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刊記者 徐天寶/通訊員 王桂緒 高海波 夏立楠
國企改革三年行動以來,五蓮縣國資國企盯緊改革任務目標,突出改革發展質效,抓住完善中國特色現代企業制度、建立市場化運營機制等重點任務集中發力,有力推動了縣屬國企高質量發展。截至2022年10 月,縣屬國企資產總額282 億元。今年1-10 月份,實現營業收入14.77 億元,上繳稅金1.86 億元,同比分別增長99.47%和63.21%,運行質量明顯提升,改革成效逐步顯現。
在日照市區縣級國企改革三年行動綜合評估中,五蓮獲A 級第一名,改革典型案例被山東省國企改革領導小組辦公室轉發。10 月31 日,省國資委召開縣級國資國企改革發展示范點負責人座談會,五蓮縣國資局負責人就縣屬國資國企改革發展及國資監管路徑探索方面取得的創新舉措、亮點做法作了典型交流發言。
建立閉環管理機制。梳理細化了57 項改革任務、建立任務臺賬,實行銷號管理,將“任務清單”變為“銷號清單”,形成“落實任務-舉措落地-按期銷號”的閉環管理模式,最終實現任務清零。
建立典型引路競爭機制。將改革成效納入國企“亮劍比拼”擂臺賽,每月選取1-3 項改革事項進行現場交流、評議,考核結果逐一排名,通過正面引領,找差距、抓落實。水務集團的全員績效考核、交發集團的子公司任期制契約化管理等一批做法在縣屬國企中推廣。
建立月例會機制。每月組織召開國企改革三年行動推進會議,各企業交流改革進展、亮點工作,對改革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有針對性地分析研究,通過月例會解決突出問題50 余項。
建立“巡審聯動”機制。縣委將國企改革列入巡察,并與縣審計局對改革成效實行“巡審聯動”,對縣屬國有企業三年行動改革、主責主業、公司治理、重大風險防范情況進行重點巡查,力促改革傳導壓力。
完善科學決策機制,法人治理能力不斷提升。一是堅持黨的領導。明確黨組織法定地位,指導縣屬企業全部完成“黨建入章”工作,系統梳理“三重一大”相關制度,明確重大事項黨組織前置研究討論清單,明晰黨組織“定”和“議”的具體事項,與董事會、經理層決策清單形成閉環、無縫銜接。二是落實董事會職權。全面落實董事會發展決策權、經理層成員選聘權、重大財務事項管理權等6 項職權,建立董事會向經理層、向各級子公司授權等制度,規范企業法人治理結構。今年以來,一級企業及重要子企業共召開董事會議18次,研究議題96 項,董事會“定戰略、作決策、防風險”的功能定位逐步顯現。三是發揮外部董事作用。選聘15 名外部董事派駐縣屬國企,配齊配強縣屬企業及重要子企業董事會成員,實現外部董事占多數。選定8名外部董事作為召集人,建立外部董事召集人制度,對董事會議題提前進行溝通交流,對決策事項在充分討論的基礎上進行表決。

深化三項制度改革,企業內生動力全面釋放。堅持把深化三項制度改革作為提升活力效率的關鍵。一是強化市場化選人用人。采取統一面向社會公開招聘、“線上+線下”雙發力、“筆試+面試+技能”三考核的方式,按照公開透明、人崗匹配的要求,把好選人入口關。拓寬人才引進渠道,對事業單位招聘成績國企共享,意向人員直接進入國企考察范圍,擇優錄用。國企改革三年行動以來,完成各類人才招聘175 人。對現有在崗員工實行競聘上崗、動態管理,建立以勞動合同管理為核心的市場化用工機制。二是推進經理層任期制和契約化管理。咬定契約化業績目標制定這一關鍵環節,以前三年財務數據為基礎,科學設置經營業績目標,做到“人人背指標,人人有壓力”,充分調動起各層級經理層成員的積極性和主觀能動性。目前,一級企業及子企業41 名經理層成員全部實現任期制和契約化管理,在交發集團試點,推進22 名中層管理人員任期制和契約化管理。三是實施全員績效考核。聘請外部咨詢機構優化職工崗位、薪酬、考核三大體系設置,明確2-4 個管理層級,確定174 項考核指標、5 個薪檔等級,建立起統一規范的薪酬體系和以考核為主要導向的績效體系,實現全員定任務定指標,人人有壓力有動力,企業全員績效考核覆蓋率達100%。
強化兩個能力建設,企業監管效能不斷提升。增強企業風險防控能力,組建法律服務中心,將法律審核作為重大決策事項前置程序,制定出臺了《縣屬國有企業重大事項法律審核的若干規定(試行)》《縣屬企業法律審核工作指南》,對企業申報的重大事項實施“雙重法律審核”。截至目前,共受理、解決法律事項79 次。強化素質能力提升,針對國家政策法規、改革做法、經驗交流、理論研究、企業創新等主題,每周編印一期《國資參閱》,指導企業改革任務落地。

“投資+”合作式運營。縣屬國有企業投資15 億元,建設標準化廠房38 萬平方米,通過廠房、固定資產、土地等作為合作資產,打造富有競爭力的招商平臺、產業平臺、服務平臺,孵化有發展潛力的中小企業21 家,在企業獲得成長后引入外部戰略投資,實現資產增值并收回投資。土地發展集團參與承建的市北新能源產業園,為入駐園區的中小企業提供個性化配置,助推山東日精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美諾科技有限公司等多家中小型企業孵化成長,僅房租年收入達600 余萬元。
“科技+”創新式驅動。以智能制造和綠色創新服務為導向統籌運營城北工業園,建設新能源汽車、高端裝備制造、遠鴻航天機電等4 個產業園和1 處鄰里中心,落戶新能源汽車、科研中心、航天機電、精密儀器等多個科技創新型項目,年產值近40 億元,為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科技動能。
“服務+”保姆式管理。縣屬國有企業致力于優化園區營商環境,建設鄰里中心,為入駐企業提供保姆式服務。水務集團承建運營的許孟綠色鑄造產業園區,利用園企合作方式,提供餐飲娛樂、公共服務、展覽中心、人才招聘等保姆式服務,在園區內開辟行政審批、市場監管等綠色通道,統一園區環評審批、污水處理、供電接入,為入駐企業解決了審批難題。
摸石過河方有鑒,守成固步自無峰。五蓮國資國企將以全省國有企業創新驅動高質量發展會議精神為指導,強化黨建引領,以高質量黨建引領高質量發展,深化國企改革成效,心無旁騖攻主業,提升企業競爭力,加快推動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持續推動國資國企工作走在前、開新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