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夢瑤 郭本凱 王雅平
“買買買”如今和吃飯、睡覺一樣,成了不少人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和您所購商品一起到家的還有它們的外包裝。大件商品一般是用紙盒、紙箱包裝的。這些紙盒、紙箱如果作為垃圾被丟棄,無論填埋還是焚燒,不僅造成環境污染,也是一種資源的浪費。有人說垃圾只是被放錯地方的“寶藏”,這句話用到快遞包裝上實在貼切。沒有破損或破損極小的紙盒、紙箱完全可以重復再利用,這不僅是節約資源、保護環境,如果能夠達到一定規模的產業化,也能讓咱們消費者“買買買”時節省更多的“銀子”。
國務院印發的《關于加快建立健全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經濟體系的指導意見》中指出:倡導綠色低碳生活方式,引導開展綠色生活創建活動。進行廢舊紙盒、紙箱的回收正是響應國家號召,助力實現綠色物流,即通過充分利用物流資源,采用先進的物流技術,合理規劃和實施運輸、儲存、裝卸、搬運、包裝、流通加工、配送、信息處理等物流活動,降低物流對環境影響的過程。
而對于我們普通人來說,綠色低碳的生活方式不僅僅是響應國家號召,也實打實地對自己的生活有幫助。誰不想生活環境優美宜人,誰愿意經常在小區路面見到被隨意丟棄的快遞包裝呢?
積極參與紙盒、紙箱的回收,可以減少因快遞包裝廢棄物被焚燒、掩埋,對空氣、土壤等環境造成的危害,為環境保護做出貢獻。紙盒回收后進行二次加工利用還可以保護樹木,減少水污染。
如果將帶有個人信息的快遞紙盒隨意丟棄,有可能造成個人信息泄露。
提高紙盒的回收利用率,不僅能降低物流成本,也可推進快遞包裝的減量化、標準化、循環化。
目前的實際情況是,還沒有專業的機構對包裝紙盒進行回收,而賣家由于各種各樣的原因,也沒有將推動消費者回收紙盒作為購物的“必選環節”。2020年,我國完成的快遞業務量為833億件,年均增長率為27.6%。然而,如此龐大的業務量,其包裝物總體的回收再利用率卻不足20%。其中紙箱的利用率雖較高,但也未達到50%,其他包裝物的再利用率則更低。
筆者所在的高校開展了一項專門針對紙盒回收再利用的研究,即“消消回收盒”項目——在農村、社區及高校建立完整的紙盒回收系統。項目計劃將回收的、可再次利用的紙盒運至紙盒生產合作商,對紙盒進行二次加工,重復再利用。這一項目雖然只是處在研究階段,但未來很有可能助力實現紙盒回收利用,減少資源浪費,甚至是產出新的工作崗位。
在農村、社區、高校,建立多個回收包裝紙盒的站點,由專門的工作人員或志愿者引導消費者將快遞包裝紙盒投放到相應站點。
由工作人員對投放到站點的快遞包裝物進行分類,將可重復利用的紙盒送至合作的紙盒加工廠進行二次加工。紙盒回收產生的經濟效益用于相關工作人員的工資支出。將剩余不可回收的快遞包裝物交給正規的廢品回收站進行處理。
日常生活中,我們所見的快遞面單紙張大多為多聯無碳復寫紙,這類紙張在水、醇、酮、酯等常見溶劑中可完全溶解。紙盒回收站點可設立信息去除裝置,采用強噴水、高溫烤或噴射無碳復寫紙專用消字液等方式進行信息消除。這樣做可以消除人們對于個人信息泄露的顧慮。
對于主動進行紙盒回收的消費者,回收站點可予以獎勵,比如按照回收量進行積分,累計到一定程度可以兌換獎品。獎勵分兩種:(1)進行網購時,為消費者提供打折福利、紅包獎勵、包郵等具有延期性的獎勵;(2)在回收站點設立實物獎勵裝置,根據積分兌換相應的商品。
目前,“消消回收盒”項目只是處于初步研究階段,還未正式投入運行。那么,在還沒有專業的紙盒回收機構出現時,咱們老百姓能做點什么,為快遞包裝紙盒回收再利用貢獻一份力量呢?
我們大多數人收到快遞時,都有隨手打開,然后將紙盒丟至垃圾桶的習慣。這樣做不僅增加了紙盒回收的難度,也會對自然環境產生負面影響。因此,在收到快遞時,我們不應該隨意丟棄包裝紙盒,而應將其放到可回收物的垃圾桶中。此外,現在淘寶等網站有“包裝回收”選項,您在收到快遞后,可以使用這一功能進行紙盒回收。
我們可以將快遞包裝紙盒帶回家中進行二次使用,如裝書、裝鞋等,充分發揮紙盒的“剩余價值”。也可以等紙盒積攢到一定數量時將其賣給廢品站,取得一筆小收入。
我們要及時清除快遞面單上的個人信息,做好自我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