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 蕾
(晉中學院 山西 晉中 030600)
在聲樂教學中,鋼琴藝術指導具有重要意義,但在教學實踐中,由于認識不到位或是方法不合理,部分教師難以將鋼琴藝術指導巧妙融入聲樂教學,從而使鋼琴藝術指導喪失了應有的作用。因此,準確認識聲樂教學現狀,合理把握鋼琴藝術指導的作用及實踐方法,是當下廣大聲樂教師需高度重視的問題。
許多高校在聲樂教學領域取得突出的成果,推動了我國音樂藝術的發展。但我國聲樂教學尚有較大的進步空間,部分高校對聲樂教育的重視程度不夠,課程設置不合理,老師的教學方式比較落后,部分老師沒有在聲樂教學中有效融入鋼琴指導,實際教學成效不理想。
高校聲樂教學通常采用“一對一”的方式,即教師單獨向學生傳授聲樂知識和演唱技巧,此方法缺乏足夠的生動性,學生難以從音樂中感受到情感,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學生的積極性。在聲樂教學中應用鋼琴藝術指導,在教學中輔以鋼琴伴奏,可以使學生在學習聲樂技巧的過程中對聲樂形成更加深入的認識,與聲樂在情感上產生共鳴,進而激發學生的積極性,使學生更加主動地參與聲樂知識的學習。在聲樂教學活動中,鋼琴藝術指導是一種重要的輔助手段,目前,我國的鋼琴藝術指導研究尚處于起步階段,實踐經驗也比較欠缺,盡管鋼琴藝術指導是一種可行的教育方法,但是,部分高校,包括少部分的音樂藝術院校對其重視程度不夠,對鋼琴藝術指導能夠促進教學的價值認識不夠,學生在學習中難以掌握聲樂作品的旋律,演唱時不能將自身獨具特色的嗓音融入音樂伴奏,出現“僅唱而無韻味”的現象。對此,聲樂教師除了要在日常教學時傳授知識和技巧外,還要善于利用鋼琴伴奏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使學生在伴奏的陪伴下產生情感共鳴,提升主動性,有效參與到學習中。
鋼琴藝術指導以伴奏為主要形式,通過伴奏引導演唱者融入音樂,提升學習效果。鋼琴伴奏是眾多伴奏形式中最常用最重要的伴奏方式,鋼琴音域寬廣,可以滿足伴奏、獨奏、重奏等多種演出需求,也便于作曲和排練音樂。但部分高校在日常教學實踐中并未將鋼琴藝術與聲樂教學緊密結合,鋼琴藝術指導對教學的促進作用未得到有效發揮。針對此現狀,相關高校要積極引入鋼琴藝術指導的教學方式,使學生更好地參與到聲樂學習中。
鋼琴藝術指導對彈奏者的專業水平有較高要求,學生要掌握鋼琴的特點,領會作品傳達的感情,定位樂曲的風格基調。當學生具備一定的認知能力后,就可以采用合適的演唱方式進行演唱,達到較好的表演效果。鋼琴伴奏的學習環境可以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和表現力,幫助學生從音樂作品的背景、情感流露等方面對作品進行深入探索,加深學生對音樂作品的認識,幫助學生實現與音樂作品的“融合”。在鋼琴藝術指導環節,老師要盡可能全面地講解樂曲,為學生提供引導,使其更加深刻地認識作品,并掌握其中的樂理和規律。鋼琴藝術指導對聲樂教學起到輔助作用,但并不意味著其重要性低于聲樂教學,事實上,兩者都很重要,鋼琴藝術指導是聲樂教學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為此,廣大聲樂教師要積極開展新教學模式的引進工作,靈活應用鋼琴藝術指導的方法提高教學水平。鋼琴藝術指導在聲樂教學中的重要性表現在以下幾方面。
在聲樂演奏中,演唱者要能深入特定的音樂環境,感悟音樂作品的情感,把握音樂作品的節奏。單純的聲樂教學具有形式枯燥的特點,學生難以深入領會歌曲的感情,在常規教學中輔以鋼琴伴奏,可以有效渲染音樂氛圍,提高學生對聲樂教學的接受效果,使學生深入聲樂作品,感受歌曲傳達的情感。此外,單純的聲樂學習高度注重演唱技巧的提升,而優秀的音樂作品演繹效果需要演唱者有效調動自己的情緒,營造良好的音樂氛圍。因此,老師可以在常規聲樂教學方式的基礎上對教學方式加以改善,融入鋼琴藝術指導的方式,將其作為一種補充形式,改善聲樂教學氛圍。
聲樂表演不僅是聲音的呈現,更是演唱者綜合素養的展現,作為演唱者,除了要具備演唱技巧外,還要具備表演學、音樂心理學等相關知識。此時,鋼琴藝術指導的向導作用可以得到有效發揮,一方面,在鋼琴伴奏的環境中,學生可以增強樂感,逐步感受歌曲傳達的情感,領會音樂的藝術美;另一方面,在鋼琴伴奏的環境中,學生能夠更好地鍛煉自身的音樂作品演繹能力,發現自身的不足,并積極改進。
鋼琴藝術指導與聲樂藝術具有同等地位,二者是相輔相成的關系,從這一角度來看,鋼琴彈奏者與聲樂藝術演唱者需要保持密切的溝通,并默契配合。在聲樂教學活動中,老師可以綜合應用鋼琴藝術指導的方法,引導學生認識藝術合作的重要性,進而在演唱時與伴奏默契配合,呈現最佳的演奏效果。
鋼琴藝術指導把伴奏融合至聲樂教學中,對教學活動有輔助作用,在應用鋼琴藝術指導時,要注重尺度的把控,使學生在鋼琴伴奏的環境中提高對音樂知識的掌握水平,為了發揮鋼琴藝術指導的輔助作用,學生要在鋼琴彈奏過程中融入感情,使彈奏的音樂具有精神層面的內涵。通過把鋼琴藝術指導與聲樂教學相融合,學生可以更加良好的狀態完成聲樂表演,但要想從根本上發揮鋼琴藝術指導的作用,關鍵在于學生要在鋼琴伴奏的環境中領會作品的內涵,感受作品的藝術之美。為此,教師作為重要的引導者,應當給予學生清晰的引導,鼓勵學生持續探索,感悟鋼琴藝術指導在聲樂教學中的作用。
學生在演唱時會出現只想著情感表達而忽略音量的問題,這種突兀的聲音表現會影響演唱效果。因此,在聲樂教學活動中,教師要幫助學生控制好音量,保證演唱效果,在此過程中,老師要熟悉學生的聲音特質,并以此為出發點,選擇相應的伴奏,使學生在演唱時更好地控制音量。例如,部分學生的聲音較為低沉,其在演唱時往往呈現出音量小但較為渾厚的特點,因此,教師在進行鋼琴伴奏時,要充分考慮學生的聲音,控制好伴奏的音量,不可喧賓奪主,遮蓋學生的聲音。在控制伴奏音量時,教師還需考慮作品的需求。學生也應主動適應伴奏,根據伴奏音量對自身的音量作出靈活的調整,力爭實現伴奏和演唱的有效融合,通過多種聲音的交織,碰撞出美妙的“火花”。
鋼琴伴奏可作為聲樂表演的補充形式,若出現演唱者由于緊張而唱錯或是忘詞的情況,鋼琴伴奏可及時補充一段舒緩的音樂,以緩解演唱者過于緊張的心態,同時,通過音樂的引導,使演唱者融入特定的音樂情境,鋼琴彈奏者要觀察現場情況,對鋼琴伴奏聲音作出強弱處理,以此暗示演唱者,使演唱者盡快恢復到正常的演唱狀態。
自由速度指整體把握樂曲原有的速度,并以靈活的方式對某個拍子做適當處理,其在聲樂演唱中應用比較廣泛,如果處理得當,自由速度可以描繪饒有趣味的音樂畫面。當然,若自由速度的處理不合理,反而會擾亂演唱節奏,使演唱喪失應有的魅力。在自由速度的處理中,鋼琴藝術指導有很重要的作用,其對學生有引導作用。教師在應用鋼琴藝術指導引導學生時,要對曲作家的創作風格有全面的把握,在彈奏時活靈活現地詮釋作品;同時,在引導學生時,應注重對“度”的把控,無須過多地進行處理,適當對拍子的速度做加快、減慢處理或是增長、剪短音值,以恰到好處的方式引導學生,使學生有效完成自由速度的處理。在教師的鋼琴藝術指導下,學生能夠體驗速度、音值變化帶來的微妙反應,長此以往,學生就能逐步摸索出適合自身的自由速度處理方法。
聲樂教學具有多樣化的特點,相比于其他音樂藝術,鋼琴藝術有其獨特性,其高度注重音準、呼吸、風格、節奏等,老師要從多角度著手,做好學生的聲樂學習引導工作。應用鋼琴藝術指導的方式并不局限于單純的伴奏層面,教師要高度強調學生的自主探索意識,確定一套可幫助學生控制自身發聲器官的方式,以幫助學生優化演唱方式,提高演唱水平。在聲樂教學活動中,融入了鋼琴藝術指導的教學方式比較生動有趣,學生對此類新穎的課堂形式的認可度較高,因而會更加主動地參與到學習中,因此,課堂教學效率、學習質量均有顯著提升。
表演者在演唱聲樂作品時,要準確把握作品的內涵,并融入特定的情境,富有感情地演唱。演唱者要想以特定的技巧傳達作品的內涵,就要理解作品所處的時代背景和作品自身所蘊含的精神價值,營造與作品契合的感情,并將其融入演唱中,進而有效呈現作品。演唱者在演唱過程中可以結合作品的旋律、樂感等調整演唱技巧。在演唱期間的某些關鍵節點(如作品的引子、尾奏等),更應充分利用鋼琴藝術指導,鋼琴伴奏要始終與作品的情緒相協調,作為演唱者,在該環境中要保持良好的情緒、飽滿的精神,對作品作全方位的詮釋。藝術指導對音樂作品的演唱有指導作用,伴奏者應把握感情基調,使伴奏發揮烘托氛圍、強化情緒的作用,不可喧賓奪主,壓制作品本身的表達。若伴奏配合不當,反而會破壞作品的演唱氛圍,淡化作品的情感。
音樂作品的演唱要求演唱者具備強大的心理素質,在演唱時,演唱者不可出現緊張心理,否則會影響作品的呈現效果。因此,在輔助應用鋼琴藝術指導的方法時,演唱者要擺脫不良心理狀態。在日常排練中,演唱者便要將心理問題置于首位,通過反復的練習消除焦慮心理,將演唱視為一件平常的事,在此平緩的心理狀態下,演唱出錯的概率自然會降低,演唱效果才能得到保證。此外,在應用鋼琴藝術指導的方法時,演唱者要全神貫注地參與演唱,完全沉浸于作品中,并且,音樂藝術指導需要給予演唱者足夠多的鼓勵,使其以更加飽滿的狀態投入演唱,展現音樂的魅力。
藝術源自生活,演唱者要通過歌聲詮釋音樂作品的內涵,此時,鋼琴藝術指導應甘當“綠葉”,用合適的鋼琴伴奏襯托音樂作品的魅力。在應用鋼琴藝術指導時,伴奏者要具有足夠的理解能力,把握音樂作品的內涵,深度剖析音樂作品精神層面的內容,在對作品形成深入的認識后,巧妙地提供鋼琴伴奏,使演唱者在伴奏的襯托下演繹作品。此時,歌聲與鋼琴藝術指導下呈現的音符相交融,呈現音樂作品的內涵。
綜上所述,在聲樂教學活動中合理應用鋼琴藝術指導具有可行性,合適風格、合適節奏、合適音量的伴奏能起到吸引學生注意力、提高學生學習效率、改善課堂教學質量等多種作用,相比于常規的聲樂教學方式,這種教學方式效果更優。作為聲樂教師,要對該方法予以高度重視,在日常聲樂教學中合理應用該輔助方法,有效提高聲樂教學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