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 燕
血站成本核算是在我國出臺的相關法律條例指導下對獻血中心內部的運營成本進行控制的主要措施之一。血站本質上是一種不以盈利為最終目的的公益性醫療體系單位,其主要職責是將獻血志愿者的血液進行采集、儲存并及時為臨床提供血液制品,以達到挽救他人生命的目的。由于血站在運營過程中不存在盈利性質行為,因此在其運營的過程中僅存在消耗而并不存在盈利性的利益輸送,因此早期建立的血站極容易出現因內部資金消耗過大導致的運營成本逐漸升高的現象。隨著我過醫療體系的逐步壯大及國家稅收工作的逐步完善,現目前我國血站因成本出現的運營問題等現象相較既往有明顯減少,但仍存在一步分血站的成本消耗較大引起其日?;具\行受到嚴重阻礙,從而導致后續工作無法正常開展,對后續臨床單位的血液需求及血液制品的制備造成了極大隱患及不利影響。因此血站在運營過程中的成本控制就尤為重要,血站的成本控制是能夠保障血站正常運營的主要途徑以及重要基礎之一。本文就對血站的成本控制以及相關管理措施進行了效果評估,詳細內容如下。
長久以來,廣大人民群眾對血站存在較嚴重的誤解,部分群眾認為血站在進行無償獻血的過程中不存在經費消耗,同時存在血站人員以及血站本身的日常運營由上級財務部門進行全權解決且具有較充足資金的認知誤區。少部分人民群眾更是存在血液由人民進行無償捐獻同時用血的成本極高因此血站的謀利途徑以及其牟取的利潤極高的極端觀點。因此近年來關于血站的負面聲音越來越多,并對進入血站進行無償獻血的人數造成了直接影響。這就表明血站成本核算透明度以其強度具有較重要的意義。提高并加強血站內部信息核算不僅為了維護社會公眾的知情權,同時提高了血站的公信力,對于血站形象的樹立具有積極意義。
由于血站日常內部項目較多,其成本核算較復雜。因此在進行血站成本核算前應對血站成本核算進行全方位的風險評估并建立較全面的成本核算管理辦法,在完整的管理體系下進行完整的血站內部成本核算,一方面提高了血站成本核算的效率,另一方面對血站內部資金的規范化管理起到積極影響。通過在以規范化管理辦法為指導的核算措施,進一步起到降低血站內部財務風險因素的目的。同時,在血站的日常運營中對明顯的財務漏洞進行分析與統計,并制定針對性的管理體系制度,切實做到漏洞防范并嚴格遵循相應規章制度。
現階段血站的性質主要為公益類的非營利性事業單位,其內部隸屬于財政部門的在編人員經費有上級組織進行全額保障,血站日常運營的經費按照一定比例進行保障。部分所屬地區較偏遠的血站成立時間較晚,因此其機構內部的編制名額十分緊張,直接造成了血站人員的編制的核定數目急缺,因此不得不進行臨時編制人員的納入,由于臨時編制人員的經費是由用人單位即直屬血站進行自行解決的,這就表示上級財政不對其進行經濟保障?,F目前階段,我國在臨床中對血液的收費準則仍以《關于調整公民臨床用血收費標準的通知》為指導,近年來未進行調整。隨著我國經濟水準的持續正向發展,物價水準也逐步提高,血液在初步樣本采集、檢驗科進行檢驗、血液制品的制備、冰室內進行儲存以及運輸至指定單位等過程中的成本升高,這就形成了血液供應的成本逐漸增加但其收費標準未變化形成的財政水準逐步下降的趨勢,因此血站內部經濟保障壓力十分巨大。故而,在客觀經濟環境無法進行人為改變時,應加強其成本管理并高效控制資金的流動,保證資金的有效使用率,以此緩解資金過度支出造成的經濟保障壓力。
現階段許多地區的地方血站對其內部的財務成本核算問題的以及相關管理辦法是否落實等問題重視程度較低,這就表明血站內部財務部門對成本的核算以及管理工作是其出現資金保障障礙的主要原因之一。各地區血站成立初期,各級財政對其血液采集設備、檢驗科檢驗設備以及血液制備設備均進行了無償配置,對血站初期的日常運營起到了基礎保障,此時血站的壓力較小。但由于在血站日常運營的過程中相關財務部門對資金控制意識較薄弱,同時其并未實施相應高效的管理辦法,導致血站的經濟成本核算與管控工作無明顯進展,這就造成了日后其經濟保障出現嚴重漏洞的隱患。
長久以來,血站在公益單位中的性質一直都是由上級單位進行全額撥款的事業單位。其內部財務部門在進行經濟成本的核算時是按照事業單位的會計制度嚴格執行,因此就省略了基本的成本核算步驟。因此在進行財務核算時基本無法實現標準的、具有一定規模體系的財務核算制度。由于不具有基本的核算體系,因此其內部無法進行數字化的成本分析,進而無法對收支情況進行統計以及基本判斷。在沒有數據作為基本支持的基礎上,無法提供詳細完整的血液進入血站后一系列流程的成本數據,因此這就導致一部分成本分析報表真實性較低,造成其在財務成本份額的計算時出現誤差,其成本預估工作的有效性基本喪失。
多數血站多見于直接應用統一的線上血站管理系統,如唐山啟奧這一系統,但該系統僅能起到每月對日常流通的消耗用品的數據進行清點的作用,其主要是對日常物料在庫房中的流通情況進行匯總,無法直接將采血供應等環節中進行消耗的用品的消耗情況進行直接統計,因此當血站對該系統進行過度依賴時就會形成出庫數目與入庫數量嚴重不等的現象,進而導致在其進行財務核算時數據結果與實際情況出現重大出入。由于受到地域及血站成立時間等先決條件的影響,機構內部人員的編制普遍較為緊張,同時該現象多發于在較偏遠地區的血站中。大多數市級的血站內部人員編制也存在明顯緊缺現象,多數血站僅設立一個會計崗位以及出納崗位,甚至存在身兼數職的情況,這就導致財務管理部門存在為了節約時間成本從而未進行精細化的成本核算,直接造成成本核算出現嚴重失誤。此外,隨著國家所出臺的會計制度的不斷改革,血站內部各項財務報表的要求也更加嚴格,其內容要求更加細致精確,因此多數血站內部的財務人員的水平以及崗位人熟練較少等限制導致其無法滿足上級下發的相關要求。多數血站內部的財務會計人員對相關的業務掌握程度較低,甚至存在其在校期間所學專業與財會無關的情況,故而血站內部的財務核算的業務水平較低,從而進一步造成其成本核算過程中出現不同程度的失誤。
在血站財務部門的成本核算制度管理中,責任的分級制度是血站財務部門在成本核算制度體系建立初期必須實施的措施,將成本各項的核算以及管控職責落實在每個人上,并進行較細致的分解與細化,盡量落實在每個崗位中,并對相關目標及任務進行明確。此外,應樹立較強的成本核算以及成本控制理念。切實深化宣傳引導工作,以小組為基本單位進行落實,將成本控制理念貫徹落實在血站的日常工作的每一項中。將成本控制徹底貫徹落實并轉化為日常行為。結合血站管理現狀以及目前血站的財務狀況建立全新的相關管理體系,將管理范圍逐漸進行擴大,并細化滲透至血站日常運營中去。
血站是國內公益性較強且不具有盈利性質的事業單位,旨在為臨床提供血液及其制品以達到挽救人民群眾生命的目的,為人民群眾的生命健康安全提供了強有力的保障,因此血站的運營水平及設備完善程度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影響了臨床上用血的安全性及有效性。因此,血站的正常運營十分重要,應在日常運行中及時對其產生影響的高級風險因素進行排查。血站內部的成本預算對血站是否能夠正常運行起到決定性作用,因此為了改善血站的發展應努力提高內部的運營水平,應著重對其成本核算制度進行監管,以達到促進血站長遠發展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