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耀羅
(河南省光山縣光山高級中學 河南信陽 465450)
高中英語詞匯量大,高中生學習難度高,在課堂上完全掌握英語詞匯學習壓力大,無法達到學習成果。生活化教學通過構建生活化情境,融入生活化素材,展開教學,讓學生在生活化情境下進行詞匯學習,更能深度掌握英語詞匯知識,擴大學習范圍,在輕松氛圍內學習英語,切實提高英語學習效果,培養學生應用英語的能力。
傳統高中英語課堂由于缺乏生活化教學,造成教學內容偏離學生生活實際情況,英文知識呈現出碎片化,影響學生思維空間的發展。一方面造成課堂氛圍沉悶,缺乏師生互動,學生之間、師生之間無法發生思維的碰撞,課堂缺乏創造力和活力,學生只能生搬硬套英文知識,更不利于英文思維能力的培養。另一方面學生學習難度大,逐漸喪失學習興趣,產生消極學習態度,更不利于學生個人長遠發展。英語學科不僅是一個語言工具,更具有人文文化屬性,教師選擇的教學模式會直接影響英語教學效果。在英文教學中融入生活化教學理念,不僅能夠擺脫傳統課堂的弊端,更能積極擴大英文課堂的廣度以及深度,能夠積極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選擇更貼近學生生活的內容以及主題,提高學生對課堂的參與度,讓學生積極參與到課堂討論中,在課堂討論中學習到英文知識,得到各方面的成長。
生活化教學是通過融入生活化情境、增加生活化內容,讓教學內容和學生生活更加貼合,更有利于學生各方面成長。學生在課堂學習中能夠體驗生活情境,在生活中學習英文知識。需要教師在課堂上充分聯系生活實際,深度挖掘生活元素作為教學內容的補充,組織生活化活動,建設生活化氛圍,能夠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加強對學生學習能力的培養[1]。高中階段十分關鍵,學生學習壓力大,英語學科更加考查學生的應用能力和英文素養,逐漸造成學生學習興趣減弱。通過生活化教學能夠突破課堂的局限,結合生活化素材展開教學,能夠充分發揮出生活化資源的趣味性,建設學生更熟悉的生活情境,加強教學知識和生活的聯系,能夠培養學生應用英文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問題,在不同生活場景下應用語言知識,培養學生的英文能力。因此在英語課堂上融入生活化教學,具有顯著優勢,但也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教師突破傳統教學的局限,大膽創新,能夠在教學內容基礎上深度挖掘生活化資源,建設生活化情境,設計更豐富的教學活動,讓學生能夠在生活化情境下學習英文,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如今新課改逐漸推進,英語教育更加重視對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不局限于基礎英語知識,更加關注學生應用英語的能力、英語思維邏輯、對英文文化的了解等。更需要教師能夠充分應用生活化教學,深度融合生活情境以及生活素材展開教學,著力培養學生學習興趣,提升學生應用英語的能力,為學生的成長和發展奠定基礎。目前教師開展的生活化活動單一,并未融入貼近學生生活的英語素材展開教學活動,使得生活化教學的實際效果并未得到體現。隨著近幾年關于生活化教學的研究逐漸深入,越來越多一線教師重視生活化教學的實施,積極開始嘗試生活化教學實踐,通過英語課堂融入生活化教學,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但受到我國應試教育的影響,教師授課壓力大,時間緊張,很難有精力展開英文教學活動。因此生活化教學的開展存在一定局限性,很多教師只做到在課堂上選擇生活化教學內容,提及生活情境中詞匯的應用。但并未建設生活化情境,學生對課堂的參與度低,影響到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不利于教學效果。此外教師很少開展課外實踐活動,沒有組織生活化活動,也不利于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長此以往學生缺乏學習興趣更不利于其學習成績。由于高中階段教學任務重,教師對生活素材的挖掘只停留在案例上,并未引導學生深度思考和練習,使得生活素材的價值被壓縮,無法調動學生參與。教師不敢占用過多時間展開生活化教學活動,英語教學內容和生活化情境結合層次較淺,使得生活化教學未能取得實際效果,更不利于學生的學習。由于教學課堂未能和生活實際相聯系,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到學生應用英語知識和詞匯的能力,學生應用英語知識面臨諸多困難,記憶生詞難度大,缺乏生活場景的聯系不利于學生記憶生詞,影響到學生的學習效果。尤其是詞匯教學,高中階段生詞多,不僅要準確記憶生詞,更需要學生靈活應用,對于學生而言相對困難。在傳統沉悶的課堂氛圍下,學生很難專注于課堂,背誦單詞,對詞匯的應用能力也遠遠不足,無法提高學生綜合素質。面對這一困境和問題,需要教師積極創新生活化教學實踐,設計多元化活動輔助教學,著眼于培養學生應用能力和核心素養,為學生長遠發展奠定基礎。
在高中階段教師展開課堂教學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十分關鍵,當學生感受到英語學科散發的吸引力,全身心投入學習能夠給學生帶來愉快情緒體驗,更能積極自主展開探索和學習。生活化教學課堂上,教師始終作為實施者和引導者,課堂作為教學的主要陣地,更依賴于生活化情境的建立,只有通過生活化情境才能引導學生進入生活化狀態中,達到生活化教學的目標。在詞匯教學中,創立生活化情境能夠幫助學生記憶生詞,同時更能培養學生解決生活問題的能力。如教師以生活交際為情境展開詞匯教學,設置生活交際的社會活動,學生需要使用生活化詞匯完成交際。在這一過程中學生不僅需要學習生活化詞匯,更需要積累生活化語法以及句型,能夠培養學生利用英文對話的能力,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度。社會交際是學生經常需要應對的情境,很多學生存在口語羞澀感,不敢用英語進行交流,使得英文交際對于學生而言十分困難。通過生活化情境的設置,鼓勵學生大膽溝通,也能在一定程度上糾正學生的羞澀感,培養學生口語能力。生活化情境可以選擇學校、家庭、超市等生活場所,模擬學生生活狀態,讓學生身臨其境。以超市購物為例,教師通過多媒體設備播放背景音樂和畫面,給學生建設對話的氛圍,鼓勵學生用本節課使用的詞匯進行對話。學生可以兩人一組,自主選擇身份,如家庭成員、售貨員、主管、經理和顧客、鄰居等,讓學生充分發揮出想象力,使用本節課生詞進行造句對話。如:
A:Are you ready to go shopping?
B:Just a minute.I need to make a list of things that we need.
A:Good idea.I don't have onions on my list.I'll add them.We should get some tea.Is that on your list?
B:yes,it is.Here's my list.Is there anything that I've forgotten?
A:I think you've got everything.Have we got enough money?
B:We don't have enough cash,so I'll take my credit card and we can pay with that.
經過對生活情境的模擬,給學生提供充足的機會學習生詞匯,練習英語語法和口語表達能力,不僅提高了學生們的參與度,也能在課堂上建設積極的學習氛圍,取得更理想的教學效果。
隨著教育改革的逐漸推進,高中英語新教材中增加了很多生活化、多元化的教學內容,和學生生活實際情況相關聯,教材內容填充了很多生活化元素,更貼近學生的生活,同時更加具有時代性。高中教師在英文教學中更需要填充生活化內容,需要借助于英文課堂擴大學生的見識面,補充學生們的生活積累,更能讓學生感受到英文的魅力,激發學生的潛能。在教材基礎上,教師可以從網絡渠道、社會資源選擇適合學生的內容填充課堂,給學生帶來更多元的學習內容,開發學生的思維。如教師可以在課堂上播放生活劇《摩登家庭》《好運查理》《生活大爆炸》等,通過對美劇臺詞的分析進行詞匯教學,讓學生了解到很多單詞在口語中的不同含義。如“Thousand times no!”(絕對辦不到)、“Still up?”(還沒睡?)、“Sure thing!”(當然)、“Follow my nose.”(憑直覺辦事)、“I might hear a pin drop.”(非常寂靜)等,通過臺詞能夠讓學生學習到更多生活化詞匯,了解口語用詞的規律,積累知識,擴展見識面,更能培養學生英文思維和口語表達能力,達到一舉多得的目標。美劇趣味性劇情也能持續性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將注意力放在課堂上,彌補詞匯教學單調乏味的不足。學生也可以模仿臺詞內容進行自由對話,在美劇創建的生活化情境中進行自由對話,建立生活化氛圍,給學生英語學習提供趣味性,讓學生真正融入課堂中。教師也可以結合教材詞匯進行對比講解,讓學生了解到單詞在不同語境中的不同含義,借助于對比講解讓學生了解到英文的趣味性,產生學習興趣。在課堂上充分借助于美劇等資源展開教學,能夠對教學內容加以延伸,提高詞匯教學的趣味性,擴展學生知識面,對于學生個人發展有重要作用。
生活化教學著眼于學生生活實際情況以及學習興趣,引導學生模仿交際對話激發學生學習熱情,讓學生可以在生活化情境中展開學習,借助于生活化活動讓學生體驗,在體驗中掌握知識,有所成長。教師通過生活化活動調動學生學習熱情和積極性,讓學生感受到英文的魅力和趣味性,產生思維碰撞和情緒體驗,在現有生活經驗基礎上展開學習。深度挖掘教學資源、設置教學情境是對課堂的橫向拉伸,組織生活化活動是對課堂的縱向放大,能夠實現英語課堂的多元擴展,切實提高學生各方面能力,提高課堂教學質量[2]。尤其是需要借助于豐富的圖像和影音資源,讓學生在課堂上感受到豐富的世界,激發學生自主探究的潛能和熱情。傳統詞匯教學中教師大多采取聽寫、考核、提問等方式展開,在常規的教學活動中逐漸磨耗學生的積極性和熱情,并不能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因此教師需要對課堂活動加以創新,如采取角色扮演、填字游戲、英文辯論、設計海報等多種形式,激發英文課堂和詞匯教學的趣味性,學生在參與活動過程中更能完成詞匯學習,同時也能感受到英文詞匯的魅力,激發出學生各方面的潛能。如教師可以借助于填字游戲的方式展開詞匯教學,以北師大版高一必修第二冊詞匯表為例,教師可以根據詞匯表設計填字游戲,模擬數獨游戲設計,讓學生以小組競賽方式進行填寫。學生可以在游戲氛圍下進行詞匯的學習,鞏固詞匯知識,加深印象。同時教師也可以采取設計海報的活動方式,如教師設定情境,要求學生為學校藝術節設計海報,海報上只能出現詞匯和短語,鼓勵學生大膽創新。學生從自己學過的詞匯中尋找靈感,進行海報設計,更能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
生活化教學要踐行“教學做合一”,需要教師不僅傳授詞匯知識,更需要引導學生掌握詞匯的使用方法,能夠將生詞應用于生活中,才能讓學生感受到英語學習的魅力,能夠提高學生英語應用能力,能夠在英文學習的過程中得到綜合素養的培養。學校可以在晨讀或者午休時間播放英文廣播,借助業余時間為學生建立語言環境。學校可以選擇優質廣播劇、影視劇或者學生廣播,以貼近學生生活的內容為主,讓學生在聽廣播過程中學習生詞,進入英文語境中提升英文能力。教師可以在全校范圍內設置英語角活動,打破年級和班級的界限隔閡,鼓勵學生在英語角活動中自主交流,在互相交流中有所成長。選擇周六自修課展開英語角活動,鼓勵學生到操場上和其他同學進行溝通,促進學生之間互相學習,讓學生擺脫啞巴英語的困境,大膽交流。校內可以建立英文俱樂部,讓對英語有興趣的學生參與進來,給學生提供大力支持,積極調動學生的自主性和想象力,大膽創新英文活動,能夠在英文活動的開展中將學習英語的積極性傳播至其他同學身上,感染到其他學生,在校園內建立良好的英文學習氛圍。此外學校可以積極開展英文辯論賽以及演講比賽,選擇貼近于學生生活的主題,讓學生自主創新,積極參與。如選擇“Big city or small city?”“Some students prefer to study alone,others prefer to study with a group of students.”等,學生需要自主撰寫辯論稿,在完成辯論的過程中能夠對學生思辨能力、應用能力展開培養,更有利于學生的成長和發展。
綜上所述,高中英語生活化教學對于提升教學質量、學生學習成果都具有重要作用。但高中英語詞匯生活化教學的實踐仍然存在很多問題,由此本文提出了開展英語詞匯生活化教學的策略,教師應當充分利用英語課堂設置生活化情境,深度挖掘網絡資源填充生活化教學內容,在課堂上組織生活化活動,在課堂外設置英語角,將生活情境、生活素材以及生活活動相統一,在生活化教學中提升學生核心素養和應用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