褚偉國 樊根苗
嘉興市葡萄產業農合聯會員在基地查看葡萄長勢。
區域性特色產業農合聯建設著力破解了產業興旺中農民組織化程度不夠、小農戶與現代農業和大市場脫節、農民共富等難題,有效了搭建本地特色產業社會化服務和共建共享平臺。
農業社會化服務的過程是推廣應用先進技術裝備、改善資源要素投入結構的過程,也是推進品種培優、品質提升、品牌打造和標準化生產的過程。當前,通過以發展特色產業農合聯為切入點,探索農業社會化服務新模式,已成為實現小農戶和現代農業有機銜接的有效途徑。近年來,浙江省嘉興市供銷合作社著眼于區域性特色產業農合聯建設,圍繞糧油、果蔬、水產等產業組建了38 個產業農合聯,積極采取多種措施,著力破解產業興旺中農民組織化程度不夠、小農戶與現代農業和大市場脫節、農民共富等難題,有效搭建本地特色產業社會化服務和共建共享平臺,不斷推動當地農業主導產業走上品質化和高質量的發展路線。
平臺共建共享。每個產業農合聯圍繞一個農業產業,將一定區域范圍內(以縣域為主)從事同一產業的家庭農場、專業合作社、合作社聯合社、企業、產業協會等主體聯合起來,通過疊加和整合會員的專業服務資源、服務功能,實現涉農資源開放共享,避免重復建設。嘉興市稻米產業農合聯首批93 個會員涉及科研、生產、農資、加工、貿易、收儲、金融等7 個板塊,著力打造優質稻米從品種繁育到米制品的全產業鏈服務組織,匯聚嘉興市優質稻米生產主要資源,各會員通過分工協作、資源共享,為本地稻米產業與中糧集團強強合作、共同打造“嘉興大米”地方品牌提供了強有力支撐。嘉興市稻米產業農合聯通過將多個獲獎優質稻種在會員中推廣,實現當地優質晚稻訂單種植逐年提質擴面,農戶種糧積極性得到有效提升。
1.嘉興市供銷合作社系統積極組建特色產業農合聯,帶動當地農戶、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實現共同富裕。
2.嘉興市供銷合作社系統積極組建特色產業農合聯,帶動當地農戶、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實現共同富裕。
1.嘉興市葡萄產業農合聯積極開展葡萄產銷對接活動,幫助會員對接更多市場主體,暢通銷售渠道。
2.嘉興市葡萄產業農合聯積極開展葡萄產銷對接活動,幫助會員對接更多市場主體,暢通銷售渠道。
標準共制共守。每個產業農合聯在組建時都建立“三會”制度,制定章程和公約,一定程度上約束會員行為。各產業農合聯致力于提升農產品質量,把標準化生產作為產業發展的第一步,部分產業農合聯還制定了產業標準和行業準則。嘉興市葡萄產業農合聯在會員自律公約中明確規定,會員絕對禁用國家明令禁止的劇毒、高毒、高殘留農藥,嚴格執行農藥安全間隔期標準,嚴格杜絕未熟摘青果等違規行為。為此,嘉興市葡萄產業農合聯還專門成立葡萄生產技術指導隊。目前,嘉興市葡萄產業農合聯已成功申請到“嘉興葡萄”地理標志集體商標,并在全市掛牌了30家“嘉興葡萄”品牌示范基地,種植面積3000 畝,首批產品已于今年8 月正式上市,一級果零售價可達120 元每公斤。同時,嘉興市葡萄產業農合聯積極與省市科研院校合作,出臺《陽光玫瑰葡萄生產技術規范》,為推廣優質品種改良和產業結構性調整提供了可參考的嘉興地方標準。
3.嘉興市稻米產業農合聯著力打造成為優質稻米從品種繁育到米制品的全產業鏈服務組織,帶動產業發展。
品牌共創共用。各產業農合聯把打造品牌農業作為產業發展的增長極。一方面,走生態化發展路子,大力推進統防統治和測土配方施肥,引導會員生產的綠色產品加入“嘉田四季”。桐鄉市糧油產業農合聯要求首批36 個會員做到統一使用化肥、農藥、農膜、種子,農產品質量得到大幅提升,吸引上海、浙江杭州、江蘇蘇州等地商販以高于市場價上門收購。另一方面,各產業農合聯大力推進“一業一聯、一聯一品”建設,以產業為基礎申請集體品牌,進一步擴大產業知名度。海寧南方梨產業農合聯申請“海昌蜜梨”集體品牌,并以品牌拓市場,把客戶群擴展到江浙滬閩等多省。多年來,嘉興市葡萄產業農合聯、海寧南方梨產業農合聯積極開展葡萄、梨產銷對接洽談和產業高峰論壇活動,幫助會員鏈接更多市場主體、暢通更多銷售渠道。另外,各產業農合聯還依托基地強化農產品質量安全可追溯體系建設,采取數字化平臺監管等多項措施,切實加強農產品品質監管,做優做強特色農業。
推進農業設施化。各產業農合聯以發展高效農業為抓手,大力開展農業精細化管理,促進農業轉型升級、提質增效,帶動農民穩步增收。其中,嘉興市葡萄產業農合聯95%種植會員發展設施農業,葡萄種植全程精細化管理,近年來控產提質的品種每畝平均凈收益約3 萬元。個別產業農合聯還乘勢投資建設了帶動產業發展效應明顯的項目,如海寧南方梨產業農合聯投資建設10 個保鮮冷庫和3條蜜梨分級分揀生產線,解決豐收季節集中上市、梨價大起大落問題;嘉善縣雪菜產業農合聯推動雪菜產業園建設,提升自動化生產水平和產業文化發展,引導產業向文化、電商、體驗等集合模式發展,打造雪菜全產業鏈,與農戶同筑共富夢。
推進合作多元化。嘉興市供銷合作社引導通過引導產業農合聯采取“產業+農合聯+公司”發展模式,鼓勵條件成熟的會員以投資入股的形式組建產業農合聯有限公司,產業農合聯成員間實行農合聯與企業的雙重合作機制,組織聯結以農合聯為主、業務聯結以企業為主,探索建立種養主體、經營主體和服務主體三方受益的工作機制。
推進服務專業化。各產業農合聯把為會員提供集成專業服務作為其主要職責,服務內容涉及專用農資服務、生產技術服務、生產作業服務、產品加工服務、產業信息服務、產業標準服務、質量安全服務、公共品牌服務、技能培訓服務等9 個領域,并且服務分工更為細化,向專業化方向快速發展。秀洲區葡萄產業農合聯組建了技術服務隊、品牌服務隊和營銷服務隊,其中技術服務隊又分為修剪組、肥藥組、采摘組、分揀組等6 個小組,大大提高了勞動生產率、資源利用率,降低了人工成本,確保了農產品生產安全。
建設致富聯合體。嘉興市各產業農合聯著重在外部縱向合作上下功夫,聯合合作向立體化方向發展。嘉興市葡萄產業農合聯109 名會員中,除生產環節的種植大戶、家庭農場、專業合作社等會員外,還有農業龍頭企業5 家、涉農企事業單位8 家,嘉興水果市場批發部商戶5 戶,建立一個跨縣區、立體式、全程化、緊密型的服務組織,為嘉興葡萄產業提供特需性、精準性服務,帶動產業提質增效;稻米產業農合聯會員涵蓋了糧食生產中耕、種、防、收、銷等全產業鏈的7 個板塊主體,加速培育一個資源更集中、功能更完備、運行更規范、聯結更有效的“服務之家”,稻米產業各類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從此進入了聯合發展、共建共享的嶄新階段。
開辟共富新領域。在產業內部構建生產合作、供銷合作、信用合作“三位一體”合作體系是產業農合聯創新工作之一,經過近兩年探索和創新,合作領域更加多樣,呈現出復合化發展的態勢。海鹽縣蔬菜產業農合聯為會員辦理IC 卡“一卡通”,發展訂單農業;桐鄉市糧油產業農合聯為會員統一回收農藥廢棄包裝物,把服務延伸到農業產后環節;嘉善縣水產產業農合聯為會員提供擔保服務,貸款擔保從2017 年的68 筆1118 萬元,發展到2021 年底累計為會員提供貸款擔保400 筆8348 萬元。這些創新的舉措都成為引領現代農業經營體系復合化發展的強大支撐。
拓展共富新業態。嘉興市供銷合作社把發展“新農產”作為目標導向,指導各產業農合聯找到旅游開發與產業振興結合點,千方百計延長產業發展鏈條,把農業與加工、旅游、文化、養老等產業相結合,深入挖掘和拓展產業非農價值。如,海寧市南方梨產業農合聯通過舉辦“梨花節”“梨園春”“采摘游”等活動,科學規劃觀光路線,共為農民增收50 多萬元;嘉興市稻米產業農合聯組織“走進田園、體驗農耕”稻田研學活動,讓消費者感受稻米文化,體驗勞動的同時更深入的了解本地稻米產品的品質,通過深化融合產、學、研、銷,積極打造先進農業產業示范點,促進產業增效、農民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