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橙子

再恩愛的夫妻,都難免拌嘴吵架,但是,吵架這件事要是發生在孩子面前,傷害真的會很大。
不用我來強調,相信每個人都多多少少有不同程度的童年陰影。聽不懂父母在吵些什么,但會感受到強烈的恐懼和滿滿的不安全感,這種影響并不會因為父母吵架的結束而立即消失,而是需要很長一段時間才能被淡忘。
世上極少有不吵架的父母,再恩愛的夫妻也難免會遇到矛盾,發生激烈的爭吵。爭吵過后,不管問題是否得到解決,反正脾氣是發完了,情緒也宣泄了,一切似乎又恢復了平靜。然而,父母經常吵架,對孩子的傷害最大。
父母吵架時說的每一句攻擊對方的狠話,對于夫妻雙方來說,可能只是一時的氣話,不放在心上,但孩子會全盤接收并放在心上。他們惶恐、著急而又無法理解,更不知道怎么做才能改變這個局面。于是,他們的潛意識就會制造一些問題來換取父母的和諧,出現磨牙、做噩夢、經常生病、注意力不集中、愛發脾氣、不聽教導、學習散漫等現象。
原來兒時父母吵架的經歷,能夠那么深遠地影響著一個孩子,它所帶來的巨大負能量足以影響孩子的一生,甚至,超過父母離婚對孩子的傷害……
很多人都不知道,父母的爭吵常常會成為孩子痛苦的記憶,這種記憶甚至會跟隨他們進入成年。
所以如果夫妻之間一年里只吵個兩三次也就還好,如果是那種隔三岔五吵,孩子還沒愈療好就又被刺激,他的心理和行為模式就都會被改變:孩子會變得焦慮緊張,沒有安全感,缺乏適應能力,做事消極,社交乃至學習都會有障礙,甚至會因此排斥婚姻和親密關系,認為家庭并不會帶來安全和溫暖,只會帶來無窮無盡的爭吵和傷害。后果可以說很嚴重了。
要怎么辦呢?忍嗎?可是情緒上來真的不是每一次都能做到不吵的呀!那實在是沒忍住,就會在孩子面前吵一架,讓孩子目睹了可怕的全程,過后我們怎么才能把對孩子的傷害降到最低呢?
父母吵架了會經常跟孩子說:“別管,跟你沒關系?!钡沁@樣的話不僅不會安慰到孩子,還會讓他覺得:“是不是因為我不乖,我做了什么才讓爸爸媽媽變成這個樣子的?”
所以,每次吵架之后,至少要告訴孩子原因,哪怕簡化一點,避重就輕一點,也要注意不要繼續指責對方。
“爸爸媽媽今天產生了一些誤會,媽媽以為爸爸是這樣想的,但是爸爸認為自己并不是這樣想的,媽媽覺得爸爸說謊,爸爸覺得自己冤枉,于是我們就吵了起來了?!?/p>
“爸爸今天犯了一個很大的錯,他可能不是故意的,但是后果很糟糕,讓媽媽又要多很多勞動,付出很多代價,所以媽媽很生氣,就忍不住沖爸爸發火兒了?!?/p>
總而言之,你的目的并不是讓孩子判斷誰對誰錯,只是要讓孩子差不多明白事情大致的原因,知道爸爸媽媽也有搞不定的問題,是因為你們的煩惱在吵,并不是他的原因。
父母吵架會讓孩子懷疑世界,他會特別害怕:“爸爸媽媽怎么突然變成這樣了?他們會不會分開?那我怎么辦?他們會不會不愛我了?會不會不要我了?”
所以,我們要消除孩子這方面的擔心,告訴孩子,吵架只是一時情緒爆發的結果,等情緒過去,爸爸媽媽還是原來的那個愛你的爸爸媽媽:
“剛才爸爸媽媽吵架,是不是把你嚇到了?”
“是爸爸媽媽的錯,讓身體被情緒怪獸控制了,爸爸媽媽有事應該好好商量,不應該大喊大叫。爸爸媽媽這回沒有打敗情緒怪獸,你能原諒爸爸媽媽嗎?”
“爸爸媽媽生氣的時候說的話都是氣話,氣話會很傷人,不應該這么說,其實爸爸媽媽內心并不是真的這么想的?!?/p>
“爸爸媽媽雖然是大人,但是也像小朋友們一樣,也有很多煩惱,也會有矛盾,也會生氣。但是你和你的朋友是不是生完氣打完架又會變成好朋友啊?是的,爸爸媽媽也是一樣,雖然當時生氣很嚇人,但是過后把問題說開了,我們還是好朋友?!?/p>
“爸爸媽媽都非常非常愛你,就算爸爸媽媽會吵架,也會一樣愛你?!?/p>
讓孩子知道,吵架和情緒只是暫時的,愛他保護他則是永恒的,他就不會繼續害怕了。
看到父母吵架,自己卻沒有辦法做什么讓他們不吵,孩子會覺得對環境失去了掌控,失去安全感,變得消極退縮。所以,你也可以和孩子約定好,下次爸爸媽媽要吵架,你可以做些什么?
“你可以幫助爸爸媽媽覺察情緒,發現爸爸媽媽語氣不太好,就趕緊告訴爸爸媽媽:‘警報警報,爸爸媽媽,我發現你們現在都有點生氣了哦!最好不要說話,冷靜一下。’”
“你可以分散爸爸媽媽的注意力,告訴爸爸或者媽媽,你有什么事情需要我們幫忙,或者什么事情需要我們去做,爸爸媽媽可能忙著管你或者做事,情緒就過去了?!?/p>
“你可以把爸爸或者媽媽拉到另外一個房間,讓我們兩個分開,不要看到對方的表情,會生氣少一點?!?/p>
“當然,如果爸爸媽媽已經吵起來了,聽不進去你說話了,你也做不了什么了,但這個時候你有責任保護自己、保護妹妹,你們這個時候可以戴上耳機看ipad,不要看爸爸媽媽很嚇人的樣子。等爸爸媽媽的情緒過去就好了?!?/p>
在孩子面前開吵,也要在孩子面前和好,互相道歉互相諒解,并且說好以后遇到這種情況要怎么辦,最后再來一個和解的大擁抱。
哪怕你們偷著吵完和好了,也最好在孩子面前演一下這個過程,交代一下這個事件皆大歡喜的結局,一方面讓孩子知道,吵架最終的目的是和解雙贏,而不是變成仇人,另一方面也為孩子做一個如何解決矛盾的榜樣。
注意,是要真的和好,而不是表面不吵了,實際上是在冷戰。小孩子沒那么傻,父母是不是互相還在生氣,他是完全可以感受到那種緊張的氣氛的。
夫妻之間無論是熱戰還是冷戰,對于孩子的傷害幾乎沒有什么區別,不要以為沒有大聲嚷嚷就算是歲月靜好。所以呢,雙方一定要有個“不冷戰”的共識,不要逃避矛盾,找個合適的方式把問題解決了。冷戰并不會解決問題,只會把小問題變成大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