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文,李樹龍
(紅河州水利水電勘察設計研究院,云南蒙自 661199)
當今社會環境下,國內工程地質勘查作業獲得了更進一步的提升,但在相關作業中也產生了很多的問題,尤其是在工程地質勘查構思與具體作業環節中不重視水文地質問題,再加上缺少充足的勘查經費,導致這個問題更加突出。水文地質狀況作為工程地質勘查作業中的重要構成部分,其勘查不僅會影響到建設工程的環境,還會對建設工程場區巖土力學性質造成一定影響,進而對最終的項目建設質量產生影響。
鳳凰水庫工程位于南盤江一級支流瀘江河上。鳳凰水庫是一座解決農業灌溉用水的中型水利工程,水庫總庫容2817.6萬m3,死庫容476.17萬m3。測區位于云南高原南邊,縱覽該區地形基本西北、東北高,中西部低,為高海拔、山地、山間盆地相間的地形景象,區里屬亞熱帶山地季風氣候,干濕時節明顯,立體天氣明顯,海拔高度每升高100 m,溫度就會明顯降低,其特征表現為天氣暖和、冬無寒冷、夏無炎熱、雨熱同季、干濕明顯、立體天氣明顯。因為回歸線從河域周邊橫穿,太陽輻射較強,光照充裕,平均溫度高,立體天氣明顯。11月至次年4月,基本受源自非洲大陸繞西藏高原的南支干暖西風環流控制,晴朗多,光照足,溫度高,風力大,空氣干燥,降雨量少,出現干季;5—10月,伴隨高處西風帶北移,副高脊線北跳西伸,在源自北部灣東南方暖空氣和源自孟加拉灣的西南暖風氣流作用下,河水來源充裕,雨日多,降雨充沛而密集,出現多雨季節。壩址區建筑由黏土心墻堆石壩、通水隧洞、引流(排澇)隧洞、泄洪
道和長溝通水隧洞組成其中,黏土心墻堆石壩,最高壩高66.0 m,壩長213.16 m;通水隧洞總長526.63 m,制定輸出水量29.40 m3/s;引流(排澇)隧洞總長599.67 m,枯期引流流量為43.4 m3/s,最高排澇流量為454.6 m3/s;泄洪道總長538.45 m,最高下泄流量為652.45 m3/s;長溝通水隧洞總長335.83 m,制定輸出水量1.20 m3/s。通水項目由一、二、三級泵站組成,其中,一級泵站項目總長3249.64 m,建筑基本為泵站、提水通道和自流通道;二級泵站項目總長4456.11 m,建筑基本為泵站和提水通道;三級泵站項目總長3834.16 m,建筑基本為泵站和提水通道。
測區位于云南高原南邊,縱覽該區地形整體西北、東北高,中西部低,為高原地區、丘陵山地、山間盆地相間的地形景象,其山間盆地的分布、山脊的方向、山谷河流的生長發育嚴格受構造影響。區里最高峰為東部的東山巔,海拔高度2289.9 m,最低值為東北部的紅水河山谷,海拔高度1021 m。測區巖層巖性一般為碳酸鹽巖,另外為碎屑巖和巖漿巖,受其巖性影響和內外作用力影響,產生各種地貌類型,按其形成原因可劃分構造侵蝕地形(Ⅰ)、構造溶蝕侵蝕地形(Ⅱ)、侵蝕剝蝕地形(Ⅲ)、巖溶侵蝕(Ⅳ)和侵蝕堆積地形(Ⅴ)。
測區由山地、谷地和盆地組成,按照區域內地下水的儲存情況、水理特征和水力特征,將所在區地下水劃定為疏松土壤孔隙水、基巖裂隙水和石灰巖巖溶水三大類。
(1)疏松土壤孔隙水。遍布于第四系(Q)疏松土壤中(黏性土、砂類土和砂卵砂礫)。黏性土含水較弱,透水相應較小,而砂類土和砂卵砂礫含水性好,滲透性強,其水流量受季節變換影響很大。
(2)基巖裂隙水。此類地下水按照其巖性的差異,可分成碎屑巖裂隙水和火成巖網狀侵蝕裂隙水兩大類。①碎屑巖裂隙水。碎屑巖裂隙水遍布于三疊系上統鳥格組(T3n)、三疊系中統法郎組(T2f)、三疊系下統飛仙關組(T1f)以及各類巖土中,富含水性匱乏~中檔,地底地底徑流系數0.47~1.60 L/s·km2。②火成巖網狀侵蝕裂隙水。火成巖網狀侵蝕裂隙水遍布于二疊系中統峨眉山玄武巖組(P2β)玄武巖中,其富含水性中檔~豐厚,部分地區地底徑流系數可達8.973 L/s·km2。
(3)石灰巖巖溶水。石灰巖巖溶水遍布于二疊系下統棲霞茅口組(P1q+m)、三疊系下統永寧鎮組(T1y)、三疊系中統個舊組(T2g)各類巖石中,區域內巖溶中檔~明顯生長,富含水性中檔~豐厚,地底徑流系數5.19~7.69 L/s·km2。
在工程建設的建設中,最重要的作業便是工程地質勘查。相關勘查工作人員首先應廣泛采集與地理地貌相關的資料,第一手資料是設計人員較為有效的參考依據。可是,在實際的勘查環節中,地形地層復雜,勘查難度大,不同待建工程的施工條件差別大,因此缺少參照。
在工程實際建設過程中,工程地質勘查員工在現場進行基礎勘查過后,必須制訂出一個比較詳細的施工進度計劃,即地質工程的勘查匯報,并交給設計部門分析。但是,某些勘查員工在撰寫工程地質勘查匯報時,由于缺少相關參考資料而導致報告缺乏客觀性。部分員工由于缺少嚴謹的分析思維而造成匯報缺少邏輯性,造成所撰寫匯報不能真正為工作人員提供精準而實際的指導,進而給后期工作造成許多麻煩[1]。
如今,建設項目對根基的挖掘深度逐漸提升,因而會牽涉到某些錯綜復雜的地質地貌環境,因此對勘查工藝的需求不斷提升。勘查過程中遇到的工藝問題也越來越復雜。主要表現為:①由于侵蝕情況差異而造成巖土體界面區分不清楚。②作業地址出現未知孔洞、地下物等,且詳細分布形狀、掩埋部位和深度等無法確定。③難以明確對作業地址的原狀巖土試樣的詳細數據。
工程地質勘探作業具有工作量大、時間緊等特點。對于錯綜復雜的地質地貌環境而言,其關鍵勘測方面有兩個,分別是:對地質工程的研究判斷和戶外勘測。通常情況下,勘測相關人員需要在短期內進行大量的勘測工作,工作壓力較大。若在勘測前不能進行詳細的統籌和規劃,會大幅提升作業的難度,甚至產生一連串無法預見的突發狀況,進而影響整體工程的進度和質量。
在具體地質工程地理地貌條件研究中,一定要根據具體情況深入分析,絕不可以僅根據國內給出的規范而忽略了詳細的地貌差異性要素,并且要對作業地址的生態環境進行縝密的調查。
如今的地質工程勘測工藝仍有待提高,相關制度有待完善,相關工作人員要按照具體情況進行勘測作業,根據勘測的實際結果制定出有效的勘測方案,提升勘測品質,為后期工作的進行奠定堅固的根基。
在工程建設的勘測過程中,勘測人員是最為基本也是最關鍵的部分,他們的專業素養、技術能力等都會直接影響到總體勘測任務的品質,因此要盡可能地提升他們的綜合素質。例如,通過開展相關培訓、舉行各類學術講座等,提升他們的專業能力,并定期開展工藝檢驗和專業知識再教育,提升他們的專業知識深度和廣度;另外,還需全面提升工作人員的責任感和綜合素養,以此提高勘測任務的品質。
在工程建設的初勘環節,可以運用克里格法保證勘測點的有效布局。克立格法主要包含地區性變數、變異函數及其協方差函數,其是以變數關聯性與特異性為具體的立足點,繼而在指定的范圍內對其地區性的變數所選擇的數值開展估算。
在工程建設的分析階段,可以運用高密度點法及其多道瞬態面波的勘測工藝,有助于提升勘測的準確性。不僅如此,將勘探與物探相結合,可以充分運用物探的優點來開展補充性的判定,全面提高地質勘查任務的速率與品質。在具體的勘測環節中還可以運用回歸分析的辦法,不但可以精確測算出地基承載力,并且有效降低了勘測數值的偏差。
在歸整勘測數據的時期,可以應用科技手段保證勘測結果的準確度。在對復雜地貌地質環境的巖土開展勘測時,可以對勘測工藝進行創新,并對巖土的具體結構開展深層次的研究,以此提升勘測的品質。
開展勘測任務的過程中,勘測數據的真實度、準確度、完整度非常關鍵。因此,勘測人員要根據勘測進展及時統計數值,并對這類數據開展科學的研究和妥善儲存。
地質勘查中水文地質作業具備較強的專業性和多樣性,在建設工程中起到十分關鍵的作用。但目前許多地質勘查作業只關注地質工程環境層面的調研作業,而在水文地質層面僅是開展簡單的作業,并沒有充分認識到水文地質作業在建設工程中的關鍵作用[2]。
由于部分人員沒有認識到地質勘查中水文地質作業的重要性,沒有按照建設工程制定標準來開展水文地質作業,也就無法準確開展水文地質環境評價[3]。
水文地質具備獨特性,假如在地質勘查中無法對水文地質環境開展深入分析,未能掌握巖、土地層的滲透性及富水性等水理性能,以及地下水的運動規律等,則無法按建筑設計標準開展水文地質實驗以求取水文地質數據[4],更無法準確評價場所的水文地質環境,對建筑設計與作業產生較大危害,給建設工程產生安全風險。水文地質勘查是一個細致的作業,唯有對水文地質環境開展全方位的探討,才可以對其進行準確的評價。
在水文地質作業開展以前,要先經過工程地質勘查,對場所的地形地貌、地層結構、地質構造以及水文、氣象進行探討,并掌握場所含水層的分布情況、地下水的種類、水位埋深及地下水的運動規律。
在地質勘查中,要按照建設工程的實際標準來開展水文地質作業,不但要深入分析建筑設計,全面掌握建筑物的結構類型,并且了解建筑物基礎、地下室等地底構造、構筑物的掩埋深度和范圍,找出水文地質環境的不利條件,進而確定水文地質工作內容。水文地質作業的每項調研、檢測和實驗,以及成效參數均應注重實效,服務于建設工程,以此提升地質勘查與建設工程的品質。
如今水文地質建筑技術的發展突飛猛進,早已形成完善的水文地質技術標準和規范。項目專業人員應當熟悉有關規范和標準,在地質勘查中嚴格按規范進行水文地質相關工作[5]。
地質勘查中需實地進行水文地質勘查和測量、實驗并使用精準測量設備,精準測得場地地下水數值,在水文地質實驗中精準獲取、統計數值,為下一階段的水文地質數據測算奠定基礎。
總而言之,地質勘查是項目建設中的關鍵過程,相關工作人員一定要有高度的責任心和職業操守,不斷提升勘查水平,保證建筑施工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