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 玲
(遼寧芭蕾舞團 遼寧 沈陽 110170)
鋼琴伴奏在芭蕾基訓課中的應用能夠提升舞蹈藝術形式美感,為芭蕾舞提供創作靈感,既能夠充分展示出芭蕾舞蹈動作的美感,又能夠靈活應用音樂元素,從而有利于藝術表現力的提升。在芭蕾基訓課中,應注重鋼琴伴奏音樂元素的基本應用要求,深入了解具體的訓練內容,掌握應用音樂元素的方法,以便有效提升舞蹈藝術情感表現力。
在芭蕾基訓課期間,不僅要注重改編相對應的鋼琴伴奏音樂,還應高度重視如何有效把控音樂風格,以便充分展現出多樣音樂風格的獨特性。在開展芭蕾基訓活動的過程中,若是主要訓練內容是傳統形式,那么這種情況下鋼琴伴奏音樂多數會應用一些國外的古典音樂。隨著社會的變化發展,現階段大眾的審美觀有了新的變化,在芭蕾基本訓練中融合風格迥異的鋼琴伴奏,既能夠滿足大眾的音樂審美需求,又能夠提升芭蕾舞蹈演出效果[1]。與此同時,在芭蕾基礎訓練課中,學生還應基于鋼琴伴奏的多樣化風格,深層了解音樂風格的多樣性,全面認識到把控音樂風格對于芭蕾基訓課鋼琴伴奏的重要作用。
芭蕾舞隨著社會發展的轉型逐漸被大眾認可和喜歡。在不斷創新芭蕾舞蹈形式的過程中,應綜合歷史發展實際情況,在基礎課訓練期間,選擇有較高契合度的鋼琴伴奏曲目,如知名度較高的音樂家的作品,以便促使芭蕾舞蹈和鋼琴伴奏完美結合[3]。與此同時,在選取鋼琴音樂伴奏時,還應基于芭蕾基訓過程,綜合鋼琴伴奏中不同音樂元素間的差異性,揚長避短,充分發揮出芭蕾基訓課的創造性。在選取音樂伴奏時,舞蹈動作應盡可能地配合音樂節奏,將鋼琴伴奏的音樂表達內涵和實踐情況作為基本要求,并結合舞蹈訓練實踐,保障設計的舞蹈動作和鋼琴伴奏音樂兩者之間能夠完美配合。
節奏在芭蕾舞蹈訓練過程之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鋼琴音樂伴奏曲目之中實際呈現出來的節拍形式能夠表現出芭蕾舞蹈之中的快慢形式,以及腳步之間產生的變化速率,除此之外,芭蕾舞本質上是古典舞蹈中較為重要的一部分,也屬于一種藝術表達形式。鋼琴音樂伴奏和芭蕾舞蹈動作,共同組成了完善的藝術表演。與此同時,在芭蕾舞整體基礎訓練過程之中,也需要表演人員依照鋼琴伴奏音樂實際的曲目之中所呈現出的節奏,轉變狀態,從而做出相應的動作,最終確保將鋼琴音樂伴奏過程之中的節奏感,運用芭蕾舞蹈動作呈現出來。在日常訓練過程之中,不但要呈現出節奏,也要使芭蕾舞蹈的整體基礎訓練效率提升。
芭蕾舞訓練活動開展過程中涉及各種各樣的節拍類型,然而在實際訓練的時候還需要依照鋼琴伴奏音樂曲目,融合舞蹈的動作展開二次創作,確保二者配合更加合理。例如,在芭蕾舞基訓課中,高年級基訓課動作相對復雜,而整體速度也很快,這就需要依照動作的性質,使用不同節拍的伴奏音樂。擦地、小踢腿這樣的動作使用2/4 拍或者4/4 拍這兩種節拍模式。如果在實際的芭蕾舞蹈訓練過程之中呈現出的動作是慢板的控制動作,那么學員自身的動作要保持平穩且流暢的狀態,伴奏音樂還需要使用4/4 拍或者3/4 拍等各種不同的節拍模式。在訓練小跳這種跳躍舞蹈動作時,需要運用2/4 拍這種快速的音樂。大跳動作幅度相對較大,會運用3/4 拍或者6/8 拍等不同的節拍模式。
通常情況下,在開展芭蕾舞蹈訓練活動的時候,需要確保整體的動作擁有流暢性,將鋼琴伴奏音樂自身特色與芭蕾舞蹈的基礎動作融合在一起,除此之外,在舞姿訓練過程之中,也要及時把控好整體。這就需要在選擇鋼琴伴奏音樂的時候,首先確保和聲色彩具有豐富性,并且要加強音樂元素整體的感染力,使音樂能夠迸發出創造力,形成想象空間,確保舞蹈整體的線條動作擁有良好的延展度,與此同時,還要確保自身所演奏出來的音樂能夠真正地與和聲以及各方面內容融合在一起,靈活轉變,使舞者自身樂感得到增強,并且能夠更加深入地意識到鋼琴伴奏音樂的內涵,及時根據鋼琴伴奏音樂的狀態做出相應的舞蹈動作。
一般情況下,在芭蕾基訓課中,教師會注重呼吸訓練,在動作中融入呼吸韻律能夠有效提升動作韻律感,促使芭蕾舞蹈動作變得更加自由和舒展。芭蕾基訓課鋼琴伴奏應充分結合舞蹈動作,應用不同類型的音樂風格來提升學生音樂感,保障學生在訓練完成后,能夠準確把握音樂的情感表達,從而在舞蹈動作中合理運用呼吸韻律,并在其中融合音樂情感。想要確保在前奏音樂中融合線條感強的舞蹈動作,就要在其中融合感情變化,引導學生由此產生音樂共鳴,在動作旋律中充分利用呼吸來準確把控音色變化。比如,像前奏音樂中展現快板動作,就要求伴奏音樂不能拖拖拉拉,應果斷干脆,保障學生的芭蕾舞動作保持一致狀態[4]。在芭蕾基訓課中,教師要訓練學生呼吸的頻率,不論是慢吸快呼、快吸慢呼、上吸下呼、勻速呼吸還是呼吸頻率的長短深淺等,都需要在訓練過程中一點點鍛煉實踐。只有在日常的基訓課過程中注重伴奏音樂的呼吸,才能夠有效提升學生的芭蕾舞動作節奏感以及音樂感,以便提升學生的音樂修養。
在芭蕾基訓課教學過程中,不同動作的訓練標準是不一樣的。有的動作需要有力度感,有的動作要求整體線條舒展優美,有的動作要求舞步輕盈。芭蕾基訓課的鋼琴伴奏教師應將舞蹈動作的訓練要求以及訓練目的作為切入點,不僅要重視伴奏中的觸鍵力度變化,還應注重音色力度變化。動作線條要求舒展優美,觸鍵應柔和;動作要求舞步輕盈,觸鍵要輕快,具有彈性;動作要求有力度感,相應的觸鍵就應有力且快[5]。比如,在小彈腿的舞蹈動作訓練中,動作不僅要具備力度還應敏捷靈活,這就需要觸鍵下鍵果斷、快,力度感強,展現出頓音效果,只有這樣,學生在動作練習中做出的小彈腿才會有力度、敏捷且靈活;在進行下腰和劃圈動作訓練過程中,學生的舞蹈動作應變得更加柔美抒情,此時就要求伴奏音色更加柔美抒情,觸鍵也應更加柔和,演奏時鋼琴琴鍵應自上而下滲透手指下鍵力度感,促使伴奏音調更加圓滑連貫,具有一定的歌唱性;再比如小跳要求動作敏捷、小巧,那么此時在彈奏小跳音樂時就應集中觸鍵力量,保障彈奏出來的音色具有彈性且短促,當伴奏開始時,學生也會伴隨著音樂開始做出輕盈、敏捷且小巧的小跳動作。
在芭蕾基訓課鋼琴伴奏過程中,還應合理應用視唱練耳方式,促使鋼琴伴奏和芭蕾舞蹈動作之間產生緊密關聯,并促使學生深化理解這方面內容,強化其對于舞蹈動作和鋼琴伴奏的感覺,在保持直觀感受的同時,體會到音樂元素中的美感。應用視唱過程中,能夠在一定程度上促使學生保持情緒高漲的亢奮狀態,激發學生的訓練熱情和訓練興趣,使其在了解鋼琴伴奏的基礎上,進一步認識伴奏音律,這樣才能在后期全面掌控鋼琴伴奏的音調旋律[6]。除此之外,還需注重鋼琴伴奏理論知識的學習,學生要準確把握節奏變化動態,在進行芭蕾舞蹈基礎訓練期間充分應用伴奏音樂元素,發揮其效能。若是學生并不了解鋼琴伴奏的各方面音樂元素概念,教師也可以通過講解一些比較簡易的音樂元素,進行深化延伸,引導學生利用自身比較喜歡或者熟悉的歌曲體會鋼琴伴奏曲目中的音調旋律變化,從而結合伴奏特點來完成對應的舞蹈動作。同時,結合歌曲視唱等多種方式,可以提升學生的主動參與性和積極探索性,并在高效應用伴奏曲目的基礎上,保持良好的精神狀態。這樣一來,學生在后期的藝術演出或者舞蹈鑒賞等活動中,能夠深刻認識到音樂元素的重要性。在進行基礎訓練的日常過程中,除了需要熟練掌握基訓課中的表演動作、舞蹈技能技巧以外,學生還應在視唱練耳過程中分析不同類型風格的曲目伴奏和其他方面的表演技巧,從而明確芭蕾舞蹈形式和鋼琴伴奏曲目之間的重要關系。
舞蹈老師在訓練過程中,不管是否有音樂伴奏,都會對學生進行組合訓練,并在一邊數動作節拍。鋼琴老師則會結合樂譜情況來演奏相應的音樂。學生在熟練完成基本舞蹈動作之后,舞蹈教師就會讓學生獨立練習組合內容,以便有效提升學生獨立思考以及實踐能力。在演奏對應配樂組合過程中,鋼琴教師要背誦并熟練應用譜面中的每一個力度標記、速度標記以及相應的表情術語等,以保障配樂音樂組合的完整度[2]。尤其是在掌控配樂節奏的過程中,伴奏教師應盡可能地熟練背誦所有譜子。伴奏教師要具備一定的伴奏靈敏度和節拍反應能力,以便掌控整體節奏,在沒有動作失誤的基礎上,保持最適宜的演奏速度。芭蕾基訓課過程中,整套組合的重中之重就是鋼琴伴奏的節奏和節拍,這對舞蹈教學效果有直接影響。因此,想要做到舞蹈動作優雅且不失標準,還應嚴格要求組合和鋼琴伴奏。盡管芭蕾舞蹈基本功訓練比較重要,但同時還應注重舞蹈練習方式的合理性和科學性,即使練習速度放慢,也要注重練習質量。學生只有具備扎實的基本功,節奏感、節拍感強的音樂感,才能充分表現優美的舞蹈。
綜上所述,在進行芭蕾舞基礎訓練期間,鋼琴伴奏音樂應注重其靈活性,綜合考慮音樂表現和舞蹈編排等方面的影響因素,設計不同風格的動作組合,有效應用伴奏中的音樂元素,確保芭蕾舞蹈動作和鋼琴伴奏之間完美融合,通過兩者的互相配合,深化理解動作技巧,全面認識到舞蹈動作訓練中伴奏音樂元素的重要性,賦予舞蹈動作新的藝術價值和藝術魅力,促使舞蹈藝術進一步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