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鄉村產業發展服務中心 張小玲
1.溫湯浸種。準備55~60 ℃的溫水,水量為種子量的5~6 倍,將種子倒入水中,邊浸泡邊攪拌,隨時補充熱水,保持溫度,攪拌10~15 min 后加冷水降低至30℃,停止攪拌。
2.藥液消毒。將種子用清水預浸7~8 h,再放入1%的硫酸銅溶液中浸泡5 min,然后用清水洗凈種子,進行催芽或播種;或用40%的福爾馬林150 倍液浸種15 min,洗凈后催芽或直接播種。
采用溫湯浸種后的種子浸泡7~8 h 撈出洗凈,置于25~30℃下保濕催芽。采用藥液消毒后的種子撈出洗凈,置于25~30℃下保濕催芽。
1.播種期。春季種植,在海拔低于500 m 的地區,采用露地種植,一般于2 月中下旬播種育苗;采用設施種植,一般在上一年10 月下旬播種育苗越冬。海拔大于500 m 的半高山以及海拔低于1400 m 的高山地區,采用露地種植,一般于3 月上旬至4 月中旬開始播種育苗。秋季種植,一般于6 月下旬至7 月下旬播種育苗。
2.播種量。播種床需播種5~8 g·m-2,每667 m2辣椒種床需用種子50~80 g。
3.播種方法。穴盤基質育苗和苗床育苗均可。當種子露白即可播種。播種前,土壤要澆足底水,水滲下后播種子,播種后覆土高度0.8~1.0 cm。覆土后,春季蓋地膜和小拱棚保溫保濕,秋季加蓋遮陽網。
1.培育壯苗。發芽期苗床溫度白天30℃,夜間18~20 ℃。齊苗后苗床溫度白天22~25 ℃,夜間15~18℃。澆水視天氣和苗床墑情適當進行,同時每1 m2用哈茨木霉菌6 g 灌根或用0.1%~0.2%的磷酸二氫鉀噴施,防治猝倒病、立枯病。
2.壯苗標準。辣椒生理苗齡為 6~8 片真葉,其直觀形態特征為葉片較大、葉色正常,子葉不過早脫落或變黃;根系發達,尤其是側根系多,色白;秧苗生長健壯、高度適中,莖粗節短,既不徒長也不老化,無病蟲害。
3.分苗。采用苗床育苗時,幼苗2~3 片真葉時分苗,分苗于分苗床或育苗容器中進行。
4.分苗后管理。分苗后秧苗適當控水控肥,在4~6葉時,葉面噴施0.2%的磷酸二氫鉀水溶液1~2 次。定植前7~10 d 進行煉苗,白天溫度控制在15~20℃,夜間溫度控制在12~8℃。
辣椒種植采用深耕整地、高畦栽培模式,按寬1.2 m 包溝做畦,中間開溝施底肥。定植前每667 m2辣椒基施豬糞、雞糞、牛糞等經過充分腐熟的優質農家肥2~3 m3,或施用有機肥(含生物有機肥)300~350 kg,同時,基施硫基復合肥25~30 kg 或45%(18-9-18 或15-15-15)的配方肥。
1.春季種植。海拔低于500 m 的低山露地一般在3月中下旬定植。“大棚+中棚(或二道幕)+小拱棚+地膜”栽培方式定植時間以1 月下旬至2 月上旬為宜,“大棚+小拱棚+地膜”栽培方式定植時間為2 月中下旬。海拔大于500
m 的半高山及海拔低于1400 m 的高山露地,一般于5 月中下旬定植。
2.秋季種植。海拔低于500 m 低山地區一般在7 月下旬至8 月下旬定植。辣椒定植一般采用雙株定植,每667 m2定植2800~3000 穴。定植前1~2 d,秧苗用65%代森錳鋅500 倍液或50%多菌靈1000 倍液噴施。定植時及時澆足定根水。
1.春季定植后,辣椒大棚立即密閉7 d,待幼苗迅速緩苗成活后,視天氣情況適時通風、換氣、見光。白天溫度控制在25℃,夜間溫度控制在10~15℃。若遇寒潮低溫天氣,采用多層覆蓋防寒,待氣溫回暖,可撤中棚和小拱棚。白天根據溫度情況,適當敞開棚門或卷起大棚邊膜通風。
2.秋季定植后,外界氣溫仍然過高,必須將大棚四周薄膜全部向上揭起,晝夜通風,覆蓋遮陽網防止高溫燒苗,使棚內氣溫保持在白天25~30℃,夜間15~18℃。
在苗期、開花坐果期、果實膨大期,每667 m2辣椒分別追施45%(15-5-25 或相近配方)的配方肥或硫基復合肥10~15 kg,分3~5 次隨水追施。根據收獲情況,每收獲1~2 次追施1 次肥。
辣椒分枝比較規則,第1 朵花下方主莖上的側芽要及時剪除。辣椒生長期間要及時摘除殘枝、老葉、病葉,以改善通風透光條件。整枝摘葉后注意噴施保護劑防病。
果實完成轉色后開始采摘。采收青果標準為果皮深綠色,采收紅果標準為果皮鮮紅色。采收時謹防機械損傷或折斷枝條,以保證辣椒的商品性和后期產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