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鄭市農業技術服務中心 鄭建新
進入新發展階段,探索具有地方特色的鄉村振興之路,是擺在各級部門面前的一個重要現實課題。各地應結合實際,大膽探索、先行先試、打造標桿、示范帶動,力爭用5 年左右的時間建設一批鄉村振興示范片區,為本地其他鄉村發展提供樣板、樹立典型,進而帶動全域實現農業高質高效、村莊宜居宜業、農民富裕富足,加快形成“鄉村變火、產業變活、村莊變美、干部變強、群眾變富”的鄉村振興新氣象。各地要加快城鄉融合發展,構建以主城區為支撐、以鄉鎮為中心、以村莊為節點,以工補農、以城帶鄉、工農互補、城鄉互促、協調發展、共同繁榮的的鄉村振興新格局。
各地要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做好“三農”工作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按照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的要求,把村莊建設成自主管理、自我發展、服務農民的重要節點,把鄉村建設成“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現代版富春山居圖。各地以縣或者鄉鎮為單位,結合實際情況謀劃建設一批鄉村振興示范片區,把片區建設成“田園美、環境美、村莊美、庭院美”的四美鄉村,把片區建設成“各美其美、美美與共”的美麗畫卷。
鄉村振興示范片區建設首先要編制高質量的鄉村振興建設規劃,發揮規劃引領作用,一張藍圖繪到底。各地要通盤考慮交通區位、村莊面貌、自然稟賦、文化底蘊、人口結構、產業特色等因素,科學定位、統籌謀劃,既要有遠景規劃,又要有中期規劃和近期規劃,按照“由近到遠”的原則分批分期建設。
各地要摸清片區內每個村莊的實情,認清劣勢、明確優勢、找準長項、認準短板,堅持“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因地制宜、突出特色”,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統籌山水林田湖草生態系統和諧發展,深入挖掘產業、資源、文化、區位等特色和優勢。獨具一格的村莊要按照唯一的原則進行打造,具有優勢的村莊要突出優勢進行打造。
片區內村與村之間、各個片區之間要實行差異化定位,要避免千村一面、跟風模仿、雷同建設,杜絕同質化競爭。各片區村莊之間要錯位發展、互為補充、互為依托、互利合作、組團發展。
片區內各村發展產業要堅持“政府引導、市場主導、村莊主體”的原則,不能越位包辦、越俎代庖,要發揮基層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充分調動村民自治組織的積極性,廣泛調動農民群眾參與的積極性,切實發揮村莊的主體作用,把人居環境整治提升作為基礎性、長期性任務,筑巢引鳳、招商引資、借腦引智,穩妥發展。
各地要把產業振興作為片區建設的重中之重,當作重點難點加以推動。片區建設要按照“宜農則農、宜工則工、宜商則商、宜游則游”的原則,不拘一格謀劃產業項目,積極探索發展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各地要以項目建設為抓手,建設一批發展前景好、市場潛力大、經營風險低、環境無污染、持續可發展、群眾能就業、經濟效益高的產業項目,推動產業提檔升級、提質增效,夯實鄉村振興物質基礎。
片區建設要按照“既要盡力而為,又要量力而行”的原則,循序漸進,滾動發展,做到積少成多、積水成淵、積土成山,不要貪多求大,避免形象工程。各地要積極學習借鑒外地成功經驗,努力做到少走彎路、不走錯路,牢固樹立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推動鄉村振興片區穩步發展。
鄉村振興示范片區建設不僅要重視產業發展、基礎設施建設和公共服務建設,更要重視鄉風文明建設、治理有效建設。要以產業發展為重點、以人居環境整治提升為抓手、以項目建設為載體,全面推動各項工作,確保“五個振興”有序推進。
每個縣市區結合實際建設一批鄉村振興示范片區。
每個鄉鎮結合實際建設不少于1 個鄉村振興示范片區。建設初期,片區規模不宜過大,村莊數量不宜過多,以3~5 個村為宜,要以其中的1~2 個村莊為核心,以其他村莊為支撐。每個片區要建設一批潛力大、效益好、生態優、可持續強的產業項目,培育一批品質好、品相好、反響好、效益好的“農字號”“鄉字號”“土字號”“老字號”“特字號”的鄉村特色產品,建成一批能就業、收益好、利長遠、風險低的集體經濟項目,建成一批鄉風文明、民風良好、家風淳樸的文明村莊,建成一批遵紀守法、運作規范、治理有效的和諧村莊,培養一批“一懂兩愛”的“三農”干部隊伍,培養一批田秀才、土專家、能工巧匠的鄉村人才隊伍。
各地要按照“一年打基礎,兩年上臺階,三年有形象,五年大變樣”的目標,加快鄉村振興示范片區建設,力爭“十四五”末期,各地鄉村振興工作取得重要進展,探索出一條可借鑒的鄉村振興之路,為最終實現全域鄉村振興目標夯實基礎。
各地要做好鄉村振興示范片區謀劃工作,主要領導要高度重視,做到親自調研、親自謀劃、親自推動,盡快啟動鄉村振興示范片區規劃編制工作。
各地要委托有資質的單位編制鄉村振興示范片區規劃,按照“實地調研、提交初稿、征求意見、修改完善、提交成果”等幾個階段扎實開展工作,確保編制出符合實際、獨具特色、愿景美好、切實可行、有操作性的鄉村振興片區規劃。
規劃編制完成后,各地要合理確定年度工作任務、制定時間表任務圖,有序推進,力爭到2025 年底,初步建成一批鄉村振興示范片區,鄉村振興藍圖初現。
各地要充分認識謀劃建設鄉村振興示范片區的重要意義,將鄉村振興示范片區建設作為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的重要任務。縣鄉村三級黨組織書記要全程參與、親自推動、當好總指揮,切實加強對建設鄉村振興示范片區工作的領導,要組織精兵強將進行協同作戰;各有關部門和單位,要全力以赴支持鄉村振興示范片區建設,整合要素、整合項目、整合資金,形成優勢資源,集中向鄉村振興示范片區傾斜;鄉鎮要把建設鄉村振興示范片區作為中心工作和重點任務加以推動,集中人力、物力、財力,不講條件,克難攻堅,以干部的辛苦指數換取群眾的幸福指數,實現鄉村振興旗開得勝。
每個鄉村振興示范片區都要建立工作專班,每個專班要由一名縣級領導作為總牽頭人,鄉鎮黨委書記作為總責任人,鄉鎮其他班子成員和片區內村莊黨組織書記作為成員,鄉鎮分管鄉村振興的副職作為總聯絡人,要設立專班辦公室。工作專班具體負責做好統籌謀劃、組織協調、工作推進、督促檢查、溝通聯絡、日常事務等各項工作,要建立健全工作機制,規范運作,確保鄉村振興示范片區建設有序推進。
縣市層面要定期聽取鄉村振興示范片區建設情況,具體包括推進情況、存在問題和需要研究解決的事項,做到上下結合,形成合力;要定期組織鄉村振興示范片區觀摩活動,重點觀摩人居環境整治、基礎設施建設、公共服務建設、產業項目建設、招商引資、群眾參與等內容,形成相互學習、相互交流、你追我趕、奮勇爭先、共同進步的濃厚氛圍。
市縣黨委農村工作領導小組成員單位要切實加強對鄉村振興示范片區的業務指導。縣級黨委農辦、督查考評等部門要切實加強對鄉村振興示范片區建設工作的督促檢查,重點督查工作推動情況和實際成效情況,確保建設進度和實際效果,確保群眾受益。
堅持以社會投入為主、財政投入為輔的原則,各地要廣泛動員工商資本向鄉村振興領域投入,社會資金主要投向產業發展項目、財政資金主要投向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建設領域,要盤活用好“三塊地”資源,形成源頭活水,促進鄉村特色產業發展,努力實現一產優、二產強、三產活,加快“三鏈同構”,推動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不斷提高產業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