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旭
華陽村位于四川省涼山州越西縣北部,為彝漢雜居村,曾是典型的深度貧困村。精準扶貧以來,華陽村積極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來涼山視察時的重要講話精神以及關于鞏固脫貧成果接續鄉村振興的重要論述精神,在中國延安干部學院幫扶下擺脫絕對貧困,實現了全面小康千年夢想。在建設新時代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征程中,堅持黨建引領和產業富民并重、技能培訓和鄉風文明并行,鞏固脫貧成果全面推進鄉村振興。
習近平總書記在涼山考察時強調,“打贏脫貧攻堅戰,特別要建強基層黨支部”。華陽村以黨建月會為紐帶,落實好“三會一課”和“兩學一做”學習教育,組織黨員干部群眾,結合黨史學習教育及時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從黨的百年奮斗歷程和脫貧攻堅以來全村發生的翻天覆地的變化中,深刻感悟“兩個確立”歷史意義,堅定跟黨走、聽黨話的決心。開展“走在前,做表率”系列活動,堅持村組干部走在前做普通黨員的表率,普通黨員走在前做群眾的表率。面對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全球,全面及時接種疫苗至關重要,在去年年初召開的全村新冠疫苗接種動員大會上,老支書潘文玉振臂一呼:“新冠肺炎疫情是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黨員干部要沖鋒在前,不折不扣完成黨組織交給的任務,明天我第一個去接種疫苗。”在老支書的帶動下,黨員干部群眾齊心協力,不到一個月就完成了全村的疫苗接種工作。在此過程中,還積極培養后備干部4名,將2名致富帶頭人發展為黨員。駐村干部和有經驗的老干部做好“傳幫帶”,打造了一支帶不走的工作隊。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鄉村振興,人才是關鍵”。為了夯實鄉村振興人才基礎,2018年華陽村打造了越西縣第一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先后邀請延安干部學院8名黨建專家來村開展實踐站活動,宣講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等,共舉辦講座、宣講會16場,全村黨員群眾累計1900多人次參與聆聽。組織農技員、致富帶頭人等,到陜西洛川等地學習蘋果種植技術,組織群眾參加彝繡、彝族器具、銀飾制作培訓等,提高群眾致富能力;組織村組干部參加關于鄉村振興、禁毒防艾、防火防汛、控輟保學等方面的業務培訓提升能力素質,建站以來共開展培訓130期共2448人次。“課余時間我參加了村里組織的彝繡培訓,讓我在畢業時又多了一項就業技能,看著從村里蜿蜒穿過的成昆復線,‘復興號’動車通車后,我們彝家文化和特色產品一定會大放異彩。”疫情期間在家上網課的大學生蔣紅紅這樣表示,對未來充滿了無限憧憬。實施實踐站積分管理辦法,鼓勵群眾積極參學,把實踐站逐漸建成培養時代新人弘揚時代新風的精神家園。
產業發展是脫貧致富、鄉村振興的關鍵。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鼓勵和扶持農民群眾立足本地資源發展特色農業、鄉村旅游、庭院經濟,多渠道增加農民收入。”華陽村發揚上世紀90年代就有種植蘋果的傳統,經群眾代表大會表決通過,決定利用村后的荒山荒坡發展蘋果產業。在延安干部學院的幫扶下引進陜西果業集團等單位的蘋果種植和管理技術,吸引407戶群眾以土地入股建成了480畝的高標準蘋果產業示范園,年產值可達350萬元以上。自園區建設運營以來共帶動群眾務工2.1萬人次,發放務工工資180多萬元。吸納貧困群眾務工6548人次,帶動貧困群眾增收54萬元。在園區務工的脫貧戶潘木呷黝黑的臉上常年掛著笑,他說:“果園沒有建好以前,我都是到北京、浙江等地務工,常年在外,工作也不穩定,家里老人、孩子也照顧不上,很不放心。現在有了果園,在家門口就能掙到錢,媳婦一天掙80元,我參加了種植蘋果的培訓后一天能掙100元,每年土地流轉費600元,農閑的時候還能在家周邊打零工,一年的家庭人均收入達到了1萬元,將來還能參與蘋果園收益的分紅,未來的生活越來越有盼頭了。”從群眾臉上洋溢的笑容,就能感受到他們發自內心的獲得感和幸福感。
“二人一攜手,立即成知音,猜二字脫貧攻堅詞語。”這是村里老老少少身著盛裝,歡聚一堂,通過猜燈謎的形式慶祝脫貧摘帽后第一個彝歷新年。類似這樣的活動還有很多,在“六一”兒童節慰問貧困兒童;在火把節開展慶祝建黨100周年慰問貧困、高齡黨員活動;舉辦華陽村首屆“致富杯”籃球團結賽等各種群眾喜聞樂見的活動,發揮黨組織教育、管理、凝聚群眾的作用。制作文化墻,宣講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開展村規民約簽約活動,讓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村規民約內化于心、外化于行。召開“四好家庭”評比表彰大會,累計發放價值0.8萬元的物質獎勵,發揮典型示范效應。開展環境衛生整治活動,成立志愿服務隊,組建廣場舞隊,維護良好村容村貌,豐富群眾文化生活。黨務村務財務公開常態化,全年公示事項58項。設立社情民意回音壁,收集解決群眾提出的問題,確保件件有著落,事事有回音,全年解決事項18項。鄉村治理水平和群眾的精神風貌得到提高,鄉村文明也煥發出新氣象。
去年年初,華陽村召開群眾代表大會制定了本村鄉村振興五年規劃,黨員干部群眾信心滿滿,在以后的工作中將堅持支部引領,抓黨建;村民富裕,抓產業;生活幸福,抓民生;不斷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打造和諧、美麗新華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