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雨潼
內分泌失調是一種臨床常見的內分泌系統疾病,與許多疾病相關,如痤瘡、女性的月經失調、男性的性功能障礙等。對于有些患者而言,恐慌、氣短、乏力、急躁、易怒、失眠、多夢和胸悶疼痛等癥狀,也可能是內分泌失調引起的。
內分泌系統是人體的組成部分,它的狀態與人體健康互相影響。內分泌失調是指體內各種內分泌腺的異常變化引起的與激素紊亂有關的癥狀,如垂體異常引起的功能障礙、甲狀腺功能紊亂、甲狀旁腺功能異常、腎上腺功能異常、胰腺功能異常等,均可導致內分泌紊亂。事實上,只要一種內分泌腺的激素分泌異常,就會導致內分泌系統失調。反過來,許多疾病都是由內分泌失調引起的,包括甲亢和甲狀腺功能減退、糖尿病、腎上腺疾病等。
判斷內分泌疾病不僅要看癥狀,還需要到專業內分泌科進行相關檢查,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診斷和藥物治療。患者切不可盲目自我診斷和用藥。只有通過正確的診斷和治療,才能使內分泌失調得到緩解、治療,最終使體內的內分泌腺體恢復到正常的工作水平并保持平衡狀態。
內分泌失調的確有可能令人變“丑”。
女性內分泌失調,雌激素水平過高,容易令體液在體內積聚過多,導致黑眼圈。有些患者由于內分泌失調,腎上腺皮質功能下降,甲狀腺功能不好,也可能產生黑眼圈。
內分泌失調者,身體代謝、循環均有障礙,容易導致黑色素沉著,產生色斑。
大多數女性,尤其是沒有生育、哺乳的女性,發生乳房脹痛、乳腺增生的主要原因是內分泌失調。
不論男女,人體內的內分泌系統都會同時產生與釋放雄性激素、雌性激素,差別在于男性的雄性激素較多,女性的雌性激素較多,這樣才會產生各自的第二性征。當內分泌失調時,女性體內的雄性激素分泌過多,體毛就可能異常增多。
如今,不少年輕人都有脫發的困擾,其中一部分人的脫發是內分泌失調引起的。尤其是經常熬夜或者精神壓力大的朋友,更加容易發生內分泌紊亂。對于男性而言,雄性激素分泌過于旺盛,會使激素平衡遭到破壞,進而影響頭皮毛囊的生成,形成“雄禿”。對于女性朋友而言,激素分泌失調也容易導致頭發稀疏。
不少人會在青春期遭遇一個不太令人愉悅的成長的煩惱——長痘。痘痘在醫學上被稱為痤瘡,患者大多是因為體內出現了內分泌失調。當人體內分泌功能紊亂,激素和電解質失衡,會導致皮脂分泌過剩,皮膚無法順利排除出多余的油脂,堵塞毛囊,為痤瘡棒狀桿菌的快速繁殖提供條件,繼而引發痤瘡或脂溢性皮膚病。
很多體重超標者會感嘆自己的消化系統太好——“喝涼水都長肉”。但是,這很可能與內分泌失調有關。
女性內分泌失調,皮質激素分泌異常,皮膚會變得粗糙和缺乏彈性。
患者可能總感覺慌張、不耐煩、容易激動甚至狂躁,會因小事與同事或家人吵架,總是擺出一副“不開心”的樣子,有時情緒難以控制。晚上睡覺時,會因胸悶而哽咽,嚴重時還有可能導致血壓升高等一系列不適癥狀。
如果女性內分泌失調得不到積極治療,可能導致不孕。
女性內分泌長期失調也會引發婦科疾病,如子宮內膜異位癥、月經不調、痛經、乳腺疾病等。
男性內分泌系統如果長期處于紊亂狀態,有可能使生殖器官受到影響,導致男性不育。
內分泌系統的相關激素參與調節人體的代謝過程、生長發育、生殖衰老等生理活動和生命現象,受多種因素影響。如果發生內分泌失調,想要將其調整至正常,除遵醫囑合理使用藥物外,還需要患者在飲食起居等多方面進行調整。
運動除了可以強身健體之外,還能夠幫助我們排出體內毒素,加快血液循環,特別是能夠改善因內分泌失調導致的肥胖、皮膚問題。慢跑、瑜伽、快走等常見的有氧運動適合絕大多數人。
健康睡眠對調節內分泌意義重大。最好晚上10點之前就上床睡覺,減少使用電子設備的時間,讓大腦得到充分的休息,提高睡眠質量。
應做到飲食均衡,多吃新鮮食材,少吃深加工食物,盡量不吃高脂肪的油炸食物、口味辛辣刺激性的食物。家中可常備幾種不同品種的植物油,烹飪時輪換使用,以便獲取數量充足、種類豐富的單不飽和脂肪酸、多不飽和脂肪酸。
經常洗熱水澡可以舒張血管,增強心血管功能,加速血液流通速度。用溫度適宜的水(41℃左右)泡腳、泡澡,也對調節內分泌有一定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