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立疆
從世界地理角度看,云南位于歐亞大陸與印度洋及太平洋板塊的結合部,處于兩洋之間的連接部和東亞、南亞及東南亞之間連接的比較獨特的地理區位。云南向北可進入四川,向東可與粵港澳大灣區相連,向南的中老鐵路現已正式開通可直達老撾首都萬象,未來還可通過逐步建成的泛亞鐵路到達緬甸、越南、泰國等地。云南處于祖國的西南部,是長江經濟帶、粵港澳大灣區和“一帶一路”的交匯點,地理區位很重要。加之云南是我國少數民族最多的省份,立體氣候明顯、生物呈現多樣性,素有“植物王國”“動物王國”“有色金屬王國”之稱,發展旅游條件得天獨厚。2015年1月,習近平總書記考察云南時提出把云南建設成為面向南亞東南亞的輻射中心定位,為云南的旅游業發展指明了方向。目前,雖然“新冠肺炎”疫情給旅游業造成了巨大沖擊,但我們還是應該抓住機遇,在積極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全面推進云南旅游與南亞東南亞的合作發展,為把云南建設成為面向南亞東南亞的輻射中心而努力。
1.旅游輻射中心尚未完全形成。旅游輻射是指旅游業發展比較好的地區和城市在旅游的資源、資金、技術、管理水平、體制機制、人才等方面能夠影響和帶動周邊其它地方的旅游發展和擴展。目前,云南作為旅游方面的一個輻射中心還尚未完全形成的原因主要有兩個方面,一是旅游產業的發展質量和水平還不高,還不能完全起到帶動周邊旅游產業發展的作用;二是云南旅游業作為對外開放的先導產業方面作用發揮還不夠,與周邊國家和地區的合作交流深度還不足,還尚未建立較為有效的國際合作交流機制,“引進來”與“走出去”步伐還不快,區域旅游生產要素還尚未形成規模化的自由流動。
2.旅游產品結構不合理和旅游市場競爭力還不強。云南是我國較早開發旅游的省份,從1999年的昆明世界園藝博覽會開始,云南的旅游發展較快,先后形成了昆明、西雙版納、大理、麗江、香格里拉、騰沖等知名的國際旅游城市。但是,目前云南旅游主要還是以傳統的旅游景區、自然山水、民族文化的觀光旅游為主,在整治旅游亂象中向休閑度假旅游模式轉換方面還不夠,旅游產品的高端深度開發和旅游商品制造、新模式、新業態、國際性旅游品牌打造、旅游信息化、智慧化方面還不足,旅游發展方式還較為粗放。特別是近年來周邊的貴州、四川、廣西等省旅游發展迅速,競爭態勢明顯。同時,云南也還缺乏知名大旅游集團的介入、投資和發揮示范帶動引領作用,缺乏具有核心競爭力的新型旅游休閑度假產品,中高端旅游商品更是缺乏。此外,在充分發掘云南豐富的民族文化資源優勢方面也還不夠。
3.旅游基礎設施建設相對滯后。由于地理區位的原因,云南自古多山、交通不便,旅游基礎設施相對薄弱。發展面向南亞東南亞旅游合作,短板和弱項就是旅游基礎設施建設相對滯后,表現在旅游交通、自駕游營地、景區道路、旅客服務中心、旅游餐飲、旅游標識標牌、5G網絡、旅游應急救援、旅游廁所等公共服務設施和旅游標準化建設等方面與國際旅游標準化和要求還有較大差距,這些旅游基礎設施建設的相對滯后都制約著云南與南亞東南亞旅游合作和發展。
4.跨境旅游與次區域旅游區發展尚不成熟。從近年來的發展看,云南在旅游區域合作中還是比較積極的,而且在旅游合作的業態和跨省市區旅游合作上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目前區域旅游合作主要有跨省市區的主題旅游合作圈、流域性旅游合作圈、國際性旅游合作圈3種類型,前兩種國內旅游合作圈發展相對成熟。但因湄公河旅游合作圈、紅河旅游合作圈等國際性旅游合作圈發展環境復雜,受相關國家政治環境、政策支持、雙方互動、發展模式等諸多因素的影響,旅游合作圈的發展還尚不成熟,旅游區域國際合作也還不強。
1.面向南亞東南亞的國際旅游目的地。云南與緬甸、老撾、越南接壤,國境線長達4060公里,隨著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的建成和泛亞鐵路的逐步開通,云南將由開放的末端變為前沿。南亞東南亞居住著20多億人,人口數量重多,資源豐富,近年來經濟發展也比較迅速,旅游市場較大。相比較我國面向東北亞及中亞方向的開放,從地緣優勢來說是比較突出的。從歷史上來說,云南與周邊南亞東南亞國家人民世代友好相處、民心相通,人文基礎較好,加之近年來云南已舉辦多屆昆明出口商品交易會和南亞博覽會,與南亞東南亞的區域經濟合作交往較為頻繁,從旅游方面來說,云南與南亞東南亞之間的合作基礎也比較好。因此,從區位、旅游合作等多方面來看,可以將云南打造成為面向南亞東南亞的國際旅游目的地。在戰略上,云南應先開發合作和鞏固東南亞旅游市場,加快開發合作南亞旅游市場,吸引赴南亞東南亞地區的第三國旅游市場,吸引更多的旅游觀光和休閑度假游客到云南,使云南真正成為面向南亞東南亞的國際旅游目的地。
2.面向南亞東南亞合作的區域性國際旅游服務中心。在“一帶一路”游客引進、輸送的雙向、多向流動中,云南起到了樞紐與支點的重要作用:一是吸引南亞東南亞旅游者經云南進入國內其他省市區,二是輸送國內其他省市區旅游者經云南進入南亞東南亞地區。云南旅游的開放發展要服務于國家發展的大局,服務于兄弟省市區。在與南亞東南亞旅游合作中,云南要主動作為,不僅自己要加強與南亞東南亞旅游的合作交流,還要增強服務意識,努力為全國各省市區面向南亞東南亞旅游拓展做好服務工作,當好橋梁紐帶,為國內各省市區在“一帶一路”建設中與南亞東南亞旅游合作搭建平臺、創造條件,做好合作與服務,成為面向南亞東南亞的區域性國際旅游服務中心。
3.面向南亞東南亞的國際人文交流中心。在面向南亞東南亞旅游合作建設中,人文交流方面非常重要,云南應以其獨特的區位優勢和豐富多彩的民族文化成為國際人文交流中心。南亞東南亞地區歷史上就與中國在文化、宗教、習俗等方面互相借鑒,文化交流源遠流長。在云南省的邊境縣市區中,有的跨境民族與南亞東南亞人民同根同源、語言相通、習俗相近,雙方經常舉辦民族文化和經貿交流活動,人文方面的交流交往也比較頻繁。旅游業是雙方人民增進友誼最好的產業,具有巨大的產業發展優勢。做好云南的旅游將對推進面向南亞東南亞人文交流中心建設發揮重要作用。
4.旅游帶動跨越發展的重要示范區。由于歷史、自然等原因,云南和南亞東南亞大部分地區的經濟社會發展還處于較低水平,特別是各國毗鄰的一些地區的發展更為滯后。減少貧困一直是這些地區共同的社會經濟發展目標。推動這些地區旅游業的發展可以促使和帶動這些地區脫貧,使鄉村地區、邊境地區扶貧取得顯著成效,成為旅游減少貧困的重要示范區。同時,在全方位開放的環境中,以多元開放促改革創新,以改革創新帶轉型升級,以轉型升級推動可持續發展,進而帶動地區經濟社會加快發展,為云南闖出一條跨越式發展的路子做出新的貢獻。
主動融入國家發展戰略,構建面向南亞東南亞輻射中心,深化面向東南亞地區開放,加速面向南亞地區開放,拓展向西亞、非洲東部地區開放。同時要結合長三角、珠三角和長江經濟帶、粵港澳大灣區等,利用云南的區位優勢,在基礎設施方面重點打造交通和信息網互聯互通,在互聯互通基礎上推動旅游業的快速發展,利用好國內外兩種資源和兩個市場,優化配置旅游要素,不斷創新旅游業發展的體制機制,培育云南旅游服務品牌,打造區域精品產品。加快發展轉型、體制機制創新、推進跨越發展,用旅游的發展促進雙方強化基礎設施建設,加強人民之間友好往來、民心相通、深化友誼,把云南建設成為旅游帶動發展的示范區,在云南“跨越式”發展中發揮重要作用。
1.加強旅游人才合作培養。從目前云南與南亞東南亞旅游人才的儲備和使用來看,人才缺乏是制約雙方旅游合作和提高旅游品質的一個重要因素。從導游方面來說,云南懂得南亞東南亞語的導游數量不算多,而南亞東南亞國家熟悉和懂得漢語的導游也比較缺乏。因此,雙方加強旅游方面合作首先應該是旅游人才方面的合作。建議加強雙方旅游人才的合作培養,充分利用雙方大學資源和人才培訓機構加大旅游人才培養力度,比如云南民族大學和一些云南的旅游專科學校南亞東南亞語培養能力較強,政府可以大力扶持并加大招生培養力度,加強人才培養,主要加強旅游管理、導游、國際旅游合作交流等方面知識和能力的訓練。云南省還可以與南亞東南亞國家雙方互派留學人員、交流互訪人員、加強相互交流學習、加大人才培養和合理流動、實現旅游人才資源共享,探索旅游人才資質的互認等,共同緩解雙方旅游合作中的人才瓶頸。
2.加強旅游安全體系合作建設。根據南亞東南亞國際旅游合作特征,加強國際旅游安全合作體系建設,把國際旅游安全合作放在重要的位置抓緊抓好,特別是國際旅游安全預警、國際旅游安全救援、旅游突發事件處置應急預案、救助體系建設、疫情防控等,確保游客絕對安全。加強旅行社領隊的安全培訓,在遭遇旅游安全威脅時有條不紊,及時請求救援和組織游客開展自救,穩定游客情緒,想方設法防止旅游安全事故的發生。進一步制定旅游信息發布標準,對旅游信息的收集、整理、發布、解除做到標準化、制度化,平時加強對旅游管理機構和從業人員的培訓,定期開展旅游應急演練,加強旅游安全體系的合作建設,強化旅游安全事故防范和應急隊伍的合作和建設。
3.全力支持旅游龍頭企業開辟周邊區域旅游市場。旅游企業是參與區域旅游合作的主要載體,目前開展的中國與東盟的旅游合作中政府主導作用較大,旅游企業間的合作還顯不足,還缺少一批具備綜合實力和國際知名品牌的旅游企業集團介入到周邊國家和地區的旅游合作開發中來。建議發揮區位優勢,支持國內、省內有實力并有涉外旅游合作開發經驗的大企業實施對南亞東南亞旅游資源的開發,也可按市場化進行兼并重組,也可與一些具有實力的國內外旅游企業實現強強聯合,促進旅游品牌化、國際化、規模化經營。同時,在國際化旅游合作和競爭中提升本土旅游企業的軟實力和對外合作能力。
4.開展旅游投資方面的合作。投資主體多元化是未來旅游行業的發展趨勢,屆時目的地開發投資合作將逐步多元化,行業外資金甚至國外資金將會逐步進入,國內資金也會投向國外,旅游目的地的數量將快速增加。為加強區域旅游業的合作,建議云南與南亞東南亞間旅游合作的投資要放到國家“一帶一路”建設的大格局中進行考慮。在旅游投資合作的方向上,主要應圍繞旅游“食、住、行、游、娛、購”六要素進行,支持有能力和實力的旅游企業積極開展對外旅游投資合作,也可引入國外資金對國內旅游進行投資和合作開發。上海“迪斯尼”和北京“環球影城”就是我國對旅游外企引進的最好范例。云南也要加快招商引資步伐,積極開展好與南亞東南亞旅游方面的投資合作,多渠道解決旅游投資中的資金需求。
5.設立旅游合作發展基金。為推進云南與南亞東南亞的旅游合作,根據旅游行業的發展特點,參照國內外一些成功的經驗和做法,設立旅游合作發展基金,由政府支持先投入一定的引導基金,廣泛選擇國內外具有實力的金融機構、旅游企業、投資機構、社會資本參與基金的發起和認購,依托國家旅游發展戰略及面向南亞東南亞旅游規劃,將基金的合作投向選定為南亞東南亞具有較大發展潛力的旅游景區、旅游交通、旅游信息化、智慧旅游等方面,為雙方旅游企業的合作發展、品質提升和資本運作提供資金方面支持。
6.加強雙方旅游基礎設施合作建設。云南與南亞東南亞旅游合作中較大的制約因素是交通、通訊、網絡、信息化、智慧旅游等基礎設施不太完善。要加快推進雙方旅游基礎設施建設合作,提高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和旅游景區景點的通達條件,完善旅游基礎設施配套,提高游客的舒適度和體驗感,提高國際性旅游通關便利化,提高游客通關的速度或雙方建設無障礙邊境旅游通道,過境免簽,創新雙方旅游合作新模式等,為雙方旅游合作發展創造良好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