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菡
2021年11月28日,中美洲國家洪都拉斯舉行大選。根據初步計票結果,自由與重建黨候選人希奧瑪拉·卡斯特羅以超過50%的得票率獲勝,國民黨在連續執政12年之后下野。這一選舉結果反映了洪都拉斯選民對現任總統埃爾南德斯和國民黨無力提振經濟、解決貧困、打擊暴力和腐敗的不滿情緒,以及選民尋找替代性政治力量的強烈愿望。此次大選可以說是近半個世紀以來洪都拉斯最受國際媒體關注的選舉,不僅折射出該國未來政治格局的變動,而且還與該國未來對華關系的走向密切相關。
洪都拉斯是西半球最貧困的國家之一。2020年,洪都拉斯人均國內生產總值為2405美元,在拉美地區僅高于海地和尼加拉瓜。受新冠疫情和兩次颶風襲擊的雙重打擊,2020年洪都拉斯經濟陷入負增長(-8%),失業率超過10%。洪都拉斯的經濟基礎極為薄弱,主要依靠農作物及少量紡織品和礦產品出口,長期面臨高額貿易赤字、財政赤字和沉重外債負擔,被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列為重債貧窮國。由于本國缺少工作機會,有上百萬的洪都拉斯人(洪都拉斯人口為900萬)前往美國、加拿大、墨西哥、西班牙等國務工,其創造的僑匯收入幾乎相當于該國國內生產總值的1/4。
洪都拉斯政局長期相對穩定但卻十分保守。洪都拉斯的政治進程一直被兩大傳統政黨主導。成立于1881年的自由黨和成立于1902的國民黨長期輪流執政或聯合執政,控制了議會多數席位。兩大傳統政黨均有保守主義傾向,主要代表大地主、大牧場主和大工商階級的利益,與美國保持極為密切的關系。20世紀七八十年代,中美洲國家成為冷戰前沿,薩爾瓦多、尼加拉瓜和危地馬拉都爆發了劇烈的內戰,洪都拉斯則保持了政局的穩定,傳統的政治精英集團繼續保持政治優勢。
近十幾年來,隨著新興政治力量的崛起,洪都拉斯兩黨政治格局逐漸開始松動。自由黨人塞拉亞在2006年就任總統之后,積極擴大政府對教育、醫療等領域的資金投入,幫助低收入階層增加收入,支持民眾更多地參與和監督國家政治生活,同時加強了與委內瑞拉、尼加拉瓜、古巴等拉美左翼執政國家的聯系。塞拉亞的政策主張得到中下層民眾的支持,也導致他與保守派決裂。2009年,塞拉亞總統在保守派發動的一場軍事政變中被推翻。
2009年軍事政變對自由黨造成很大沖擊,自由黨內部分裂不斷加劇,逐漸失去選舉競爭力,洪都拉斯的傳統政黨格局呈現加速解體之勢。塞拉亞總統下臺后,于2011年另行成立自由與重建黨,其夫人希奧瑪拉·卡斯特羅作為該黨候選人參加了2013年總統選舉,并位居第二。在2017年總統選舉中,自由與重建黨與反腐敗黨結成聯盟,共同推舉薩爾瓦多·納斯拉亞為候選人,向尋求連任的國民黨候選人胡安·埃爾南德斯總統發起挑戰。但這次總統選舉卻在計票環節發生嚴重爭議。由于美國對埃爾南德斯的偏袒,埃爾南德斯得以連任。
自由與重建黨在2021年總統選舉中獲勝,意味著洪都拉斯傳統政黨格局完全解體。自由與重建黨是洪都拉斯第一個取得執政地位的左翼政黨。它自稱是一個“21世紀社會主義”政黨,反對自由市場資本主義和新自由主義經濟模式,堅持建立“替代性經濟體系”。卡斯特羅在其競選綱領《洪都拉斯政府重建家園計劃》中,提出構建民主社會主義國家的設想,其主要政治主張包括強化國家的作用,將參與式民主作為政府的核心支柱,促進公民互相團結和提升組織能力等。
2021年是中國和洪都拉斯關系邁向新階段的一個起始年份。時至今日,洪都拉斯一直和臺灣保持所謂的“外交”關系,是臺灣當局尚存的14個“邦交國”之一。而在2021年,洪都拉斯朝野兩派政治人物共同發出渴望與中國大陸發展關系的強烈信號。2021年5月,埃爾南德斯總統公開表示,中國在全球疫苗供應上有擔當,因而考慮在中國大陸設立商業辦事處,以購買中國大陸產的新冠疫苗。與此同時,已經宣布參加總統競選的卡斯特羅在多個場合公開承諾,要在當選之后與中國建交。

2021年11月28日,洪都拉斯大選初步計票結果出爐,左派自由與重建黨候選人卡斯特羅贏得了大約53%的選票,取得了勝利。圖為卡斯特羅(中)在支持者集會上發表講話。
卡斯特羅在對華關系上的表態使2021年洪都拉斯總統選舉變得格外引人注意。在距離選舉還有一周時間之際,一個美國代表團專程訪問了洪都拉斯,向主要總統候選人施壓,要求該國保持與臺灣的“長期外交關系”。為了加強與洪都拉斯朝野溝通,臺灣外事部門負責人在2021年9月前往該國與朝野政要會晤。在選舉即將舉行之際(11月12日),臺灣當局還邀請埃爾南德斯總統訪臺,對其進行進一步拉攏。選舉結束之后,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通過社交媒體向卡斯特羅表示祝賀。
根據洪都拉斯選舉程序,卡斯特羅將在2022年1月就任總統,屆時她能否兌現選舉承諾,與中國建立外交關系受到國際社會的廣泛關注。由于卡斯特羅的政治基礎比較薄弱,與中國建交勢必受到一系列國內外因素的掣肘。國內的掣肘主要來自于反對黨陣營。雖然國民黨在執政期間(2017~2021)表現出發展對華關系的意愿,但很可能在成為在野黨之后采取完全不同的立場。以該黨為主體的反對黨陣營可能將在國會建立聯盟,以阻止政府推行改革、提升影響力,對華關系很可能成為朝野兩派、左翼和保守力量博弈的焦點。國際方面的掣肘則主要來自于美國因素。由于洪都拉斯經濟受疫情沖擊嚴重,迫切需要重新調整外債和獲得援助。一旦宣布與中國建交,卡斯特羅非常擔心美國將對國際多邊銀行和地區性國際組織施壓,迫使其對洪都拉斯實施制裁,從而對洪都拉斯的經濟發展帶來不利影響。
因此,在短期內,洪都拉斯實現對華關系突破仍然存在很大的不確定性。即便如此,兩國關系向好的趨勢已經顯現。中國和薩爾瓦多關系的發展在中美洲形成了較強的示范作用,使洪都拉斯充分意識到發展對華關系的重要性。從近幾年看,洪都拉斯希望擴大對華合作、獲得中國這個重要出口市場和爭取中國投資的愿望強烈,中洪關系向前發展的空間將會越來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