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程翠華

《3~6 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中明確指出:“重視對幼兒積極學習品質的培養,保護幼兒對學習的好奇心,幫助幼兒養成面對困難不屈不撓、認真專注、勇于挑戰的良好品質。”由此可見,培養幼兒積極學習品質,不僅能夠保障幼兒的身心健康發展,還能為幼兒未來長久發展奠定良好基礎,使幼兒受益終身。繪本閱讀是幼兒教育中常見的一種教育方式,是幼兒獲取知識、增長見識的直接途徑,也是幼兒學習的主要材料。
教師應從普及度最高的繪本閱讀入手,培養幼兒積極學習品質為目標,重構幼兒教育體系。本文通過剖析繪本閱讀培養幼兒積極學習品質的重要意義,提出一些切實可行的教學策略,旨在讓幼兒愛上繪本閱讀,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促進幼兒的身心健康成長。
繪本是一種圖畫與文字相結合的讀物,無論是故事內容的設計還是圖畫的繪制,都符合幼兒的學習能力與心理特點,因此受到幼兒的廣泛喜愛。教師在運用繪本閱讀培養幼兒積極學習品質的同時,除了要注意選擇的繪本內容是否適合幼兒閱讀,還要注重繪本內容的質量。優質的故事和精美的圖畫能夠給幼兒帶來更好的閱讀感受,確保幼兒的繪本閱讀學習質量。例如,小班幼兒年齡小、生活經驗不足,教師選擇的繪本內容大多運用“擬人”寫作手法,像《好餓的毛毛蟲》《小藍和小黃》等。一只小公雞、一顆小樹苗、一株牽牛花等,都有自己的名字和自己的故事,這些繪本中的人物好似幼兒身邊的某一位小同伴,拉近了幼兒與繪本的距離,激發了幼兒閱讀繪本的學習興趣。
教師以繪本閱讀為契機,充分調動幼兒的想象力,將繪本中展現的情感投射到幼兒身上,既符合幼兒年齡特點,又能夠給幼兒帶來閱讀體驗,有助于培養幼兒的精神品質。
“磨刀不誤砍柴工?!崩L本閱讀前,教師要提前做好準備工作,保證幼兒閱讀的科學性與合理性。同時,教師應降低幼兒在閱讀繪本、理解故事情節中的難度,幫助幼兒逐步完善在學習中的思維模式,為幼兒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奠定基礎。
例如,一本繪本由文字、人物、圖畫組成。為了方便幼兒閱讀繪本、理解繪本,教師帶領幼兒在觀察畫面內容的過程中,找出繪本中蘊含的教育元素。教師在培養幼兒積極學習良好品質的同時,促進幼兒養成運用思維導圖學習的好習慣。
對幼兒而言,世界充滿未知。激發幼兒對未知領域的求知欲,就是激發幼兒積極學習的興趣。因此,教師要深入挖掘繪本內容中包含的多元信息,拓寬幼兒的知識眼界,讓幼兒接觸到更廣闊、更美妙的天地,讓幼兒主動學習,從而達成培養目標。例如,在繪本《小熊尿床了》故事中,教師以“如何清洗尿床后的床單”為話題,將繪本變成幼兒探知世界的窗戶。
繪本用生動的圖畫描述了小熊處理尿床后床單的過程,幼兒通過閱讀繪本明白“尿床之后的床單是被如此清洗的”“小熊洗床單好累,媽媽平時洗我尿床的床單時一定很辛苦”。
繪本閱讀是幼兒學習的主要途徑。為了保證幼兒在幼兒園的學習質量,充分發揮繪本閱讀的作用,教師要圍繞繪本建立完善的學習體系,在培養幼兒積極學習良好品質的同時,讓幼兒養成通過繪本學習的好習慣,通過繪本探知又精彩的世界。
例如,教師可以利用“繪本漂流”活動,組織幼兒拿出自己喜愛的繪本進行交流、交換閱讀,讓幼兒通過閱讀更多繪本收獲豐富的知識。除此之外,教師要帶領幼兒主動尋找喜歡的繪本進行集中閱讀,讓幼兒體驗主動從書中探尋答案的樂趣,初步培養幼兒的自主學習與自主探究能力。
教師常說:“家長是幼兒的第一任教師,家庭是幼兒的第一所學校。”家庭教育對幼兒的發展至關重要。因此,我園采用家園共育策略,保障幼兒身心健康成長。例如,教師為家長布置親子閱讀任務,請家長與幼兒一起閱讀繪本,解答幼兒在閱讀中遇到的問題。家長參與幼兒的學習,使幼兒始終對繪本閱讀充滿興趣。
綜上所述,幼兒積極學習良好品質的培養不是一蹴而就的。教師和家長必須做好“打持久戰”的準備,深入挖掘繪本潛藏的信息,通過繪本閱讀激發幼兒的求知欲,豐富幼兒的知識,拓寬幼兒的眼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