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需打開包裝加熱幾分鐘,一份美味菜肴即可上桌,這就是被稱為“懶人福利”的預制菜。近幾年,隨著“宅經濟”崛起,快捷美味的預制菜成為不少消費者的心頭好。《2021中國預制菜行業市場前景及投資研究報告》顯示,我國目前預制菜市場存量約為3 000億元。若按每年20%的復合增長速度估算,未來6~7年,我國預制菜市場可成長為萬億元規模的市場。目前,已有多家上市公司圍繞預制菜加快全產業鏈布局。
從前些年的默默無聞,到萬億元市場規模潛力,預制菜的發展很快。經濟社會發展、居民餐飲消費習慣改變、冷鏈物流發達、農業工業化成本降低等多重因素,共同促進了我國預制菜行業的發展。但同時,我國預制菜行業發展尚處于起步、探索階段,存在不少痛點問題。
最受消費者關注的是預制菜的新鮮度和安全性問題。預制菜通常是指以農、畜、禽、水產品為原料,配以輔料,經預加工而成的成品或半成品。預制菜從加工到出售時間跨度較長,并涉及冷凍冷藏環節,故其在食品保鮮乃至安全等方面存在更多風險點,可能會造成食品營養流失,甚至過期、變質等問題。為此,業內需不斷更新預制菜的生產、存儲、保鮮等技術,建立起一套預制菜質量安全標準,著力完善預制菜安全生產檢測體系。
我國預制菜生產企業雖然眾多,卻以小、散、弱居多,缺乏相關行業規范。企查查統計數據顯示,2020年預制菜相關企業數量在1.2萬家左右,多為中小企業,多數停留在作坊式生產加工模式,產品單一,標準化程度低。為此,有關部門在細化預制菜產品標準體系、操作規范流程的同時,還需強化職業準入門檻和行業自律紅線,加大違法違規成本,為消費者的健康和行業的有序發展把好安全關。
▲新聞來源:經濟日報
▲下載地址:http://cfnews.com.cn/xinjingji17628.html
▲下載時間:2021年12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