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新文科背景下編輯出版學本科教育的改革與實踐

2022-02-10 12:47:53張志強尹召凱
出版科學 2022年6期
關鍵詞:學科課程教育

張志強 孫 張 尹召凱

(南京大學信息管理學院/出版研究院,南京,210023)

21世紀以來,數字出版、智能出版等新興出版業態浪潮迭起,出版業在轉企改制、集團化發展、融合發展等道路上探索前行,給編輯出版學的教學及科研帶來了新的命題和挑戰。從2018年起,教育部全面推進新文科建設,引導文科教育創新發展,培養新時代文科人才,提升國家文化軟實力。在向2035年建成文化強國戰略目標的奮進征程中,將“新文科”理念融入編輯出版學教育的改革與實踐是時代之需。編輯出版學新文科,就是以創新為導向的編輯出版學本科教育,以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革命文化與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為使命,以增強文化自覺、堅定文化自信為目標,將現代技術與跨學科知識方法融入編輯出版學學科建設中,重構本科教育的指導理念、定位和內涵,改革專業人才培養模式、專業課程體系設置與師資團隊結構,深化對出版活動規律的認識,適應出版融合發展的需要,進而培養新時代高素質的編輯出版專業人才。

1 編輯出版學本科教育現狀

自1998年教育部頒布《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目錄》確定“編輯出版學”本科專業名稱以來,國內的編輯出版學本科教育已走過了20余年的歷程。據統計,目前全國約有70個編輯出版學專業建設點,其中已獲批國家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的有16個。在我國編輯出版學專業本科教育規模化、優秀教學成果不斷涌現的背景下,教育中的一些薄弱環節也暴露出來:在學科建設中,編輯出版學專業在各高校中難以獲得充分的發展資源,存在被邊緣化的危險;在人才培養上,編輯出版學專業培養的人才與產業需求不夠匹配,也不能完全適應出版融合發展的人才要求。

無獨有偶,國外的編輯出版學本科教育也形成了一定的規模。在美國、英國、澳大利亞、加拿大、德國、俄羅斯等13個國家,有76所高校開設了編輯出版本科專業,在實踐中呈現出專業設置多樣,學位授予不拘一格、專業名稱異中有同,院系歸屬靈活多樣、培養方式豐富多彩,課程安排強調實習、院校地理位置分布分散,學生就業出路多元等特點[1],對我國的編輯出版學本科建設具有參考價值。

2 國內編輯出版學本科教育存在的主要問題

國內編輯出版學本科在學科建設、人才培養等方面存在的若干局限,使編輯出版學本科畢業生離應用型、復合型、創新型的高素質出版人才要求尚有一段距離。2020年11月,教育部高教司司長吳巖在新文科建設工作會議上提出,傳統文科面臨著服務能力、引領能力和治理能力三方面的主要考驗,這也為評估編輯出版學本科教育質量提供了觀察視角[2]。

2.1 服務能力不足

傳統的編輯出版學本科教育大多依然處于課堂內容灌輸這一階段,尚未轉變為面向學生的專業知識服務;授課形式不靈活,缺乏有組織的課外學習、系統性的資源平臺;對畢業論文的指導不足,學生畢業后不能適應出版業的要求,出版領域的有效就業率也不盡理想。

在新文科背景下,編輯出版學本科教育應當是學生、學術、學科三位一體的綜合。強化編輯出版學的服務能力應當構建復合型教育模式,完善課堂、校外、線上多渠道教學,學界、業界、政界多主體參與,專業知識、生涯規劃、就業指導多內容呈現,充分利用各出版社資源、出版專題數據庫,自建編輯出版學專業學習信息數據庫等,為學生提供豐富的內容資源與實習實踐機會,為學生的精準就業或持續深造打下基礎。

2.2 引領能力不足

傳統的編輯出版學本科教育具有時效性不強、理論不充分、課程知識覆蓋面不夠、教學主體不豐富乃至重科研輕教育等問題,導致學生對出版專業理論認識模糊、專業以外的學科知識匱乏,沒有形成系統的知識體系,難以做到理論聯系實際,出版實務能力弱。

在新文科背景下,編輯出版學本科教育的引領方向應該是為培養兼具國際視野和國際競爭力、能夠擔當民族復興大任、傳承人類文明的新時代編輯出版學人才。強化編輯出版學的引領能力應當整合專業知識結構,涵養出版情懷、提高出版理論素養與出版業務能力、激發出版科研與出版就業熱情,全面提升編輯出版人才的職業忠誠度和競爭力。

2.3 治理能力不足

傳統的編輯出版學本科教育管理,教師與學生“隔”了一層,與學生的直接聯動較少,常常依靠輔導員開展學生管理,缺乏覆蓋完整的本科學習過程、指標科學的本科教育質量管理機制;教學質量評價指標陳舊,學生課程學習效果考核方式單一,畢業論文選題范圍狹窄、缺乏前沿性與創新性,畢業論文整體質量有待提高。

新文科背景下,編輯出版本科教育的治理目標應是發揮高校作為質量保障主體的核心作用。強化治理能力應當構建覆蓋本科教育全過程的教育管理體系,形成有效的質量跟蹤與動態反饋機制,加強導師與學生間的聯系,優化教學質量評價指標體系,豐富出版實踐、業界導師打分等考核方式,鼓勵學生積極參與“韜奮杯”全國編校能力大賽等學科競賽,主動參加大學生創新創業項目、出版專業職業資格考試以及第二專業學位的學習,并在學業考核中設置相應權重。

3 新文科背景下編輯出版學本科教育的改革路徑

在新文科理念的指導下,編輯出版學教育應該積極探索系統的改革路徑,以服務新時代出版業的高質量發展。

3.1 改革意義

編輯出版學本科教育的改革,具有理論和實踐的雙重意義。在理論層面,推動編輯出版學新文科建設,有利于我國編輯出版學教育理論、新文科建設理論的進一步豐富與發展,有利于中國特色出版學學科的進步與成熟,有利于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話語體系的構建。在實踐層面,推動編輯出版學新文科建設,有利于優化編輯出版人才培養路徑,合理規劃學生本科學習內容,完善考核形式、指標;有利于優化專業教學實踐,調整專業知識結構與課程體系,提升學生的出版理論素養與出版實務能力;有利于建立教學管理反饋制度,增強教務工作的規范性與科學性,提升編輯出版學本科教育質量;有利于形成編輯出版學本科教育優秀成果輻射效應,發揮重點高校編輯出版學國家一流本科專業點的示范作用,推進全國高校編輯出版學本科教育的改革實踐。

3.2 改革方向

編輯出版學專業的改革,要立足國家文化強國建設的需要,遵循高等教育的辦學規律。

首先,要立足國情,構建具有中國特色的編輯出版學學科培養體系。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明確提出到2035年建成文化強國的戰略目標;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關于加強和改進出版工作的意見》強調,加強和改進出版工作,要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努力為人民群眾提供更加豐富、更加優質的出版產品和服務。在文化強國建設的主旋律中,出版工作的價值日益受到重視,出版學的學科地位逐步提高,國家戰略為編輯出版學本科教育改革創造了強大動能,而教育部對新時代新文科發展的推進為教育改革規劃了明確的前進方向。編輯出版學新文科建設應該立足國情,突出鮮明的時代特征,關注時代特色在編輯出版學學科上的映射,建設具有中國特色的編輯出版學學科培養體系,使培養的出版人才能夠服務于新時代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偉大實踐。

其次,要堅持編輯出版學基礎理論、出版活動客觀規律與本科教育高質量發展、內涵式發展在教學改革中的指導。

《新文科建設宣言》指出,新文科教育發展應該尊重文科教育特點和人才成長規律[3]。一方面,編輯出版學本科教育應突出編輯出版學專業的學科特色,挖掘編輯出版學本科教育的文化內核,以出版學科基礎理論統攝教育改革涉及的專業知識結構、課程體系調整,以出版活動客觀規律指導教育改革涉及的學科實踐活動與學術科研項目,保障教育改革的系統性、科學性。另一方面,應著力解決編輯出版學本科教育不充分的問題,調動各教育要素積極性,以整體、全局視角整合本科教育資源,加強教育各主體、管理各部門之間的統籌與聯動,加快構建助力本科教育高質量發展、內涵式發展的指標體系、統計體系、績效評價體系、素質考核體系,提升專業知識服務效能,推動學生專業知識與能力在量上合理增長、在質上穩步提升。

最后,要堅持以創新作為編輯出版學教育改革的第一動力。

編輯出版學教育改革的創新是多維度的創新。一是價值導向創新。強調對編輯出版學學生的思想品德引導,堅持以學生為本的價值導向,教學內容由教師主導轉變為學生主導,關注學生的知識需求與知識接受規律;學業規劃尊重學生的個性化、多元化需求,注重學生核心競爭力的培養。二是能力導向創新。立足創新型編輯出版學專業人才培養,建立創新型教學成果轉化機制,以學院、專業為推廣平臺,以豐富的出版物形式為教學成果的直接表現形式,加強出版融合要求的專業能力訓練。三是保障機制創新。整合教務信息與學習情況信息,建立以大數據為基礎的、全覆蓋的本科學習過程,師生共同參與、指標科學、能夠有效地進行質量跟蹤和動態反饋的本科教育質量管理機制,提升保障機制的全面性、科學性、有效性。

3.3 改革思路

編輯出版學本科專業的改革,可以從下列方面入手。

第一,重構培養模式,強化價值引領。

編輯出版學新文科改革,首先要回答為誰培養、如何培養的問題。2016年5月30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科技創新大會上提出,“廣大科技工作者要把論文寫在祖國的大地上,把科技成果應用在實現現代化的偉大事業中”。[4]盡管人文社會科學與自然科學存在諸多差異,但教育的宗旨是一致的:推動符合國情的、能夠真正應用于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偉大實踐的科學研究,形成具有中國特色的科學研究成果評價體系。編輯出版學本科教育改革也是如此,應當以服務國家軟實力提升與文化繁榮發展作為最終導向,積極探索我國出版業發展進程的基礎理論、回應實踐問題,培養一批能夠切實為黨和政府機關、出版單位等服務的創新型人才。教育質量的評估也應產生對應的偏移,應在創新型人才能力結構下形成具有中國特色的培養標準。因此,應堅持馬克思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科學發展觀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在專業教育中的指導地位,系統研究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關于出版工作的重要論述,使學生樹立為建設我國出版強國而奮斗的編輯出版觀,成為服務于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優秀人才;打造一流編輯出版學專業教育,優化專業知識體系,給予學生豐富的學術科研與出版實踐機會,優化學生綜合素質考核指標;加強本科論文質量管理,增加論文抽檢數量;推進校企協同育人機制,與出版企業等開展合作,建立聯合實訓基地,增加出版企業方評分考核權重,完善人才對點輸出制度;培養學生的國際眼光,加強與國外高校出版專業的深度合作,增加國際出版相關的教學資源分配,形成一批能夠服務國家新一輪對外開放戰略和“一帶一路”建設的對外出版專業人才。

第二,重視現代技術,夯實數字出版。

以大數據、人工智能、移動互聯等信息技術為代表的現代技術既為出版深度融合提供了廣闊的發展前景,也為編輯出版學本科教育的形式、方法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隨著出版業知識服務、短視頻直播等的興起,現代技術的重要地位越來越凸顯。編輯出版學本科教育改革與現代技術的結合既是專業研究領域的未來趨勢,也是教育升級的內在要求。推動現代技術與編輯出版學本科教育的深度融合,既要關注現代技術對出版業的賦能,增加與現代技術相關的教學內容,增加去數字出版單位參觀實習的機會,加強編輯出版學本科教育中的科技創新研究;又要深度契合新時代編輯出版學本科生的認知習慣,采用信息技術不斷提升教育服務質量與教學效果評估能力。要加強與“數字出版”本科專業的聯系,形成互相融合又互相區分的辦學方向。在數字出版教育的具體認識中,應強化學生對文本信息、圖表圖片、音像視頻等多媒體信息的采集、制作、處理能力與數字內容生成、策劃與運營能力。編輯出版學專業與不同技術的結合能夠催生各具特色的專業課程與人才。這正是編輯出版學專業教育與“新文科”發展理念的同構性。

第三,優化課程體系,打造品牌金課。

編輯出版學專業要優化基礎理論(如“編輯出版學概論”等課程)、流程實務(如“出版策劃與選題實務”等課程)、產業經管(如“出版經營管理”等課程)、數字融媒(如“數字出版技術”等課程)等主干課程;聚焦編輯出版學的前沿領域與優勢領域,推出能夠回應出版現實問題與社會關切的特色課程;拓寬學術視野,以導論形式的課程引導學生開展第二專業的學習;加強出版人員素質與職業道德教育,完善政治素質、業務素質、文化素質、法律素質、心理素質、經營管理素質、信息素養素質七大領域的核心素質結構,強化學生遵守《中國出版工作者職業道德準則》。同時,注重課程形式的多元化,完善課堂、校外、線上多渠道教學,建立、擴展各類出版學科數字資源平臺,積極開發MOOC課程,鼓勵學生自主選修,加強過程管理、保證教學效果,打造學生喜愛的品牌金課。

第四,強調學科融合,謀劃前沿領域。

編輯出版學不是靜止的、孤立的、固步自封的學科,而是堅持反映時代文化、立足廣泛實踐、與其他學科緊密相融的學科。強調學科融合、布局前沿領域是編輯出版學專業培養未來高層次人才的時代要求,是編輯出版學學科視野的再擴展,也是編輯出版學科主動求新求變的再出發。以割裂的眼光看待編輯出版學與其他學科的關系,偏安于習以為常的研究命題與方法,會極大地限制編輯出版學科研與育人成果的形式與內涵,無法培養出一流的出版家。從學科交叉人才培養體系看,其基礎應是進一步完善編輯出版學本科教育中的通識教育制度、主輔修制度與雙學位制度,三者是編輯出版學本科生對跨專業知識進行不同層級、不同認定規范的學習的復合,也能夠適應不同研究興趣學生主動學習的需要。但也應注意到,這些修讀學科、課程之間本身并沒有有機聯系,教育供給方是以單一學科、課程的視角提供相應的教學內容,學科知識的融會貫通依賴學生自身獨立的能動性創造。因此,學校、專業主體在課程設置、教學資源供給的時候,應進一步轉變視角,由“施教者”中心轉向“學習者”中心,著眼于如何提高學生綜合運用不同學科理論與方法解決問題的能力。從學科方向看,應大力發展編輯出版學新興分支學科,鼓勵學科交叉,提供文學類、信息技術類等豐富的跨學科選修課程,積極引入社會學、歷史學、經濟學、法學等學科的研究范式與相關成果,進一步發揮編輯出版學基礎理論體系在學科融合中的主體性,并以“編輯出版+”的形式與國家引導的文科類新興專業相融,不斷優化出編輯出版學學科名稱下的細分領域,實現編輯出版學本科教育的鼎新再造。正如2020年1月教育部、國家發改委、財政部印發的《關于“雙一流”建設高校促進學科融合 加快人工智能領域研究生培養的若干意見》[5]指出的那樣,構建基礎理論人才與“前沿領域+X”的復合型人才并重的培養體系、探索深度融合的學科建設和人才培養新模式是我國搶占世界學術前沿、實現引領性原創成果重大突破的重要保證,也是編輯出版學進一步實現更廣泛的學科擔當的重要保證。

第五,全面整合資源,打造出版教育服務共同體。

在學術共同體的視域下,編輯出版學新文科的建設不應是高校、專業等小部分人的“狂歡”,而應是在對出版政、產、學、研各界資源充分整合的基礎下、由出版教育服務共同體主導的教育實踐。除了已經討論的若干主體外,這一共同體中至少還應包括學術期刊、專業機構協會、品牌學科競賽及其背后組織等多方主體。發揮學術期刊在出版教育服務中的連接作用,通過如《出版科學》的《出版學學科建設》專欄、《編輯學報》的《人才培養》專欄,以及更顯特色的出版教育特約專題等欄目對出版教育研究成果開放、系統式陳列,連接各界學者、出版從業者進行議題的共同審視,實現對出版教學先進理念與務實方法的推廣傳播。發揮出版教育院系、協會等在出版教育服務中的組織作用,以機構的形式集聚出版教育專業人才與社會力量。如2022年6月成立的中國編輯學會編輯出版教育專業委員會,以組織開展編輯出版理論、編輯出版工作、編輯出版教育研究活動,協調學術交流會、報告會等為重要職能,能夠為出版專業的系統教育、全面教育、立體教育提供堅實的陣地[6]。發揮學科競賽在出版教育服務中的帶動作用,以獎項等激勵方式,引導參賽者強化特定技能與能力。如2019年舉辦的第七屆“韜奮杯”圖書編校大賽即在賽事公告中明確指出這是出版學生“對紙質圖書、電子圖書的創意策劃能力以及編輯出版應知應會知識、文史哲知識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的鍛煉[7]。在出版教育共同體的作用下,高校學院自身專業建設的局限將得到充分的補足,出版教育資源“老、小、散、弱、虛”的弊病將得到進一步化解。

4 新文科背景下編輯出版學的本科教育實踐—以南京大學“編輯出版學概論”課程建設為例

在上述分析的基礎上,以南京大學“編輯出版學概論”課程建設為例分析新文科建設中編輯出版學教育的改革路徑。

“編輯出版學概論”是編輯出版學專業基礎必修課和核心課。南京大學編輯出版學專業自1993年開始招生,“編輯出版學概論”課程經過了多輪調整,一直是專業學習的基礎和核心課程。筆者之一10多年來一直承擔該課程的主講任務。這一課程涉及編輯出版學的歷史譜系、出版與社會關系、出版方針與原則、出版組織與管理、出版物的生產與流通、出版素質與職業道德、數字時代的出版活動等板塊內容。在新文科理念的指導下、在多年教學素材的積累中,課程不斷改革優化,形成了以“六個一”工程為核心的課程體系、以“立德樹人、實踐育人”為核心的價值引領方針和以“多元教學、全面評價”為核心的實施路線。三者在教學過程中彼此融通,共同助益。

4.1 “六個一”工程課程體系

“編輯出版學概論”課程的“六個一”工程是:(1)打造一部有影響的核心教材。在南京大學“編輯出版學概論”授課基礎上撰寫的《現代出版學》已被國內10多所高校選用為教材;(2)建構一個完整的教學空間。打通課內與課外、線上與線下空間,課堂講授與課外指導閱讀、課堂分享與課外實地參觀相結合,課程講授與課程答疑同時開啟線上與線下模式,隨時隨地滿足學生的需求。(3)設計一個連貫的教學步驟。在教學步驟上抓好“課前(強調預習)、課中(抓住重點)、課后(作業提高)”三環之間的銜接,通過“課前指導閱讀、課上匯報分享、課后強調作業、作業答疑評析”4步落實鞏固。(4)開展一次廣泛分享交流。課程中邀請本專業的碩博士與已就業同學,對本科學生進行學科生涯規劃指導。課程還鼓勵研究生以及社會從業人員進行旁聽學習,針對學習內容隨時進行研討交流。(5)發布一系列專題閱讀書目。根據課程和專業特點,精心挑選出80種專業書籍,幫助學生擴大知識面,提升自主研究能力,培養終身學習習慣。(6)完成1份系列課程作業。每次課程都布置學生完成讀書筆記等作業,在課程結束時形成6萬字左右作業文檔。

4.2 “立德樹人、實踐育人”的價值引領方針

課程教學中,堅持立德樹人、實踐育人的教育路徑與價值追求,全面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與核心競爭力。

在立德樹人方面,課程運用“榜樣引領”“歷史啟迪”“討論提升”等方式,將立德樹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識教育、社會實踐教育等各環節。采用 “榜樣引領”的方式,每次課上專門介紹一位中國近現代著名出版人物,如張元濟、陸費逵、鄒韜奮等,引導學生學習這些出版家愛國敬業、通過出版推動社會進步的優秀品質;采用“歷史啟迪”的方式,在中國歷代出版的杰出成就中感受中華優秀文化千年文脈,培養學生的民族自信心與自豪感;采取“討論提升”的方式,通過有針對性設置一些討論環節,如在課程板塊“出版業的未來”中設置“中外出版業比較”的討論,將中國出版業的發展與國家文化軟實力相結合,引導學生思考出版業發展與國家文化進步的關系,提升學生對出版使命與情懷的理解。

在實踐育人方面,課程構建了面向“課內外、實習、創新創業、學科競賽”的“四個實踐”體系。課內外實踐部分,在授課過程中經常帶領學生外出參觀,如安排學生參觀金陵刻經處,了解古代的圖書印刷、出版活動;參觀鳳凰出版傳媒股份公司旗下的各家出版社,讓學生了解出版物的編輯過程;參觀鳳凰出版印務公司,了解圖書的印制過程,尤其是現代先進的按需印刷(POD)印刷過程;參觀江蘇鳳凰新華書店有限公司,了解出版物的發行、營銷等過程等。通過現場觀摩,學生對整個出版流程有了清晰的了解,也加深了對出版業的認識。實習實踐部分,以編輯出版學概論課程知識為基礎,依托南京大學出版研究院與鳳凰出版傳媒集團等機構共建的實踐實訓基地,幫助學生在各類出版單位中進行實習,加強產學之間的聯系。創新創業實踐部分,鼓勵學生以課堂展示、課程作業為基礎申請各類創新創業項目。通過申請項目、攻堅項目、完成項目這一完整過程,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將書本知識與實踐知識相結合。學科競賽實踐部分,鼓勵本科生參加各類學科競賽,以賽促學,提升學生的能力。

4.3 多元教學、全面評價的實施路線

在教學組織與實施過程中,創新教學方式與評價體系,依照具體的課程內容板塊,由淺入深,循序漸進,積極訓練學生的批判性、發散性思維等,力求不斷提升學生的編輯出版學理論素養。在教學模式上,以線下課程為主,采取多種多樣的教學方式,融通、延伸各類時空場景,形成課內與課外互動、線上與線下互補、課堂講授與課外指導閱讀、課堂分享與課外實地參觀相結合等多種方式,充分滿足學生的個性化需求。在學生學業評價方面,應用信息化教學管理系統,通過平時作業、綜合性大作業、階段性測驗、課堂專題討論、教學實踐活動參與等多途徑評價學生,基于知網平臺[8]進一步探索“大作業、小論文”式的課程創新與改革,力求全面真實地反映學生的課程成績。

4.4 課程改革成效

在上述改革中,課程有效實現了將思想政治教育有機融入課程教學、將中國近現代著名出版人物與出版成就、當代國家文化戰略與理論教學熔于一爐,培養學生學專業、愛國家的情懷。同時,課程的內涵與外延得以擴展:一是融學科歷史與行業發展于一體,課程通過對出版產生與發展的分析,使學生對編輯出版學的學科歷史、行業發展有了深入了解,避免了學生對二者認知的割裂,加深了學生對專業的了解;二是重視對出版與社會關系介紹,通過對出版與社會關系的闡釋,使學生對編輯出版產生的社會背景、出版行業的過去、現在、未來有深入了解,加深了學生對專業學習的興趣;三是將課外參觀、課外實踐引入教學,延伸課堂教學,提升學生的獲得感。課程還將編輯出版學理論與實踐融為一體,通過“課內外、實習、創新創業、學科競賽”的“四個實踐”,學生能夠在了解編輯出版學理論的同時,強化出版實踐技能的學習與錘煉。

從實踐成果看,在以往課程中曾鼓勵學生創辦印刷型刊物,編輯出版學專業學生自主創辦了《思文》雜志,參與選題、組稿、加工、裝幀設計等工作,累計出版20余期。近年來,隨著數字時代的到來,課程中指導學生創辦并運營微信公眾號“在NJU學出版”(現更名為“嚼菜根學出版”),并鼓勵學生參加學科競賽。學生作品在“韜奮杯”全國圖書編校暨高校編輯出版能力等大賽中屢屢獲獎,也是新文科背景下編輯出版學課程改革取得的可見成效。

5 結 語

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重塑國際秩序與社會思潮,出版發揮著培根鑄魂和聯通中外的重要作用。編輯出版學的教育改革是新文科建設不可或缺的一環,在新文科理念的引領下,國內編輯出版學本科教育質量的不斷提高。中國特色出版學的繁榮發展,需要積勢蓄勢謀勢,也需要識變應變求變,在文化強國的戰略目標下守正創新,接續前進。

注 釋

[1]張志強,喬曉鵬,代曼倫.國外出版專業本科教育的現狀及啟示[J].出版發行研究,2020(5):14-23

[2]吳巖.積勢蓄勢謀勢 識變應變求變:全面推進新文科建設[J].新文科教育研究,2021,1(1):5-11

[3]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新文科建設工作在山東大學召開[EB/OL].[2022-05-28].http://www.moe.gov.cn/jyb_xwfb/gzdt_gzdt/s5987/202011/t20201103_498067.html

[4]習近平.為建設世界科技強國而奮斗[N].人民日報,2016-06-01(2)

[5]教育部,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關于“雙一流”建設高校促進學科融合 加快人工智能領域研究生培養的若干意見》的通知[EB/OL].[2022-06-10].http://www.gov.cn/zhengce/zhengceku/2020-03/03/content_5486326.htm

[6]尹琨.中國編輯學會編輯出版教育專業委員會成立[EB/OL].[2022-06-17].https://www.chinaxwcb.com/info/580113

[7]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國家新聞出版署將舉辦第七屆韜奮杯圖書編校大賽[EB/OL].[2022-06-17].http://www.taofenfoundation.com/tfjjgz/2019/0803/3337.shtml

[8]南京大學.課程學習全過程綜合培養平臺[EB/OL].[2022-05-28].https://tscheck.cnki.net/cm/SchoolLogin/nju

猜你喜歡
學科課程教育
國外教育奇趣
華人時刊(2022年13期)2022-10-27 08:55:52
【學科新書導覽】
題解教育『三問』
當代陜西(2022年4期)2022-04-19 12:08:52
土木工程學科簡介
數字圖像處理課程混合式教學改革與探索
軟件設計與開發實踐課程探索與實踐
計算機教育(2020年5期)2020-07-24 08:53:38
為什么要學習HAA課程?
教育有道——關于閩派教育的一點思考
辦好人民滿意的首都教育
“超學科”來啦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久久性视频| 91国内在线观看| 国产美女主播一级成人毛片| 99ri精品视频在线观看播放| www.精品国产| 亚洲看片网| 亚洲第一色网站| 欧美一级高清免费a| 好久久免费视频高清| 999国产精品| 麻豆精品国产自产在线| 色哟哟色院91精品网站| 在线免费亚洲无码视频| 中文一级毛片| 免费欧美一级| 亚洲 欧美 偷自乱 图片 | 丁香婷婷综合激情| 朝桐光一区二区| 国产白浆在线| 性69交片免费看| 国产chinese男男gay视频网| 亚洲天堂精品视频| 欧美成人在线免费| 中文字幕在线欧美| 欧美日本在线播放| 成人小视频网| 国产精品中文免费福利| 精品少妇人妻一区二区| 日韩中文无码av超清| 四虎在线观看视频高清无码| 中文无码精品A∨在线观看不卡| 国产幂在线无码精品| 亚洲欧美综合精品久久成人网| 波多野结衣无码AV在线| 青青操国产| 99热这里只有精品在线播放| 成人无码一区二区三区视频在线观看 | 欧美日韩一区二区在线播放| 久久成人国产精品免费软件 | 久久青草视频| 欧美啪啪一区| 国产三级成人| 亚洲欧美成人在线视频| 美女被狂躁www在线观看| 欧美日韩一区二区在线播放 | 国产欧美精品午夜在线播放| 性网站在线观看| 丁香婷婷综合激情| 波多野一区| 激情在线网| www亚洲天堂| 首页亚洲国产丝袜长腿综合| 亚洲高清国产拍精品26u| 美女被操黄色视频网站| 亚洲人成影视在线观看| 黄网站欧美内射| 色135综合网| 99热这里只有精品免费| 九九线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天堂岛国av无码免费无禁网站| 亚洲自拍另类| 久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日韩| 久久大香伊蕉在人线观看热2| 国产AV无码专区亚洲A∨毛片| 国产91小视频| 国产精品福利在线观看无码卡| 亚洲精品视频免费| 午夜天堂视频| 国产99精品久久| av天堂最新版在线| 国产精品福利导航| 日韩大片免费观看视频播放| 欧美国产日韩另类| 免费毛片a| 国产欧美在线观看精品一区污| 欧美激情视频二区| www.国产福利| 色哟哟国产精品| 91午夜福利在线观看| 在线免费亚洲无码视频| 午夜高清国产拍精品| 午夜毛片免费观看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