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孫向青 唐丹丹 彭 亮
國有企業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的“頂梁柱”,堅持黨對國有企業的全面領導,以黨的政治優勢、組織優勢和思想優勢推動企業生產經營工作,能有效提高企業效益、提升企業競爭力。2014年,華僑城集團的一群黨員率先從千里之外的深圳灣來到嘉陵江畔,著手重慶華僑城實業發展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公司)的建設,他們把華僑城集團“優質生活創想家”的定位和情懷與“紅巖精神”深度融合,以“傳承紅巖精神,創想山水之城”為初心和使命,在紅巖故里打造“優質生活”新樣本,書寫新時代“渝大巖”和“粵小蕎”的動人故事。
山高水險是重慶地形地貌的特點,更是公司建設者們面臨的一大難題。為了鼓舞士氣,攻克難題,公司黨委以文化建設為抓手,結合紅巖精神,構建“紅巖”黨建品牌矩陣,塑造了公司“城鎮化”主業建設者形象“渝大巖”。“‘渝大巖’既代表公司黨委傳承弘揚紅巖精神的堅定決心,也代表全體黨員和職工將以堅如磐石的毅力和精雕細琢的匠心,全力為山城人民建造更加美好舒適的居住環境。”有著20多年地產開發建設經驗的重慶華僑城黨委書記、董事長陳潔生說。
無畏挑戰,堅持苦干。2014年,禮嘉片區項目落地后,公司副總經理曹峰,迅速帶領 “渝大巖”們對項目所有工程關鍵節點提前鋪排,對每一個節點需要達到的前置條件、完成標準進行全面盤算,建立倒排工期表,開展掛圖作戰。特別是面對項目開發周期由原計劃的12年縮短至8年的巨大壓力,他帶領團隊調整工作布局,實行“大兵團”作戰,以“起步即沖刺,開局即決戰”的工作狀態投入項目建設。
鍥而不舍,堅守一事。測量工程師是工程建設的“急先鋒”,地產黨支部委員瞿松作為項目測量工程師,帶領測量團隊一頭扎進工地,爭分奪秒跟時間賽跑。白天他在工地現場奔走穿梭,晚上就復核圖紙、計算坐標、整理數據,憑借一絲不茍、潛心篤志的專注,測量團隊為后續施工提供了精準的數據支撐。
腳踏實地,堅持不懈。為使每個項目都品質優良、成本可控,分管領導黃翀帶領職能二黨支部書記陳守興和有豐富招投標管理經驗的董海,引入EPC總承包模式,依據原生地形情況,秉承生態、節約的理念開展運動生活公園建設。同時,他還組織人員進行成本核算,堅持“先比再算、算了后干、邊干邊算、干完又算、黨員帶頭算”,以貫穿項目開發全流程的“一算到底”模式,“算”出了品質,“算”出了效益。
堅韌不拔、百折不撓的“渝大巖”們在巴山渝水打造了以歡樂谷主題公園、瑪雅海灘水公園、運動生活公園、生態親子公園和濱江休閑帶等為核心的主題公園群落;結合生態格局構建系統性的景觀人文體系,樹立山地海綿城市示范新標桿;精心構建4平方公里智慧社區,推動“穿過公園才到家”的優質生活新樣板從美好愿景變為生動現實。
“重慶華僑城有一個理念:不僅要把房子建好,更要推動城市生活方式升級。”公司黨委委員、副總經理楊海不僅牢記這一理念,更用行動實踐著。為了讓這一理念落地落實,楊海和公司營銷、投資、商業、客服等部門同志一道,秉承華僑城集團的“創想”基因,推進華僑城集團文化、旅游等項目與地產融合發展,在重慶禮嘉打造了“渝派僑城式生活”。他(她)們,被同事以及業主和客戶親切地稱為——“粵小蕎(僑)”。
以身作則,用行動踐行服務。職能二黨支部委員曲昱是眾多“粵小蕎”中的代表。她負責過深圳歡樂海岸等景區的活動策劃、品牌管理,經歷過地產項目市場營銷、商業運營等崗位歷練,對“優質生活創想家”的含義有深刻的理解,堅持用行動落實服務。為了讓購房業主順利入住新居、享受美好生活,她帶領客戶服務團隊面對面、一對一與客戶溝通,用真心換真心,三年完成了10余個地產項目、近一萬套住宅的交付。同時,她和團隊積極推進商家入駐項目、開發商業街“異想天開”原創動漫IP形象等,全力為小區住戶營造更加便捷、豐富的生活環境。
革故鼎新,以創新助推發展。市場營銷部副總監李貞貞在靈活營銷和豐富業主生活方式等方面做了不少探索和創新。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暴發,傳統地產銷售模式面臨重大挑戰,李貞貞與品牌負責人夏畢程,品牌經理、職能二黨支部委員李仕輝等一群“粵小蕎”創新推出公司首個房產線上直銷平臺“僑房寶”,使客戶足不出戶就可看房、買房。她和團隊不斷推進平臺轉型升級,開發了線上拓客、客戶沉淀、銷售管理、個人經紀人、社群活動等多個功能,優化平臺內容,為地產銷售強力賦能。
孜孜不倦,探索發展新思路。2022年7月,“粵小蕎”們繼續秉承“優質生活創想家”理念,積極發揮“創想”精神,深耕文旅融合發展新模式,與政府有關部門協作,推進重慶市首個公園式婚姻登記機構——兩江新區婚姻登記中心落地歡樂谷,為周邊群眾提供了高品質、多樣化的婚姻登記服務,帶動了周邊相關產業發展。
在重慶華僑城,像這樣的“粵小蕎”還有李建興帶領的財務能手們。他(她)們以敢為人先的銳氣和膽略,積極踐行華僑城集團“文化+旅游+城鎮化”“旅游+互聯網+金融”發展戰略,積極開展“僑粉節”、少兒公益繪畫大賽、朗讀大賽以及“少年說巴渝寶藏”等活動,豐富了4平方公里社區的文化內涵、提升了人文溫度。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共同富裕是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是中國式現代化的重要特征。”國有企業作為黨領導人民實現共同富裕的重要物質基礎,要在不斷發展中承擔更大的社會責任。
篤行不怠,助力鄉村同發展。公司落地重慶后,除在重慶主城區開展地產、旅游、商業、運動生活等項目和設施建設,組織一系列文化活動外,還于2018年在重慶深度貧困鄉鎮巫溪縣紅池壩鎮九坪村建設旅游民宿,帶動當地發展旅游業,助力鄉村振興。“渝大巖”和“粵小蕎”在這里組成“渝粵”同學團隊,克服艱難險阻,繼承紅巖精神,以“5+2”“白加黑”的深圳速度和工作作風,高品質完成了民宿建設及周邊環境打造任務。在公司產業帶動下,九坪村不僅如期完成脫貧摘帽任務,而且村容村貌煥然一新,成為了當地的旅游勝地。
甘于奉獻,助推社會共進步。2017年,公司組建了一支以青年黨員和團員為主的紅巖志愿服務隊。在團委書記鄧瀚洋、副書記楊雯,委員徐坤、黎丹等人的帶領下,紅巖志愿服務隊為公司定點幫扶的貴州省三穗縣貧困家庭募捐了300余件冬衣及其他過冬物資,為臺烈鎮中心小學捐助5萬元用于購買教學物資;志愿服務隊還與共青團重慶市委、重慶市青年志愿者協會聯合,組織50余名重慶市區縣留守兒童以及100名快遞小哥、外賣小哥、網約車司機家庭代表體驗重慶歡樂谷等游樂項目,讓“創想優質生活”的理念惠及大眾。
勇于擔當,同舟共濟渡難關。守護好公司職工、第三方工作人員以及業主和周邊群眾的安全也是“渝粵”同學的重要使命。2020年春節,新冠肺炎疫情暴發,職能三黨支部書記吳濤放棄與家人團聚的機會,組織黨員連夜到施工現場檢查、消殺,開展一系列疫情防控工作,確保了施工現場的安全。2022年5月,重慶出現新冠肺炎疫情本土病例,公司在接到禮嘉街道的求援電話后,在短短一個半小時里就組織了50名來自不同崗位的職工投入到當地社區連續4天、每天約10小時的核酸檢測支援任務中。“渝粵”同學用義無反顧的身影筑起抗疫防線,用實際行動踐行新時代國企員工的責任感和使命感。
70多年前,紅巖精神在重慶萌芽;40多年前,特區精神在深圳扎根。如今,植根于“紅巖”故里,流淌著“創想”基因的“渝大巖”和“粵小蕎”們決心在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新征程上,聚焦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在山城重慶續寫更加美好的“渝粵”故事,在巴渝大地構建生活新樣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