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穎 任妮
10月,稻谷飄香。正值豐收之際,晨光初照,一片片金黃的稻蝦田里村民正忙收割。迎面而來的運糧車接連駛過“幸福橋”,華閣鎮東汶村夏順民支書高興地對南縣公路建設養護中心的技術員說:“這座橋建成后,每天運輸龍蝦、蔬果的時間都節省了半小時,少迂回了10公里,走橋上過去就是近,橋梁建設惠農惠民,我就取名為幸福橋。”“不僅這里,我們還有很多工作要做。”技術員說道。
2021年4月,擔任過多年鄉鎮領導的南縣公路建設養護中心黨組書記、主任徐敬軍在工作部署會上說:“我縣農村公路路網密度居湖南省前列,總里程達到2300公里。但隨著建制村的合并和產業發展,找準路網縱橫連接點,解決湖區溝港迂回,拉近路徑,安全高效,已成為新形勢下群眾迫切需要。改建和新建橋梁,關鍵在于我們怎么做。”
說干就干,一場危橋改建新建清零戰役在南縣縣委、縣政府的統一部署下全面鋪開。
南縣烏嘴鄉羅文村,旅游資源豐富,交通尤為重要。地處八百里洞庭之心,煙波浩渺,百鳥云集,多年來這里就是攝影愛好者垂青的地方。近年來,南縣政府也將這里定位為湖區全域旅游村落。
“往往生態環境好的地方就是難以到達的地方,修橋修路,路通財通,讓村民吃上旅游飯。”羅文村支部書記胡發強說。
調研人員聽在耳里,放在心上。
招商引資龜趣園企業徐和平老板說:“把又東橋建起來,路橋連成網,我們的客戶進來就方便多了,競價也有優勢,產業也會興起來。”
廠窖鎮鎮長周華安說:“我們這里是廠窖慘案發生地,是全國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也是旅游基地。周邊市縣過不了河,到這里來紀念的團體反映交通問題,還真需你們協助。”
據調研,要將南縣產業路、資源路、旅游路有效、科學地連接起來,全縣11個鄉鎮需維修改造、新建國省干線和農村公路路網橋梁多達64座,占到全縣庫內橋梁總數的40%。根據群眾期盼和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南縣公路建設養護中心黨組決定“打通交通瓶頸,提高路網通達能力,做鄉村振興的馬前卒”。

南縣烏嘴鄉羅文村旅游公路
南縣地處洞庭腹地,四面環水,溝港縱橫。橋梁眾多。按照交通部交通“十四五投資規劃”,橋梁改建也是開局之年的投資重點。為了盡快落實部署計劃,南縣公路建設養護中心積極向省市匯報,扎實做好基礎資料。成功將64座橋梁改造納入省廳危橋改造“項目庫”,爭取部省補助資金達7453萬元,位居湖南省前列,為公路橋梁建設打好了基礎。
在項目入庫后,盡管省補資金還未到位,南縣公路建設養護中心分清輕重緩急,和有關鄉鎮一道攻堅克難,對亟待修建的橋梁提前實施。2021年以來,共完成了危橋改建18座。在2021年10月中旬,完成全年既定任務。
一是堅持政策引領,把高標準建設農村公路橋梁作為鄉村振興戰略有效載體,研究一系列實施辦法和計劃,推動危橋建設工作規范化、制度化。
二是加強監督管理,規范操作程序,嚴格實行招投標,建立政府監督、專業抽檢、群眾參與、施工自檢的質量管理機制。對技術方案處理不統一的橋梁,堅持設計、監理、施工和地方政府集中研究。
三是對突發事件,快速處置。4月雨水集中,烏嘴鄉烏嘴橋受暴雨沖刷,橋面出現裂縫。該橋是始建于上世紀70年代的拱橋,拱圈老化。接到報告后,南縣公路建設養護中心班子成員和工程技術人員全部趕到現場,召集多方分析原因,確定方案,組織實施,僅用兩天時間消除隱患。
四是開展施工示范創建,組織建設隊伍學習交流。確定烏嘴橋、雙豐橋、農花橋為示范橋,總結和推廣先進做法,引導橋梁建設向高質量發展。
鄉村振興,路橋先行,做好危橋建設清零工作僅僅是公路建設養護中心工作的一部分,構建農村公路更加完備的交通網,南縣公路建設養護中心一直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