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毛澤東和強敵斗爭的典型事例是猴子石繳槍。1917年11月,一支3000多人的北洋軍被湘桂聯(lián)軍打敗了,從衡陽潰退到長沙城南,由于不知城內(nèi)虛實,在猴子石一帶徘徊。實際上,當時長沙是一座空城,只有少量地方警察維持治安,沒有駐軍。猴子石距離一師不到五公里。一師學子毛澤東力主依靠學生自愿軍殲滅這支潰軍。校長孔昭綬認為毛澤東講得有道理,讓他全權指揮這次軍事行動。毛澤東帶領200多名手無寸鐵的學生自愿軍,聯(lián)合地方警察,趁著夜幕把潰軍包圍在猴子石的山下,又是鳴槍,又是在油桶中大放鞭炮,營造千軍萬馬的聲勢。同時喊話:“你們被包圍了,繳槍不殺!”嚇得潰軍紛紛繳械投降。一場兵災,化于無形。
青年毛澤東還參與領導了“驅張運動”。1919年11月,因北洋軍閥張敬堯督湘期間禍湘亂湘,毛澤東等發(fā)起了聲勢浩大的“驅張運動”。他們一面在湖南發(fā)動學生罷課、教師罷教、工人罷工、商人罷市,一面派代表分赴北京、上海、廣州等地揭露張敬堯的罪行,爭取全國輿論支持。經(jīng)過半年多斗爭,“驅張運動”取得勝利。
青年毛澤東曾在《湘江評論》上發(fā)表文章說“天不要怕,鬼不要怕,死人不要怕,官僚不要怕,軍閥不要怕,資本家不要怕”。這是他不畏強權、敢于斗爭的寫照,正是在與強敵的斗爭實踐中,青年毛澤東練就了堅強的骨氣。
(摘自《學習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