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振林
在新的市場變革和技術革新支持下,新經濟時代到來,而新經濟時代與網絡時代存在同步性,可見,新經濟時代應是歷史的進步,而且在各種新型技術的支持下,社會經濟產生了全面的變革,一些舊的產業及動能被新的產業及動能代替,人們的生活環境和生活方式也發生了巨變,在互聯網信息技術的支持下,電子商務推動了經濟全球化的發展,資源、信息、數據的交往更加頻繁。在新經濟背景下,經濟數學作為經濟與管理相關專業的一門重要課程,其必然也面臨全新的教學要求,在教學過程中,應用項目化教學模式可以使得經濟數學的教學跟上時代的發展,也利于隨時調整教學內容,增設新的教學設計。
1.新經濟背景與經濟數學的關系。新經濟背景下,全社會的資源矛盾更為突出,對新的發展機遇也更加渴求,越來越多的社會競爭主體出現,企業想要運營發展面臨更大的同行競爭,同時也存在更多樣的社會經濟風險。經濟數學是基于經濟理論所形成的數學類型,其內容主要以微積分、線性代數、概率以及數理統計為主,這些內容實際上都是經濟分析所需要應用到的,像金融行業、統計部門、財務審核、利潤模型建構等工作等都會應用到經濟數學的知識內容,所以一般在經濟學和管理學專業中,經濟數學是一門重要學科。新經濟背景與經濟數學之間存在密切的關聯,在新經濟背景的影響下,經濟數學在內容體系方面也會發生一些新的變化,特別是增加一些新的內容。比如在互聯網經濟、大數據經濟的影響下,經濟數學也可以應用于對網絡數據信息分析中,并輔助經濟模型的建設,幫助管理者進行市場預測和經營決策。
2.經濟數學項目化教學模式的內涵、意義及特點。(1)經濟數學項目化教學模式的內涵。經濟數學項目化教學模式是指在教學過程中結合不同的教學主題、教學內容和教學目標來設計教學項目,并形成相應的系統化的教學模式。在項目化教學中,可以基于一個項目延伸出更為細化的教學內容。(2)經濟數學項目化教學模式的意義。經濟數學學科作為一門應用性較強的學科,應用項目化教學模式恰恰可以有效提高經濟數學學科教學的效率,讓學生在一個個的項目中汲取營養,獲得對經濟數學知識的直觀了解,并能夠將經濟數學知識應用于專業實踐中。結合當前應用型人才培養的特點來看,經濟數學項目化教學模式還可以培養學生的職業綜合素養和能力,讓學生提早認識到專業崗位的技術能力要求。(3)經濟數學項目化教學模式的特點。經濟數學項目化教學在開展過程中具有系統化、協作性、探索性的特點。所謂系統化,是指在經濟數學項目化教學中,其可以持續采用項目化教學模式,并可以形成系統關聯的教學形式,每一個項目既可以是獨立的,也可以是具有連續性的,比如一個大的經濟數學教學項目中可能包含了多個小的教學項目。所謂協作性,是指在經濟數學項目化教學中,學生之間以及師生之間可以形成協作模式。所謂探索性,是指經濟數學項目化教學中,教師可以讓學生就某一問題展開探索,利用經濟數學原理來解決實際問題。
1.項目化教學目標的設計不明確。結合新經濟背景來看,經濟數學項目化教學中往往存在教學目標設計不明確的問題。經濟數學教學對學生數學統計、分析方面的能力要求比較高,而且學生應具備一定的金融、經濟方面的知識,在開展項目化教學時,教師圍繞某一個具體的點來設計教學項目,對于學生來說,需要分析題目,拿出解題思路,并能夠得出準確結果。但是,項目化教學的目標可能不僅僅是讓學生學會解題,還包含思維能力、分析能力、職業能力等方面的教學目標,在開展項目化教學前應加以明確。
2.項目化教學環節的設計不科學。經濟數學項目化教學中還存在教學環節設計不科學的問題。經濟數學常常圍繞變量、函數的應用來構建經濟分析模型,從而得出可以套用數據進行分析的通用成果,并以此來解析經濟現象,讓經濟問題的解析變得更為直觀。項目化教學模式的應用關鍵在于讓學生具備較強的項目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教師需要循序漸進地引導學生,那么教學環節則需要環環相扣,而不是直接就讓學生解題。
3.項目化教學實踐板塊設計短缺。一般在項目化教學中需要設計一些多樣化的板塊,以讓項目化教學的內容更加豐富,尤其是項目化教學常常與調研實踐活動聯系在一起。經濟數學中的理論知識比較多,但是理論知識的學習最終還是應用于實踐過程中,在開展項目化教學時,有必要設計一些多樣化的教學板塊,特別是與實踐相結合的板塊。但是,在經濟數學項目化教學中,有的教師并沒有將實踐教學融入其中,導致項目化教學的板塊不夠豐富、全面,學生對經濟數學的實際應用能力不強,往往停留在理論和練習題計算的層面,一遇到實際問題,就會出現障礙。
4.項目化教學缺乏小組合作互動。在經濟數學項目化教學過程中,一個完整的項目往往需要學生之間形成密切的討論與互動,特別是在實踐過程中,單個學生很難完成相應的項目,只有學生集體合作才能達到項目教學的目標。但是在實際的項目化教學中,有的教師并沒有將項目化教學與小組合作互動學習模式很好地結合起來,導致一些設計好的教學項目達不到預期的目標。
5.項目化教學評價主體不夠多元。在經濟數學的項目化教學中,教師也不應忽視對學生開展相應的教學評價,結合當前經濟數學教學的情況來看,存在評價主體不夠多元的問題,即除了經濟數學教師作為學生的評價主體之外,沒有設置其他評價主體。單一評價主體情況下,項目化教學模式顯得不夠完善,教師很難對每個學生作出評級,往往是對學生小組完成項目學習的情況進行評價,組內學生的具體表現情況如何,教師的了解并不全面,難以實現有針對性的評價和教學。
1.明確項目化教學目標,培養經濟數學核心素養。經濟數學作為一門實用性較強的數學科目,在開展項目化教學時,首先要明確教學目標,確定培養要求和教學方案,從而幫助學生打好基礎,提高經濟數學的核心素養。在新一輪教學改革的要求下,教學目標的設計應分為知識、能力和素質方面。從知識角度來看,經濟數學項目化教學應培育學生基本的數學理論、公式、運算方面的知識,讓學生能夠靈活掌握微積分、線性代數、統計等方面的基礎知識;從能力角度來看,在項目化教學中,學生的審題、解題能力的培養十分關鍵,這就同時需要學生具備邏輯思維能力和創新能力。從素質角度來看,基于經濟數學項目化教學,可以培養學生合作互助的良好品質,促進學生形成嚴謹的思維,為學生適應就業環境做好準備。
2.優化項目化教學環節,梳理經濟數學學習路徑。首先,教師要設計教學項目的導出環節,由于經濟數學解決的是與經濟相關的實際問題,在導出教學項目時,教師可以多介紹一些背景知識,豐富學生的視野,讓學生對于接下來需要開展的項目和需要解決的問題有更全面的了解。其次,在項目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設計循序漸進的教學環節,以使得各環節達到“環環相扣”的效果,讓學生能夠在相應線索的引導下逐步解析出正確的結果。最后,教師可以設置分層學習任務,既讓不同學習層次的學生都可以參與其中,也可以進一步挖掘出學生的學習潛力。
3.增設項目化實踐版塊,增強經濟數學應用能力。基于經濟數學教學的實效性要求來看,在項目化教學中應融合校企合作來增設實踐版塊,從而增強學生對經濟數學理論及知識的應用能力。一方面,在組織學生開展經濟數學學習時,教師應對學生的專業情況有一定的了解,并可以與其他任課教師、班主任教師等加強溝通,獲得校企合作單位的支持,通過相關企業提供的數據資料來設計貼合學生專業思維的經濟數學研究項目,比如項目投入產出比的計算、經營風險等;另一方面,教師可以帶領學生深入到企業中進行參觀實踐,讓學生了解企業的商業模式以及具體經營思路,然后再為學生提供經濟數學研究項目,這樣一來,學生們對于經濟數學項目學習能產生更大的積極性。
4.開展項目化小組互動,提高經濟數學課堂活力。在經濟數學項目化教學中,教師應注重融合小組合作學習模式的應用,為學生設計互動性強的課堂,提高經濟數學課堂的活力。教師要結合學生的科目學習情況來劃分學習小組,不能隨意進行劃分,在一個小組中應存在不同學習層次的學生,并且要有能夠積極帶頭、把握方向、學習研究能力強的小組長,其余組員可以配合開展合作學習。其次,教師應給小組合作學習項目提出更高的要求,比如除了讓學生解題之外,還可以增設一些實際考察、調研項目,讓學生做出PPT匯報方案等,以培養學生的實踐和創新能力。
5.創新項目化教學評價,融合多元評價主體形式。經濟數學的項目化教學中,師生之間、學生之間的交流比較多,學生對于同伴的學習情況也比較了解;另外,校企合作的深入開展也為經濟數學教學提供了實踐導師。因此,在經濟數學項目化教學中,評價主體可以更為多元,除了教師之外,學生以及熟悉學生和教學項目的企業人員都可以成為評價學生的主體,這種多元評價主體模式的應用可以給教師提供更多的反饋,讓教師對學生個體的情況有更深入的了解,從而能夠優化教學設計,并實現有針對性的教學。
綜上所述,在新經濟背景下,市場經濟形式的變化革新速度快,企業經營發展過程中面臨的經濟風險增多,經濟數學要求學生掌握基于數學知識來解決經濟問題的能力,在開展項目化教學時,教師應明確教學目標,優化教學方案和設計,給學生提供更多參與機會,促進學生學科綜合能力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