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慧玲 鄧 野 陳 碩
(中國人民銀行長春中心支行,吉林長春 130051)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做好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時而進、因勢而新。”疫情防控給人們的生產生活帶來了巨大變化,也讓思想政治工作面臨了新的挑戰。
在疫情突發及防控期間,基層央行干部職工需要在靜態管理的情況下面對駐行工作、居家辦公等工作要求,需要在相對特殊的工作環境中確保金融服務的連續性和質量,主要呈現以下特點:一是多重社會場景交替切換帶來的協作需要。二是網絡逐漸變為思政工作的重要陣地。三是疫情對心理造成影響,焦慮緊張情緒值得關注。四是意識形態領域工作難度增加。
疫情特殊條件下對基層人民銀行干部職工專業技能及綜合素養提出的新要求,也給基層央行思想政治工作提出新挑戰。必須根據疫情傳播特點和工作需要和,及時改變思想政治工作的內容。
1.“讓黨旗在防控疫情斗爭第一線高高飄揚”的黨性、先進性教育。教育干部職工越是在急難險重關頭,越要堅定做到“兩個維護”,堅決擁護黨中央的決策部署,落實金融保障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的工作要求,越是特殊時期越是敢于站排頭,敢于擔當作為做好金融工作,應當是疫情期間思想政治工作的首要內容。
2.“服從大局”的社會責任教育。要引導干部職工正確看待個體與集體之間的關系,引導干部職工自發擔起社會責任。在社會管控等特殊時期,每一個個人的責任都聯通著整個社會的工作成果,個體文明行為與社會整體防控成果息息相關。基層央行因為平時工作在較為獨立的系統中,在工作中接觸社會的機會相對較少,因此引導干部職工主動承擔個人義務,自發配合地方政府相關部門以及社區的防控政策。
3.“生命重于泰山”的生命教育。疫情帶來死亡與病痛,也帶來了對于未知的恐慌和焦慮。在因管控而相對封閉的空間中,干部職工的人際交往和社會活動等都會被限制,造成心里上的不適。因此必須開展以下方面的工作,為心理調適打下基礎。
對應疫情期間開展思想政治工作的需要,基層央行的對應側率必須堅持因事而化、因時而進、因勢而新,探索出一條符合疫情防控實際、滿足金融工作需要的思想政治工作路徑。
1.快速轉換“戰時工作機制”。疫情防控需要與時間賽跑,思想政治工作同樣需要緊跟疫情防控步伐,積極探索創新“戰時”工作機制、黨建引領機制,快速轉換,快速開展,力爭做到工作任務在哪里思想政治工作就開展到哪里。第一時間成立思想政治工作機構,建立起特殊期期思想政治工作機制,讓干部職工能夠直觀感受到組織與思想政治工作的存在。堅持因地施策,因人施策,進行需求進行精準對接,力求“速度”與“精準”齊頭并進。
2.強調緊迫感抓好重要時間節點。特別是三個關鍵節點即:第一時間傳達黨中央決策部署和中支黨委工作要求,使全體干部了解組織意圖,快速達成思想共識;在開展急難險重工作任務如駐行辦公、堅持窗口服務、現金服務前,及時面向黨支部和全體黨員發布倡議書,號召各基層黨組織、廣大黨員發揮戰斗堡壘作用和先鋒模范作用;在疫情管控升級時或長時間封閉管理時,及時做好部署安排,確保上下同欲、政令暢通。同時利用網絡快捷性的特點,做好“鍵對鍵”“點對點”職工思想“問診”,在問效于民中,不斷拓展思想政治工作的彈性與深度,強化“雙線作戰”隊伍戰斗力;探索實施“兩分調研法”,針對封閉區、居家辦公人員,聚焦干部、黨員、群眾、青年,分別策劃思想動態調研主題,聚焦關心關注問題,進行思想動態分析研判;把工作著力點落到職工思想、工作、生活的“堵點”“難點”“關心點”上,為科學決策提供一手數據支撐。
3.及時提供心理疏導和人文關懷。圍繞干部職工在具體居家辦公、駐行辦公等特殊狀態下出現的緊張情緒和心理不適,及時開辦網絡心理服務通道,依托媒體開設心理疏導欄目;積極發揮群團組織作用,針對單身獨居青年或家里存在困難情況的干部職工及時提供關懷幫助。
4.發揮輿論陣地作用。充分運用互聯網、大數據等高新科技,豐富網絡媒體陣地內容,發揮好主主陣地作用。同時加強干部職工媒介素養教育,知道提升對網絡信息信息的判斷與甄別能力,做好特殊時期意識形態工作應急預案,按職責做好上報、處理、反饋等工作;鼓勵文化組織,利用電子海報、短視頻、H5等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開展創作和展播,進一步豐富干部職工居家隔離生活。
5.促進單位家庭聯合互動。以家風宣傳教育為載體,逐步強化單位與干部職工家庭、家庭成員的互動溝通,做到互通有無。面對可能出現的家庭矛盾和瑣事糾紛等問題,可利用網絡開展矛盾化解與調試,倡導營造親密和諧的家庭環境。定期開展家政、廚藝教學、比賽等活動,培養干部職工健康的生活習慣,樹立積極樂觀的良好心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