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丘市梁園區農業農村局 張春麗
商丘市梁園區土壤資源豐富,土壤類型以潮土為主。該地區的地力條件為中上等,土層深厚,通氣和保水性能良好,全年適宜耕種作物時間較長,能夠更快積累大量的營養,滿足農作物的生長和發育的需求。商丘市梁園區基層農技推廣體系改革與建設情況如下。
梁園區種植業以小麥、玉米、蔬菜為主,養殖業以水產為主。小麥品種為百農207、周麥27、百農4199、眾麥1 號、商麥167、中麥895、存麥16;玉米品種為中科505、農大372、裕豐303、蠡玉88 等;辣椒品種為長研香辣系列等;水產魚類為福瑞鯉、鯽魚、草魚、加州鱸等。糧食作物以小麥和玉米為主,種植面積5.55萬hm2,占全區農作物種植面積的90%,采取小麥和玉米輪作的一年兩熟制模式,全區糧食總產量35.14 萬t;蔬菜復種面積約1.06 萬hm2,每667 m2平均效益為5000元。
商丘市梁園區有農業科技示范展示基地7 個,其中種植業6 個、水產1 個。梁園區種植業設立了農技中心、土肥站、農技站、植保站、園藝站5 個區級農技推廣專業機構,負責孫福集鄉、李莊鎮、劉口鎮、觀堂鎮、王樓鄉5 個農技推廣區域站的運營服務。
農業科技示范主體共有71 個,其中包含種植業51個、水產15 個、農機5 個。梁園區明確了基層農技推廣機構的公益性職能,將人員經費、工作經費納入區財政預算,人員實行聘任制。根據對商丘市梁園區基層農技推廣體系改革與建設項目的骨干人才數據統計可知,全區具備精通和熟練業務能力、優良服務水平的農業技術推廣骨干5 人以上,每年組織基層農技人員脫產業務輪訓,超過59 人次,培育農業科技示范主體71 個。梁園區基層農技推廣區域站內建立農技推廣責任制,明確考評、人員知識更新、明確崗位責任和工作任務、簽訂目標責任書等工作制度,切實增強全區農技人員的責任意識。通過基層農技推廣體系改革項目的實施,梁園區農技推廣基礎設施不斷完善,農技推廣業務成效顯著,農技推廣事業的新局面進一步打開。
1.提升基層農技推廣機構服務能力。梁園區優化區農技推廣資源配置,找準區鄉農技推廣機構定位,推行規范化管理,開展星級服務創建活動,充分履行公益性職能,拓展服務領域,激發服務活力;對農技推廣機構與其他機構綜合設置的鄉鎮,推動其設立專門的崗位和配備專門的工作人員,明確自身的公益性農業技術推廣職能,并且對其進行切實的履行;促進農業技術推廣技術和經營組織之間的有機結合,保證農業技術服務工作的良好開展。
2.引導科研院校開展農技服務。科研院校積極承擔自身的職責,對于人才的培養和平臺的構建等貢獻自身的一份力量。同時,梁園區不斷創新院(校)地共建等相關的農業技術服務模式,以此開展農技人員培訓、建設農業科技示范展示基地,加快科技成果轉化落地。
3.壯大社會化農技服務力量。梁園區充分發揮相關企業、合作社和專業服務組織等社會化服務組織的作用,加大對其的支持力度,為其開展農業技術服務提供動力,以此更好完成公益性農技服務的重任。
1.完善農業主推技術遴選推介機制。農業技術推廣工作的重點任務是穩糧保供和支持主導(特色)產業的發展。結合農業農村部印發的年度農業主推技術,省市區農技推廣部門三級聯動遴選推介年度農業主推技術,積極有效的將技術引入到農村,讓農民切實應用到農田當中。梁園區以小麥、玉米和蔬菜等作為農業農村主導產業,緊密結合其的發展狀況,切實執行農業技術推廣計劃。以小麥為例,梁園區推廣了小麥規范化耕作播種技術、“麥套辣椒”種植模式、機械化深松整地技術、小麥赤霉病防治關鍵技術、優質小麥全環節高質高效生產技術等主推技術。
2.健全技術服務協作機制。將健全技術服務協作機制的著力點放在建立專家團隊和選聘農業技術指導員這兩個方面。專家團隊建立后,成立梁園區基層農技推廣項目專家組,實行技術服務首席專家負責制,明確各個專家的主要職責,如篩選主導品種主推技術、協助遴選示范主體等;農業技術指導員的選聘工作,明確了農業技術指導員的選聘條件、遴選程序和工作職責等,以此保證其科學合理。
1.完善基層農技人員培訓機制。圍繞部省加強示范培訓、市區注重實地培訓的分工協作機制,梁園區對各種類型的培訓資源進行科學有效的統籌和利用,構建科學合理的培訓體系,充分發揮培訓師資庫建設的作用,應用不同的培訓方式,確保對農業技術人員的培養有更強的針對性和實用性。
2.強化基層農技人員培訓。梁園區每年遴選5 名以上在職農技推廣骨干人才(區域農技站長)參加省級農業農村部門組織的培訓;組織基層農技人員參加市農業農村局組織的不少于5 天的培訓,實訓課程要超過2 天;積極鼓勵農業技術人員參加線上學習,對一些信息化自主學習平臺進行有效的利用,為基層農業技術人員提供多種培訓的方式,保證其知識更新的速度跟上時代發展的步伐。
3.充實基層農技人員隊伍。梁園區不斷加強高素質人員補充力度,嚴把人員進入“門檻”。為了使基層農業技術推廣隊伍的質量保障,可以適當引進學歷水平高和專業技能符合崗位要求的人員。
4.強化指導服務業績考評。農技推廣工作要確保農業技術人員明確自身的服務職責,并構建良好的評價機制,將實際工作業績狀況和服務對象的滿意程度作為主要的考核標準。長期扎根一線、并且作出貢獻的農業技術人員,要在評價時得到一定的優待,在績效激勵等方面適當放寬相應的要求。
1.助力農業技術推廣在線服務。梁園區積極引導廣大農技人員和農業社會化服務組織,促使其利用中國農技推廣APP、微信群、QQ 群等平臺,加大農業技術推廣力度,全方位提升服務效能。
2.共同打造和構建中國農業技術推廣信息平臺。梁園區加強農技推廣項目線上成效動態展示和過程績效管理考核,聚合農業新技術、新產品、新模式等資源,向農民和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精準推送;緊緊圍繞用戶需求,精準提供政策、技術、信息等資源;加強項目線上績效管理考評,擴大用戶量,提高平臺的認知度、覆蓋面及使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