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閆文娟
教學實踐表明,將課程的內容、方式等游戲化,能夠提高幼兒的學習效率。語言課程是幼兒園的常設課程之一,旨在培養和鍛煉幼兒的語言組織與表達能力,對于幼兒的健康成長具有重要的意義。教師應基于幼兒園語言課程教學的現實需求,將游戲化的教學方式有機融入課堂教學,調動幼兒參與語言教學的積極性,在輕松愉悅的語言課程學習氛圍中增強幼兒對語言表達的信心,提高幼兒的語言組織能力,使幼兒能夠明確地表達自己的想法。
幼兒園設置語言課程,重在幫助幼兒提升語言組織能力,具有重要的教學實踐意義。事實上,語言課程本身并不是一個獨立完整的學科,從嚴格意義上來講,它應劃分到語文學科里的口語交際部分。但在幼兒園階段,將其獨立出來,有利于集中教學資源幫助幼兒養成良好的語言表達習慣。將游戲化的教學理念有機融入語言課程教學活動中,符合幼兒的發展特點,能夠引導他們自主參與學習活動。
推進幼兒園語言課程游戲化,教師可以采用生動有趣的教學方式,帶領幼兒參與游戲活動,同時將語言表達訓練融入其中,讓幼兒在潛移默化中習得語言詞匯,激發幼兒主動表達自己想法的意識,在游戲中逐漸增強幼兒語言表達的自信心。同時,教師以游戲化的方式開展幼兒園的語言課程,可以賦予課程教學更多生動的情境,進一步降低語言學習的難度,有助于提升幼兒的語言學習能力。
幼兒園的課程教學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既要考慮課程教學的知識性,也要賦予課程教學更多的趣味性,這既是基于幼兒教學本位的現實需求,也是從教學實踐中得出的經驗。教師采取課程游戲化的教學方式,將枯燥乏味的語言課程變得更生動、更符合幼兒的學習心理,有助于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
教學實踐表明,幼兒更喜歡在游戲活動中學習相應的知識,而且對在游戲活動中學到的知識記憶得更深刻。因此,越來越多的教師開始轉變原有的教學方式,積極探索實踐課程游戲化的教學方式,這既是一種現實需求,也是一種教學趨勢。盡管如此,仍有一些教師故步自封,對課程游戲化缺乏深入全面的認識。一方面,一些教師的課程游戲化意識薄弱;另一方面, 一些教師的課程游戲化教學能力有限。
在幼兒園的語言課程教學活動中,要想有效融入游戲化的教學方式,教師應結合幼兒的學習心理、學習需求、學習習慣等多方面的因素,采取多元化的教學方式,調動幼兒參與語言學習活動的積極性。但一些教師的語言課程游戲化教學方式較為單一,起初對幼兒的學習有一定幫助,后來隨著游戲模式的不斷重復,教學效果也相應地下降。對此,教師必須從教學實際出發, 進一步拓展語言課程游戲化的教學方式。
從一定程度上來說,語言課程的游戲化設計只是幼兒語言課程中諸多教學方式的一種。從幼兒語言課程的教學效果來看,教師必須將語言課程游戲化教學落實到提高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上,除此之外的教學結果則不是重點。但在面對課堂教學效果不佳的情況時,部分教師沒有反思自己的教學方式是否存在缺陷,因而無法從中吸取教訓并增強課堂教學的效果。
優化語言課程游戲化的教學效果是一個系統化的課題,既需要一線教師積極參與,也需要幼兒園的管理者加強教學管理,更需要借助具有約束力的教學評價機制來起到督促和引導的作用。事實上,部分幼兒園的語言課程教學評價機制并不完善,語言課程的教學水平完全取決于教師的個人水平,根本談不上教學管理和教學評價。對此,為了進一步發揮游戲化教學理念在幼兒語言課程教學中的作用,幼兒園管理者必須通過幼兒園的教學管理,加強相應的教學評價和 監督。
在幼兒園的教學中,要實施課程教學創新,教師首先要樹立相應的教學理念,并以此推動各項教學活動的開展,確保各項教學工作的落實。要想提高幼兒園語言課程游戲化的教學水平,幼兒園管理者必須提高教師的課程教學能力,使其樹立游戲化的教學理念。一方面,一線教師要樹立游戲化的課程教學理念,應在理論層面充分認識、學習、掌握游戲化的教學理念,在實踐層面有機結合語言課程教學的現實需求,積極探索語言課程的游戲化路徑;另一方面,幼兒園的教學管理者也要樹立游戲化的教學理念,為教師開展游戲化教學提供教學管理、教學資源、教學服務、教學評價、教學監督等一系列的后勤保障措施,確保語言課程游戲化的順利推進。
幼兒難以長時間集中注意力,意志力不夠堅定,通常很快就會喪失對某一事物的興趣,而游戲是吸引幼兒注意力和有效促進幼兒心智發展最有效的手段。因此,創建符合幼兒年齡階段、認知能力、個性特點的游戲化課堂環境至關重要。教師在進行教學之前,要結合教學目標和幼兒的發展特點,全面規劃教室中的游戲場地、游戲器材和道具,創設幼兒感興趣的課堂環境。教師可以按照課程教學要求布置課程游戲化場景,從視覺上激發幼兒的興趣,消除幼兒的抵觸情緒。在教學活動中,教師要保障幼兒的安全,維持游戲秩序,認真觀察每一名幼兒的表現,適當表揚幼兒,以增強幼兒的自信心。
幼兒園語言課程游戲化教學必須基于科學合理的課程內容,才能確保語言課程的教學質量,而不只是追求形式上的游戲化課程教學。同時,教師要提高語言課程游戲化教學的質量,讓幼兒不僅學得好、記得牢,更能學得輕松、學得愉快。對此,教師應精心設計游戲化的課程內容,讓課程內容具有一定的趣味性,同時也具有一定的知識性,達到寓教于樂的效果。比如,幼兒在幼兒園里發現了一塊形狀怪異的石頭,他們對此很感興趣。那么,教師就可以根據這塊石頭設計“鑒定大會”等情景式游戲,讓幼兒扮演“鑒寶專家”。這種教學模式可以有效提升幼兒的口語表達能力,且游戲內容貼近幼兒的生活。

教師應堅持教學效果導向,認識到語言課程游戲化教學服務于語言課程教學水平提升,將游戲化教學落實到幼兒語言能力培養上。對此,教師可以巧設多種教學情境,賦予課程游戲化教學更多形式。同時,教師應該根據教學內容合理地規劃游戲流程,始終將教學效果的優化放在第一位。在這里,筆者分享一個反面案例來說明教師合理規劃活動流程的重要性,在模擬餐廳對話的活動中,教師準備了大量道具,讓幼兒沉浸在餐廳的環境中。但由于提供的道具形式過于多樣,桌子、椅子、勺子、叉子、菜單等樣樣俱全,導致幼兒在學習過程中并不注重語言的運用,而是將注意力放在各類道具上,最終教學效果遠低于預期。
教師要想將游戲化教學有效融入語言課程教學,就必須關注幼兒在游戲化教學活動中的參與度。可以說,幼兒課堂參與度低的游戲化教學是失敗的。在語言課程游戲化教學中,教師要降低學習的難度,轉換學習的場景,調整教學的情境,幫助幼兒高效地學習?;诖?,幼兒園語言課程游戲化教學的重點是提高幼兒的課堂參與度,課程游戲化教學的難度要適中,在大多數幼兒的接受范圍內。而語言課程游戲化教學的要點是發揮幼兒的主觀能動性,即引導幼兒在游戲化課程教學中參與互動、敢于表達、樂于表達。
綜上所述,幼兒園語言課程的開展需要落實游戲化理念,讓幼兒主動表達,快樂地完成語言知識的學習,形成良好的語言素養與能力。設計有效的游戲活動形式對幼兒的發展具有積極的影響。因此,在開展課程游戲化活動的過程中,教師應當結合幼兒的發展需求和游戲活動的內容優化活動形式,從而讓幼兒在參與活動的過程中實現全面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