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刊記者 鞏聰聰
11月20 日,濰柴發布全球首款本體熱效率52.28%商業化柴油機和全球首款本體熱效率54.16%商業化天然氣發動機。活動現場,中國工程院黨組書記、院長李曉紅給出了“振奮”“驕傲”的高度評價。
值得關注的是,前者是濰柴在2020 年柴油機本體熱效率突破50.23%、今年1 月突破51.09%的基礎上,再次創造的全球新紀錄,意味著濰柴連續3 次走向世界行業巔峰。后者則是對內燃機行業的一次革命性顛覆,標志著天然氣發動機熱效率首次超越柴油機,成為目前熱效率最高的熱力機械。
內燃機可靠性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濰柴動力董事長譚旭光在發布會上道出了濰柴再刷世界紀錄背后的底氣:“濰柴以博士團隊為核心的廣大青年科技工作者,在國家戰略科技力量中體現濰柴科技工作者的擔當精神,為建設世界一流企業作出了貢獻。”
科技自強自立無疑是濰柴再刷世界紀錄的最直接動因。而以自我驅動、競爭驅動、責任驅動、開放驅動為主要特征的“四驅”內核,則是成就濰柴科技自強自立的關鍵力量。其中,自我驅動即成為內燃機行業全球技術領導者,競爭驅動即超越同行的“本體熱效率之王”,責任驅動即推動節能減排的“大國重器”,開放驅動即全球鏈合創新的集大成者。
從2020 年9 月發布全球首款本體熱效率50.23%的柴油機,到2022 年1 月將數據刷新為51.09%,再到時隔10 個月推出全球最高本體熱效率的柴油機和天然氣發動機,濰柴一次次刷新自己創下的全球紀錄,憑實力站上全球行業巔峰。

內燃機可靠性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濰柴動力董事長譚旭光在發布會上
德國博世集團CEO 史蒂芬·哈通和奧地利AVL公司CEO 赫爾穆特·李斯特均對濰柴給予了高度評價。博世集團是全球第一大汽車技術供應商,AVL 公司是世界三大權威內燃機研發機構之一。他們的評價可謂對濰柴“內燃機行業全球技術領導者”的“權威認定”。
柴油機誕生125 年以來,熱效率提升一直是全球行業的共同追求。濰柴此次創造兩項世界紀錄,其中最大的看點就是——本體熱效率。
何為本體熱效率?即不依靠余熱回收裝置,將柴油燃燒的能量轉化成發動機有效輸出功的比例。據了解,美國超級卡車項目發布的55%熱效率柴油機,系依靠余熱回收實現,在沒有余熱回收裝置的情況下,其熱效率為50.5%-51.5%,且項目至今僅停留在實驗室階段。而濰柴熱效率高達52.28%,且3 次突破均為“本體熱效率”,均可商業化落地。兩相對比,高下立現,濰柴的王者地位毋庸置疑。
交通運輸領域是實現“雙碳”目標的重要戰場,內燃機扮演著重要角色。作為我國內燃機行業的龍頭企業,濰柴主動擔當,從國一到國六乃至未來的國七,在歷次國家排放升級中都發揮著引領作用。據推算,與46%熱效率柴油機、42%熱效率天然氣發動機的行業平均水平相比,52%熱效率柴油機可減少二氧化碳排放12%,54%熱效率天然氣發動機可減少二氧化碳排放25%。
國際汽車工程師學會聯合會CEO 克里斯·梅森在賀信里說:濰柴發動機的本體熱效率提升工作將為全球行業可持續發展和節能減排作出重大貢獻。中國內燃機學會的賀信對濰柴發動機本體熱效率指標的持續突破也予以了高度評價:為我國節能減排工作作出重大貢獻,對我國能源安全具有重要戰略意義。
“只有開放合作,道路才能越走越寬?!弊T旭光將濰柴的創新思路歸納為“三不”原則——不關門、不排斥、不違反。以開放姿態整合世界資源;鏈合國內外先進技術開展自主品牌的建設;遵守國際知識產權保護相關法律。
就是在這種開放合作、鏈合創新的驅動之下,濰柴“朋友圈”覆蓋全球,實現了國內外產業鏈共同提升。此次發布的兩款高熱效率產品,就是濰柴與全產業鏈共同努力取得的科技成果。
三劍縱橫定乾坤,一朝破云震寰宇。從企業管理視角看,濰柴再破極限之限背后,是譚旭光帶領濰柴打造世界一流企業的堅定信念。
譚旭光是我國內燃機行業難得一見的科技型杰出企業家,他深知唯有雙手自主創造的科技成果才能和國外競爭對手掰手腕。在他的力推下,濰柴組織萬人規模的大兵團科技攻關,永不滿足地攀登全球內燃機行業最高峰,就是為了將命運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當前,“雙碳”目標深入人心。鮮為人知的是,正是因為熱效率的持續提升,我國柴油機行業從2015 開始實際上已達到“碳達峰”。雖然柴油車的保有量大幅上升,但全國柴油消耗量卻在逐年下降。與行業平均水平相比,52%熱效率柴油機和54%熱效率天然氣發動機如果全部商業化應用,每年可為我國減少碳排放近1億噸,對推動傳統內燃機行業節能減排、綠色發展具有重大戰略意義。
在綠色低碳的追求中,譚旭光堅持“傳統動力+新能源動力”兩條腿走路,先立后破、雙管齊下、齊頭并進。早在十幾年前,譚旭光就開始布局新能源。目前,濰柴已牽頭創建了國家燃料電池技術創新中心,建成了年產2 萬臺的燃料電池基地,氫燃料電池和固體氧化物燃料電池均處于全面領先水平。今年6 月,濰柴聯合中國重汽發布全國首臺商業化氫內燃機重卡,一舉奠定了濰柴在替代燃料動力領域的先驅地位。
黨的二十大報告強調,完善中國特色現代企業制度,弘揚企業家精神,加快建設世界一流企業。
在譚旭光管理的企業,諸如“不爭第一就是在混”的醒目標語隨處可見?!岸分景簱P、不知疲倦”,是與譚旭光共事過的人對他的一致評價。如他自己所說,他血液中沸騰的“柴油”仿佛總能爆發出巨大的能量。
“不是第一的不做,做就做第一?!辈粌H要當第一,還要做唯一,還要做無可挑剔的壓倒性第一,這是譚旭光做人的哲學,更是他做事情、做企業的哲學。目前,山東重工的產業版圖已囊括多個“第一”:全球重型發動機、重型變速箱、重型卡車等全球第一,意大利法拉帝豪華游艇品牌全球第一,推土機、拖拉機、收獲機械等中國第一。山東重工集團已達到5000 多億元收入,海外業務占比達到40%,旗下濰柴集團位列“中國跨國公司100 大”榜單第18 位,跨國指數達39.06%,是毫無爭議的世界500 強。
但是,譚旭光認為這還不夠。
11 月7 日,第五屆中國企業論壇上,譚旭光發表了建設世界一流企業的演講。他認為衡量世界一流不僅要看規模大小,更要看四個硬指標:有多少業務實現了全球競爭力的一流、掌握了多少全球領先的關鍵核心技術、產品和品牌是不是進入了全球中高端市場、治理體系是不是能夠駕馭國際化的復雜挑戰。
從這位科技型戰略企業家的赤誠、情懷與擔當中,我們看到了其建設科技驅動型世界一流企業的堅定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