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秉坤,顧鑫浩
(哈爾濱商業大學財政與公共管理學院,黑龍江 哈爾濱 150000)
根據聯合國調查顯示,黑龍江省人均受教育年限為7.5 年,和發達國家均值10 年相比,還有著較大一段距離。人們受教育年限短,就會更早地邁入社會并參加工作。由于我國人均壽命低于西方國家,工作年限在整個生命中的占比較高,但是退休后卻不能獲得良好的養老救濟。養老問題體現了社會的文明程度,是構建和諧社會的基本要素之一,所以社會養老管理機制的發展,直接影響到我國廣大民眾的晚年生活幸福程度[1-2]。
加快建設和完善第三支柱養老賬戶體系,可以促進完善黑龍江省整個養老機制、有助于緩解人口老齡化帶來的財政負擔、增強國家養老能力、改善民生、保障老年人的物質生活水平、有助于減輕政府的養老金負擔,讓公民有更多的選擇來滿足私人養老金的個性化需求,從而促進經濟轉型,刺激經濟發展。同時也符合人類社會發展的客觀規律和歷史潮流。因此,以完善養老機制、建立第三支柱養老賬戶體系為基礎,逐步成熟后經濟效益和政治效果立竿見影,發展條件完全具備,是黑龍江省發展和建設第三支柱保險體系的重要選擇[3]。
1999 年,我國正式進入老齡化社會,此后幾年老齡人口占比不斷提升,同時高齡化趨勢日益嚴重,盡管政府為抑制這一問題逐步開放了二胎、三胎政策,但在短時期內仍然無法緩解人口老齡化的問題,預測人口老齡化的問題將在2050 年時進入井噴期,這一問題若不能解決,勢必帶來眾多社會問題。
截至2020 年底,我國60 歲及以上老年人口將達26 402 萬人,占總人口18.7%,其中65 歲及以上占13.50%。按照預測,這一趨勢在未來30 年將持續加劇,進一步加大社會的壓力。主要特點表現在老齡數量龐大且總人口占比提升、養老金需求也越來越高、居民壽命進一步延長等。退休時工資的發展需要穩定的3 個要素支持,第一,相對年輕的人口結構和足夠數量的老年工人來支持養老金領取者的養老金成本;第二,為養老金繳款的總征收建立有效的稅收制度;第三,有效和安全的基金管理和治理結構。
目前,黑龍江省總生育率仍然較低,但人口老齡化日趨嚴重。黑龍江省的經濟市場環境有待改善,稅收制度有待完善,社會經濟的發展與財務管理機制有待提高,這些都是當前工資制度穩定發展的障礙和不穩定因素,人們不能只依靠制度中的養老保障模式,應以個人養老金賬戶制度為起點,通過個人的財務管理逐步為將來的社會養老管理奠定良好基礎[4]。
目前我國的養老基金發展管理模式主要包括養老保險的基本基金、企業養老保險年金、職業年基金管理規劃等。我國的養老基金發展中的儲備基金會成為養老金的重要補充。不過整體來看,仍然存在較多的不足。
養老基本基金管理相對不足。我國養老基金資產的發展目前在我國養老凈資產的規模中,GDP 占比為8.5%,同年美國該值為52%,顯示我國養老金儲蓄的嚴重不足,資產有待進一步累積。
支柱積累資產不夠充分。由表1 可知,由近10 年數據顯示,作為養老主體的第一支柱基本養老保險基金的結余均在不斷提升,不過增速有所放緩,無法滿足日益嚴重的人口老齡化程度需求,出現了供需失衡的問題。隨著醫療體系的不斷發展,百姓生活水平的富足和健康理念的提升,人均壽命進一步延長,老齡問題進一步加劇,導致資金消耗進一步加劇。

表1 基本養老保險基金(2011—2020 年)收支及結余
由表2 可知第二支柱企業年金基金的情況,其呈現穩定增長勢態,由于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我國大部分企業經濟增長緩慢,企業員工增長人數下降,這種現象說明我國的基金增長規模將會逐漸放緩。目前我國個人儲備養老保險制度在發展過程中存在許多問題,尚不能為養老資金提供助力,因此,亟須政策的引導和推動,發揮其有效作用,為促進我國養老機制的完善貢獻力量[5]。

表2 企業年金(2011—2020 年第三季度)基本情況
綜合美國IRA、加拿大RRSP 養老模式的發展可知,這些國家個人養老賬戶的發展,由最初的單一模式逐步實現多樣化發展。
這些不同類型的賬戶模式,為人們提供的繳費限額和優惠方式均有所不同。以美國IRA 為例,羅基IRA 采用的是TEE 模式,傳統IRA 則是EET 模式,正是因為其模式的不同,有效地滿足了不同收入群體及不同未來需求群體的多樣化需求[6]。
黑龍江第三支柱養老金的引進,是為了有效保障居民退休生活質量。國際上勞工管理組織相繼出臺了相關的管理規定,《社會保障最低標準公約》規定了養老金的保障線應低于55%。目前我國養老基金的保障線上處在45%左右,遠遠達不到國際標準。要想解決這一問題,拉近和國際標準的距離,離不開對第三支柱的作用的挖掘和探索。
基于第一、第二支柱的特征,探索其力所不及處,將那些政策覆蓋不到的人群視為主要關注群體,根據其需求建立盡可能體現公正的第三支柱個人養老保險制度,立足于此,成為第一、第二支柱的有效補充,以此破除養老金賬戶的制度壁壘,允許制度中的資金基于合理的規范良好地流動,助力第三支柱養老金的良性發展。
個人養老金投資不僅有助于促進養老金保值、增值,更有助于激發其分擔養老責任,以此不斷完善我國養老保險體系。黑龍江省保險公司、聯合基金管理公司等金融機構通過“互聯網+”發展,開發出更多樣化的金融產品,以豐富個人養老金的投資渠道,達到了降低投資風險,實現保值增值的目的。由此形成完善化、多層次的養老保障體系。
由發達國家累積的經驗可知,第三支柱養老金的發展離不開政府支持??赏ㄟ^稅收優惠吸引更多社會資金,形成更大的資金流,提高養老金規模,擴大其覆蓋范圍。這是由于稅收方面的減負,有助于降低養老儲蓄成本,以此提高居民養老儲蓄積極性[7]。
從現代社會經濟發展的角度分析,目前黑龍江省在鼓勵商業機構參與養老保險的過程中,保持高度密切關系的是商業保險公司。黑龍江省在鼓勵商業機構參與養老保險的現階段,在有關商業機構參與方面積累了許多寶貴經驗,只是相對其他類型的保險產品來講,養老保險的占比極低,相應產品極少,因此這方面也比較缺乏經驗。究其原因,和中國人傳統思維密切相關,中國人對于居家養老的固化思維,即對于子女負責養老有著較高的期盼,進而將更多資金用于子女身上,而非為自身養老籌謀。省保監會數據顯示,當前我國商業養老保險產品僅為189 款。
通過商業金融管理機構參與養老保險的辦法,吸引了大批的商業管理機構加入,當前我國第三支柱養老保險管理辦法規定,引進商業養老保險產品以填補基本養老的不足。我國的商業養老保險管理在2006 年出臺了相關的管理辦法,并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指出,著重強調以商業保險機構支持,服務參與多維度激勵商業保險機構,通過多渠道促進養老體系的發展,形成豐富的產品供給。尤其是可以借助商業保險的多年發展經驗,將其引進養老金市場中,有助于豐富其發展形式,促進我國養老機制獲得更良好的發展[8-9]。
黑龍江省建立養老金第三支柱,為了進一步強化多支柱養老保險管理體系的發展,還需要黑龍江省主管部門充分帶動商業保險,鼓勵多元化發展第三支柱融資保險管理機制,稅收制度的改革和發展為制定第三支柱融資保險提供了制度性機遇[10]。
通過財政激勵,在一級和二級市場豁免第三支柱養老金,提高參與制度的積極性,促進制度發展。根據發達國家的經驗,黑龍江省第三支柱發展的關鍵問題是財政政策不完善,通過調整各支柱的稅收份額,可以適當降低支柱占比,促進第三支柱的發展。政府要積極帶動稅收發展,并通過優惠的稅收政策促進商業金融管理機構積極的參與,同時由國家直接提供財政補貼,促進第三支柱養老保險的完善與發展。
從市場角度來看,成熟的投資環境是推動養老金三大支柱建設的時機。目前,黑龍江省商業保險聲譽不足、結構失衡。保險業的發展也嚴重影響了商業保險的發展。特別是在經濟不景氣、利率較低的情況下,要及時通過商業保險保護風險,運用有序的市場規則,創造合理的市場環境,不斷帶動傳統商業管理機構,通過國家養老保險的管理機制與政策,幫助我國廣大民眾提高個人養老保險意識,并為第三產業的發展提供動力。