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 磬
伴隨“互聯網+”、人工智能、大數據以及5G的迅速發展,新媒體已經深入到社會經濟的各個領域,數字技術得到如火如荼的發展,與“互聯網+”相關的產業越來越多,新媒體有了更為廣闊的發展空間,可以預見的是,新媒體將會成為當前以及未來一段時間內文化傳播的重要載體。媒體是社會發展、進步必不可少的重要依托,在科技手段的日新月異下,媒體也面臨著新的革命,以高新科技為支持的新媒體開始取代傳統媒體,并逐步滲透到人們生活、生產的諸多方面,對于人們的衣、食、住、行也產生了深刻影響,當前,新媒體已經成為文化傳播中必不可少的重要工具,對民間音樂文化產業的整合也提供了新的發展路徑。
民間音樂文化是通過傳播讓人們接收,并產生一系列的連鎖反應。在新媒體出現前,民間音樂文化的傳播方式單一,其傳播效果也具有局限性,隨著新媒體的廣泛應用,民間音樂文化產業的傳播與整合更新換代,不再局限在傳統的傳播平臺中,多元化的傳播載體為產業整合提供了新的方式。回顧歷史可以發現,在以往,文化的傳播方式是口耳相傳,發展至后來的紙質媒介、電子傳播,到如今的數字新媒體,人們能夠感受到新媒體對民間音樂文化產業整合帶來的深刻影響,也為其提供了全新的交流模式,打破了原有的交流障礙,形成具有特色化的產業發展模式。
新媒體的推動讓民間音樂文化產業的整合有了更加多元的渠道,新媒體下的文化交流倡導個性化,受眾可以匿名參與,如此,便顯著提高了受眾的積極性。新媒體時代下,人們的思想變得更加多元,能夠突破地位、身份的局限,顯著擴大了交流范圍,隨著各類新媒體的打通,互動式的文化交流已經成為一種常態,人們在文化交流中,也不再是被動的地位,可以主動參與到民間音樂文化的傳播中,這是新媒體時代帶來的福利。只要主觀愿意,每個人都可以傳遞民間音樂文化,這也促進了民間音樂文化產業的整合升級,使之朝著數字化、社交化的方向發展,上述種種變化能夠有效推動民間音樂文化產業的發展與進步。
民間音樂文化產業的整合,能夠提升其文化內涵,激發出多元化的文化形式,并且催生新的文化,為原有文化注入源源不斷的活力,正是得益于新媒體的應用,讓民間音樂文化產業的整合不斷轉型、升級,有了全新的發展方向。比如,數字電影與民間音樂文化的結合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利用虛擬現實、3D立體動畫等,為受眾帶來了更為立體、強烈的視覺體驗,打破了以往的平面化感受,也讓觀眾能夠感受到不同文化的精髓,獲取到更加多元的文化信息,因此,新媒體時代下民間音樂文化產業之間的整合締造出了新型文化形式,讓整個文化體系變得更為完美。
在不同國家中,其音樂文化背景是各具差異的,通過民間音樂文化的相互交流和傳播,能夠讓更多的社會大眾接收、認可我國的民間音樂文化。利用新媒體,能夠有效解決文化沖突,讓民間音樂文化產業之間的交流和溝通變得更加便利,人們能夠更加主動、積極地輸出民間音樂文化,讓更多的國外友人了解中國文化的魅力,可見,新媒體在文化融合上也大有可為。
盡管新媒體為民間音樂文化產業的整合提供了新的渠道和方法,各個地區也在積極運用新媒體來促進文化整合,但是,就當前來看,在實踐中還存在一些突出問題。一方面,產業規劃缺乏規模化發展,從國內外的發展路徑來看,只有實現規模化發展,才能夠讓民間音樂文化產業的整合取得理想作用,當前,我國在民間音樂文化產業的運作上,還是走小規模發展戰略,與龍頭企業的聯系較少,單一化的產業發展模式帶動性不足,同時,參與主體也比較單一。要實現民間音樂文化產業的整合與發展,需要更多主體的共同參與,包括政府、企業、金融機構、高校等等,而在現有的產業中,參與主體數量、種類明顯無法滿足要求;另一方面,對于產業的價值還缺乏深度化挖掘,要實現產業的融合和發展,必須要充分挖掘出民間音樂文化產業的價值,如果文化價值的挖掘不夠,就會導致民間音樂文化變得低俗、泛濫,不利于走品牌化戰略,并且,很有可能造成反作用。基于此,在新媒體時代下,民間音樂文化產業的整合必須要講求方法,充分發揮出政府的主導作用。
新媒體時代下民間音樂文化產業的整合離不開線上平臺的支持,對此,要由專業機構打造功能多元的線上平臺,并且與線下平臺相結合,構建民間音樂文化產業眾創空間、產業孵化器等,充分挖掘各地民間音樂文化資源,凸顯出音樂文化產業的價值。線上平臺要滿足音樂開發、交流、消費、學習、研究等工作的要求,實現線上平臺和線下活動之間的深度對接,并且為平臺賦予投資、轉讓、產品支付等功能,受眾在登錄平臺后,可以便利的付費下載、上傳作品,滿足各類主體的使用要求。
從文化產業整合的角度來看,要取得理想的整合作用,需要由多個主體共同參與,發揮出各方優勢。在具體的工作上,政府起著主導作用,肩負著政策制定、產業協調等重要任務,政府要鼓勵新媒體機構肩負民間音樂文化的傳播作用,對各類具有潛力的新媒體項目提供扶持,提供專項獎勵、專項資金,讓更多寶貴的資源可以進入其中,并利用新媒體的傳播特征,減少行政干預,提供寬松的輿論環境,使民間音樂文化傳播更加契合新媒體時代的發展規律,推進受眾的文化心理和需求心理。各地需要充分整合政府資源,發揮出政府在經濟扶持、公共服務平臺建設、政策制定等方面的作用,為新媒體時代下民間音樂文化產業的整合提供引導。同時,吸引更多的民間音樂企業和優秀的民間音樂人,共同負責民間音樂的研究、學習、演繹和創新,利用新媒體制定出互動化的溝通機制和平臺,并且發揮出經濟利益鏈的紐帶作用,找出民間音樂文化產業的商業價值,尋找產業整合的盈利點所在,只有真正地實現盈利,才能夠源源不斷激發出企業的參與熱情。另外,產業的整合發展離不開資金支持,對此,需要吸納銀行、金融機構的進駐,為民間音樂文化產業整合提供資金扶持,走產融結合的發展路線,讓新媒體時代下民間音樂文化產業的整合能夠取得理想作用。
新媒體時代為文化的營銷提供了新的渠道,在新時期下,可大力推行“病毒式營銷”,通過受眾的口口相傳,能夠讓民間音樂文化信息如同“病毒”一樣得到迅速傳播,此類營銷方式傳播范圍廣、傳播速度快、成本低廉。在具體的傳播渠道上,可利用音樂社區、音樂視頻賬號、微博、微信公眾號等平臺,并構建傳播激勵機制,充分發揮出新媒體、傳統媒體的傳播優勢,使兩者之間得到互補,構建立體化的營銷模式,通過營銷渠道的創新來打造民間音樂文化傳播平臺,走品牌戰略,不斷擴大文化影響力,打造廣受大眾熟知的民族音樂品牌,以此來帶動產業整合和文化傳播。并緊跟時代發展趨勢,合理利用明星、名人的品牌號召力,培育具有影響力的民間音樂文化品牌,吸引更多年輕一族的認同和關注,使民間音樂文化得到更好地傳承和保護。
如今,我國民間音樂文化的發展深受港臺音樂、西方音樂的沖擊,使其不斷衰落,面對外部文化的沖擊,要真正地發展民間音樂文化產業、實現產業整合,需要從文化本身來進行改革與創新,改革創新并不是簡單的揚棄,而是要從內容、題材、內涵上進行改革,讓土生土長的民間音樂文化能夠去蕪存精,與時俱進地創造出滿足新媒體時代下的精品民間音樂文化。具體來看,需要大力創新傳播內容,將流行因素融入民間音樂新媒體傳播中,在保留原有精髓的基礎上,創新技法,拉近與年輕觀眾之間的距離,并大力創新民間音樂新媒體傳播模式,從廣大青少年群體的興趣來著手,結合游戲、動漫、短視頻等,開展音樂傳播,使更多人參與到模仿、哼唱中。同時,堅持打造藝術精品,滿足人們對于精品民間音樂文化的要求,突出服務意識,構建完善的民間音樂文化服務體系。
民間音樂文化產業的整合離不開人才的推動和支持,盡管新媒體時代下技術迅速發展,但是,人才依然是不可或缺的核心力量,為此,需要培育一批既掌握民間音樂文化,又了解新媒體的優秀人力資源。相關文化主管部門要創造條件,構建長效化的人才培育機制,為各類表演劇團、業余社團輸送大量的優秀表演人才,并在地方高校中開設相關專業,聘請民間音樂非物質文化傳承人為學生開展系統、專業的培訓,為這一產業的發展提供源源不斷的新生力量,讓民間音樂文化可以得到活態傳承。
民間音樂文化屬于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是幾千年來我國音樂發展的沉淀結果,對于區域文化的傳承、經濟和諧發展都具有重要價值。在新媒體時代下,各類技術成熟,為民間音樂文化產業的整合帶來了全新機遇,在新的歷史時期下,需要充分發揮出新媒體的作用和價值,構建線上平臺,吸引更多主體的參與,并從人才培育等各個方面進行改革與創新,對這一產業開展重組和整合,充分發揮出新媒體時代下的技術優勢,革新原有的產業發展模式,讓民間音樂文化能夠在各個地區生根發芽,并被更多的受眾所知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