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訊員 田玉慶 張作民 吳林
濟寧市國資委按照國企改革三年行動有關“推動國有經濟布局結構優化調整實現新突破”部署要求,高標準編制《濟寧市市屬國資國企改革發展“十四五”規劃》,將加快現代港航物流產業發展作為推動國有經濟布局結構優化調整的主攻方向。積極爭取市委市政府成立了由市國資委牽頭抓總的市級現代港航物流發展指揮部,指導濟寧能源發展集團組建濟寧港航發展集團,明確港航發展主業,專業化整合市級港航資產,深挖“黃金水道”獨特優勢,主攻“公鐵水”多式聯運,加速國有資本向優勢企業、核心主業集中,打造了傳統能源國企轉型升級的范例,實現了穩增長、調結構、促改革的有機結合。
資源型城市轉型升級,是擺在濟寧高質量發展道路上的一道坎。濟寧市國資委依托“上通瓦日鐵路,下依京杭運河”交通區位,大力發展內河航運,引領推動濟寧港航經濟加快發展。
強化主責主體。指導濟寧港航發展集團對港航工程處進行轉企接收,完成森達美躍進港、龍拱港、太平港3 個港口的整合劃轉,爭取梁山港9-11#泊位、龍拱港4-10#泊位工程使用港口岸線獲得省交通運輸廳批復,完成春江港、順達港股權收購,與微山縣微山湖港航集團成立合資公司,整合微山縣港口資源。積極推動與中交潤楊等企業成立混合所有制物流公司,聚合全市船舶4200 多艘,組建全省首支LNG 新能源動力船隊,拉開濟寧港航產業大發展的序幕。
推動港口擴能。將“海港理念”引入內河港口,加快打造梁山港、主城港、微山港億噸級港口群,龍拱港、梁山港被列入省基礎設施“七網”建設行動計劃、省重點基礎設施項目,全國內河首個智慧化集裝箱港口龍拱港4-10#泊位入選2022 年省重大項目并提前1 個月竣工運營。梁山港8 個2000 噸級泊位、10 萬標箱集裝箱碼頭、中國最大跨度的鋼結構儲煤棚已投產運營,3 月份、6 月份煤炭到發量均雙超90 萬噸。龍拱港圍繞打造江北內河最大的智能化集裝箱示范港,3 個集裝箱泊位建成啟用,可達到年30 萬標箱的吞吐能力。
聚力航道升級。超前完成梁濟運河升級改造等4項工程,“三改二”智慧航道成為全市唯一通過初選的“交通強國科技示范工程”,自此京杭運河濟寧段140 公里東線主航道和二級壩以南27.3 公里湖西航道全線達到二級航道標準,航道整體通航能力實現翻倍。
建造數字平臺。圍繞貿易一站式服務,建成啟用濟寧港航智慧物流交易平臺和濟寧能源港航物流中心,前三季度完成交易量100.24 萬噸、交易額23.29 億元,貿易類貨物營收占比提升至96.69%。濟寧港航發展集團通過全面運行“1+3+5N”的智慧港航大數據服務平臺,實現港口、物流、貿易、上下游企業“一站式”鏈接,大宗商品交易由線下變“云端”,形成“濟寧價格指數”,“基于京杭運河的濟寧港航智慧物流大數據服務平臺設計研究”在第十五屆全國現代物流科技創新大會上榮獲一等獎。
聚焦水運對生產降本增效,著力打通“陸改水”“鐵轉水”物流運輸廊道,全力保障供應鏈穩健暢通。濟寧“瓦日鐵路-京杭運河-長江黃金水道-東南沿海”大通道智慧綠色鐵水多式聯運示范工程進入國家多式聯運示范工程創建項目名單;濟寧港航發展集團躋身“2022中國物流企業50 強”第32 位,首次榮獲物流行業內最高獎項;濟寧港航梁山港有限公司被認定為“2022 年山東省第十一批五星級物流企業”。

龍拱港實行集裝箱運輸新模式
專注“公鐵水”聯運。加快建設港航大宗集疏中心,推動“公路+鐵路+水運”聯運,確保供應鏈暢連暢通。以梁山港為例,將京杭運河通航里程向北延伸了17 公里,與瓦日鐵路聚合,占據了西煤東運咽喉要地,實現了“上承晉陜蒙能源基地,下達蘇浙滬和長江經濟帶”,2000 噸級船舶自此可通江達海。通過“敲門行動”“串鏈行動”,與華勤集團、東宏股份等企業加強合作,提供全方位物流服務,助力濟寧“制造強市”建設。
專注“散改集”模式。探索“一箱到底”全程物流新模式,加快實施“散改集”、集拼集運和模塊化運輸。加快與京杭運河、長江沿線重點港口的連接,開通濟寧至武漢、南京、連云港、徐州等12 條集裝箱航線。強化與馬士基航運、中遠海等航運企業合作,暢通國內國際運輸通道,推進陸海內外聯動、雙向開放,積極融入國家雙循環發展格局,濟寧到越南胡志明市外貿集裝箱航線完成首航。
專注“鐘擺式”運輸。積極對接實體經濟上下游企業,開展大宗商品“到發運、集疏運”服務,“一手把貨源、一手把船舶”,推動供需方運輸信息無縫對接,全力穩定雙向貨源市場。目前,已在上海等地設立5 個辦事處,強化與泛亞、中谷、安通等企業合作,儲備客戶訂單超4000 萬噸,初步形成穩定的上下游物流供應體系,七成左右船舶實現“鐘擺式”運輸。
圍繞打造多元互補、協同聯動的新發展格局,推動港口與腹地產業板塊高效協同,加快涉港臨港重大項目落地,打造向產業鏈、價值鏈高端集中的集聚區。
謀劃布局臨港產業園區。瞄準以港聚產、港產融合,編制《濟寧港航集團業務板塊落位實施規劃》《濟寧港航經濟產業園區發展實施方案》,建設梁山京杭多式聯運物流園區、龍拱集裝箱示范園區、躍進臨港產業園區等五大產業園區,打造加工制造、物流貿易、供應鏈金融等產業項目集聚平臺,促進產業鏈、供應鏈、金融鏈“三鏈協同”。
狠抓涉港產業項目建設。在梁山港腹地建設濟寧港航鋼鐵物流加工基地被國家發改委列入“物流業制造業融合創新發展典型案例”,目前已具備年產50 萬噸高強度鋼材能力,成為北鋼南下、南鋼北運新樞紐。同樣坐落于此的濟寧港航運輸裝備和集裝箱制造基地,首期1300 個自備箱投入使用,成功輻射武漢、常州等內河主要港口,濟寧能源“濟寧港航”集裝箱品牌逐漸家喻戶曉。在太平港規劃建設的新能源船舶修造項目明年將全面投產。
著力加快招商引資突破。在南京召開2022 港航經濟高峰論壇暨物流貿易業務推薦會,力邀南京及周邊港口、客商“入伙”“聯姻”,尋求“最大公約數”。強化以企招商,先后引進陜煤化、中船集團、中交建集團等世界500 強企業和森達美集團、香港中華煤氣等外資企業,與20 余家戰略伙伴簽署合作協議。7 月份,濟寧能源與寧德時代簽署船舶電動化合作協議,積極推進與武漢理工大學共建的新能源船舶技術研究中心校企合作項目,強強聯手落子“船舶電動化”。此舉將進一步加快濟寧能源發展集團向智慧供應鏈集成服務商和能源物流產業服務運營商轉型,成為濟寧爭先進位和高質量發展的強勁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