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巧昱
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國有企業黨的建設工作會議上指出,堅持服務生產經營不偏離,把提高企業效益、增強企業競爭實力、實現國有資產保值增值作為國有企業黨組織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以企業改革發展成果檢驗黨組織的工作和戰斗力。國網天津送變電工程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天津送變電)黨委全面貫徹落實,堅持融入中心抓黨建,堅持強基層打基礎,通過組織融合強機能、機制融合強動能“雙融合”的探索實踐,推進黨建工作與生產經營互促共進,把黨的政治優勢、組織優勢等融入生產經營的各個領域、各個環節,有效解決了黨建工作與生產經營“兩張皮”的現象,取得了顯著成效,提供了可參考可復制的“黨建+”工程工作經驗,以高質量黨建助推企業高質量發展。
天津送變電著力在黨委統籌、專業主導、支部主抓、黨員主動上下功夫、促融合,實現“黨建+”工程頂層化設計、系統化管理、日常化推進,極大激發了黨支部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先鋒模范作用的充分發揮。
黨委統籌、總體設計。黨委層面整體考慮,黨建工作領導小組牽頭,聚焦安全生產、電網建設等6個專業領域,通過專題會議面對面交流、點對點調研,細化制定“黨建+”工程實施方案,明確工作目標、主要任務、方法舉措、評價標準。實施“黨建+”工程黨委領導班子成員“包保”制,形成了黨委書記親自部署、黨委班子成員直接聯系的推進機制。“包”即“包”方向,按照職責分工,通過分專業包干形式進行全程跟蹤,針對每項“黨建+”工程采取推動措施進行把控,是任務落實機制;“保”即“保”效果,確保“黨建+”工程真正在推動生產、提升管理中產生實效,是貫穿“黨建+”工程的保障機制。通過黨建雙月例會、專題會等形式,及時聽取重點項目在推進過程中取得的成效、存在的問題,加強過程管控,做實跟蹤指導。
專業主導、強化服務。各專業管理部門黨支部是抓融入、促落實的責任主體,實施“黨建+”工程掛牌攻堅項目化管理模式,實行“立項、執行、考評”的全生命周期管理,實現黨建工作量化具體化。“項目點”申報和立項,各專業黨支部結合年度重點任務,細化制定“黨建+”工程重點任務清單,明確任務名稱、任務內容、工程目標、承接單位、項目負責人等,確定項目實施的必要性以及實施的內容和效果是否符合專業要求;“工作線”實施和管理,對完成進度不理想或基層干部群眾反映效果不好的,及時調整項目側重點和推進力度,注重攻堅的精準度,并將項目實施情況納入績效考核管理,以正向激勵為主;“覆蓋面”結項和評價,邀請上級黨組織、專業團隊對項目成果進行驗收評審,并對評選出的優秀項目進行表彰。
支部主抓、狠抓落實。明確黨支部主要負責人是抓“黨建+”工程的第一責任人,黨支部班子成員在分管專業領域履行直接責任。各黨支部根據自身實際,承接“黨建+”工程項目,細化計劃安排,實施“黨建+”工程全面價值管理模式。以提升組織力為重點,突出政治功能:黨支部書記帶頭細化黨建工作對中心工作的保障措施;黨支部班子成員逐條認領,從黨支部戰略層面推進“黨建+”工程落地。以提升組織力為核心,提高支部戰斗力:促進專業部門黨支部與基層單位黨支部結對共建,拓展黨建載體應用的廣度和深度,全面提升一線黨支部的戰斗力。以品牌價值轉化為目標,打造核心價值:結合黨建工作與生產經營深入融合取得的成果,注重經驗總結、加大宣傳力度、打造特色品牌,充分發揮黨建紅色資源的輻射影響力,在實踐中彰顯黨建工作的生命力。
黨員主動、激發活力。實施黨員摘牌項目管理機制,分解重點工作任務、細化黨員承接指標,明確年度總體目標和階段具體工作內容、載體和方法,實現黨建項目資源的有效配置,提高黨員參與“黨建+”工程的主動性。加強宣傳教育,黨小組強化服務,利用黨課、班會等形式,宣傳黨的主張、講解黨的理論;加強“傳幫帶”,提升能力素質。成立攻關團隊,以問題為導向定位項目需求點,黨員牽頭組隊攻關,成立黨員突擊隊、黨建攻關小組等。以多方聯動、全員參與、漸進提高的項目管理方式,破解難題、提升能力、創新創效,使黨建工作和中心工作同頻共振。實現素質提升,在黨支部“標準化達標+卓越化創先”考評的基礎上,對黨員素質進行評分,助推“一個支部一面旗,一個黨員一顆星”從目標變為現實。
天津送變電運用“四項清單”構建“四項機制”,實現黨建工作與生產經營同謀劃、同部署、同推進、同考核,確保黨建制度體系始終與中心工作目標一致、模式匹配、管理協調。
聚焦“干什么”,運用“任務清單”實現同步謀劃。解決“黨建+”工程的工作目標,就要樹立系統思維,做好黨建工作與業務工作深度融合的頂層設計,在充分把握“三個堅持”的基礎上制定“黨建+”工程“任務清單”,形成醞釀、討論、執行的決策體系,構建同步謀劃的決策機制。一是堅持黨的領導。緊緊圍繞全面解決黨的領導、黨的建設弱化、淡化、虛化、邊緣化的問題,堅持黨建服務生產經營不偏離,使黨組織在中心工作中定向把關。二是堅持戰略協調。把改革的難點、生產經營的重點、業務工作的薄弱環節、職工關心的熱點作為黨建工作的著力點。三是堅持目標細化。緊扣生產工作,制定“黨建+”工程工作計劃,從黨建工作視角主動研究措施,逐項分解任務并落實到黨支部,實現黨建工作與業務工作全方位、全過程融合。
聚焦“誰來干”,運用“責任清單”實現同步明責。明確“黨建+”工程的工作責任,就要堅持責任導向,做好工作任務的承接和推進的具體安排,在充分把握“三個明晰”的基礎上制定“黨建+”工程“責任清單”,形成清晰的“路線圖”“任務包”“時間表”,構建同步明責的部署機制。一是明晰履責體系。建立以黨委為核心、黨支部黨小組為基礎、黨員領導干部為骨干、黨員隊伍為主體的黨建責任體系。二是明晰履責要點。把黨建工作與業務工作一體化運作,同研究、同分析,有方向、有重點,以黨建優勢解決生產短板。三是明晰履責方式。全體黨員明確自己的第一身份是共產黨員,第一職責是為黨工作,通過責任認領、簽訂責任書、雙向掛鉤問責等方式,把責任明確到崗位、明確到個人。
聚焦“怎么干”,運用“履責清單”實現同步推進。明確“黨建+”工程的推進方式,就要堅持常態化長效化,抓好工作任務落實,在充分把握“三個實現”的基礎上制定“黨建+”工程“履責清單”,形成作用有效的推進體系,構建同步落實的推進機制。一是實現兩個覆蓋。業務發展到哪里,黨組織就建在哪里,做到黨組織100%同步設置、組織生活100%同步開展、載體平臺100%同步搭建,實現黨組織全覆蓋與工作全覆蓋。二是實現橫縱貫通。對內,發揮“兩崗一區一隊”等品牌活動的作用;對外,發揮聯創共建、臨時黨支部黨建引領作用。三是實現方式方法創新。拓展思維,通過把主題黨日與技能競賽相結合、把結對共建與“網格化”管理思維相結合,使黨建融入的方式多起來、活起來。
聚焦“干得怎么樣”,運用“評價清單”實現同步考核。明確“黨建+”工程的考核方式,就要堅持結果導向,把促進發展的成效作為檢驗標準,在充分把握“三個完善”的基礎上制定“黨建+”工程“評價清單”,形成科學有效的考核體系,構建同步落實的考核機制。一是完善考核指標。實施黨建與業務雙向考核評價,細化、量化、具體化“黨建+”工程績效考核指標,按照一定比例列入績效考核體系。二是完善述職內容。把“黨建+”工程落實情況作為黨支部書記抓黨建工作的重要內容,把述職中發現的問題作為整改內容。三是完善結果應用。清單運用與績效考評掛鉤,與評先評優、職業晉升掛鉤,真正做到以中心工作完成情況檢驗黨建工作成效,使黨建和中心工作互促共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