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洪江 閆華平 孔曉娜


摘? 要:目的? 探究老年高血壓患者采用高血壓健康管理后對其治療依從性的影響效果。方法? 選取2019年1月~2020年6月在榮成市人民醫院進行治療的130例老年高血壓患者為研究對象,采用隨機數表法分為參照組和試驗組,每組65例。參照組患者采用常規降壓治療并進行健康教育,試驗組患者在常規降壓治療的基礎上實施高血壓健康管理,對比兩組患者的治療依從性以及高血壓健康管理實施效果。結果? 實施護理后試驗組患者的依從性評分高于參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試驗組患者采用高血壓健康管理后血壓情況得到了有效控制,總有效率優于參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高血壓患者應用高血壓健康管理措施后可提升臨床治療的依從性,對患者病情的恢復具有顯著作用。
關鍵詞:老年高血壓;高血壓健康管理;干預治療;依從性
中圖分類號:R544.1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9-8011(2022)-2-0174-03
高血壓是心血管內科中較為常見的一種疾病,且高發于老年人群,相關研究資料顯示,目前老年高血壓發病率呈現逐年上升的趨勢,甚至誘發多種心腦血管類疾病,臨床中通常高血壓治療控制率較低,僅達到25%左右,主要原因是患者在治療過程中依從性較差,對治療沒有足夠的重視,而對于老年高血壓而言健康管理是治療的重要保障[1]。健康管理是通過調動患者對疾病以及治療的認知,逐漸提升依從性。本文通過選取2019年1月~2020年6月在榮成市人民醫院進行治療的130例老年高血壓患者為研究對象,探究老年高血壓患者采用高血壓健康管理后對其治療依從性的影響效果,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9年1月~2020年6月在榮成市人民醫院進行治療的130例老年高血壓患者為研究對象,采用隨機數表法分為參照組和試驗組,每組65例。參照組患者中,男53例,女12例;年齡64~78歲,平均年齡(71.49±2.43)歲。試驗組患者中,男50例,女15例;年齡65~79歲,平均年齡(70.65±2.14)歲。對比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本研究經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患者均自愿簽署知情同意書。
1.2? 納入與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①符合《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2018年修訂版》診斷標準[2],并經過確診為原發性高血壓者;②血壓水平<3級、病程>3年者。
排除標準:①具有精神類疾病或認知障礙無法配合治療者;②半年內發生心肌梗死或腦卒中者;③伴有其他嚴重疾病者。
1.3? 方法
參照組患者采用為期6個月的常規降壓治療并進行健康教育,如向患者講解高血壓健康常識、常見誘發疾病的因素以及高血壓所造成的危害等,使患者意識到有效治療的重要性,從而能夠更好地提升治療的依從性,遵從醫囑并能夠定期進行復查。
試驗組患者在常規降壓治療的基礎上實施為期6個月的高血壓健康管理,具體內容如下:
①建立高血壓健康管理小組。小組由3名心血管內科醫生、2名慢性病防治醫生以及3名專業護理人員構成,并制定詳細的管理規范,優化患者健康檔案管理工作,各小組成員進行明確的分工,并進行定期的專業培訓,強化人員健康管理綜合業務能力;針對實際臨床護理情況,規范醫護人員的操作規范,并依據患者的不同情況制訂個性化健康處方,如飲食、體質量控制等;慢性病防治醫生需依據患者病情分層、分級建立、優化健康檔案,根據患者的基本資料制訂科學化的治療方案。
②強化對患者的健康教育。由高血壓健康管理小組定期組織患者開展高血壓知識教育,采用生活、通俗的語言向患者介紹疾病的誘發因素、主要癥狀、治療方案、注意措施以及治療的優秀案例等,使患者更加清晰地掌握自身對疾病的認知程度,以及依從性對于治療的重要意義,增強患者的自我護理水平;此外,還可以通過每月組織1~2次、2 h/次的病友活動讓患者之間進行有效的溝通,選擇典型患者向其他患者講述自己的經驗及認識,使患者之間能夠互相學習。
③提升心理干預及隨訪工作。根據臨床經驗來看,老年高血壓會對家庭造成一定的負擔,并且在疾病的折磨下將會產生焦慮、煩躁甚至是抗拒治療等負面心理,對此,高血壓健康管理小組應為患者提供心理護理干預,護理人員通過采用溝通交流的方式緩解患者的負面心理,提升治療的自信心,從而增加患者治療的依從性;此外,患者家屬也應在患者的治療過程中給予患者更多的關心與鼓勵,監督患者飲食、服藥以及血壓的控制;患者出院時登記聯系卡,并將患者出院時病情進行詳細的登記,每季度通過電話、微信的方式與患者或其家屬進行隨訪,為患者日常生活及服藥進行指導,并督促患者進行定期復查。
1.4? 觀察指標
兩組患者實施6個月的干預護理后對比各組的治療依從性以及高血壓健康管理實施效果。患者的治療依從性采用治療依從性量表(TASHP)結合李克特量表(Likert scale)賦值實施評估,評估結果為25~125分,得分越高說明依從性越好。
高血壓健康管理實施效果結果分為顯效、有效及無效,其中顯效標準為患者血壓保持在正常范圍140/90 mm Hg(1 mm Hg≈0.133 kPa)、24 h平均血壓<130/80 mm Hg;有效標準為患者高血壓得到緩解、但偶有復發;無效標準為患者血壓未見緩解甚至加重。總有效率=(顯效+有效)例數/總例數×100%。
1.5? 統計學分析
采用統計學軟件SPSS 25.0進行數據處理,計量資料用(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n(%)]表示,采用字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的依從性評分對比
兩組患者實施護理前治療依從性評分,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實施護理后試驗組患者依從性評分(87.25±1.53)分高于參照組(66.59±1.86)分,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兩組患者的健康管理結果對比
試驗組患者采用高血壓健康管理后血壓情況得到了有效控制,總有效率(100.00%)優于參照組(86.1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 討論
隨著人口老齡化的加劇以及生活質量的提升,老年高血壓已成為心血管內科中較為常見的疾病之一,患者只能通過長期服藥進行血壓的維持,長此以往將會造成患者出現不同程度的負面情緒,極大地影響患者治療的依從性。臨床中針對此類情況通常采用護理的方式對患者進行引導,但通常效果欠佳。臨床中導致患者治療依從性降低的因素較為復雜,如患者缺乏對疾病以及治療的認知、對藥物治療副作用以及療效的擔憂等[3]。隨著醫學水平的不斷進步,發現通過健康管理干預能夠增加患者在治療過程中的依從性,利用健康管理對患者疾病情況進行及時的干預,如健康宣教方式使患者能夠真實地了解自身實際的狀況,能夠自覺實施健康飲食、按時服藥以及定期檢查,可有效地改善預后,提升患者的生活質量[4]。
本次研究中,實施護理后試驗組患者的依從性評分高于參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明患者在高血壓健康管理所制訂的措施中,能夠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以及藥物控制,使患者形成主動配合治療的習慣;試驗組患者采用高血壓健康管理后血壓情況得到了有效控制,總有效率優于參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提示通過健康管理能夠有效地糾正患者對疾病以及治療的錯誤認知,通過了解致病原因、治療方案以及防護措施后,可有效緩解患者的不良心理,增加依從性。本研究結果與江雄輝[5]等研究具有一致性,其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采用健康管理后依從性評分(86.9±1.5)分高于對照組(65.3±1.9)分;觀察組患者的血壓得到了有效控制(100%),情況明顯優于對照組(86.4%)。
綜上所述,高血壓患者應用高血壓健康管理措施后可提升臨床治療的依從性,對患者病情的恢復具有顯著作用,具有重要的臨床應用價值。
參考文獻
[1]溫佳慧,唐紅英.社區老年高血壓患者服藥依從性現狀及干預研究進展[J].當代護士(中旬刊),2018,25(10):5-9.
[2]《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修訂委員會.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2018年修訂版[J].心腦血管病防治,2019,19(1):1-44.
[3]侯曉林,曾慶華,趙志穎.某三甲醫院門診老年高血壓病患者服藥依從性現狀及影響因素分析[J].中國衛生事業管理,2019,36(1):37-39.
[4]王否,顧佳怡,徐輝,等.社區綜合健康管理對老年高血壓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J].中華疾病控制雜志,2018,22(7):708-711.
[5]江雄輝,鐘淑萍.高血壓健康管理方案對老年高血壓患者治療依從性的作用[J].深圳中西醫結合雜志,2019,29(16):198-199.
作者簡介:肖洪江(1972.10-),男,漢族,籍貫:山東省威海市,本科,主治醫師,研究方向:慢性病健康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