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目的? 探討心理護理干預在急診輸液室靜脈輸液患者中的運用效果。方法? 選取2019年6月~2021年6月內蒙古自治區赤峰市醫院收治的200例急診輸液室靜脈輸液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根據單雙號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每組100例。觀察組患者給予心理護理聯合常規護理,對照組患者給予常規護理,比較兩組患者的焦慮自評量表(SAS)、抑郁自評量表(SDS)評分情況,評估患者的滿意度評分,隨訪不良反應發生情況。結果? 護理前,兩組患者的SAS、SDS評分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護理后,兩組患者的SAS、SDS評分均低于護理前,觀察組患者的SAS、SDS評分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對輸液室管理、操作技能、健康教育、疼痛程度的滿意度評分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的不良反應發生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心理護理在急診輸液室靜脈輸液患者中的應用,在緩解焦慮、抑郁情緒方面有著突出的效果,能夠提升患者滿意度,減少不良反應的發生,值得應用。
關鍵詞:急診輸液室;靜脈輸液;心理護理;SAS評分;SDS評分;不良反應
中圖分類號:R471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9-8011(2022)-2-0099-03
急診輸液室作為醫院重要科室,主要是為危重癥患者提供靜脈輸液服務,涉及疾病類型復雜多樣,病情進展速度快,一旦操作不當將會導致患者病情加重,引起不必要的醫療糾紛[1]。研究報道,多數急診輸液患者對自身病情缺乏正確的認識,對靜脈輸液存在一定的緊張與焦慮心理,部分甚至不配合,增加了不良反應及不良事件發生風險[2],因此對患者予以心理護理干預尤為重要。本研究選取2019年6月~2021年6月內蒙古自治區赤峰市醫院收治的200例急診輸液室靜脈輸液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探討心理護理干預的運用效果,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9年6月~2021年6月內蒙古自治區赤峰市醫院收治的200例急診輸液室靜脈輸液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根據單雙號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每組100例。觀察組患者中,男53例,女47例;年齡18~68歲,平均年齡(44.59±4.32)歲;疾病類型:支氣管炎21例,急性外傷18例,上呼吸道感染31例,腸炎17例,其他13例。對照組患者中,男52例,女48例;年齡20~67歲,平均年齡(44.31±4.57)歲;疾病類型:支氣管炎23例,急性外傷17例,上呼吸道感染32例,腸炎18例,其他10例。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患者及家屬均知情并簽署知情同意書,本研究經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后開展。
1.2? 納入與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①來源于急診輸液室;②已成年;③交流正常、能夠配合完成研究;④臨床資料齊全。
排除標準:①重要臟器官受損者;②精神障礙或意識不清者;③癌癥患者;④暈血者;⑤配合度差或未能堅持到研究結束者;⑥存在免疫系統疾病或凝血異常者。
1.3? 方法
對照組患者行常規護理。靜脈輸液堅持一人一針一管,遵循無菌原則,防止交叉感染。對于液體溫度較低的情況,可以采用熱水袋實施保溫處理。期間注意觀察患者不良反應,掌握好滴注速度,避免自行調節。
觀察組患者在對照組常規護理基礎上加用心理護理,方法如下:
①營造安全、舒適、溫馨的輸液室環境,輸液室定時通風、換氣,做好室內消毒工作。主動詢問患者輸液史、過敏史,做好皮膚清潔,向患者核對靜脈注射藥物的名稱,說明靜脈輸液流程及配合方法,確保一次性穿刺成功率。急診輸液患者病情變化速度快,應密切監測患者病情,當出現異常要及時告知醫師予以對應處理。
②注射前告知患者可能存在的不適與疼痛感,鼓勵患者做好心理準備,無需過度擔心與焦慮,良好的配合能夠提高一次性穿刺成功率。鼓勵患者保持全身心放松,深呼吸,穿刺時保持安靜,避免來回扭動,針頭進入血管后患者無明顯不適可采用平行的方式緩慢推進針頭,最大程度減輕患者疼痛,提高舒適度。
③完成穿刺后,對患者的配合表示認可,贊揚其態度,提高患者的自信心與依從性。靜脈輸液期間加強巡視,及時發現患者異常,主動詢問患者有無需求,安撫患者情緒,可以播放電視劇、輕音樂、相聲等,避免輸液時間過長引起的煩躁與焦慮。拔針前向患者說明壓迫方法,拔出針頭后壓迫3~5 min,留觀察室觀察10~15 min。
1.4? 觀察指標
隨訪1個月,采用焦慮自評量表(SAS)和抑郁自評量表(SDS)評估患者焦慮、抑郁情緒在護理前后的變化情況,調查患者的滿意度,隨訪患者有無不良反應(靜脈炎、皮下血腫、寒戰)出現,做好相應的記錄。①焦慮情緒評估采用SAS量表,共包括20個條目,采用1~4級評分法,分值越高焦慮情緒越嚴重;抑郁情緒評估采用SDS量表,包括20個條目,評分采用1~4級評分法,分值越高表示抑郁越嚴重[3]。②患者滿意度評估采用科室自擬調查問卷,涉及輸液室管理、操作技能、健康教育及疼痛程度4個方面,每項均采用百分制進行評分,高分值表示患者更滿意。③不良反應發生率=(靜脈炎+皮下血腫+寒戰)例數/總例數×100%。
1.5? 統計學分析
采用SPSS 22.0統計學軟件進行處理數據,計量資料采用(x±s)表示,組間比較行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n(%)]表示,組間比較行字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的SAS、SDS評分比較
護理前,兩組患者的SAS、SDS評分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護理后,兩組患者的SAS、SDS評分均低于護理前,觀察組患者的SAS、SDS評分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兩組患者的滿意度評分比較
觀察組患者輸液室管理、操作技能、健康教育、疼痛程度方面的滿意度評分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3? 兩組患者的不良反應比較
觀察組患者的不良反應發生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3? 討論
急診科收治的患者表現為病情進展速度快、起病急等特點,多需要積極進行搶救處理,以實現對病情的控制。靜脈輸液是臨床治療急診科患者的常見手段,多在急診輸液室進行,部分患者面對突出其來的疾病,心理上一時難以接受,出于對疾病的擔心、不確定或對靜脈輸液的緊張與不適,容易產生負性心理,一方面會降低患者的依從性與配合度,另一方面會影響臨床治療效果。若靜脈輸液期間操作不當,會引起局部紅腫、滲液等,引發醫療糾紛。不同患者面對急診靜脈輸液心理反應及行為表現呈現出明顯的差異性,對患者的心理護理不僅是急診輸液室護理工作質量提升的內在要求,同時也是患者對人性化護理的需求[4]。此次研究將心理護理引入急診輸液室護理工作中,可以發現采用聯合心理護理的觀察組在SAS、SDS評分方面有著更為突出的改善,體現了心理護理在緩解急診靜脈輸液患者負性情緒方面的作用。心理護理覆蓋急診輸液患者穿刺前到完成輸注后留觀室進行觀察的全程,針對每個階段患者的心理特點給予對應的心理干預與情緒疏導能夠幫助患者打消疑慮、緩解緊張與不安心理。在輸液前予以健康教育與環境指導能夠使得患者做好準備,避免在穿刺操作期間因不適抗拒輸液治療,認真評估患者病史及藥物過敏史能夠保障靜脈輸液的安全性[5]。靜脈輸液期間予以巡視與情緒安撫,能夠緩解焦慮心理,及時發現存在的異常,防止意外事件的發生,從而預防各類不良反應的發生。完成穿刺后,指導患者在留觀室進行觀察,并配合心理健康教育,能夠提高患者滿意度。本研究中,觀察組患者的各項滿意度評分均高于對照組,觀察組僅有2例患者發生不良反應,少于對照組,體現了心理護理在提高患者滿意度、減少不良反應方面的作用與價值。但基于研究時間及現有條件的限制,本研究收集樣本量較少,有待進一步大規模研究,且觀察指標相對單薄,建議在后續研究中,開展多方面隨訪與觀察,隨訪心理護理應用于靜脈輸液的遠期效果,發揮其臨床價值,更好地服務于臨床。
綜上所述,急診輸液室行靜脈輸液患者接受心理護理,是緩解患者焦慮、抑郁的有效路徑,患者表示滿意、認可,且對于減少不良反應作用顯著,值得借鑒。
參考文獻
[1]張艷紅,張麗娟,姜洋,等.心理護理對靜脈輸液患兒穿刺情況及護理依從性的影響[J].貴州醫藥,2018,42(10):1271-1272.
[2]楊嬌星,何平平,石紹南,等.品管圈在急診兒科晚夜間靜脈輸液護理質量中的應用[J].中南醫學科學雜志,2019,47(4):436-438.
[3]龐海燕.創新護理用具在輸液患兒靜脈穿刺中的應用效果[J].中華現代護理雜志,2019,25(6):723-726.
[4]余葉嫦,寧炳雯,李共甜,等.持續質量改進在降低急診靜脈輸液穿刺失敗率的效果分析[J].齊齊哈爾醫學院學報,2019,40(13):1698-1700.
[5]周毅娟,徐曉霞,張艷玲,等.心理護理和健康教育在改善乳腺癌植入式靜脈輸液港化療患者不良情緒的效果觀察[J].河南外科學雜志,2020,25(1):153-155.
作者簡介:李凱紅(1965.9-),女,漢族,籍貫:內蒙古自治區赤峰市,本科,副主任護師,研究方向:急診科護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