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珠佳
摘要:隨著經濟的蓬勃發展,全球化進程逐漸加快,英語人才需求不斷增多,而且英語素質已經成為當下評估人才的關鍵標準。英語是小學階段的基礎學科,在小學階段的課程體系當中占據舉足輕重的地位,其不僅是學生接觸英語的基礎平臺,還是發展學生語言溝通能力和英語素養的課程。過去在小學英語教學中,教師往往以教材為載體,雖然教材可滿足學生的基礎學習需要,但是并不能對學生的語言綜合素質進行培養。課外閱讀成為彌補課內閱讀教學的有效方法,而且要通過多方面的耐心指導提高學生的課外閱讀能力,促進課內閱讀和課外閱讀相輔相成,共同推進學生語言素質的發展。
關鍵詞:課外閱讀能力;小學;英語;培養
小學階段是對學生進行語言能力培養的黃金時期,因為這個階段學生的語言能力高速發展,有著很強的可塑性以及學習熱情。小學階段的英語教學可以輔助學生掌握基礎語言知識,為高層次的語言學習打好基礎。但是,如今的小學英語教學效果并不理想,出現這一問題的主要原因就是教學內容局限性強,單純的課文內容并不能滿足學生的閱讀需求,導致課堂教學內容單調乏味,難以推動學生語言綜合素質發展。課外閱讀成為解決這一問題的有效方法:在課內閱讀的基礎之上,迎合學生的多元化閱讀需要補充各種課外閱讀材料,督促學生養成課外閱讀的良好習慣,有效開拓學生眼界,提高學生的語言應用素質,為學生未來發展奠定基礎。
1? ?小學英語教學中加強課外閱讀教學的意義
1.1增強語言應用能力
在小學階段的英語教學當中,語言應用能力是學生的必備能力,這從側面體現出英語學科的育人功能。在語言學習當中,對語言進行深入理解、思考、交流、應用是非常必要的。傳統英語教學更重視基礎知識傳授,往往會運用灌輸式方法開展教學活動,沒有把關注點放在學生的實踐能力與語言應用素質上,導致學生的學習熱情不高,也影響教學活動的科學開展。英語課外閱讀教學的組織實施可以促進閱讀類型多元化,也能夠幫助學生增加新詞匯的積累,在多元化的課外閱讀當中建立良好語感,掌握語法知識的應用方法。課外閱讀并非簡單地推薦英語文本,而是激勵學生在分析課外閱讀材料的過程中增強理解和記憶,不斷拓展語言輸入渠道,增強表達能力和應用能力,得到優質的語言學習體驗。
1.2培養學生文化理念
英語是一門外國語言,其產生和發展的背景和漢語完全不同,其中包含的價值觀以及文化理念,也和中國文化理念存在極大差別。特別是學生在進行文本閱讀的過程中,常常會對材料當中展現的價值觀、文化思想、風俗習慣、思維方式、情感表達覺得茫然失措,不能對材料當中的內容與內涵進行正確把握。課外閱讀教學的落實,能夠給學生提供了解西方文化的有利契機,讓學生對本民族文化和西方文化的認識更加深刻。教師可以結合小學生的認知與思維發展特征,選擇符合學生閱讀需要的課外讀物,帶領學生對不同類別和不同題材的文本進行深入閱讀,接受多元文化價值理念的熏陶,并和個人的思維意識與情感價值觀融合起來,在把握西方文化的同時,增強語言學習效率。
1.3提供語言應用情境
在應試教育思想影響之下,教師在教學當中往往更重視的是學生的學習成績提高,片面認為成績是一切,而沒有把關注點放在語言的應用功能上。英語是一門外國語言,本身缺少真實而又豐富的學習環境,從而導致學生的語言應用與交際能力得不到有效提高。通過開展英語課外閱讀教學,學生在全英文閱讀實踐當中感知真實而又多樣化的語言情境,把握語法的正確運用方式,特別是通過給學生提供的語言環境,可以讓學生對閱讀產生濃厚興趣,自覺激活思維,增強語感,掌握閱讀分析方法,在語言應用上獲得更大進步。
2? ?小學英語教學中培養課外閱讀能力的思路
隨著英語教學改革的持續推進,英語閱讀課程的開展得到了創新,除了把關注點放在課內教材閱讀指導上之外,還留出更多時間和精力用來進行課外閱讀的優化設計,有效拓展學生的閱讀空間。為了提高小學生的課外閱讀能力,英語教師需要梳理正確的教學思路,對閱讀教學進行深層次的挖掘和創新。英語教學中培養學生課外閱讀的思路,應該把握以下幾項內容:一是提高對課外閱讀的重視程度,通過思想上的轉變帶動教學實踐的變革。小學生年齡小,學習英語的時間并不長,所以,不少學生對課外閱讀沒有什么概念。英語教師往往會把教學重心放在課內閱讀上,甚至有部分教師認為課外閱讀是沒有價值的,導致英語課外閱讀教學的開展效果并不理想,自然也無法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想要扭轉不良的英語課外閱讀教學局面,達成培養學生課外閱讀能力的目標,教師就需要改變過去對課外閱讀敷衍了事的態度,提高對課外閱讀價值的認知,改變落后和傳統的教學理念,用正確的教學觀指導課外閱讀改革實踐,讓每個學生都能夠在課外閱讀當中收獲愉悅體驗。二是精心選擇優質課外閱讀材料,豐富知識積累。對于英語語言的學習來說,課內知識比較有限,雖然教材能夠為學生提供諸多學習內容,但是并不能滿足學生多方面知識的積累。對此,教師應該把課外閱讀教學重點放在材料的精心選擇以及開發利用上,找到學生的興趣點,正確評估學生的英語閱讀水平,然后為學生提供有針對性和多元化的課外閱讀材料,提高學生的課外閱讀積極性,改變學生被動學習的狀態。三是督促學生養成課外閱讀習慣,增強學生課外閱讀自覺性。好的閱讀習慣是提高學生語言素養的基礎,教師應該帶領學生突破有限的課內閱讀空間,引導學生進行多角度的拓展閱讀,而且在教學當中應該把培養學生的閱讀習慣作為重中之重,鼓勵學生自覺改變自己的不良閱讀行為,在課外閱讀當中自我督促,以便推動個人全面發展。
3? ?小學英語教學中培養課外閱讀能力的方法
3.1精心選擇課外閱讀材料
小學生年齡小,思維認知層次較低,各方面的學習能力處在初級發展階段,不管是思想情感、價值觀,還是學習行為,都需要獲得教師的有效引領。為促進課外閱讀教學的有序開展,提高學生的課外閱讀能力,英語教師必須把推薦和指導學生接觸優質的課外閱讀素材作為基礎,培養學生留心積累的能力,促進學生英語核心素養的發展。選擇課外閱讀材料并不簡單,應該做到從學生實際出發,充分考慮學生的學習需求以及教學目標,讓學生在充分參與閱讀的過程中擴大知識面,把知識的學習和應用融為一體。小學生在英語閱讀中比較吃力的一個主要原因就是思維方式以形象思維為主,自身的知識體系不夠完善,其他原因還有教師提供的素材并不是學生感興趣的內容。通過充分考慮這些情況,教師在為學生推薦課外閱讀材料的過程中,要盡可能選取圖文并茂的英語素材,或者是對課內閱讀內容進行拓展延伸,實現課內外閱讀的有效結合。例如,教師在為低年級學生推薦課外閱讀材料的過程中,可以把各種精彩紛呈的繪本材料推薦給學生,比如《I Went Walking》《From Head to Toe》《Were Going on a Bear Hunt》《David Goes to School》《Painting》《My Family》《A Visit to the City》等。對于中高年級學生,教師應該考慮到學生詞匯量和語法積累都在增多,需要為學生推薦既具有教育意義又有深刻啟發意義的課外閱讀材料,并適當提高材料閱讀難度,推動學生能力提升,比如《There Is a Bird on Your Head》《How to Seize a Dragons Jewel》《Martin Luther King Jr. Day》等。在課外閱讀材料推薦方面,教師應該發揮自身的指導作用,同時引導家長共同參與,給學生創造優質的課外閱讀環境,讓學生在輕松又開放的學習氛圍當中提高閱讀能力。
3.2創新課外閱讀教學手段
閱讀教學的開展效果和教師選擇的教學手段息息相關,如果教師始終用枯燥乏味和單調的方法推進課外閱讀教學,很容易讓學生形成抵觸情緒,而且也違背閱讀教學改革初衷。網絡化時代的到來為英語教師創新課外閱讀教學手段提供了極大幫助,不僅可以運用網絡平臺接觸到各種各樣的閱讀材料,還能夠為閱讀教學的創新開展提供有效工具。教師需要在課外閱讀當中根據實際需要靈活運用多元化教學手段,拓展教學內容。例如,在教學“Chinese festivals”時,教師可以運用多媒體課件為學生呈現新單詞festival,dragon,dumpling等對應的圖片與視頻資料,以此創設直觀生動的教學情境,并讓學生在這樣的環境中全身心投入文本閱讀,把握其中的關鍵語句和表達方式。學生學完了課內閱讀材料之后,教師可以運用多媒體課件為學生展示西方國家過傳統節日的閱讀素材,讓學生探索西方的傳統節日文化,在課外閱讀當中拓展知識,增進對西方國家節日文化的了解。教師還可以鼓勵學生課下利用網絡平臺收集和西方節日文化相關的材料,并讓學生進行交流討論以及溝通分享,進一步拓展學生的課外閱讀空間。
3.3加強課外閱讀方法指導
不管是開展哪種形式的閱讀活動,都需要學生掌握正確的閱讀技巧與方法。而且,要提高學生的課外閱讀能力,也必須有豐富的閱讀技能作為根本支持。在以往的閱讀教學中,教師往往是帶領學生從頭到尾閱讀文章,逐字逐句翻譯,告訴學生文章當中包含的重要詞句和語言知識。這種教學方法存在明顯弊端,不利于學生閱讀方法和技巧的掌握,更會扼殺學生的自主能動性。為此,教師可以通過指導學生掌握多元化課外閱讀方法帶動學生閱讀能力的提高,給學生提供更多自主學習和閱讀的機會。第一,指導學生掌握文章范讀方法,依托這種閱讀方法掌握全文大意。教師要指導學生養成范讀習慣,節省閱讀時間,運用有效的閱讀技巧,降低整體難度,學會從整體角度出發進行文本學習。第二,指導學生掌握精讀技巧,目的是對文本內容進行深層次挖掘。教師需要指導學生學會在閱讀中抓住重點與要點進行剖析,發現并且學習重點句型,結合重點內容列出綱要,保證文本理解的條理性和有效性。第三,指導學生掌握聯系上下文猜詞的方法,以此提高自主閱讀能力,消除對教師的依賴。如果學生在閱讀當中遇到了陌生詞匯,可以聯系上下文猜測,在語境當中進行充分思考,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
3.4組織課外閱讀實踐活動
課內閱讀往往是在課上進行的,閱讀的內容主要是課文。課內閱讀是幫助學生打牢學習基礎的重要途徑,但是無法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想要讓學生的語言素質得到綜合提高,必須通過有效的課外閱讀途徑拓寬學生的知識面,豐富學生的知識與技能積累,讓學生在更高層次的語言學習中事半功倍。組織開展豐富多彩的課外閱讀實踐活動,可以讓學生體驗到課外閱讀的樂趣,改變閱讀指導當中枯燥呆板的局面,推動學生愉快閱讀。比如教師可以指導學生組成課外閱讀小組,小組共同商討,確定課外閱讀材料,比方說《Three little pigs》。然后小組共同制訂課外閱讀計劃,交流課外閱讀方法,并實施計劃。等到所有組員依照計劃讀完材料之后,各個組員可以就自己的閱讀感受進行交流分享,也可以分享各自的閱讀技巧,實現綜合提高。教師還可以在課下舉辦英語故事交流競賽,選擇自己讀過的英語故事進行交流分享,讓學生養成課外閱讀的良好習慣。在濃郁的比賽氛圍當中養成良性競爭意識,充分體驗課外閱讀的樂趣。教師還可以激勵學生課外總結英語名言警句,然后把這些語句應用到語言表達與書面寫作當中,讓學生充分感知課外閱讀的意義。
3.5重視開展課外閱讀評價
評價環節是教師歸納與反思學生整個學習過程的關鍵環節,閱讀教學評價的開展可以對閱讀活動開展的全過程進行監督和把控,確保閱讀教學質量。在閱讀評價當中,教師既要評估學生的閱讀收獲情況,又要結合學生的閱讀行為、情感、過程等開展綜合評價,給出中肯的意見和評語。在得到教師的肯定評價之后,學生往往更能體驗閱讀的魅力。幫助學生建立閱讀信心,促使學生踴躍參與以后的課外閱讀活動。在課外閱讀評價當中,教師還需要特別針對學生的閱讀方法和技巧展開點評,指出學生閱讀中的主要問題,以及需要繼續保持發揚的優點,持續增強學生的閱讀能力,讓每個學生都能夠通過課外閱讀獲得質的飛躍。當然,教師自身也要具備良好的反思習慣,經常審視自己的課外閱讀指導過程,評估學生的學習效果,然后根據教學反饋動態調整課外閱讀教學方案,促進學生課外閱讀能力的提高,實現課外閱讀教學的最優化。
4? ?結語
在世界經濟一體化推進的過程中,英語教學的重要性日益凸顯。小學時期是學生學習英語語言的基礎階段,影響著后續的語言學習。傳統小學英語教學的弊端是把關注點放在課內閱讀指導上,導致教學內容單一乏味,無法滿足學生多元化的語言學習需求。課外閱讀是小學英語教學當中非常重要的部分,可以增加學生的語言知識積累,提高學生的語言應用能力以及綜合素質。教師為了推動英語課外閱讀教學的有序開展,應該調整過去的教學思路,認清課外閱讀的意義,并且抓住學生閱讀能力發展的關鍵時期,創新課外閱讀指導策略,補充多種優質的課外閱讀資源,讓學生的英語水平得到全面提高。
參考文獻:
[1]葉玉婷.小學英語培養學生課外閱讀能力的策略[J].文理導航(下旬),2021(05):65+67.
[2]黃珍.小學英語課內外閱讀整合的實踐與研究[J].文理導航(下旬),2021(04):58-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