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目的? 分析等長訓練聯合康復護理對膝關節骨性關節炎患者疼痛的影響。方法? 選取2019年7月~2021年7月內蒙古自治區赤峰市醫院收治的150例膝關節骨性關節炎患者為研究對象,采用隨機數表法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每組75例。觀察組患者采取等長訓練聯合康復護理,對照組患者采取常規康復護理,對比兩組患者的膝關節疼痛程度、積液程度、膝關節功能恢復程度以及護理效果。結果? 觀察組患者的膝關節疼痛評分低于對照組,膝關節積液評分低于對照組,膝關節功能平均評分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的護理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等長訓練聯合康復護理可以減輕膝關節骨性關節炎患者的疼痛感,減少膝關節積液,加速膝關節功能恢復,提高應用效果,值得臨床應用。
關鍵詞:等長訓練;康復護理;膝關節骨性關節炎;疼痛
中圖分類號:R473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9-8011(2022)-2-0132-02
隨著年齡增長,人們的身體不可避免地會出現關節類疾病,影響正常的生活。膝關節骨性關節炎由患者膝關節軟骨病理變化引起,主要癥狀表現為膝關節疼痛、發麻、無法曲直等[1]。膝關節骨性關節炎的發病人群集中在曾經從事高強度勞動人群,老年人因為骨質退化也會出現該癥狀,尤其是年輕時從事高強度體力勞動的人,患病后其疼痛感更加強烈,甚至影響行動能力,導致無法生活自理。如果患者未進行及時治療,病情惡化會導致患者出現關節骨性肥大[2-3],增大治療難度。為了提高患者的治療效果,在對膝關節骨性關節炎治療的過程中,常常輔以康復護理來增強患者膝關節的功能性修復[4],幫助患者減輕疼痛。近年來,等長訓練被應用在膝關節康復訓練中,是一種增強患者肌力耐力的新技術[5]。本研究選取2019年7月~2021年7月內蒙古自治區赤峰市醫院收治的150例膝關節骨性關節炎患者為研究對象,分析等長訓練聯合康復護理對膝關節骨性關節炎患者疼痛的影響,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9年7月~2021年7月內蒙古自治區赤峰市醫院收治的150例膝關節骨性關節炎患者為研究對象,采用隨機數表法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每組75例。觀察組患者中,男39例,女36例;年齡43~77歲,平均年齡(51.28±5.82)歲;
病程1~8年,平均病程(3.37±1.61)年。對照組患者中,男41例,女34例;年齡42~77歲,平均年齡(51.03±5.44)歲;病程1~8年,平均病程(3.91±1.84)年。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本研究經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同意,患者均簽署知情同意書。
1.2? 納入與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①符合《骨關節炎診治指南(2007年版)》[6]規定的診斷標準;②病歷完整;③無相關藥物過敏史。
排除標準:①嚴重神經系統疾病者;②嚴重慢性疾病者;③感染性疾病者。
1.3? 方法
對照組患者采取常規康復護理。首先,為了保證康復訓練工作的正常開展,需要建立康復護理小組,由2名主治醫師、6名護士組成。之后,根據不同患者的實際病情做好評估工作,對患者的膝關節骨性關節炎病情做好判斷,制訂針對性的護理方案。在患者患肢有所恢復之后,進行康復鍛煉,比如太極拳、八段錦等,鍛煉2次/d,20 min/次,共干預80 d。
觀察組患者采取等長訓練聯合康復護理,即在對照組患者的常規康復護理基礎上,增加等長訓練。①仰躺訓練:該訓練著重鍛煉患者的股四頭肌,使該部位得到較好的功能恢復。過程中,首先讓患者在病床上取仰臥位,之后先使用較輕的沙袋測試患者的耐受度,再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選擇適合患者康復鍛煉重量的沙袋綁縛于患者患肢的小腿上。綁縛后,護理人員指導患者慢慢地屈曲膝關節,讓其股四頭肌等長收縮10 s。收縮結束,進行放松,這個過程重復10次,20 min/次。②站立訓練:讓患者站立并背靠墻壁,若無不適,進行下蹲訓練,10 min/次。兩個訓練接連進行,2次/d,共干預80 d。
1.4? 觀察指標
膝關節疼痛評分。評分內容包括①患者屈膝時疼痛度;
②患者平地行走時疼痛度;③患者膝關節穩定性;④不良情況。總分為60分,每個部分15分,分數越高表明疼痛程度越強。
積液程度評分。根據超聲的圖像結束,觀察膝關節積液程度,分值為1~3分,分數組高表明積液程度越高。
膝關節功能恢復程度。評分內容包括①患者屈膝能力;②患者行走能力;③患者感受;④不良情況。總分為60分,每個部分15分,分數越高表明恢復程度越好。
護理效果。分為優秀、良好、不良,治療總有效率=(優秀+良好)例數/總例數×100%。
1.5? 統計學分析
采用SPSS 21.0統計學軟件進行處理數據,計量資料采用(x±s)表示,組間比較行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n(%)]表示,組間比較行字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的膝關節疼痛評分對比
經過治療,觀察組患者的膝關節疼痛評分、膝關節積液程度評分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膝關節功能恢復程度對比
經過治療,觀察組患者的膝關節功能評分為(41.43±2.69)分,高于對照組患者的(27.35±2.88)分,差異有統計學意義(t=30.939,P<0.05)。
2.3? 兩組患者的護理效果對比
經過治療,觀察組患者的治療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 討論
對于老年人而言,膝關節骨性關節炎是一種高發疾病,因為老年人的骨質、關節等都受到了很大程度的磨損,容易導致關節病理性變化,出現疼痛、發麻等不良癥狀[7-8]。其中,肌肉軟弱是膝關節病變的主要因素之一[9]。同時,慢性疾病也會誘發膝關節骨性關節炎患者的股四頭肌軟弱萎縮,導致關節功能退化,無法支撐患者的日常行動。因此,對于膝關節骨性關節炎的治療,應注重股四頭肌的康復鍛煉[10],從而加強關節保護功能,均勻分布膝關節受力,增加膝關節穩定性,提高膝關節抗負荷能力。
目前臨床康復鍛煉中,對于股四頭肌的增強練習主要包括等張、等速和等長三種收縮練習[11]。研究[12-13]表明,等長收縮練習區別于等張、等速練習,運動過程對于關節的損耗較少,并且安全性更強,患者酸脹不適感較輕,并且一般只在開始鍛煉的第一周左右會出現酸痛感,對于患者膝關節軟骨面磨損較輕。等長收縮練習優點也很明顯,比如操作簡單、隨時隨地可進行,患者接受度高,有利于提高患者的治療依從性,減輕醫護人員的工作壓力。
李智斌[14]的研究表明,股四頭肌等長收縮鍛煉可以阻斷膝關節骨性關節炎中膝關節穩定性持續受損的趨勢,遏制關節損壞的惡性循環,幫助患者緩解疼痛、減輕癥狀。同時,借助對股四頭肌的鍛煉可以增加患者的膝關節活動度和穩定性,具有較高的治療價值。本研究的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的膝關節疼痛評分、膝關節積液評分均優于對照組,膝關節功能平均評分、治療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可見,相較于單純使用康復護理,聯合等長訓練的護理效果更好,可以改善膝關節積液評分、膝關節功能評分,同時提高患者的治療總有效率。
綜上所述,等長訓練聯合康復護理可以提高膝關節骨性關節炎患者的治療效果,減輕其疼痛感、減少膝關節積液,加速患者的膝關節功能恢復,提高其臨床療效,值得臨床應用。
參考文獻
[1]王娜.康復護理對膝關節骨性關節炎患者疼痛及功能狀態的影響探討[J].中國實用醫藥,2020,15(36):187-188.
[2]李慧君,王蒙,姚海霞.膝關節骨性關節炎運動療法的研究進展[J].內蒙古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20,51(6):668-672.
[3]吳昊,楊琪,龐堅,等.運動療法在治療膝關節骨性關節炎中的應用進展[J].中國當代醫藥,2021,28(6):21-25.
[4]韓金昌,李祿,楊瑩,等.降鈣素輔助治療膝關節骨性關節炎的薈萃分析[J].中國矯形外科雜志,2020,28(21):1968-1971.
[5]李愛國.全膝關節置換術后膝關節的疼痛原因與處理措施[J].中國衛生標準管理,2020,11(6):71-74.
[6]中華醫學會骨科學分會.骨關節炎診治指南(2007年版)[J].中國臨床醫生,2007,27(1):28-30.
[7]彭輝.系統康復訓練對膝關節骨性關節炎患者術后患膝功能恢復的影響[J].臨床研究,2019,27(5):47-48.
[8]韓茜.等長訓練聯合康復護理對膝關節骨性關節炎患者疼痛的影響[J].中外醫學研究,2019,17(30):171-173.
[9]薛佳.綜合護理干預對富血小板血漿治療膝關節骨性關節炎的療效影響[J].全科護理,2019,17(30):3781-3783.
[10]牟瑞平,于永明,陳志強,等.早期階段性康復干預對膝關節骨性關節炎全膝關節置換術后下肢疼痛及功能的影響[J].按摩與康復醫學,2019,10(23):7-9.
[11]裴倩,姜旭,黃強,等.個性化康復治療對原發性膝關節骨性關節炎療效的影響[J].康復學報,2019,29(3):17-21.
[12]呂茜,趙倩.主動運動方案聯合抗阻訓練治療膝關節骨性關節炎老年患者的效果[J].中國療養醫學,2021,30(8):851-853.
[13]賈文萍,臧傳艷,張紅倩,等.等速結合本體感覺訓練治療膝關節骨性關節炎患者的臨床療效研究[J].河北醫學,2021,27(5):805-810.
[14]李智斌,梁浩浩,關建斌.股四頭肌鍛煉為主治療膝關節骨性關節炎臨床研究進展[J].河南中醫,2019,39(8):1278-1282.
作者簡介:趙雪(1987.6-),女,蒙古族,籍貫:內蒙古自治區赤峰市,本科,主管護師,研究方向;骨科常見病康復護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