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志剛 徐鑫雅



[摘要]本文闡述大數據技術在通信企業網絡維修費審計中應用的必要性,展示大數據技術在通信企業網絡維修費審計案例中的創新實踐,提出內部審計部門應當借助大數據技術開展審計工作,助力企業內部審計增值。
[關鍵詞]大數據? ?網絡維修費? ?審計模型
一、背景
隨著信息技術和計算機網絡的快速發展,各行業的業務數據量不斷增加,結構化和非結構化的數據、文字、圖像的數據大量涌現,大數據時代已經來臨。審計環境也發生了顛覆性的變化,審計數據呈現出數據體量大、數據類型多樣、數據價值密度低等特點。如何更快地適應審計工作環境的變化,更迅速、準確地處理數據,是擺在審計人員面前亟待解決的重要課題。要想充分運用現代信息技術開展審計需要做到:一是提升信息化支撐業務能力,二是提升數據管理水平,三是加強數據資源分析利用,加強數據和分析模型共享共用。
二、在通信企業網絡維修費審計中應用大數據技術的必要性
網絡維修費是通信企業的重要運營成本,包括“通信與信息服務成本—網絡維護支撐費”會計科目下的代維費、優化整治費、技術支持服務費、備品備件費、硬件維修費、網絡檢測測試費等六類費用。2019年中國移動31省公司網絡維修費支出總額超百億元,其中代維費、優化整治費、技術支持服務費三項支出占網絡維修費總額的比例達84%。但目前省公司網絡維修費基礎管理粗放,內外部檢查發現問題較多,存在費用的“跑冒滴漏”和“出血點”。公司高質量發展要求加強精細化管理,壓降低效無效的網絡運維支出。因此,需進一步加強對維修費的審計監督力度,推動公司降本增效。
網絡維修費審計存在以下諸多困難和挑戰:一是網絡維修費的費用構成繁多,代維費、優化整治費、技術支持服務費三項費用下細分為八個網絡專業,涉及無線網、接入網、傳送網、核心網、數據網等專業,各專業管理要求存在較大差異,支出性質完全不同。二是各省公司的網絡維修費管理不均衡,代維費管理依托省內自建系統,優化整治費和技術支持服務費僅部分費用依托系統管理,存在全系統化管理、手工臺賬半系統化管理和純手工臺賬管理多種模式,審計程序的設計和執行面臨較大難度。三是不同費用結算規則復雜,代維費和優化費為“包年+按次”模式結算、整治費以“項目”模式結算、技術支持服務費為“按次+項目”模式結算,其中代維費包年價格類型約60種,按次工單分類多達106類,審計人員需要從10余個不同領域的IT系統中獲取數據,分門別類地按照不同的結算模式進行分析。四是項目組織難度大,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打亂了原有項目現場審計計劃安排,只能根據各個城市疫情防控政策靈活采取“遠程+現場”審計模式。
由于網絡維修費具有專業性強、管理鏈條長、費用發生地點分散,涉及維護工單、結算明細、用戶流量等海量數據的特點,采用傳統審計方法無法在有限的時間和人力資源預算的情況下完成海量數據的分析工作,必須應用大數據方法才能實現對網絡維修費數據的全量審計。
三、大數據技術在通信企業網絡維修費審計中的創新實踐
總體審計分析思路是針對代維費、優化整治費、技術支持服務費等不同性質維修費分類研究,建立不同數據分析模型,應用SQL、審計云平臺等數據庫工具進行全量數據分析。
具體分析步驟包括:(1)結合集團公司維修費管理辦法、技術規范書和合同文本,梳理維修費的業務流程、稽核關鍵點、費用結算規則。(2)厘清維修費涉及的網絡管理域、業務運營域、ERP管理域相關系統、系統源數據、數據表結構。(3)構建數據分析比對邏輯和審計模型。(4)導入相關數據,運行審計模型進行大數據分析,輸出分析結果。(5)對審計模型輸出結果進行現場二次核實驗證,與省公司溝通確認最終問題金額。
本次審計共構建14組數據比對分析邏輯,將費用結算明細與網絡管理域、業務運營域、ERP管理域涉及10個系統的工單、用戶流量等數據進行全量比對分析(見表1)。
具體數據比對分析涉及系統和流程見圖1—2。
根據上述比對關系,構建了零流量家寬用戶結算代維費、超范圍結算家寬代維費、超范圍結算集客專線代維費、重復派發代維工單、重復派發優化工單、疑似虛假代維工單等六個審計模型,對模型計算得出的可疑事項,由被審計單位組織各地市公司提供支撐資料,開展線上線下二次核查,逐一核實、定位問題及原因。具體模型邏輯見表2。
四、應用大數據技術審計取得的主要成效
審計人員運用大數據分析技術分析代維、網優、維保工單等網絡類系統數據17.86億條,家寬與集客專線明細等經營類系統數據28.61億條,ERP明細賬、合同清單等管理類系統數據0.18億條,整治項目、結算明細等手工臺賬記錄6.15億條,在有限時間內保證了審計范圍全量覆蓋、審計問題精準定位。
審計發現31省公司網絡維修費存在部分工單結算價格、工作量、范圍超過合同約定或規定等問題,對于審計發現的多結算費用,通過審計整改,省公司已全額追回。此外,各省公司加強了網絡維修費的工單派發、質檢、費用稽核和維修項目規范性管理,進一步提高了網絡維修費精細化管理水平。
同時,審計推動審計成果向管理成果轉化。一是針對網絡維修費系統管控不足、工單管理和結算稽核不到位等共性問題和管理機制性問題,發送總部業務主管部門開展全集團范圍內聯動整改,實現以點帶面、舉一反三,最大程度提升審計效果。二是將審計技術方法、監控模型向總部業務主管部門轉移輸出,并固化于日常業務稽核和組巡檢查中。
五、結語
大數據技術是審計工作適應時代發展的必然選擇,它給通信企業內部審計帶來新的機遇,意味著可供內部審計分析的數據規模、范圍以及類型大幅增加,信息更加豐富,審計視野更加開闊,審計抽樣將更加系統化、模塊化、智能化,最終實現審計范圍和數據的全覆蓋。
大數據審計主要包括了解業務流程、調查數據存儲情況、構建審計模型、獲取數據并分析、核驗結果等步驟。其中構建審計模型是難點和關鍵,需要在項目中重點研究。
(作者單位:中國移動通信集團有限公司,郵政
編碼:100033,電子郵箱:zhangzhigang@chinamobile.com)
主要參考文獻
[1]劉星,牛艷芳,唐志豪.關于推進大數據審計工作的幾點思考[J].審計研究, 2016(5)
[2]彭德錦,方智.基于大數據技術提升內部審計質量的路徑[J].中國內部審計, 20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