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記者 薛璇|文

歷史在砥礪前行中留下深刻印記,也在峰回路轉中寫下壯美篇章。回顧安泰科30 年的不凡征程,從組建到發展,再到步入全新發展時期,安泰科人一直在奮進求索、在革新求變,這既是不發展不行、發展慢了也不行的憂患倒逼,更體現了言而有信、自強不息、自我革新的昂揚面貌。
北京安泰科信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安泰科”或“公司”)是中國有色金屬行業集數據信息、產業咨詢、會展服務等為一體的權威機構。從1992 年至今,30年彈指一揮,期間經歷過創業時的白手起家、困境中的柳暗花明和新時代的高歌猛進,時至今日,“言而有信,自強不息”已成為安泰科的精神內核,“資源是基礎,研究是保障,銷售是龍頭,咨詢是方向”仍是安泰科前行的主航標。30年來,安泰科伴隨有色金屬行業一路成長壯大,更是這個行業的親歷者、參與者和助推者。

1993年北京安泰科有色信息工作會議
20 世紀80 年代末期,國內一批先知先覺者已經意識到,隨著國外期貨、現貨交易的日漸活躍,我國有色金屬行業必須及早與國際接軌。彼時,正逢計劃經濟與市場經濟雙軌運行時期。然而,因為通訊不發達、信息交流閉塞,國內有色金屬行業急需一個暢通的價格、供需信息服務平臺。
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原中國有色金屬工業總公司有關部局陸續與技術經濟研究中心聯合成立了鉛鋅汞、鋁鎂、銅鎳、稀有稀土4個行業信息網和價格信息網,建立起國外交易機構與國內各企業之間的行業與價格信息互通平臺。1991年10月又成立了鎢鉬錫銻行業信息網和物資信息網,借助分布于各部委、各個交易所和實體企業的信息員隊伍,源源不斷地向國內外提供富有價值的有色金屬行業信息。
隨著業務量的拓展,當時僅靠電話和傳真的信息傳輸手段已顯落后,發布信息的時效性和數據量受到限制。怎么辦?創業者們想到了:“兩條腿走路,一是租用衛星,組建數字和通話合一的衛星網;二是在廣東南海獲得交易所的席位,以便及時獲取最新數據。”
初經市場經濟的洗禮,年輕的創業者們向上級主管部門提出了成立公司專業運營有色金屬行業信息的構想,并得到了主要領導的支持,于是北京安泰科信息開發公司便于1992年應運而生。之所以取名“安泰科”,初始意義是技術經濟研究中心英文開頭字母的組合,后來正式解讀為“安如泰山,科學發展”之意。成立之初,安泰科僅有18名員工,這18名以年輕人為主的有色信息開拓團隊白手起家,從零開始,從此邁入變革與奮斗的30年征途。
此時的安泰科,好比大海中的一艘小船,將去向何方?成立之初,管理團隊提出了“資源是基礎,研究是保障,銷售是龍頭,咨詢是方向”的20字發展方針,初步提出了公司使命、愿景、宗旨,確立了各項管理制度,明確了前行方向。從此,安泰科開足馬力,行駛在世界有色金屬行業的汪洋大海中。

1997年有色金屬行業信息員工作會議

中國有色行業、價格信息網成立五周年座談會
1993年當年,安泰科發展網員單位1426家,發布各類信息3000余份。
1994年年底,安泰科在人民大會堂舉辦了行業信息網、價格信息網成立5周年座談會,原總公司領導分別題寫了賀詞,新華社、人民日報、中央電視臺、中國青年報等40多家主流媒體對此進行了大幅報道。
1996年,安泰科在國內率先采用衛星通訊方式,建設了有色金屬行業實時信息傳輸系統。同年,由英國《金屬導報》組織召開的“第三屆中國金屬(國際)研討會”在中國北京長城飯店召開,此次會議由中國有色金屬工業進出口總公司及安泰科共同協辦,積累了彌足珍貴的經驗,為公司的會展業務奠定了堅實基礎。
1997年,安泰科將“中國有色金屬信息網”升級為國家級網站,成為國內首家互聯網有色金屬信息平臺。
伴隨著信息業務的風生水起,安泰科聚集起一批研究專家團隊,各金屬品種的日評、周評、月評、半年報相繼出爐,市場銷售也打開了新局面。這一時期,安泰科的營業收入、利潤貢獻逐年增長,行業影響力、權威性、美譽度與日俱增。
時光進入1998 年。從這時起至2007年的10年間,安泰科進入平穩發展階段。
1998年,安泰科首次實施了員工持股計劃,并于1999年3月改制為“北京安泰科信息開發有限公司”。這一時期,安泰科的信息業務穩定增長,咨詢業務異軍突起,會展板塊發展迅猛。10年間,安泰科的資產增長至2007年底的2107萬元。
——信息價值不斷放大。1999 年12 月,安泰科主辦的“中國金屬網”開通,成為國內有色金屬行業首次采用推送技術的專業信息網站。從2004年開始,安泰科又相繼推出手機短信、手機客戶端、互聯網實時行情、彩信等多種服務方式。權威的數據來源于安泰科始終堅持市場化需求導向,重視一手數據的直接獲取和加工。
——咨詢業務異軍突起。1997 年當年,安泰科承接并完成涉及10余種有色金屬品種的22 項專項咨詢項目。2001年,安泰科取得《中華人民共和國涉外社會調查許可證》(甲類)。在各機構、各企業的委托咨詢業務中,安泰科研究團隊足跡遍布國內有色金屬礦山、冶煉、加工企業,并遠赴北美洲、非洲、澳大利亞、東南亞等國家和地區。咨詢業務除來自國家部委、行業協會的指定委托之外,安泰科通過競標,獲得了來自產業園區、企業、研究機構、投資機構、資產管理機構等的委托協議,顯示了較強的市場競爭力和品牌影響力。
——會展業務如火如荼。這一時期,安泰科定期舉辦各類主題、各個金屬品種的會議論壇,國家各部委相關人員在論壇中解讀政策走向,為企業提供具體建議;以安泰科首席專家為骨干的一批行業分析師走上演講臺,分享觀點、預測趨勢;各協辦單位把安泰科的論壇當成展示企業形象、拓展市場資源的有利契機。借助會展論壇,形成了多方共贏的良好格局。
平穩發展的10 年,也為安泰科創造了充足的研究空間。安泰科與國外相關行業組織和國內各個協會、科研院校強化科研合作,形成了橫向貫穿各個金屬品種、縱向涵蓋單品種上下游全產業鏈的完整研究體系。
回顧這10年發展歷程,可以說“這10年間,安泰科仿佛飛機擺脫了風雨多變的中間層,開足馬力飛入平流層區域。”

安泰科創立十周年員工合影

1999年12月,安泰科與路透集團的全資子公司青鳥網軟件技術(北京)有限公司合作建立的中國金屬網開通

1999年6月,“99中國鋁材及鋁制品市場報告會”在北京召開
2008年爆發的亞洲金融危機不可避免地波及到中國有色金屬行業。面臨國內外復雜嚴峻的經濟形勢,安泰科戰勝了金融危機的波詭云譎,逆勢前行,當年實現銷售收入突破4000 萬元,實現利潤700余萬元。
這項成績著實來之不易。從2015年開始,國內涌現出各類民營咨詢公司,市場陷入白熱化競爭格局,導致安泰科的咨詢業務進入低迷徘徊的瓶頸期,即使會展業務快速增長,也難以彌補營收缺口。管理者們陷入沉思中:在激烈的競爭中,能否以一種核心文化凝聚團隊共識、激勵人心思進?經過思索,提出了“言而有信、自強不息”的企業精神。
“言而有信”出自《論語》“與朋友交,言而有信”。對于安泰科來說,此處的“信”,不只是信用、信譽,更有行必中正、讓人信服之意。安泰科的研究咨詢報告依托的是在有色金屬行業多年的深厚積淀,靠的是對市場趨勢、產業政策、企業動態的準確把握,加之采用獨有的數據分析模型,才得以站在中立立場,不偏不倚,客觀公正,呈現出精準的分析和預測,成為政府決策的重要依據,成為社會各界生產經營的重要參考。
“自強不息”出自《易經》“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后來安泰科更是提出了“唯有實干,才能成就夢想;唯有奮斗,才能贏得未來”的響亮口號。
在“言而有信、自強不息”精神的浸潤下,安泰科全體干部員工以積極的事業態度,永不懈怠,奮發圖強,奔向嶄新的事業航程。
從1998 年首次實施員工持股計劃開始,安泰科先后進行了4 次增資和9次股權轉讓,借助資本力量一路前行。2017 年10 月12 日,安 泰科在新三板成功掛牌,總資產增長至18211 萬元,在公司發展史上寫下了濃墨重彩的篇章。

2011年安泰科工作會議
會展業務在這一時期成為安泰科新的經濟增長點。會展涉及銅、鋁、鉛、鋅、鎳鈷、硅、鎢、鉬、貴金屬、稀土、礦業、信息化等各個領域,并延伸至深加工、工業技術與節能減排等細分領域。與此同時,國際會展業務全面鋪開,“中國國際鋁業周”“中國國際鉛鋅周”等閃亮品牌激情演繹,延續至今,成為行業極具影響力的會展平臺。2020年新冠疫情暴發之后,安泰科及時調整策略,開啟線上會議模式,一系列會議的視頻和圖文直播、海外直播引發高度關注,多次被央視、新華社、人民網、鳳凰網等主流媒體轉載報道。

2018年倫敦LME Week期間安泰科專家團隊與國外客戶會談

2020年中國國際銅業論壇

2020年中國國際鋁業周

2020年中國國際鉛鋅周

2021年中國鎳鈷工業年會
隨著互聯網、大數據的興起,安泰科數據業務風起云涌。2010年,安泰科建立 和完善了有色金屬各品種的地質儲量、產量、消費量、消費結構、進出口量、庫存量、期貨行情、現貨行情、企業名錄以及相關行業的統計數據庫。2013年,安泰科開發完成了中國有色金屬行業景氣指數系統,獲得了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科學技術一等獎。2016 年,安泰科聯合十余家大型企業集團,建立了“安泰科鋁錠現貨報價”體系,報價的中立性和準確度得到了行業的廣泛認可。
進入安泰科的檔案室,產業咨詢的資料卷帙浩繁。數年來,安泰科承接了發改委、工信部、國家開發銀行、海關總署等機構的戰略政策研究以及各級政府、園區、投資公司、基金公司、央企、民企的各類咨詢,成果浩如煙海。這些成果的背后,是咨詢團隊晝夜的付出和智慧的凝結。

2022年安泰科工作會議
經過30 年的不懈發展,安泰科的資產和業務規模不斷擴大,業務涉及領域多面縱橫,已成長為中國有色金屬行業首屈一指的權威信息平臺、產業研究機構、會展服務中心和品牌推廣橋梁,業界給予安泰科“行業信息百科全書”“站在市場最前沿的瞭望者”“中國有色金屬行業智庫”等系列美譽。
走進新時代,邁向新征程。面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以及“雙碳”戰略、綠色工廠、智能制造、數字經濟等新形勢、新格局,安泰科能否在激烈競爭中成為長久的“執牛耳者”?未來又將走向何方?安泰科領導團隊用行動一一給出了答案。
早在2017 年,為適應時代呼喚,安泰科配置了專職團隊,以綠色工廠、綠色產品、綠色園區、綠色供應鏈、綠色制造為研究目標,為探索有色行業綠色發展路徑、助力有色行業提升綠色發展水平貢獻了“安泰科”力量。2021年4月,為深入踐行國家“雙碳”目標,安泰科成立綠色低碳發展研究中心,為全行業提供低碳發展規劃、碳資產管理、碳排放數據管理等全方位服務,助力行業提升核心競爭力。
在風起云涌的智能制造領域,安泰科提早介入,成立了智能制造研究中心,為企業提供產品全生命周期的智能化管理,幫助企業實現從生產經營到倉儲物流的全過程數字化、智能化,旨在提升生產效率,降低生產成本,優化工藝流程及生產能耗。

2021年4月安泰科綠色低碳發展研究中心成立

2021年7月安泰科智能制造研究中心成立
從成立之初的10 余名員工,到現在擁有120余人的研究和市場團隊,安泰科形成了以首席專家為引領的核心咨詢研究隊伍,依托有色金屬行業基本金屬消費預測模型、行業價格風險管理模型、行業景氣指數模型等一系列核心技術,在國內外、行業內外得以擦亮“安泰科”品牌,不斷擴大行業“參謀部、智囊團、思想庫”的美譽傳播。
“順應時代潮流,立足有色行業,以資本為紐帶,以團隊為財富,在做實現有各項板塊業務的基礎上,瞄向管理咨詢、數字化轉型、‘雙碳’戰略等新興產業加速前行,服務社會、回報股東、造福員工。”安泰科管理團隊如此定義安泰科的未來。
歷史在砥礪前行中留下深刻印記,也在峰回路轉中寫下壯美篇章。回顧安泰科30年的不凡征程,從組建到發展,再到步入全新發展時期,安泰科人一直在奮進求索、在革新求變,這既是不發展不行、發展慢了也不行的憂患倒逼,更體現了言而有信、自強不息、自我革新的昂揚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