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目的? 探尋新生兒黃疸患兒接受茵梔黃顆粒+雙歧桿菌三聯活菌散輔助方案治療的臨床癥狀控制效果。方法? 選取2018年6月~2020年6月山東省淄博市臨淄區婦幼保健院收治的110例新生兒黃疸患兒為研究對象,采用隨機數表法分為研究①組和研究②組,每組55例。研究①組患兒單獨接受茵梔黃顆粒醫治;研究②組患兒接受茵梔黃顆粒+雙歧桿菌三聯活菌散輔助方案醫治。分析兩組患兒治療后的臨床癥狀控制優良率、藥物不良反應發生率、平均退黃時間。結果? 治療5 d后,研究②組患兒的臨床癥狀控制優良率高于研究①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
5 d后,兩組患兒的藥物不良反應發生率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研究②組患兒的平均退黃時間低于研究①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新生兒黃疸患兒接受茵梔黃顆粒+雙歧桿菌三聯活菌散輔助方案治療的臨床癥狀控制優良率更高,平均退黃時間更短,且不增加藥物不良反應發生率,更值得推薦。
關鍵詞:新生兒黃疸;茵梔黃顆粒;雙歧桿菌三聯活菌散;藥物不良反應發生率;臨床癥狀控制優良率;平均退黃時間
中圖分類號:R722.17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9-8011(2022)-2-0167-02
新生兒黃疸(Neonatal Jaundice)是膽紅素在血液里積聚到一定的程度,在皮膚鞏膜臟器形成黃疸的癥候群[1],需要積極進行醫治,以降低相關并發癥,如敗血癥、新生兒肺炎、膽道閉鎖、母乳性黃疸的發生風險[2]。針對新生兒黃疸患兒,可采用茵梔黃顆粒進行治療,但單獨采用茵梔黃顆粒治療,仍有部分患兒黃疸癥狀消退效果不夠理想,整體療效不能令臨床滿意。因此,本研究選取110例新生兒黃疸患兒開展研究,以單用接受茵梔黃顆粒醫治作為對照,對新生兒黃疸患兒接受茵梔黃顆粒+雙歧桿菌三聯活菌散輔助方案治療的臨床癥狀控制優良率、藥物不良反應發生率、平均退黃時間進行探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8年6月~2020年6月山東省淄博市臨淄區婦幼保健院收治的110例新生兒黃疸患兒,采用隨機數表法分為研究①組和研究②組,每組55例。研究①組中,男30例,女25例;日齡1~10 d,平均日齡(6.08±1.33)d。研究②組中,男29例,女26例;日齡1~11 d,平均日齡(6.11±1.29)d。
兩組患兒的一般資料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本研究經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患兒家屬知曉本次研究并自愿簽署知情同意書。
1.2? 納入與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①山東省淄博市臨淄區婦幼保健院收治的病例,確診為新生兒黃疸的患兒[3];②對茵梔黃顆粒、雙歧桿菌三聯活菌散藥物不過敏患兒。
排除標準:①有器質性嚴重病變疾病患兒;②有遺傳病的患兒;③對茵梔黃顆粒、雙歧桿菌三聯活菌散藥物過敏的患兒;④治療不耐受的患兒;⑤畸形患兒。
1.3? 方法
兩組患兒均接受藍光照射醫治,在此基礎上:
研究①組(55例)方案:單獨接受茵梔黃顆粒醫治。采用茵梔黃顆粒(生產企業:魯南厚普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Z20030028)醫治,口服,推薦初始劑量為3 g/次,3次/d。連續治療5 d。
研究②組(55例)方案:接受茵梔黃顆粒+雙歧桿菌三聯活菌散輔助方案醫治。茵梔黃顆粒方案同研究①組。雙歧桿菌三聯活菌散方案:采用雙歧桿菌三聯活菌散(生產企業:上海上藥信誼藥廠有限公司,國藥準字S10970105)醫治,溫開水沖服,0.5 g/次。2次/d。連續治療5 d。
1.4? 觀察指標
①臨床癥狀控制優良率。若患兒皮膚發黃、鞏膜發黃和黏膜發黃等癥狀積分相比治療前,降低75%以上,則可判定為優;若患兒皮膚發黃、鞏膜發黃和黏膜發黃等癥狀積分,相比治療前,降低50%~75%,則可判定為良;若患兒皮膚發黃、鞏膜發黃和黏膜發黃等癥狀積分,相比治療前,降低50%以下,則可判定為差。臨床癥狀控制優良率=(優+良)例數/總例數×100%。
②藥物不良反應發生率。不良反應包括嘔吐、腹瀉、皮疹。
③平均退黃時間。
1.5? 統計學分析
采用統計學軟件SPSS 22.0進行數據處理,計量資料用(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n(%)]表示,采用字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兒治療5 d后臨床癥狀控制優良率對比
治療5 d后,研究②組患兒的臨床癥狀控制優良率,明顯高于研究①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兩組患兒治療5 d后藥物不良反應發生率對比
治療5 d后,兩組患兒的藥物不良反應發生率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3? 兩組患兒平均退黃時間對比
研究②組患兒平均退黃時間為(4.11±0.28)d,相比研究①組的(5.08±0.33)d而言更短,差異有統計學意義(t=16.622,P=0.000)。
3? 討論
臨床研究表明,新生兒黃疸嚴重的情況下,有導致敗血癥、中樞感染、皮膚黏膜瘀點、瘀斑,或者是腦損傷的風險,威脅新生兒黃疸患兒的生命健康,需要引起臨床重視[4-5]。
常規的情況下,針對新生兒黃疸患兒,臨床常采用茵梔黃顆粒開展退黃治療。茵梔黃顆粒屬于一種中成藥藥物,含有中藥茵陳、梔子、黃芩苷、金銀花等藥用成分,具有清熱解毒、利濕退黃的功效。但大量的臨床數據揭示[6],單獨采用茵梔黃顆粒治療,仍有患兒血清膽紅素水平降低效果、黃染癥狀控制效果不夠理想的不足。研究證明[7],新生兒黃疸病情與腸道功能具有一定的相關性,雙歧桿菌三聯活菌散可用于治療新生兒黃疸疾病,通過直接補充正常的生理性細菌,調節腸道菌群,增強、修復機體腸道黏膜免疫屏障,促進膽紅素的代謝,控制黃染癥狀,且不易發生不良反應。與茵梔黃顆粒聯合應用,可提高降低血清膽紅素水平,加快黃疸癥狀消退的效果[8]。本研究結果顯示,實施茵梔黃顆粒+雙歧桿菌三聯活菌散輔助方案醫治的患兒,其臨床癥狀控制優良率明顯高于單獨接受茵梔黃顆粒醫治的患兒,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平均退黃時間明顯短于單獨接受茵梔黃顆粒醫治的患兒,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其藥物不良反應發生率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證明茵梔黃顆粒+雙歧桿菌三聯活菌散輔助方案醫治新生兒黃疸的臨床效果更好,能夠更快促進黃疸癥狀消退,且臨床安全性不受影響。
綜上所述,新生兒黃疸患兒接受茵梔黃顆粒+雙歧桿菌三聯活菌散輔助方案治療的臨床癥狀控制優良率更高,退黃時間更短,且藥物不良反應發生率并未顯著增加,值得推薦。
參考文獻
[1]張春茂.微生態調節劑輔以藍光聯合茵梔黃顆粒治療新生兒黃疸的臨床效果[J].中外醫學研究,2020,18(34):163-165.
[2]袁和秀,袁珺.茵陳地黃湯藥浴聯合藍光和茵梔黃顆粒治療51例新生兒黃疸的臨床療效分析[J].上海醫藥,2020,41(21):34-36,70.
[3]譚兵,姜國峰.茵梔黃顆粒聯合思密達治療新生兒母乳性黃疸的臨床療效觀察及預后影響分析[J].中國實用醫藥,2020,15(30):149-151.
[4]高曉玲.茵梔黃顆粒聯合雙歧桿菌乳桿菌三聯活菌片治療新生兒黃疸的效果及對血清指標的影響[J].臨床醫學研究與實踐,2019,4(29):149-151.
[5]彭程,侯新琳.《2018昆士蘭產科與新生兒臨床指南:新生兒黃疸》要點介紹[J].中華圍產醫學雜志,2020,23(4):285-288.
[6]段慧媛,丁軍,丁媛.光照療法配合茵梔黃顆粒、雙歧桿菌三聯活菌沖劑治療新生兒黃疸臨床療效分析[J].科教文匯(上旬刊),2020,14(7):112-113.
[7]杜喜維,楊瑞霞,晉亞楠,等.白蛋白靜脈滴注聯合茵梔黃顆粒治療新生兒黃疸血清AKP、TBA、FFA、γ-GT、HS-CRP的影響[J].現代生物醫學進展,2020,20(11):2152-2155.
[8]馬巖,顧嵐,高麗,等.藍光照射聯合茵梔黃顆粒治療新生兒黃疸的療效觀察及安全性分析[J].世界中醫藥,2019,14(12):3237-3240.
作者簡介:孫淑蘭(1971.3-),女,漢族,籍貫:山東省淄博市,碩士研究生,副主任醫師,研究方向:新生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