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靖 黃垂總 劉麗娜 田曉光
黃河交通學院機電工程學院,河南 焦作 454950
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即學校以學生綜合素質為培養基礎、以校企合作為平臺對學生的專業知識與實踐能力進行提升,而這種人才培育模式的應用不僅能夠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與創新能力,還能夠對學校的教學模式進行創新與完善。但就當前教育教學現狀來看,大多學校在進行應用型人才培育模式實施時卻還存在著教學課程設置不完善、教學評估方式不合理等一些方面的問題,因此為了更好地提高高校教育教學的質量,學校與教師還需加強對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的創新與優化,使得學生能夠在學校教育下逐漸成長為全面發展的應用型的人才。
在當前人才教育培養中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發揮著重要的教學作用,不僅能夠改善傳統人才培養模式中不完善的地方,還能提高學校人才培養的質量與水平。具體來說,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實施的必要性與意義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在高校教育教學中,高校加強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的改革與實施對教學工作的順利開展來說非常重要。具體來說,高校實施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的必要性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首先,高校實施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是時代發展所必須要經歷的,這是因為在科技、經濟及信息技術的發展下人才培養的模式也需隨時代發展而改革,否則就會出現教育與社會發展嚴重脫節的后果;其次,當前學校教育教學過程中難免存在不完善的地方,而加強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的改革可以有效地對教學體制進行完善,進而使學校的教育教學水平得到有效提升;最后,人才是社會進步的重要因素,而加強應用型人才培養不僅能打破當前人才稀缺的情況還能為社會發展提供更多高素質高水平的人才。
應用型人才培育模式的改革對于高校教育教學的發展來說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具體來說,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首先,當前社會各種新型高端行業的日益發展使得市場對人才的標準也不斷提高,而高校加強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的應用有助于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使學生能夠更好地滿足社會日益提高的人才需求標準;其次,大多學校在進行應用型人才培養專業設置時往往直接借鑒其他學校的辦學模式,從而使得學校之間教學模式趨同化嚴重,而高校加強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的改革不僅能夠加強學校自身的教學特色,也能夠更好地針對學生的教學情況進行教學改革;最后,在傳統的高校教育教學中,高校更注重對學生專業知識能力的培養,而高校加強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的應用不僅能夠提高學生的專業知識能力,還能提高學生的實踐應用能力,使學生成長為高素質的應用型人才[1]。
隨著時代的發展社會對人才的要求也越來越高,為了讓學生能夠在當前激烈的人才比拼中占據優勢,高校必須加強應用型人才教學模式的改革應用,使得學生能更通過學校教育提高自身的就業競爭能力。但是就當前高校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應用的現狀來看,高校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的實施還存在著教學定位不明確、課程設置不完善和人才培養評估方式不合理等一些方面的問題。
在當前高校教育教學中,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的應用還存在著定位不明確的問題。具體來說,高校應用型人才培育定位目標不明確主要是由于以下幾個方面的原因:第一,高校沒有真正理解應用型人才培育的內涵,缺乏對應用型人才培育的正確認識,認為應用型人才僅僅是進行學術型人才的培養,因此在教學時把學術教育放在應用型人才培育的重點位置而忽視了應用型人才中實踐教學的重要作用;第二,高校在進行應用型人才培育時沒有根據自身辦學實際將自身教學特色與應用型人才培育策略進行結合,使得高校實施的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往往不符合學校教育教學的實際,以致高校應用型人才培養質量無法得到有效提高;第三,高校在進行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應用時,由于錯誤的教學定位使得學校在課程設置時存在不夠合理的問題,如過于注重理論知識課程設置而實踐操作課程設置較少,這就使得學生雖然具備一定的理論知識但是實踐動手能力較差以致無法成長為高質量的應用型人才。
在高校應用型人才培育過程中還存在著專業設置不完善的問題,這是因為雖然當前很多高校都意識到了應用型人才培育的重要性,但是在進行專業和課程設置時仍然存在著一些不恰當的地方。具體來說,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第一,高校沒有正確預判市場發展前景和了解市場對人才發展培養的需要,使得高校應用型人才培育專業課程設置與市場實際需要脫節,以至于無法培育出更多的適合市場需要的應用型人才;第二,高校在進行應用型人才培養課程設置時還存在過于追求社會熱度的問題,像一些因社會熱度而新開設的專業課程往往缺乏有效的教學理論與基礎;第三,高校在進行應用型人才培育時,還存在著忽視自身教學特色的問題,使得高校應用型人才培養專業課程設置存在趨同化的狀況[2]。
在應用型人才培養的過程中,教學評價對于人才培育的改革與完善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當前一些高校應用型人才評價方式存在不合理的問題使得高校不能很好地對學生進行教學成果的評估。具體來說,高校人才培養評估模式的不合理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第一,高校存在著教學評價內容不合理的問題,像教師在對學生進行教學評價時過于注重對理論知識的考察而忽視了對學生實踐能力的考察;第二,高校還存在著人才考核評估方式單一的問題,比如受應試教育的影響很多高校都將期末試卷考試作為評價學生的標準,不僅忽視了對學生實踐能力的考核,也無法提高學生對實踐能力培養的重視;第三,高校人才考核評估還存在考核評價主體單一的問題,使得考核評價結果存在偏失的情況。
為了更好地加強高校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的改革應用,高校還需從科學確定人才培養目標、完善高校課程體系、優化教育教學方式、加強校企合作和完善教學評價體系等方面做好學生的教育教學工作,使得學生逐漸成長為社會發展所需要的全面型人才。
在高校應用型人才培養過程中,高校要改變當前應用型人才培養目標不明確的狀況使得人才培養工作有方向有目標地進行。具體來說,這就需要高校做到以下幾個方面的內容[3]:第一,加強應用型人才的培養對社會的發展建設有非常大的作用,因此要加大政府對于應用型人才培養的政策支持,通過政府的力量促進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更好的實施;第二,高校要根據自身的教學實際確定應用型人才培養目標,使得高校的人才培養模式能夠符合自身的發展現狀;第三,學校還需根據社會的發展狀況進行應用型人才培養目標的制定,使得培養出的應用型人才能夠符合社會發展對人才的需求;第四,學校在進行應用型人才教學模式目標制定過程中還需根據實際的教育狀況對教學目標進行調整,以便更科學更高效地進行人才的培養工作[4]。
在高校教育教學過程中,學校還需加強對高校教學課程的改革與完善以便培育出更多的應用型人才。具體來說,高校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應用型人才培養課程體系的完善:首先,學校和教師在進行課程設置時要認識到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對于學生發展的重要作用,根據“理論+實踐”的原則既要設置一定的理論課程也還需設置足夠的實踐課程;其次,學校要根據社會發展和社會對人才的需求進行課程的設置,以提高課程設置的實用性使得學生能夠通過學校學習成長為符合社會發展的需要的應用型人才[5];最后,學校在進行課程設置時還需合理安排課程時間做好學生校內學習與校外實踐課程的規劃,使得學生能夠通過教學課程提升自身的專業知識能力、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
為了更好地加強應用型人才的培養,高校還需對傳統的教學方式進行改革與優化,從而使得高校應用型人才教育的教學質量和效率能夠得到有效提升。具體來說,這就需要高校從以下幾個方面對教學方式進行優化[6]:首先,學校和教師要加強現代化科技在教學中的應用,像課堂教學時可以加強多媒體技術的應用以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而課后則可以通過微信、QQ等應用工具對學生進行教學指導以及時發現解決學生存在的教學問題;其次,高校還需通過現代化的信息技術與手段加強應用型人才信息化平臺的建設,一方面學校可以通過信息技術對社會的各種資源進行收集整理,以便根據社會發展的需要對教學內容與方式進行改革,另一方面學校對學生的學習信息進行收集,根據學生的學習狀況對整體的學習規劃進行調整[7]。
雖然高校對學生的教育教學有重要的作用,但學校給予學生鍛煉的平臺與機會和企業相比來說還是比較少,因此,為了讓學生今后能夠更好地適應社會并將所學的知識運用到工作實踐當中,高校就還需加強與企業的合作以為學生提供鍛煉與學習的平臺與機會。具體來說,高校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加強學校和企業的合作:首先,高校可以選派優秀教師到企業去進行實踐學習,教師不僅可以通過親身的體會加強對相關專業的了解學習還能更好地提升自身的實踐技能以便更專業地對學生展開教學指導[8];其次,除了教師可以到企業進行實習之外,學校還可以聘請企業優秀的人才到學校舉辦講座,以更好的通過專業人士的經驗講解使學生更加了解自身專業的工作實際;最后,學校還可以加強與企業的合作建立相關的教學實訓基地使學生能夠通過實踐學習更好地提升自身的能力。
為了更好地加強應用型人才的培養,高校還需不斷完善應用型人才培育教學評價體系。具體來說,高校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對教學評價體系進行完善:第一,高校要根據社會發展對學生理論知識考核內容進行創新,以加強學校教學與社會實踐的聯系提高學校教學內容的實用性;第二,高校要改善當前教學評價方式單一的問題,除了需依靠試卷對學生進行理論知識的考核之外還需加強實踐方面的考核內容,像將企業實習也納入學校專業的考核范圍從而加強學生對實踐能力培育的重視使學生既具有穩固的專業知識又具有較強的實踐能力;第三,高校要加強教學評價主體的多樣性,像教師、企業和學生自身都可以參與到教學評價過程中來,可以更好地保障教學評價的科學性與準確性。
總的來說,高校是人才培養的重要的場所,而高校加強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的應用對于學生、學校和社會發展來說都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如:高校加強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的應用有助于幫助學生提高自身的綜合能力和社會競爭能力;有助于提高學校的教學水平促進學校實現教育改革發展;有助于滿足市場人才需求促進社會進步發展。因此,在教育改革不斷深入的時代背景下,高校必須加強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的改革應用,使學生能夠成長為社會所需要的全面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