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倩 艾韻



摘? 要:目的? 評估、分析老年高血壓患者實施循證護理干預措施的臨床效果。方法? 選取2020年4月~2021年4月中國人民解放軍中部戰區總醫院收治的100例老年高血壓患者為研究對象,采用奇偶分組法分為對照組與研究組,每組50例。對照組患者實施常規護理干預,研究組患者實施循證護理干預措施,分析兩組患者的各指標變化情況。結果? 研究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生活質量評分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患者的血壓指標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循證護理效果顯著,可以幫助老年高血壓患者實現血壓的有效控制,對患者生活質量及預后均具積極意義。
關鍵詞:老年高血壓;循證護理;臨床效果
中圖分類號:R473.5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9-8011(2022)-2-0107-03
老年高血壓是臨床常見、多發的疾病,疾病發作后若得不到及時、有效的治療,不僅會降低患者的生活質量,而且會引起腦、心、腎等功能障礙,對患者機體健康以及生命安全等均產生嚴重威脅[1]。臨床研究[2-3]結果顯示,有效護理干預措施可以幫助患者有效控制血壓,提升用藥依從性,對治療及預后效果具有積極意義。本研究旨在探討循證護理在老年高血壓患者護理中的應用效果,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20年4月~2021年4月中國人民解放軍中部戰區總醫院收治的100例老年高血壓患者為研究對象,采用奇偶分組法分為對照組與研究組,每組50例。對照組患者中,男28例,女22例;年齡65~85歲,平均年齡(73.49±1.78)歲;病程3~15年,平均年齡(6.12±1.25)年。研究組患者中,男26例,女24例;年齡66~84歲,平均年齡(73.18±1.85)歲;病程3~13年,平均年齡(6.11±1.24)年。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患者及家屬均知情并簽署知情同意書,本研究經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后開展。
1.2? 納入與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符合《國家基層高血壓防治管理指南2020版》高血壓診斷標準[4]。
排除標準:①中途退出老年高血壓循證護理研究者;②精神異常者;③傳染病者;④危重癥老年高血壓者。
1.3? 方法
對照組患者采取常規護理干預措施,主要護理內容包括病情觀察、用藥指導、口頭健康教育以及血壓測量等。
研究組患者進行循證護理干預措施,主要護理內容包括①成立循證護理小組:選擇中國人民解放軍中部戰區總醫院溝通能力較強、護理經驗豐富的護理人員作為小組成員,對患者實際狀況進行分析后,落實針對性護理措施。定期組織小組培訓,提升護理人員的專業性,實現最佳護理質量與護理結局。隨后確定循證問題,以提升患者用藥依從性為目的搜集循證依據。②循證依據:由護士長對小組成員直接負責,隨后組織小組會議,對常見的護理問題進行分析,隨后積極組織護理人員通過各種渠道尋找循證依據,不僅可以提升護理工作的科學性,而且對護理問題的有效解決具有積極意義。③循證護理的落實:首先,護理人員需要及時給予患者個性化健康知識教育,提升患者對疾病相關知識的認知,進而增加患者依從性及配合度。其次,引導患者堅持合理用藥。護理人員需要結合患者實際血壓控制情況,對患者進行用藥指導,并引導患者家屬對患者進行用藥監督,防止患者出現少服、漏服以及錯服等狀況,進而保障藥物治療的最佳效果。積極鼓勵患者應用長效緩釋劑,降低用藥頻次,保障患者用藥安全。除此之外,為患者制訂運動計劃,鼓勵患者結合自身的興趣愛好進行有氧運動訓練,堅持運動過程中循序漸進的原則,以自身機體承受能力為準,實現最佳運動效果,促進機體康復。最后,對患者進行針對性心理干預。評估情緒狀況,通過患者心理變化情況實施針對性心理疏導,引導患者保持積極、樂觀的心態以對抗疾病,提升疾病治療自信心,進而保障患者依從性,改善預后效果。
1.4? 觀察指標
護理前后的血壓指標狀況,主要分析指標包括舒張壓、收縮壓。
護理后的生活質量評分情況,使用中國人民解放軍中部戰區總醫院改良的SF-36生活質量量表,總分設置為100分,各指標為軀體功能、情感功能、社會功能、認知功能,每項總分均為25分,分數越高表示患者的生活質量越好。
護理服務滿意度(總分為100分),包括非常滿意、一般滿意、不滿意。具體標準為:非常滿意(90分及以上)、一般滿意(70~90分)以及不滿意(70分及以下),護理總滿意度=(非常滿意+一般滿意)例數/總例數×100%。
1.5? 統計學分析
采用SPSS 26.0統計學軟件進行處理數據,計量資料采用(x±s)表示,組間比較行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n(%)]表示,組間比較行字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護理前后血壓指標比較
護理后,研究組患者的舒張壓與收縮壓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兩組患者的生活質量比較
對照組患者的各項生活質量指標評分均低于研究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3? 兩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比較
對照組患者的護理總滿意度低于研究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3? 討論
高血壓是一種心身疾病,患者的心理社會因素對疾病的發生、發展、轉歸及防治都有著重要的影響。疾病發作后主要表現為血壓波動大、并發癥與合并癥多、惡性高血壓等。常見病因包括高鈉鹽、低鉀飲食、精神緊張以及大量飲酒等。發病后,患者主要表現為心悸、頭暈、頭痛、頸項板緊以及疲勞等。患者出現以上疾病表現后需及時入院接受檢查與治療,防止疾病惡化增加治療難度。高血壓作為危害老年人健康的常見疾病,為有效控制腦卒中、冠心病等疾病發生率,臨床需在給予患者藥物治療的基礎上進行有效護理干預,鼓勵患者遵醫囑用藥,進而提升藥物治療效果,改善患者生活質量[5-6]。循證護理措施的實施主要是以患者為中心,對患者實際狀況進行科學分析后落實針對性護理干預措施。該措施的實施對老年高血壓患者具有較高的適用性,可以針對老年患者記憶力衰退以及年齡大等特點制訂針對性護理計劃,進而提升患者用藥依從性。與常規護理干預措施相比,循證護理更加重視人性化護理理念,通過分析護理問題,搜集循證依據,為患者提供科學的護理計劃,增加患者依從性的同時,可以促進其自我健康管理意識與管理能力的提升,進而實現最佳血壓控制效果[7-8]。
臨床研究結果顯示,循證護理干預措施的實施在關注患者病情狀況的同時,應重視飲食對疾病恢復的影響,充分結合患者的實際狀況,為其制訂針對性的飲食計劃,實現高血壓的有效控制,配合針對性心理疏導,幫助患者提升治療、護理的配合度及依從性,進而改善護理質量。循證護理措施落實的過程中,應重視對患者進行科學合理的用藥指導,并積極引導患者家屬做好用藥監督工作,防止患者擅自停止用藥。本研究結果顯示,研究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較高,血壓狀況顯著改善,情感功能、軀體功能、社會功能、認知功能等生活質量評分均有所提升,以上指標狀況與對照組相比優勢顯著。該分析結果可以看出,循證護理措施意義顯著,可以幫助患者提升疾病恢復效果,對改善預后具有積極意義,可以將其作為替代常規護理的干預方案,實現患者身心健康。
綜上所述,循證護理措施的臨床應用價值較高,對提升高血壓患者血壓控制效果具有積極意義,可以最大限度地滿足患者的護理需求,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在對患者進行護理指導的過程中可廣泛應用,幫助患者實現最佳護理結局,提升其生活質量。
參考文獻
[1]劉祝娟,楊勝菊,孫春霞.循證護理在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壓病患者中的應用[J].內蒙古醫學雜志,2018,50(6):739-741.
[2]朱麗莉.探究循證護理對冠心病合并高血壓患者睡眠質量及生活狀況的影響分析[J].醫藥前沿,2021,11(2):106-107.
[3]龔清娥.循證護理在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壓病患者中的應用及對血壓控制率的影響評價[J].心血管病防治知識,2020,10(35):82-84.
[4]國家心血管病中心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基層高血壓管理辦公室,國家基層高血壓管理專家委員會.國家基層高血壓防治管理指南2020版[J].中國循環雜志,2021,36(3):209-220.
[5]孫惠杰,趙英凱,劉丹丹.循證護理在老年高血壓腦出血患者微創規范化治療中的應用[J].吉林醫學,2017,38(7):1375-1376.
[6]趙秋娥,盧振產,沈軼倩,等.循證護理對急性腦梗死并發高血壓患者神經功能及自我護理能力的影響[J].中華全科醫學,2020, 18(11):176-179.
[7]劉玲令.循證護理模式在伴有高血壓的老年腦梗死患者中的應用研究[J].中國衛生標準管理,2018,9(10):147-148.
[8]王俊芝.循證護理在妊娠期高血壓早期護理中的應用研究及對患者妊娠結局的影響[J].中華養生保健,2021,39(5):143-144.
作者簡介:羅倩(1993.9-),女,漢族,籍貫:湖北省武漢市,本科,護師,研究方向:循證護理在老年常見疾病中的應用。
通訊作者:艾韻,E-mail:91564752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