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訊員 田玉慶 崔保廷
公共交通是城市流動的血脈,是市民綠色出行的主要交通工具和展示城市形象的流動窗口。黨的十八大以來,濟寧公交集團堅持黨建引領,認真貫徹落實集團“34567”工作思路,主動融入城市發展新格局,緊扣交通強市戰略部署、主城區疏堵保暢、“綠色出行”城市、“公交都市”創建等重點工作,強化公交優先發展,推動綠色智慧出行變革,不斷刷新出行“幸福指數”,串聯起市民便捷出行的“生活圈”。
從“一線一車”重構公交線網到全國率先實施早晚高峰免費乘公交、從大站快線到創新助學公交工程、從全省率先實現公交車輛100%純電動化到實施公交場站綜合利用……濟寧公交集團在邁向高質量發展的道路上步步登攀,精耕細作、砥礪前行,濟寧市公共交通事業日新月異,市民出行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歲月不居,時節如流。從開通首條大站快線D801路,到首條公交示范線路K86 路,再到濟寧城區與兗州區公交一體化示范線路91 路……10 年來,濟寧公交集團以群眾需求為導向,不斷完善公交線網布局,累計新開通49 條常規公交線路、15 條鎮村公交線路、2 條旅游線路、71 條助學公交。公交運營線路總數由31 條增加到167 條,增長439%;線路總長度由600.5 公里增加到2213 公里,增長269%;年運營里程由4404 萬公里增加到5533 萬公里,增長25.6%。堅持以“減重復、增覆蓋、便接駁、提運速”為原則,開通6 條快速公交示范線路,滿足市民長距離、快速化的出行需求。創新拓展了夜間專線、桃花節專線、牡丹園專線、寄思專線等特色公交,開通熱點商圈夜間線路、微循環社區便民支線、高鐵專線、濟寧城區與兗州區公交一體化示范線路,打造了高品質、有溫度的“多元公交”,構建形成層次明晰、布局合理的“快線、干線、支線、微循環線”公交線網體系,形成“一環、九廊、十支角”的線網布局,保障市民行有所乘、乘有所選。
2019 年11 月,更是邁出了都市區公交運營的新篇章,為縣級公交樹立了嘉祥樣板,實現了市屬國有公交運營縣級市公交的跨越,為縣域經濟發展、賦能美好出行注入了強勁的生機和活力。2021 年3 月18 日,百度地圖發布的2021 年度中國100 個城市交通報告顯示,濟寧市成為2021 年擁堵指數下降幅度最大的城市,降幅為19.52%,公共交通充分發揮了濟寧市主城區疏堵保暢“主力軍”作用。
經過10 年的發展,濟寧公交運營車輛從647 輛發展到現在的1291 輛,新能源電動化車輛占比100%,2019 年全部淘汰燃油及燃氣車輛,大大降低了公交車輛營運過程中產生的尾氣及噪音污染,為市民提供了舒適和環保的乘車環境。
10 年來,濟寧公交集團始終踐行綠色發展理念,積極響應國家節能減排號召,加快城市公交產業轉型升級,探索拓展綠色交通新模式,逐年加大新能源公交車的推廣和應用。截至目前,濟寧公交集團公交車輛100%新能源電動化繼續領跑全省第一方陣,部分新增車輛采用全通道低地板,車廂采用地鐵式的全平地板,后橋通道加寬,進一步方便了乘客在車廂內通行,同時照顧了行動不便人士的無障礙通行。車上配備的“智能黑科技”能有效輔助駕駛員運營和給乘客提供更多的服務,嶄新的車體外觀、寬敞舒適的車廂給市民帶來出行新體驗。按新能源電動公交車年均運營里程5000 萬公里計算,每年可減少1400萬升柴油消耗,相當于每年可減少二氧化碳排放3.7 萬噸,為實現全市碳達峰、碳中和目標貢獻了力量。

公交車輛100%新能源電動化領跑全省第一方陣

支持微信、支付寶、云閃付、銀聯卡、身份證等全鏈條10 種支付方式乘車
隨著智慧城市建設上升為國家戰略,“數智公交”逐漸成為城市公交出行的重要發展方向。2021 年,濟寧公交集團在全省率先實施公交場站綜合利用,建設濟寧市城區綜合停車場項目。該項目集“數智公交”建設,搭建全新系統平臺,實現調度系統、IC 卡系統、充電系統等大數據信息的融合于一體,統一報表展現、數字化智能調度分析等功能。2019 年,推出“濟寧公交”App,實現實時公交、虛擬卡刷碼乘車和公交卡(CPU 卡和虛擬卡)網上充值三大功能模塊,并進行了16 次版本更新,實現用戶充值退款、線路模糊查詢、線路收藏、線路換乘和線路首末班時間顯示等25項功能,成功接入“愛山東濟時通”App。2022 年再次升級,新增“空中客服”和“消息推送”功能。截止到2022年11 月,“濟寧公交”App 累計下載167.6 萬次。
10 年來,濟寧公交集團堅持“互聯網+公交”發展模式,通過“濟寧公交”App 實時運用,不斷滿足市民智慧化出行的需求。2020 年,在全省率先在部分車輛安裝刷臉支付系統,全面連通學生數據庫;全省率先利用大數據庫優化學生卡年審,實現學生卡、敬老卡、擁軍卡網上年審新模式。2021 年,豐富“定制公交”功能,實現多張車票一次購買、新線招募、用戶評價功能,更精準地提高公交服務水平;安裝身份證識別系統,老年人刷身份證乘車走在全省前列;實施OD 出行分析,車輛安裝客流分析儀,客流數據更實時、直觀、準確?;谝苿踊ヂ摼W的多元化支付快速普及,支持微信、支付寶、云閃付、銀聯卡、身份證等全鏈條10 種支付方式乘車,全面實現“移動支付”全覆蓋,解決了市民群眾乘車沒零錢、找零難、排隊充值等難題,提高了乘車出行效率。

在全省率先實施公交場站綜合利用
10 年來,濟寧公交集團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樹牢“‘五心’服務、快樂出行”服務理念,不斷提升服務標準,落實乘車優惠。老年人免費乘車年齡從70 周歲降為65 周歲、再降為60 周歲,從殘疾人、現役軍人(軍休干部)、殘疾軍人免費乘車到消防救援人員、退役軍人免費乘車,免費乘車群體已達10 類。從實行季節性票價到全國率先實行主城區早晚高峰免費乘坐公交車,從大年三十、正月初一免費乘車到高考“綠絲帶”公益活動,越來越多的乘客享受到更好的公共出行服務,乘車優惠真正“飛入尋常百姓家”。

為濟寧城區29 所中小學校陸續開通71 條助學公交線路

建成“五橫三縱”100.2 公里公交專用道
濟寧市自2021 年1 月1 日起實行主城區早晚高峰時段免費乘坐公交車以來,客流量日均達到10.4 萬人次,與政策實施前4.9 萬人次比較增長112%;年客運量達到7051 萬人次,同比增長104%,客流與疫情前相比恢復率全國領先。同時,對緩解交通擁堵起到了積極的作用,真正讓公交車成了百姓的“私家車”,市民乘車“熱情”不減,也讓該政策延續到2022 年年底。
隨著市民出行方式的巨大變革,中小學校周邊交通安全和擁堵問題逐漸凸顯,成為影響孩子上下學安全和社會出行效率的突出因素。濟寧市在深化拓展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工作中,以“我為群眾辦實事”為載體,聚焦學生上下學交通安全出行問題,創新實施“公交助學”工程,破解群眾身邊的“急難愁盼”大問題。2020 年以來,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和市直有關部門的大力支持下,濟寧公交集團陸續為濟寧四中、濟寧七中等29 所中小學校開通了助學公交線路,安全高效的點對點定制化服務、學生乘車信息準確及時發送至學生家長、配備專業安保人員隨車護送等走在全省乃至全國前列,深受廣大家長和學生一致好評,受到央視、學習強國、省市級媒體多次關注。截止到2022 年11 月,已為濟寧市城區范圍內具備條件的中學、小學共計開通71 條助學公交線路,每日運營約320 個班次,日均客運量近7500 人次,服務學生近3700 人,線路準點率基本達到100%。
10 年來,濟寧市委、市政府高瞻遠矚,提出大力發展公交優先戰略,將加快公交發展作為民生工程,相繼出臺《關于優先發展公共交通的意見》等一系列優先發展公共交通政策,打出了一套政策支持的“組合拳”,有力推動了城市公交發展。
隨著公交優先發展戰略的實施,濟寧公交集團公交基礎設施逐年遞增,先后建成25 處公交場站,公交場站數量由8 個增加至33 個,總面積由11.4 萬余平方米增加至31 萬余平方米,公交車輛進場率達到100%。協調交警、城管等部門,建成“五橫三縱”100.2 公里公交專用道和智能化公交站臺配套設施,通過機務改造,在車廂內增設駕駛室透明隔離門,保障駕駛員專心駕駛,讓乘客出行更安全放心。
濟寧公交集團不斷推進首末站與停車場標準化建設,同時加大各場站硬件配套設施建設,逐步改變了原有人工、低效、粗放型的場站管理方式,用長效化、規范化、智能化的公交場站管理創新實踐,樹立了安全、有序、暢通、規范、智能、綠色的公交場站管理新形象。
四通八達的公交線網、綠色環保的新能源公交車、智慧賦能的數字化技術運用、獨具特色的公交創新服務,見證了濟寧公交從傳統到現代、從常規到特色的高質量發展,也踐行著濟寧公交打造“公交出行,成就美好生活”的企業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