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素梅
人無精神不立,國無精神不強。中國共產黨在百余年歷史進程中,在長期奮斗中構建起中國共產黨人的精神譜系,其中,偉大建黨精神是中國共產黨的精神之源,延安精神是生長在這株精神譜系大樹上的一條重要枝丫。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要弘揚以偉大建黨精神為源頭的中國共產黨人精神譜系。黨的二十大閉幕后不到一周,習近平總書記在帶領新一代中央領導集體瞻仰延安革命紀念地時強調,要弘揚偉大建黨精神,弘揚延安精神,堅定歷史自信,增強歷史主動,發揚斗爭精神,為實現黨的二十大提出的目標任務而團結奮斗。深入學習領會黨的二十大精神,深刻理解延安精神的科學內涵,對于我們從黨的百年奮斗歷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踔厲奮發、勇毅前行,以昂揚激越的精神面貌邁上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具有極其重要的理論意義和實踐意義。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指出,實踐告訴我們,中國共產黨為什么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什么好,歸根到底是馬克思主義行,是中國化時代化的馬克思主義行。中國共產黨成立伊始,就以馬克思主義作為根本指導思想,此后,在追求真理、揭示真理、篤行真理的實踐中,中國共產黨人逐漸尋找到馬克思主義理論和中國革命具體實踐相結合的新道路。
延安時期,中國共產黨繼續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在此基礎上形成了延安精神。黨中央在延安的13年,毛澤東等老一輩革命家領導中國革命事業從低潮走向高潮、實現歷史性轉折,走向了勝利。在延安時期召開的黨的七大,通過延安整風,開展了黨的自我革命,確立了毛澤東思想在全黨的指導地位,實現了政治上和思想上的空前團結和統一,形成中國共產黨區別于其他政黨的本質特征,在黨的歷史上具有重要的里程碑意義。在延安時期培育形成的以“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的創業精神”為主要內容的延安精神,是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革命具體實踐相結合的產物。延安是中國革命的圣地和新中國的搖籃,已經成為中國人民心目中黨百年奮斗的光輝歷史和革命文化的重要標識,延安精神也成為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的重要精神標識之一。山西許多革命紀念地被稱為“小延安”,就源于這些地方在革命時期類似于延安的某一區域黨領導軍民展開頑強對敵斗爭的中心地位,如興縣蔡家崖村,左權縣麻田,等等。
弘揚延安精神,有利于更系統地理解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的歷史進程,有利于更全面地把握黨的二十大在黨的歷史上的重要里程碑意義。我們要在新征程上繼承革命傳統,堅守理想信念,大力弘揚以偉大建黨精神為源頭的中國共產黨人精神譜系,弘揚延安精神,繼續推進實踐基礎上的理論創新,繼續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更加堅定、更加自覺地牢記初心使命、乘風破浪、奮楫篤行,開創美好未來。
延安精神形成于革命戰爭時期。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近代以來中華民族最偉大的夢想,實現偉大夢想就要進行偉大斗爭。要奮斗就會有犧牲,偉大斗爭精神體現的是我們黨意志頑強、作風優良的特質,展現的是黨的強大精神優勢,是黨的百年奮斗歷史進程中錘煉出的鮮明政治品格。
延安時期,面對日本帝國主義瘋狂侵略和國民黨反動派的軍事圍剿,毛澤東等老一輩革命家,住窯洞、吃粗糧、穿布衣,發揚偉大斗爭精神,在政治思想上用“延安作風”打敗了“西安作風”,在軍事上依靠頑強斗爭保衛了陜甘寧邊區,有力地支援了全國抗戰勝利,支持中國共產黨帶領中國人民從勝利走向勝利。延安軍民積極響應毛澤東同志發出的“自己動手、豐衣足食”號召,開展了熱火朝天的大生產運動,有力支持了抗日前線,為奪取全國勝利作出了貢獻。在帶領黨的新一代中央領導集體瞻仰延安革命紀念地時,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延安時期,黨以頑強的斗爭精神和高超的斗爭本領,有力開展了抗擊日本軍國主義侵略的斗爭,有力應對了西安事變、七七事變、重慶談判等一系列重大挑戰,有力領導和指揮了全國革命斗爭,有力應對了國民黨軍隊對陜甘寧邊區的重點進攻,靠小米加步槍打開了中國革命新局面。敢于斗爭、善于斗爭也成為延安精神的鮮明政治品格,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是延安精神的精髓,也是弘揚偉大斗爭精神的基礎。
和延安精神一樣,源于山西的太行精神、呂梁精神也是中國共產黨人精神譜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已列入中國共產黨人精神譜系第一批偉大精神。革命時期,中國共產黨在山西放手發動人民群眾,依靠頑強斗爭,浴血奮戰,付出了巨大的流血犧牲,書寫了反抗日本帝國主義侵略的波瀾壯闊的不朽詩篇,永遠載入了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精神史冊。
當前,國際國內形勢錯綜復雜,我們國家正面臨著世界未有之大變局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戰略全局,各種困難和挑戰在一定范圍內長期存在,在邁上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新征程上要戰勝艱難險阻,一往無前,更加需要堅持斗爭精神。弘揚延安精神,同弘揚太行精神、呂梁精神的精神品格一脈相承,就是要保持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保持謙虛謹慎、艱苦奮斗的政治本色和敢于斗爭、敢于勝利的意志品質,確保黨始終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堅強領導核心。我們要堅定歷史自信,增強歷史主動,發揚偉大斗爭精神,提高斗爭本領,敢于斗爭,善于斗爭,發揮越是艱險越向前的可貴品質,不怕犧牲、勇往直前,堅決戰勝前進道路上的各種困難和挑戰,依靠頑強斗爭打開事業發展新天地,為黨的偉大事業這艘巍巍巨輪揚帆啟航后行穩致遠而不懈奮斗。
歷史川流不息,精神代代相傳。我們要繼承和發揚延安時期黨形成的優良革命傳統和作風,弘揚延安精神,弘揚太行精神、呂梁精神,用好紅色資源,利用中國共產黨人精神譜系講好延安故事,講好中國共產黨的故事,講好中國故事,推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宣傳教育,深化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教育,推進精神文明建設。同時,要發揚斗爭精神,務必要敢于斗爭、善于斗爭,錨定黨的二十大描繪的宏偉藍圖,邁上新征程,向著新的奮斗目標,再出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