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薇 唐春燕 鄧流艷
崗位勝任力是指擁有足夠的技能、知識來履行特定任務或從事某一活動,在組織中有效地承擔一個崗位所需的知識、技能和性格特點的特殊組合或是“能夠最直接影響工作效率的行為”。護理臨床實習是理論與臨床實踐結合的重要時期[1],也是護理實習生適應臨床環境與處理人際關系的關鍵階段[2],是個人能力迅速成長期。如果能很好地適應臨床崗位,提高崗位勝任力,將有助于提高護理實習生的崗位認同感。但是現實中護理實習生剛進入臨床不僅要接受快節奏的護理工作模式給其帶來的壓力,還要適應環境改變、角色轉變、人際關系等多種原因造成的壓力。長期不斷累積會影響護理實習生身心健康和臨床實習效果[3]。本研究為分析臨床壓力源對護理實習生崗位勝任力的影響因素,制訂減輕壓力源相關對策,為今后提高護理實習生有效應對崗位勝任力作參考。
1.調查對象。本研究選取2021年4月至2022年1月在郴州市某三甲醫院543名護理實習生為研究對象。
2.研究方法。問卷排序調查。通過查閱文獻后,確定最后調查項目,自行設計調查問卷,共12個項目,參與問卷人員從中選擇前十個壓力源進行排序。12個項目分別是對處理病人緊急情況的能力、師生關系、接觸傳染性疾病、夜班安排情況、出現差錯的可能性、病人及家屬的態度、自己所具備的知識水平、學校教學與臨床需求之間的差距、實習中操作技能的要求、臨床考試的方法、病人的痛苦表情、與同學相處關系。
經科教部批準,護理實習生知情同意后,采用問卷調查法,通過問卷星網站向護理實習生發放問卷。本次調查共發放問卷543份,在規定時間內回收有效問卷543份,有效回收率為100%。
本研究543名護理實習生,十種壓力源數據匯總可見,占排序前四壓力源因素分別是:處理病人緊急情況的能力112人(21%)、師生關系108人(20%)、接觸傳染性疾病104人(19%)、夜班安排情況58人(11%)。這四種壓力源達到70%以上,比較真實地反映護理實習生實習現狀,為接下來討論部分提供數據支持。
1.處理病人緊急情況的能力在壓力源調查中排名居首。護理實習生進入臨床時往往是憧憬而迷茫。首先由于實操的機會缺乏,臨床護理操作技能的不熟練,心理素質不成熟,面對病人及家屬操作心理壓力大,由于過度緊張而容易導致操作失誤。其次是因為理論知識的不夠扎實,面對病人及家屬不夠自信、大膽,進入病房時病人及家屬提出的問題不能全面解答。最后因為學生太過于依賴老師,遇到問題第一反應是尋求老師幫助,而不是獨立思考問題解決問題,導致病人發生緊急情況處理能力不強。針對以上情況,需要以提高護理實習生專業技術能力為重點,護理實習生下臨床之前,學校應進行實習前強化訓練,包括理論及專業技能的強化,以及組織心理測試。另外,實習醫院加強崗前培訓,培訓內容包括實習前護理核心制度、護理人員行為準則、如何進行健康教育、緊急風險應急預案、心理健康講座等內容,通過培訓幫助護理實習生快速轉換角色,更好地適應實習生活。實習醫院也可通過定期進行理論考試、護理實習生操作技能大賽、應急情況的處理演練以及護理專業知識講座活動等來提高學生處事的能力。
2.師生關系也是護理實習生壓力的重要來源。護理實習生剛踏入臨床對臨床帶教老師持有一種敬畏之心,恰恰是這種敬畏之心,做錯事情不敢與老師溝通交流。這導致實習生們在實踐中畏手畏腳,不敢大膽去做,使得學習效果不佳。相反護理實習生們想給帶教老師留下好的印象,卻頻繁出現問題。有時帶教老師多次數落批評護理實習生的行為,使護理實習生與帶教老師關系非常緊張。緊張的關系導致護理實習生無心學習,時刻期待著下個實習科室。我們通過研究發現,副主任護師以上帶教老師更受護理實習生的歡迎,因為帶教老師已有帶教十幾年的經驗,更加了解和判斷護理實習生的情況的能力,知道護理實習生的想法,能夠包容,這樣在實習過程中,幸福感會提升。作為帶教老師要多方面了解護理實習生的基礎知識和性格愛好,對于消極、情緒變化大的護理實習生,帶教老師要及時發現和多加關注,給予適當地開導和幫助。建議護理部可加大臨床老師培訓力度,優化臨床護理師資隊伍,嚴格選拔實習帶教老師準入制度。規范帶教老師對護理實習生的評價,正確引導帶教老師對護理實習生客觀評價。護理實習生應當不懂則問、不會則學、不明白則看,秉著多學、多問、多看的原則去學習[4]。放寬心以學習成長的心態去看待帶教老師教的任何東西。不得以一看就懂的心態去反駁帶教老師教的專業知識點,應當尊重帶教老師,對帶教老師要有禮貌,積極主動分擔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認真做好帶教老師交待的每一項工作任務。下班之余多看、多了解、多復習,不放棄才能使護理操作技能更加的熟練,能夠獨立地完成護理操作任務,成為一個合格的護理工作者。
3.在臨床中接觸攜帶有傳染疾病的患者是必不可少的,每年都會發生護理實習生由于操作不當導致被針刺的現象,每當發生這種情況,護理實習生們壓力是非常大。實戰經驗不足加上害怕,操作失誤導致職業暴露使得護理實習生們心里充滿恐慌,而護理實習生們并不知道患者是否有傳染性疾病,經常處理不及時。加上職業暴露之后實習處理流程并不是很熟悉,擔心檢查費用貴,與帶教老師與護士長溝通時,表述不是很全面,引起一系列問題[5]。實習醫院應給予護理實習生職業暴露之后提供免費阻斷措施與檢驗檢疫服務,同時加強護理實習生職業暴露處理能力。加強對護理實習生培訓,了解職業暴露的危害,普及職業暴露的預防知識。比如職業暴露防護措施,銳器物處理,消毒隔離、洗手。對醫療銳器要嚴格按照規范進行處理,改善醫療操作環境,按照規定處理醫療廢品。在給患者拔針后要及時將針頭、輸液器做分類處理。做到忙而不亂,有條不紊,嚴格按照護理操作程序進行,避免“慌亂差”的行為。需要時刻提醒護理實習生提高防范意識,糾正護理操作過程中不安全行為。護理實習生需充分了解各種感染性疾病的危害,各種傳染性疾病的傳播方式。護理患者時應當認真查閱患者病歷,對攜帶傳染疾病患者要做好個人防護。在具備充分的信心去護理好患者同時,讓自己也處于一個安全的狀態。
4.晚夜班是作為護士必不可少的。作為護理實習生由于沒適應科室的工作流程即被安排在晚夜班,晚夜班會遇到護理實習生獨自面對病人的情況,病人如發生緊急情況下會手足無措。由于緊張忘掉所有的流程,導致發生很嚴重的后果[6]。為了緩解這種現象,科室可提供晚夜班護理實習生值班休息室,建立良好的休息環境,同時護理實習生需積極參加體育鍛煉,增強抵抗力,學會自我放松、自我調節的方式,減輕工作壓力,以最佳的心理狀態及飽滿的熱情投身于護理工作中。另外,實習單位應為了保證實習生晚夜班上下班路上安全情況,可通過不定期地開展安全演練,提高護理實習生面對突發情況的應對能力。
護理實習生在實習道路上所遇見的問題都是理論知識與實操經驗不足,導致的崗位勝任力不強。護理實習生應當在學校加強理論知識及崗位勝任能力的培訓與實操經驗的訓練,在處理突發情況的時候應當保持鎮靜,冷靜處理事情。遇到棘手的問題及時與帶教老師溝通。同時,實習單位也要重視護理實習生在實習期間的壓力問題,使護理實習生在日常醫療服務中能熟練精準地運用交流溝通技能、學術知識、技術手段、臨床思維、情感表達,使所服務的患者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