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潔
“互聯網+”是創新2.0 推動下由互聯網發展的新的經濟形態,利用信息化手段和互聯網平臺,將互聯網的創新成果深度融合于社會各個領域之中,提升實體經濟的創新力和生產力?!盎ヂ摼W+”本質是對傳統產業進行轉型升級,在線化、數字化,人們可以通過互聯網平臺更加及時有效地獲取相關信息,把握最新動態,從而最終推動單位不斷向前發展。
從覆蓋范圍來看,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工作已經全方位覆蓋到社會生產的各個領域,包括就業管理、社會保障、社會服務等具體方面。在人力資源的運轉階段,需要利用多種繁雜的信息資源來完成整合。在近些年來的信息技術發展條件下,各種信息技術的出現給人社信息服務帶來了不小的動力,將“互聯網+”技術應用到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工作中的各個方面,讓資源調配不再困難,也給信息服務帶來了新發展。將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工作通過信息技術,使得人力資源數據更便捷、有效地保存查詢及分析。
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服務與“互聯網+”的跨界融合,需要單位自身的發展創新,政府的政策措施也不可或缺。黨的十九大報告同樣也提出,要“推動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為“互聯網+”與行業發展指明了方向。對于增強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工作效能,提高管理和服務水平,具有重要意義。
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工作常常與復雜的數據打交道,通過數據進行有效統計分析,幫助領導做好決策。為了能夠快速,準確地提供數據,有必要在單位中創建相對穩定的數據信息共享平臺,能夠讓各部門的工作進行合理對接,大大減少不同部門數據交換間帶來的困難。由于人們辦理某項申請時,經常要跑好幾個部門人員簽字蓋章,有時去還發現經辦人員不在或者排長隊,完成簡單的一個申請耗時耗力。如果建立了信息化服務管理平臺,只要按照網上提交材料的要求提交,每個流程都有相關經辦人員在線審批完成,待完成審批后系統會第一時間通知申請人。這為人們提供了方便,也提高了工作效率,并順應現在政府提出的“互聯網+”的管理理念,真正實現信息數據多跑路,人們少跑腿的要求。
在目前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工作中,由于很多部門都會參加到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工作的輔助當中,有些職工也需要了解查詢自己的一些個人信息,因此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工作必須能夠快速實現資源共享,這就必須要加快數據信息化,利用信息化平臺讓職工都能夠獲取有效的資源對接,同時不斷優化平臺。在流程管理方面,因有特定管理員根據各部門需要,優化完成相關流程,使得領導和職工更方便快速獲取相關數據。信息化管理平臺的搭建,幫助職工提供及時和完備的數據,優化操作流程,減少不必要的時間和成本付出,達到高效率工作的目的。
信息數據統計和分析是信息技術在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工作中非常重要的兩個功能,能夠為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服務提供數據支撐和未來發展提供有效的依據。繁雜的數據通過信息技術能夠形成形式多樣的報表和圖形等,并通過平臺的功能模塊實現各部門數據的有效整合并作出分析, 進而為領導和上級部門作出決策提供高質量的服務。信息化管理平臺也能夠帶來多元化的數據分析功能, 并實現數據信息的分析成果,避免人為操作等因素帶來的失誤,或是把有關的數據信息利用人工分析的方式表達出來,方便后期制度的優化和工作方式的調整,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工作效率,帶動提高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信息化的服務質量。
所謂“互聯網+人力資源管理”,就是將人力資源管理深度融合入到互聯網中,讓互聯網在人力資源管理中發揮最大的作用。事業單位員工規模龐大,人員類別復雜,業務涉及多領域,人事信息復雜多變,管理層往往不能及時了解員工變動情況。工作人員也時常還會出現人員信息、考勤、薪資核算、信息不對稱等低級錯誤問題,這些都是事業單位人力資源管理中的常見問題。信息化管理系統的運行雖能夠解決這些低級問題,但有些問題仍然需要重視。
人力資源管理結合信息化管理技術是當今人力資源管理領域新發展要求,但是還有一些事業單位領導管理理念跟不上時代發展,仍然受到較傳統的管理模式,并且在過程中并未意識到這一事實。他們只關注相關的經濟利益,忽視了人力資源產生的間接經濟利益,沒有硬性要求職工使用信息化平臺進行流程申請,導致信息化管理系統變得形同虛設,沒有發揮其應有的效用。
事業單位人力資源管理者大多并非本專業出身,工作人員也都是一人承擔好幾個崗位,對互聯網進行深入的專研缺乏時間。如果沒有專業和深入地研究及結果分析,很難在人力資源信息化系統開發的過程中建立一支具備專業知識結構的信息管理人才團隊。這導致人力資源信息化先天不足,后期不好形成一套完整、流暢的信息化管理平臺。與傳統的數據信息相比,互聯網雖然提高了工作效率,但同時帶來了很大的風險。這是互聯網時代下時刻要注意的問題。
事業單位人力資源的日常管理需要依靠互聯網,依托網絡及信息技術實現對人力資源管理過程的數據統計與分析,也是很多事業單位改革的重點。但是一些事業單位在改革中對于當今網絡信息化時代,人力資源管理理念仍然缺乏準確理解和把握。比如在有些基層事業單位的人力資源管理中,網絡應用相對緩慢,而對人力資源管理信息化的理解,大多是停留在人事檔案電子化和日常辦事流程信息化,并沒有對人力資源管理應用網絡信息化手段進行開發與利用形成深度數據剖析,為人力資源管理分析提供必須要的支撐。
事業單位領導層要充分認識到當前社會發展形勢,了解信息化建設對于事業單位發展的重要意義,加大對人力資源管理信息化建設的投入力度,完善軟硬件設施建設,修訂完備的管理制度,將信息化建設工作明確列入績效考核中,為人力資源管理信息化建設提供基礎保障,進一步提升全體職工對信息化建設的參與熱情。同時,多舉行技術交流類活動,比如:組織職工去先進單位交流學習,舉辦信息技術實踐類專題培訓等。
人力資源信息化平臺系統搭建,除了懂人力資源管理知識之外, 還需要都有懂計算機知識和專業信息技能團隊,在系統運行中扮演專家的角色,并做好網絡安全防護。當前,一些事業單位缺乏這類人才,因此必須重視對專業人才的招募和培訓,并建立一支適合人力資源信息化的人才團隊。首先,在招聘階段,招聘一些懂計算機或者信息化的專業人才,最好是有相關的工作經驗;其次,提高專業人才薪酬待遇,吸引更多的信息化管理人才到事業單位人力資源部門隊伍中來并能夠長期留下;再次,要對內部人員進行信息管理專業的培訓,定期舉行人力資源管理信息化講座和信息化技術培訓班,從思想和技術上對事業單位內部員工進行提升,這樣組建起來的信息化人力資源人才隊伍才能更好地服務于工作。
除了人力投入之外,還需要引進一些先進的技術設備,更好地開展信息化平臺建設。為后期信息平臺運行提供更好的保障,同時也提高工作效率。所以在選擇設備時,盡可能選大品牌的計算機、打印機等電子設備。在搭建信息化平臺中需要建立數據庫,數據庫可以通過購買服務,一般事業單位通常是通過招投標或者政府采購等形式完成,盡量選擇合適的數據庫。通過完善基礎設施建設,為單位人力資源管理信息化平臺建設奠定堅實的物質基礎。
在后期的日常維護及更新方面,也要不斷結合工作要求,完善信息化平臺建設,提高工作效率。只有職工都能正確運用信息化平臺,才能提供管理效率。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工作必須要在網絡安全方面進行必要投入,有效規避網絡風險,提高工作的網絡安全性。進行人力資源信息系統的平臺管理,減少平臺功能方面的漏洞,增加數據訪問窗口,利用安全認證給相關工作人員加一道閘門。
在“互聯網+”的時代背景下,要提高思想認識,意識到通過互聯網可以引進大數據分析技術和云計算等,整合單位各類資源,從而更好地優化單位的人力資源配置。人力資源部門可以運用大數據分析技術和人力資源管理信息平臺,高效便捷地找出管理中的不足,并針對單位的相關問題及時解決,提高人力資源管理工作水平。為了保證所有員工都可以獲取數據,可以通過構建資源共享平臺,對數據進行處理,讓員工可以獲得一些自己想要的。人力資源管理部門可以通過網絡信息化平臺進行數據分析,及時發現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并解決,保證人力資源管理的質量。通過數據分析,為管理者的決策提供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