品牌形象,由此達到營銷的目的。企業更應該將消費者的心理需求與產品特性進行充分結合,設計品質化的商品,提出有品位的概念,這是體驗經濟時代所必需的,同時也是消費升級的一種趨勢。
綜上所述,面對市場經濟的飛速發展,企業只有適應才有出路,體驗經濟時代,企業要重新調整自身的營銷策略。對于企業發展而言,要堅持以市場發展為導向,精準把握體驗經濟下的消費特征,采取多種營銷模式,為消費者提供良好的體驗,滿足消費者的體驗需求,只有這樣才能抓住消費者的消費心理,激發消費者的購買欲,最終在經濟發展的大潮中站穩腳跟,實現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